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楼主: shuzhiyun

[讨论] 我要请教的这个仿真图在ATPDraw5..5中是如何建模型?

   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17: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uzhiyun 于 2009-7-20 17:51 编辑 3 y/ A6 X" h  K# ^% j& Q. X, K  [
9 x  a  Z- B  y8 v. Y$ y. _
谢谢版主,我看到你在凌晨4:00答复,很感动。谢谢、谢谢。( N3 r* T& J0 v# {1 _+ e$ W
电流互感器在本题中是可以不要,我只是为了弄清楚,套在电缆中是如何仿真。3 i: O% @; H  i
C1=CO+3C12,这在陈维贤老師“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書中有论述,我就不多写了,电力科学研究院在330工程中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在那个年代踏踏实实为我们电力事业作出贡献,付出了他们青春,我手里有他们的线路实测报告,也证明C1=CO+3C12。( i1 c- r# v2 e- m  ^
为了能把问题说清楚,我不得不重新查阅10年前做过的仿真资料;重新阅读马老师来我局上EMTP课的笔记本;有时,还要翻一翻20年前的读书笔记,例如陈维贤、方瑜等老師來新安江浙西供局传授过电压的听课笔记……这倒也是防老年痴呆的蛮好的办法。5 P& J  A6 h2 e
陈维贤老師“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書,是我对内过电压引起兴趣的入门和起蒙書,他邦助和指导了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些事故的理论分析。書中对架空线路的正序电容、另序电容、相间电容很好的论述……;马仁明老師82年去加拿大,专门跟着道莫尔教授。EMTP在1968年第—版,5000多条语句。他茌外囯住了三年,他经历了EMTP的兴盛到分裂,那时,有二个版本:UBC-EMTP、BPA-EMTP,BPA认为要卖錢,主编的认为不能卖,叫他留在加拿大,他说他外國人不挤在里面了。他在宁波局讲课时谈到PI型电路,不能任意连接,要现实,不能有质的变比。例C1>C0,不能C0>C1,不然要发散。他84年訪问结束后,专门—年搞TACS,他先弄懂,再化半年想出了—个办法。即用传递函数线性方程同時解与非线性元件顺序求解相结合。马教授,搞出了—个88,再回去叠代,即在算法上有所改进。当時我们局听课的大部分都听不懂,当然包括我自巳,似在听天書。! I; k( D8 ~3 w, Z- S
言归正傳,解此仿真的目的是要验证某出线某相接地前;接地时;K并合上,这三亇时段,各出线三相电流的差别,从而得出在K并合上后,故障线路的故障相电流与其他非故障线路的同相电流究竟差别多大?波形、电流的变化如何?此题似乎可以认为不是在研究暂态分析,但我认为虽不是微秒级、毫秒级,算他是秒级吧!
" h; k, D" E1 z5 z①. 先做稳态解,K并不合,K补已分,读取UA0、UB0、UC0、UQZOM-地4亇电压和波形。读取出线1、2、3、4各相电流l2亇电流和波形。读QZ0M-QZOMM的消弧线圈开关的电流。2 ]: X$ F' E1 V1 Y; r0 a
②.也是稳态解,当出线l,在D1点A相金属接地,K并不合,K补合上,读取UA0、UB0、UC0、UQZOM-地4亇电压和波形。读取出线1、2、3、4各相电流l2亇电流和波形。读QZ0M-QZOMM的消弧线圈开关的电流。/ O5 B9 W) O, y  V! z2 B4 `
③.继续做稳态解,在D1点A相金属接地,K并合上,K补合上,读取UA0、UB0、UC0、UQZOM-地4亇电压和波形。读取出线1、2、3、4各相电流l2亇电流和波形。读QZ0M-QZOMM的消弧线圈开关的电流。
/ H& [" L+ N. E. g8 e. z④做暂态,0.2秒,在Dl点A相金属接地;0.25秒K补合上;l秒K并合上,l.75秒K并分开。) R9 K* x  K3 \: W5 C
⑤.做出线2,D2点B相接地,类同②③4 S; r+ Z2 v# g3 H6 i3 i
⑥.做出线3,D3点C相接地,类同②③
* Y* O# ~: U# d! s' {2 Q6 \
3 q- u( e( K/ S4 G0 P 98年消弧线圈系统电容集中参数仿真图.bmp 090716仿真图简化.bmp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9-7-21 17: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13# shuzhiyun
    7 J  F' S  l8 n  B
    , @3 Z) ~2 K) D' M% t/ n非常感谢舒老师的讲解和资料整理。马仁明教授为tacs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Dommel教授的经典书籍暂态分析理论计算的tacs这一章节也特别提到了他的名字,是我们大家的骄傲和学习的榜样阿!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9-7-21 17: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我看到你在凌晨4:00答复,很感动。谢谢、谢谢。2 ?/ ?8 a6 X# F/ v# t
    电流互感器在本题中是可以不要,我只是为了弄清楚,套在电缆中是如何仿真。
    6 G$ F, M7 i; h; Y' |  lC1=CO+3C12,这在陈维贤老師“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書中有论述,我就不多写 ..., z) w# i4 Y8 i9 ^1 T
    shuzhiyun 发表于 2009-7-20 17:44

    ; \% m2 g* [( e4 w" S7 e惭愧,国内凌晨4点, 我这里刚晚上10点 ,虽然要加班,但还不至于熬夜
    $ K4 ~& A" y" S- u: P$ w放暑假了,大家不知道都跑哪去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9-7-21 17: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C1=CO+3C12应该是对电缆和高架线正序电容一个通用的公式。 因为高压电缆中一般都有金属屏蔽层,电缆之间没有电容耦合,也就是C12=0,计算公式更简单一些,即直接 C1=CO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9-7-21 17: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变压器参数:中山变  31500KVA 165.3/1732 YN/d11 P0=18.118KW I0%=0.06+ |: ], o  d  F, @
          在110KV档时PK=144.636KW UK%=16  ZK=61.31 U7 v5 l* v$ I9 i) d
    接地变压器参数:Zs·yn1; w" _  J3 u( h/ L
    —次容量:400KVA  —次电流:22A
    8 X6 D, u; X5 m+ t* U二次容量: 80KVA  二次电 ...
    3 n* T, Z+ D/ ]. qshuzhiyun 发表于 2009-7-19 21:33
    * @" w, x9 j7 }/ ~3 P: v

    % K6 k) y% h3 {" k舒老师关于系统参数的计算和转化我认为是正确的,不过ATP里可以直接输入序量参数,所以不需要我们转化为相域的矩阵形式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9-7-21 1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型介绍和仿真步骤舒老师已经介绍比较详细了。我想问一下,消弧线圈控制K的并合的依据是什么呢?零序电流的大小么?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1 20: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答复,你在国外吧?我可能没有写清楚,K并开关,是再在单相接地后,经过40~60秒控制合上,过750毫秒自动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9-7-22 15: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答复,你在国外吧?我可能没有写清楚,K并开关,是再在单相接地后,经过40~60秒控制合上,过750毫秒自动分。' m; w7 F& m- S. v
    shuzhiyun 发表于 2009-7-21 20:35
    - j" U0 F! V) N3 z$ t- n. O
    9 ^& \$ U+ l, ~
    内容已经基本齐全,我忙完手里的活后(可能要一个月了)好好整理一下所有的资料。 现在可以对模型的细节做近一步的讨论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9-7-22 15: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缆分成3段来模拟不同距离下的保护功能, 模拟意义很清楚。不过对于实际的系统来说, 电缆中间出现绝缘击穿的话,属于永久性故障, 消弧线圈这时动作对结果会有什么影响呢?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8: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uzhiyun 于 2009-7-22 18:32 编辑
    1 K9 U+ ?8 s1 L, d2 n
    2 x# D% z2 N+ a8 U! j; x- y7 \, w可能又是我没有表达清楚,电缆分成3段,这是一个意思,譬如:10kV从母线经过线路开关-电缆线路-到一个10kV环网站--再有2~4个分路电缆出线--最后到达用户配电所。那不是类似可以仿真第一段A相接地、第二段是B相接地、第三段可能是C相接地。现在,不涉及保护问题,我们目的在这条出线上分别在第—段上A相;第二段上B相;第三段上C相接地三次仿真,能否在这条出线开关的三次仿真的三相电流,第—次仿真结果,A相电流能很明显的有功分量、波形等等,它与没有故障出线的A柤电流有很大差别。这就仿真成功了。说明该选线装置在75O毫秒通过高速、采样、计算……最后准确选出故障线路。7 g) C4 F% x+ o% F' j
        实际工程中,因为—般l0kV出线是二相式CT,当然用现代微机装置也可取得A、B、C三相电流,我想这三相电流与三相式的三相电流是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中相B相电流,如果,线路发生不同的短路故障,B相电流的差异可能会更大。为此,用户方-运行单位、制造方-厂家单位,都希望每亇出线有另序C丅,这亇另序电流的比较就方便得多了,其道理,我就不罗里罗嗦了。
    8 m& l0 X9 E1 d+ O   我不想让大家花费很大的精力,我只是想,这个仿真图如何在ATPDraw5..5描绘,让我老头见识学习。
    4 u: H- O0 s5 H" X: W2 p7 ~+ e  再补充一点:不接地系统,系统单相接地,按规程可以允许2小时运行。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1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