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5 15: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变电站运行管理办法?
变电站运行管理办法?! M( t) f7 [8 G% g$ I; f& k+ A
5 ^7 I+ ^# j. `$ [0 j7 V8 W7 ~ 1 t( ~! i) v, g2 m% `) w* c4 e
' ^& o* d; k* n6 @$ j5 x一 总则" i4 I, ^; ^" m: v s1 C
第一条 根据水电部颁发的《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的精神,为加强变电站建设,不断提高变电站管理水平,保证变电站安全经济供电,结合韶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7 l3 d2 L8 E' _# V+ s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我厂所属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发、变配电站可参照执行。" I* A" g, }" O4 Y- n$ Z
! ?( P" n. @; i9 G
第三条 无人值班的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另行制定。?
% B g0 x. A1 N! p/ r/ }二 基本任务和主要工作 / E' T+ h6 Y0 [8 |9 A
第四条 变电站的基本任务是:安全、经济、文明、高效地完成供电任务。 $ L6 G* J; C% U% h7 o6 a
第五条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电力部《关于安全工作的决定》(注1),认真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q+ C- Q; _9 g1 f; z
第六条 经常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定期开展反事故演习,不断提高技术素质。
# {& X0 ]+ R% k( t第七条 强化管理,岗位责任具体明确,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设备台帐,原始记录、图纸、报表及技术资料,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6 j7 j6 P7 ^/ _4 `& E" W
第八条 坚持文明生产,做好设备、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保护设备及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
2 W. m J+ a3 o3 `3 g/ S第九条 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实行科学管理。?
9 y. {3 w) y. V+ G( Z q" F第十条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遵纪守法,实行民主管理,关心职工生活。? 4 q- S0 g: q6 C1 N7 x% P
三 岗位责任制 ?
) s* K) c+ W- r第十一条 站长的职责? ' {6 T7 K7 [6 c- \
1、站长是全站的负责人,对本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设备管理、站容站貌、人员培训和生活等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
3 K' g& }2 V. _( V8 }( {2、站长是变电站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带领职工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电力部《关于安全工作的决定》;要带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主持本站事故、障碍的调查分析,坚持事故“三不放过”(注2)的原则;按期组织安全活动,并保证质量使之确有成效。 ?
4 }: v/ |/ Q! E2 x. m3 N- i; G& S3、经常了解生产运行情况,抓好安全经济运行及电能质量分析工作,遇较大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的操作应亲自主持准备工作,并参加现场监督。 ?
' O8 ^4 l0 E8 K r' F9 l8 J4、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结合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组织全站职工学习业务技术,并进行不定期的考问、考核。组织好新建、扩建设备投入准备,并参加验收。 ?
: n% G( z z& |4 G {6 a5、组织文明生产,搞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站内设备完好、整洁,标志齐全。 ! |$ \, w. w) T7 ]/ `
6、做好全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进行理想、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关心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站务会,经常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
8 e0 n! m' j7 C7、掌握本站各种技术资料,根据设备变更情况,随时督促有关人员进行资料、台帐的更改,并及时提出本站现场运行规程中的有关条文修改意见。 ?
$ ~5 a# A2 U- t" {) X. w) t第十二条 值班长职责? 8 t) d! z9 I7 \7 z
1、值班长为本值的负责人,在站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值的安全、运行、维护工作。? * A1 O) a% F `' F/ m
2、严格贯彻执行《电网调度管理条例》,领导全值接受、执行调度指令。? ! L$ w2 K7 j6 D1 I9 A+ I
3、督促值班员严格执行值班制度,正确抄录表计,认真作好各种记录。值班长应随时掌握负荷情况,分析异常信号,掌握当值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投退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F" L$ M5 z7 z8 U3 P% A
4、组织督促本值人员按照规定的巡视检查工作,并认真作好记录。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若本值处理不了,应立即向上一级领导和调度汇报,并作好事故预想。
9 F+ ^# F$ \! T! O% w5、正确、迅速地组织进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负责审核值班员填写的操作票。监护和指导值班员正确完成操作任务。 ?$ d+ b0 T$ F) P, [
6、组织本值人员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注3)。负责审核和办理第一、第二种工作票,督促检查安全措施的完善和落实。 ?
! [2 \" a' Y2 u: Y. U4 _2 E. h7、负责设备检修和试验后的验收,审查检修记录和继电保护工作记录,收集调试记录、试验报告、定值单等有关资料,听取检修、试验人员的交底,并在记录上签字。参加新建、扩建、改造设备的验收。 ?
* D) w, b% E5 ]+ s% ]+ G. P/ ~8、根据工作计划和设备定期维护周期表,组织本值人员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并做好停电设备的检测和清洁。
; r9 Q+ E$ T7 Y; F. p9、负责完成本值培训工作。负责实习人员和学徒工的安全。 ?
/ V$ n. V! t1 m10、负责开好班前、班后会。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及气候条件,提出事故预想,布置安全措施,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总结设备运行维护经验,表扬好人好事。 ?
+ ~ e' s# h( x6 q4 ]第十三条 值班员职责 ?
+ h2 K( D, @5 B4 p" ^1、值班员在值班长领导下,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协助值班长搞好本值安全运行,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各项工作。 ?
7 _# s C1 ~0 Z D# }2、认真、及时、正确填写各种记录,按时认真抄表并计算有功、无功电量。
R; L' E$ q: D, Y0 N3、监视控制盘和继电保护盘的各种仪表、光字牌信号、信号告警、掉牌及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记录和汇报各种事故、异常告警及掉牌。配合值班长正确处理事故和异常。 ?
& F9 p% E+ V5 I0 ?6 H7 B4、按规定的巡视时间及路线认真做好设备的巡视检查,并作好记录,发现缺陷及时向值班长汇报。 ? & n( s. t. N. q: {2 R& J
5、根据值班长下达的倒闸操作任务,认真填写操作票,并在监护人的监护下完成操作任务。 6、做好设备维护、清洁工作,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 ? $ m) v9 v* n# J9 i& A+ g$ X! }
7、保管好各种工具、仪表、锁匙、备件等。
4 _7 l& _7 D7 Z' k; D5 [四 运行管理 3 u$ M' P9 I9 }- `* T' G& g8 w0 V7 p
第十四条 值班制度 ?
/ ?) [& \2 F. f p+ g# j1 ]/ U8 P1、值班时应坚守岗位,不得进行与值班无关的工作及活动,不准从事第二职业。值班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运行纪律: ?
, s1 L0 ^: a' d l5 {' p(1) 坚守岗位,不迟到早退,不擅离职守。 ?
& [7 F' p, j8 r; ~3 D(2) 服从有直接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的调度指令。 ?2 C# |5 ^) c7 w* N
(3) 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不以电谋私,不刁难用户,不损害群众利益。! [. t9 H$ } g2 v
(4) 值班人员应穿棉制工作服。 ?
& ^) R( L; ^5 A4 t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
9 \) E. W7 W; f) I# p7 V4 X3、认真、正确执行“两票三制”,精心操作,认真做好交接班、巡回检查和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工作。 ?
4 K' [. ]5 n; D$ U2 \4、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巡查设备,认真、正确填写设备巡视表和设备状况,发现缺陷要按缺陷管理规定及时上报、处理。 ?
9 K+ W6 Y, P6 g" O* e, V$ n5、按规定时间认真做好各项记录,运行中发生异常要及时,如实地反映。 ? * W3 O8 \9 @+ r, S* y0 ]6 E+ l4 t3 u
6、经常开展事故预想,每值每月不少于一次。遇恶劣天气、特殊运行方式及设备带缺陷运行时,必须针对不同情况做好事故预想。 ?
7 J/ n% ^# D# O/ W7、运行人员应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
& _4 l1 T8 b4 F3 Y2 i q5 `第十五条 交接班制度 ?
$ g: L3 [( Y# z2 [' @# h1、必须准时交接班,在未办完交接手续前,交班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
& z" d, N; A8 V4 |- p3 y- h% Z2、在处理事故或进行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停止交接班并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班长指挥下协助工作。 ? 0 b- h+ V) n, W* x
3、严禁急于交班,敷衍了事。凡因交接不清引起事故的要追究责任。 ?
/ s, m3 e/ T9 B" N. z2 c4、值班长接班时完成下列工作: ?
/ J. s" \, R C/ o2 B+ v8 i(1) 带领全班值班员认真听取交班值班长所交代的事项。对不清楚的问题要询问清楚。 ? 5 H6 H- C5 Z. A4 l1 H% r
(2) 根据模拟图板和设备实际运行状况核对运行方式。 ? 8 t! Z1 ]( o; {" p+ x
(3) 试验各种信号装置、直流绝缘检查装置等是否正常。 ?
9 ?! ?, t3 n8 N% @- J5 |9 f(4) 检查控制室所有运行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各种仪表的指示是否正常,核对继电保护的运行方式和压板所处位置是否相符。 ? / I7 K4 b$ `5 A
(5) 检查高低压设备和直流系统是否正常。 ?# @1 k s' S( `8 z) @
(6) 核对标准钟,检查通信电话是否畅通,录音电话是否正常。 ?
2 c$ ?7 ^& I" c: v4 l& e# _(7) 听取值班员的检查汇报和意见,判明无疑问后,在交接班记录薄上签名方可完成接班工作。 ?
9 Q8 a$ z' A j- t# j5、值班员接班时完成下列工作 ? ' P* ]) b; S& b+ D# k9 S
(1) 严肃认真听取交班值班长介绍情况。 ?
& Q* H" P8 H, k! L6 r(2) 按照值班长分配的检查任务认真进行检查,并汇报检查情况。 ? 3 N0 ?. ?, Q( v$ U' b3 A# T, A
(3) 检查常用工具、安全工具、电气绝缘工具、测量仪器仪表、接地线、标示牌、各种锁匙等是否齐全。 ?
4 q2 m3 B" m4 |+ |1 w6、值班长交班时完成下列工作 ?
7 _/ I$ `( i4 d0 `( m(1) 当时本站的运行方针及当值内事故处理或正常操作的变更部分。 ?
+ L8 P$ u) @+ Y(2) 新发现的设备缺陷及异常情况。 ?
6 A' U- r( K& g$ ~! a/ M# c(3) 新办理的工作票编号、工作内容及所装设的接地线编号、装设位置(或所合地刀的名称、编号)。 ? - J+ R+ a) k9 f! m" O; t
(4) 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及变更情况。 ? ! K' _ J: y: f9 O( o5 O% r
(5) 做好“千次操作无差错”统计。 ? , r h P& u, r v
(6) 上级的指示、命令及运行中的文件、通知等。 ? . \3 T) g+ H7 ~ [/ `+ t! j
(7) 本值未完成的工作及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 ?
. D2 E+ J7 J: v+ p5 W- a7、值班员交班时完成下列工作: ? 0 t' X! F5 t- J5 ~# R( a8 Y
(1) 检查模拟图板是否与实际运行方式相符。 ?
8 I% B& @4 |. H) W0 C(2) 整理、检查各种记录是否填写齐全。 ? 7 F* @2 U" O# K3 Q# ^3 v7 h w7 S
(3) 整理本值所办理的工作票及所填写的操作票(已结束工作票与未结束的工作票应分开放置)。 ?3 v9 Y/ _8 j* K+ r. y- o5 }+ \
(4) 整理常用工具、安全工具、电气绝缘工具、测量仪器仪表、接地线、标示牌及各种锁匙等。 ? 4 H. K2 @( d6 Y- n- [7 A* O7 d) o
第十六条 巡回检查制度 ? $ i+ ?9 L2 X: G. H: x1 i
1、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地按时、按指定线路巡视设备。对设备异常情况要做到及时发现,认真分析,正确处理,做好记录,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
. r& ]4 m% ^9 Y) v G+ f% t. ~2、巡视时间应包括: ?" R+ I: a; e6 R7 l
(1) 交接班时; ? & C& @: C: w7 k3 v! {
(2) 高峰负荷时; ?
# p! c/ t! D6 Q, Z, M9 E(3) 夜间熄灯时。 ?. O9 }( m' O" W( W& P4 M! |3 y
3、值班人员进行巡视后,应将巡视时间及巡视情况作好记录。 ?
: O s. R" W3 O4、遇有下列情况,应增加巡视次数: ? ! y& M1 B) a1 C. S& \0 b% r
(1) 设备过负荷或负荷明显增加时; ?
5 p$ f$ T: ~7 a$ P" u(2) 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用重新投入运行后及新设备投运后; ?
, b" E, X. u2 i# T/ i(3) 带缺陷运行的设备,当缺陷发展时及设备异常运行时; ? . Y3 n' {( H3 |) C; _& E
(4) 恶劣气候、事故跳闸及设备运行中有可疑现象时; ?
T$ ]0 m, H' A+ N1 v3 c/ f8 S(5) 法定节假日及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期间。 ?
( G8 i; r9 p+ n* c- K5、单人巡视设备时,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 " A' ?4 \" v# G( ^/ g" \9 h
6、每次巡视后应将所发现的缺陷及时填写到缺陷记录簿上。因巡视不认真未及时发现缺陷导致缺陷扩大引起事故者应追究责任,发现重大缺陷防止事故者应予以奖励。 ? / M7 F' w1 T# Y
第十七条 倒闸操作制度 ? , w& {, a& o8 |2 O3 u: i
1、操作人和监护人由站长或值长指定,有权接受调度命令者的名单要报调度部门备案。) {% H& R; ` C1 ]" G) Y7 A2 y3 ?0 i
2、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使用电话发布调度指令前应先和受令人互报单位姓名, 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和设备双称号,做好录音和记录。 ?" Z* m' b R6 f) D
3、现场一、二次设备必须有明显标志,标明双称号。 ? ; R F# K# f% T# W* }
4、倒闸操作票由操作人根据调度操作指令填写,监护人审查,值班长批准,并分别签名。电脑打印的操作票由操作人选票,其余同上。 ?
! ~& t" f, g0 W F# j8 i5、操作票要事先编号,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操作票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不得涂改。 ?
- o" J0 u% T/ b4 T, D6、下列各项工作可不用操作票,但应记入操作记录薄内: ?
L2 B/ Q2 Y& \$ \- E(1) 事故处理; ?
8 r0 I, w# P o1 j(2) 切、合开关的单一操作; ? 7 D" M' O% v2 Z3 \) I1 }# w
(3) 拉开全站唯一的接地刀闸或拆除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 ; {- D$ g R% W! N. R% q" r
7、执行操作的步骤如下: ? 0 W" d. w1 q* U+ W4 f- {+ Q' d |
(1) 先在模拟图板上按照操作票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 ?
* l* s! a- y- s( b(2) 调度发布操作指令后开始操作; ? & K( e0 w& ~" m# V! P; u( @& h/ g
(3) 监护人、操作人都要了解本项操作的目的; ?
# h9 K; ~/ @6 b2 F. b(4) 监护人、操作人共同检查本项操作的间隔的名称和编号; ?
O# j2 f! r& Q1 [(5) 操作前检查该设备的实际分合位置; ?
4 ^# U4 C- D* H% L6 P& v& x(6) 监护人高声唱票,做到字字清晰; ?
9 x7 @: W6 R2 _" b(7) 操作人高声复诵,做到准确无误; ? 0 X0 ~" x& T4 v `+ a m0 ]
(8) 操作人按操作票要求做假操作一次,监护人认真监护; ?
4 y9 K: P! q: b7 `) [. j! o(9) 如假操作无误,监护人发出“对、执行”的操作命令; ?
- [- x- |0 r! e. u0 V3 A(10) 操作人进行实际操作; ?
. H( {5 l6 K. p" ~1 z9 ^8 U+ f(11) 每项操作完成后,监护人在操作票的该操作项目前打“√”,切、合开关的操作还要记录时间; ?
3 V. @7 O2 c2 p0 p(12) 检查设备位置,开关刀闸手柄上锁、挂牌。 ? 5 \. p, L' I. G3 {3 i& z8 A
8、全部操作完成后进行复查,核对模拟图板指示与设备状态一致后记录操作终了时间,并在操作票上盖上“已执行”章。 ?
! O$ P, V5 H5 d1 F9 r8 j; p- `9、向调度汇报操作任务已完成。 ?
1 Y/ y+ J1 `1 Z( V, G+ X% q- D/ e" c9 g+ f第十八条 运行维护工作制度 ?
* Y8 {( y* }$ b) ^# f% T. N1、站长应根据有关规程的规定及设备厂家说明书的维护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气象条件、变电站所处的环境情况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等,编制设备定期维护周期表,并督促运行人员做好维护工作。 ? + m* X. U- E- Y
2、变电站应根据有关规定储备备品备件及消耗,并定期检查、试验及补充。 ?
% Q' M$ H+ S6 s3、变电站应配备足够的、合格的安全工具、电气绝缘工具、仪表及防护用具,并定期进行检查、试验。 ?
& V# }* Q. Z1 o. v: L" Z% V5 V9 S1 g4、变电站应配备足够的、合格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全站人员都应掌握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检查。 ? 2 w6 X! {$ r$ q9 L" I) M. e
5、应定期检查变电站的附属设施,如供排水设施、空调等,并督促有关部门定期维护以保证完好。 ?
! ]1 ]) r9 r0 ?$ z. q: K) T第十九条 运行分析制度 ?
0 u7 S. w5 Y, `8 q' I9 o' D9 s t1、应定期对设备运行、工作状态分析,摸索规律,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 ?
) v: b6 g/ C# n4 e7 f+ e2、综合运行分析每月一次,内容如下: ? / ^& d' q& y8 w$ G! z1 L: p
(1) 设备事故、障碍、异常等运行情况分析; ?
/ j% g- _8 c3 g' A; O(2) 设备缺陷分析; ?
* I+ D2 K% k; P& _9 A(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分析; ?
5 U4 P* R4 I. y! y! q(4) 电压合格率分析; ?6 N# d% I# d' O9 B$ o' Y
(5) 两票合格率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运行岗位分析。 ?
' a. l, R( }3 s- F, f8 U: x3、专题分析不定期进行,内容为针对上述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 3 Y) W& n" S) a, d% u7 M2 K
第二十条 文明生产管理 ?
/ Z' q7 R. S7 Y& t0 `1、室内外环境整洁,场地平整,无杂草,无积水,无闲散器材。搞好绿化,有整洁的巡视道路,严禁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场地。 ?
7 ~8 I$ y$ l R) f( |( W; W2、设备整洁,无滴漏油、气、水;构架、基础无严重锈蚀或风化。 ?
; m6 x* W* ^& V/ T; e3、主控室、高压室、电容器室、电缆室等无孔洞,无杂物。不准在控制室煮食物、进餐。
8 P# I, {8 \& {4 R2 L! g9 U4、各种图表悬挂整齐,资料装订成册,有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
4 p+ z) F4 y. ~7 x, `5、电缆沟内干净无杂物、无积水、无积油,电缆沟盖板完整无损。 ?, y S' E5 U$ R; C5 }$ \
6、站内照明充足,维护设施完好。 0 z( w7 \, \+ o: ~" n2 h
五 安全管理?
7 n! q) W6 ^1 J; q9 S第二十一条 安全管理组织形式 ?
7 P# ]' t- I ]( R9 E5 E9 @" t1、站长是变电站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全站的安全生产,并负责贯彻安全标准。在布置生产时,必须布置安全措施;在检查工作时,必须检查安全生产。站长应经常对全站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模范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并督促全站职工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对违章操作应立即制止,严肃处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 b0 e$ X( m, v& {
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变电站每个职工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遵守安全工作规程,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9 F* |( [6 i2 z5 H! c) i. T
第二十二条 安全目标管理 ? 6 b3 }/ C3 i$ y3 {- L7 P
1、变电站安全目标是不发生障碍和事故,控制异常和未遂,确保安全运行。 ?
+ n" l6 \ Y- G# }! R% E2、站长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保证达到安全目标。 ? / J. ^: |$ {# c1 s, Y3 H0 p4 I
3、积极开展“百日无事故”及“千次操作无差错”活动。 ?
" Q$ r6 b3 M% K& x0 J* Z4、站长做好安全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建立个人安全台帐,内容包括安规考试成绩、“两票”执行情况、违章操作情况等。 ? 7 J3 V% \' J* X/ d4 i# K. D4 y
第二十三条 安全规程管理?
& m7 j! k0 v0 S. e1、凡属部颁、上级主管部门颁发及本单位制订的安全工作规程、现场运行规程、管理制度及条例等应具备齐全,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 ? 4 t% R, N# k/ k% R% c0 R
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两票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
; m* _" X' Z4 S H! u3、对职工发生的习惯性违章,必须认真追查分析,除记录在案外,还应上报主管部门,根据违章的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严肃处理。 ?! w& t! j, ]7 M! f
4、对本站发生的障碍及事故,应按《事故调查规程》的规定,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并上报主管部门处理。 ? - @" l6 K6 H1 P! A. ?$ @* ^
第二十四条 安全活动管理 ?
# e+ T6 a; s4 a4 o7 c' \* ^2 s1、开展安全活动的要求: ? j. h# o. s$ e0 y* |+ N
(1) 每次交接班开好班前班后会,每周一次过好安全活动日。 ?
0 E( i$ O* }* W+ e3 r* w(2) 每个职工都必须参加安全活动,对未出席者要追查原因并进行补课。 ?
5 s O' }+ |5 x(3) 站长在安全活动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活动内容要结合本站实际情况,必要时请上级领导参加。 ?8 X# v# V% I9 q: Z
(4) 安全活动要指定专人记录,记录要详细,不能敷衍了事。 ?
7 \! {% B9 T3 h. f$ R" `2、安全活动的内容: ?
! Q& j7 q! @5 \9 F: f n(1) 学习规程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资料、事故通报等; ? / W, I7 ~% [; m) h- ~$ J, g: b, F
(2) 总结分析全站的安全情况并提出对策; ?& R3 n: w6 X% N$ g2 ^, {
(3) 表彰对安全生产有功的好人好事; ?
; T. d I0 A4 k# t0 X/ J( g% N(4) 检查分析本站发生的违章事件,并提出处理意见; ?
$ [8 u# ?: Z1 L4 [4 O0 c& J8 R(5) 结合不同季节开展针对性活动; ? % ?- x3 F' w$ d% L. h
(6) 进行反事故学习; ?
$ `) z7 t4 o; \ }. O# M8 P' `7 O(7) 对“两票”、安全工具、电气绝缘工具、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分类进行登记; ?
2 ~. W) v; s. A$ G(8) 安排下周(月)工作并交代安全措施; ? ) i4 q% o) e# u$ w0 B, s9 K: d
(9) 开展安全大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订、落实安全措施。? " Q! _+ \5 F$ q( y/ j' o
第二十五条 安全工具及电气绝缘工具的管理 ?
/ d# c: ~9 j8 J1、站长应经常对安全工具和电气绝缘工具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其完好无损。 ?
2 e" m* d. j2 ]1 ^2、安全工具和电气绝缘工具必须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进行定期试验,试验不合格者应立即予以销毁。试验合格者贴上合格标签,标明今次试验日期及下次试验日期。 ?
9 e; n9 f* w( |7 X. w! S3、建立安全工具及电气绝缘工具台帐,内容编号、试验日期、试验结果、试验人员及试验有效期。 ? 0 X7 K- c9 F' s% E( u
4、电气绝缘工具储藏室应有防潮装置以保证室内干燥。 ?
/ `7 Q1 z9 D- I0 o9 s( k8 W" ` i第二十六条 消防工作管理 ? C9 n& o" z* }9 i9 J& h3 I% r
1、在重要场所或带油设备附近进行焊接,需做好安全措施,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
2 Y, C( _$ U# r2 _1 L& ~2、堵塞孔洞,做好电缆防火工作。 ?
7 e4 u) R: f9 i9 T9 j. p; s3、重要场所应悬挂“禁止烟火”警告牌。 ?
, {0 q ?$ h- B) q& t/ G" a e4、消防器材管理: ?
& P, G) B- L& X$ {' L8 ^* v(1) 应按规定配置充足的、合格的消防器材。 ?
! q: _. z. G3 x& s% [6 I1 Z(2) 消防器材应存放在固定地点,不得随意挪动,若有动用,应及时补充。
4 X0 u4 m5 p+ r3 [(3) 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 ? ; [6 ^1 F& m' N* u, K1 O. A; I
(4) 应建立消防器材台帐,内容为编号、检查情况、检查日期、检查人和检查有效期。 (5) 自动报警装置应定期试验并作好记录。 ? 2 v k8 P4 M# G7 {
(6) 每个职工都应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2 `6 h; U! n* w: @/ _/ {& w六 设备管理? " s2 z. \3 Y2 [) O Q' w4 B9 j2 k2 g+ Z
第二十七条 设备管理标准 ?
8 x- J9 A# x8 Z1、应制订设备管理责任制,以设备类型划分,明确管理负责人。 ? . z# z, s( c1 U, @$ {% L- L5 } s
2、每个设备要有明确的标志,标志要正确、齐全、清楚、用正楷书写在明显醒目的位置上。 ? 4 p. p0 ?) V$ }% z7 t; o
(1) 室内外一次设备(包括辅助设备、室内配电柜的进出线等)应标明双重称号(即名称、编号),并按规定涂相色。 ? 3 r% `8 [. z8 q* C( ]
(2) 控制盘、保护盘、自动装置盘、直流盘、站用电盘、远动通信盘、电度表盘等的正反面都应标明名称、编号。盘面上的控制开关、切换开关、按钮、保护压板、继电器等也应标明名称、编号。 ? 1 G+ a! p0 ]( ^( D' w4 Z! B
(3)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的端部应按规定标明名称,二次结线回路的导线其端部应按规定标明回路编号,要求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 3 s4 R1 ~) o9 |! A' H
(4) 主控室、高压室、站变室、电抗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等门上应标明室名,并挂上警告标示牌。 ? ( C1 j" B* j7 ^& I# b. K6 R4 t8 O E
(5) 设备的名称、编号须经主管调度部门批准颁发,在同一站内不同设备不准使用相同的名称、编号。 ? ( ^( `& P: K) j" B
3、站长应掌握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定期校验及大小修期限,对未按期进行预试、定验及大小修的设备,应上报主管部门列入工作计划。 ?
: H7 @2 b) x8 D' d1 h& H& x: A4、每年年未变电站应上报下列资料: ?0 H6 Z. U6 L8 n
(1) 主设备定级情况及完好率; ?9 x( m" U: W; _3 s# I9 E; V
(2) 设备预试、定期校验及大修完成情况; ?
( Y0 |' [( K8 r3 e$ K(3) 主保护投运率及保护的动作率; ?
$ `& N1 c" Z2 s(4) 开关动作统计。 ? , |2 U) {" t& F: K/ a
第二十八条 设备验收制度 ?
% H! U9 K% G# h" D" t/ g1、凡新建、扩建、大小修、预试及定检的一、二次设备,必须经过验收、手续完备、各种技术资料齐全,才能投入系统运行。 ? ) w$ e% V/ V9 w' j$ q- Y
2、验收的项目应符合部颁验收规范及试验标准。 ? % o: Z3 x/ s# H1 M' a& ~
3、设备的安装或检修过程中,需进行中间验收时,站长应指定人配合进行。其陷蔽部分,施工单位应做好记录,中间验收项目应按有关规定确定。 ?9 b3 T% t" U, r: F0 X3 Z( R/ @
4、大小修、预试、继电保护装置及仪表定期校验后,应由工作负责人将修、试、校情况记到有关记录簿上,并注明设备是否合格。值班长经验收确认无疑后,方可办理完工手续。 ?. r$ e9 P- j6 ]% I9 ^
5、验收设备有个别项目未达到验收标准而需投入运行时,应由验收负责人报主管领导批准。具体不合格情况应在验收文件上注明,并向运行人员交底。 ?
, e \. T P" d6 D2 |9 @第二十九条 设备缺陷管理 ?
4 E# `+ f0 U8 b. {' P9 w) z1、运行中的变电设备发生异常,虽能继续使用,但影响安全运行,均称为设备缺陷。 ? / ^7 ^3 V$ a/ C1 t
2、所有巡视、检查、预防性试验及定期校验中所发现的缺陷和检修中发现但未能消除的缺陷都应记入缺陷记录簿。 ? 9 J9 Y! J% l& Q2 t
3、设备缺陷应根据对安全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 + T f' U9 R o* ~8 X9 H7 k+ t* y
(1) 紧急缺陷:缺陷对人身和设备有严重威胁,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造成事故者。发现紧急缺陷,应按设备管理权限立即上报相应的调度及有关领导,在未处理前,必须对设备加强监视,并作好事故预想,有关领导应立即组织抢修人员消缺。
3 b3 \3 _1 {/ ?* s" |. e(2) 重大缺陷:缺陷有发展趋势,但尚能坚持运行,不立即处理不至于造成事故者。发现重大缺陷应按设备管理权限在当天向相应的调度及有关领导报告,在未处理前,必须对设备进行特巡,有关领导应尽快安排消缺。5 n3 T% r. ?" L. ]! D L# \
(3) 一般缺陷:近期内缺陷不会扩大,能坚持运行。发现一般缺陷定期汇总书面报告技术设备管理研究、处理,通常纳入月度生产计划进行消缺。
* m! |0 q- L1 }5 g1 E! s3 [0 T4、缺陷消除后,应由运行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并要及时将消缺时间、消缺情况记到缺陷记录簿的对应缺陷栏,消缺人及验收人应签名。
$ a$ L' M: @1 v# ~第三十条 设备评级管理7 C5 c1 @6 g" I$ ]! G
1、为了掌握和分析设备技术状况和健康状况,及时消除缺陷,把设备用好、管好、修好,使设备保持在完好状态下运行,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鉴定和评级。
$ K* J/ N& u# e& z8 M4 `2、设备按其完好程度分为一、二、三类。一、二类设备为完好设备,完好设备与全部设备之比称为设备完好率,以百分数表示。5 @6 Y! }, q' p; R2 P* i) E, @
3、设备评级标准:$ J" z0 @9 R1 d" T. ~
(1) 一类设备是经过运行考验、技术状况良好、技术资料齐全、能保证额定容量安全运行的设备。主要条件为:能连续达到额定输送容量,各种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基本无缺陷,能满足安全运行。
# T' ^; |' I5 w# x$ l z. G(2) 二类设备:基本完好的设备,个别部件有一般缺陷,能满足安全运行。
+ S# P4 |0 a* L8 z! K(3) 三类设备:有紧急缺陷和重大缺陷的设备,不能保证安全运行。详细评级标准见《变电站电气设备评级办法及评级标准》。3 F6 }& J0 a3 N8 A }9 @! _- p
4、设备评级要综合衡量,以设备单元总的技术状况为准,若一个统计单位内的重要设备元件同时有一、二类者应评为二类,同时有二、三类者应评为三类。" U% o9 {# {# [ a5 _, F
七 培训管理6 A6 O6 M5 ^' |5 C- ~; C# ^: C# i
第三十一条 变电站必须按照部颁《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及省电力工业局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以岗位培训为主,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全站职工的文化技术业务素质,按部颁电业生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部颁《变电运行岗位规范》的要求,参加由厂和公司组织的岗位达标培训和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并做到运行人员的“三熟三能”。1 ]: h; P/ x0 A+ H% i$ H/ G9 K
第三十二条 岗位培训; O; T1 {$ S) g6 Z
1、站长组织制订岗位培训计划,列入月度计划中贯彻实施,通过岗位培训,要求做到“三熟三能”:
+ i( Q: f2 u4 o) `6 K? 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则;
5 d3 E3 K5 I; S' t% J" R; c? 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
+ ]8 m/ V/ g1 V1 D* c1 [! ^, U4 l? 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 N# K/ t4 L8 W4 p- U a: `3 m
? 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
: j- F6 U; {2 l3 f U- l? 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g2 _$ b5 G- ~0 `$ N( A& V+ g
? 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 E# a) o* \4 ?. v6 R8 i2、培训以自学与岗位练兵为主,岗位练兵内容如下:
3 b+ ~* s5 s( _2 E% W7 Z7 L? (1) 技术问答栏每月不少于一次;; Z* t9 G! e4 W- P W b$ J1 Y
? (2) 考问讲解每月不少于一次;
( l8 T: M7 y x G? (3) 事故预想每月不少于一次;# v9 N' C5 S6 {
? (4) 反事故学习每季不少于一次;
0 r/ Q2 u" y& t? (5) 安规及现场运行规程考试每年一次;
, x3 ?& Q# N+ N* z0 d? (6) 岗位达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后,技能复考每两年一次。7 w$ h8 q9 ~* d9 _1 ]8 R
第三十三条 新工人培训. ^ F& f2 a/ Q! R: J! r/ ?
1、入厂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传统教育,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教育,安全生产和厂规厂纪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经考试合格后再分配到现场工作。
& m q1 \1 K9 \( _2 A2、现场教育:与领导指定的师傅签订师徒合同,按部颁《电力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学徒期限和学习技术标准》要求执行,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不少于四分之一。, m1 ^6 Q# G4 z- ?3 h
3、经现场基本制度学习、现场见习、跟班实习三个步骤,通过考试合格确认有独立操作能力,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独立值班。5 K% U; Z6 O. w) }& O
第三十四条 培训管理的检查考核
# G% E4 k3 X E1、培训管理工作应列入变电站生产工作计划。
( k, {% P6 h$ Y2 h5 O2、建立各人的培训档案,记录其考试成绩。6 z2 G5 z! ^4 t' f5 O
3、建立各类培训记录簿,记录参加培训人员的名单、评价等。5 m' S1 U" o- y
八 技术管理?7 a4 a) ^% e& @' n9 @
第三十五条 变电站应具备下列部颁规程、制度、标准、规定、导则、条例。(注5)
6 d# T* J* @& @, f! F( s, H7 n1、基础标准:9 W* m' L3 o2 C- N4 Z* I# i
? (1) 电力法。, } l1 L+ O/ G x+ l4 Q" t8 I) P
? (2)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29号。
% p2 c* Q" j9 H% L; W; b? (3) 35一11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GB50059一92。
. _. t2 y( k; s: L? (4) 35一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一92。
% y$ N3 Q& J4 Q? (5)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一92。- D3 i5 @9 f1 K5 J% d
(6) 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L) m4 y6 l6 I- r( V" o- k' X, c* q
? (7) 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 ]8 [% _3 n; X ?? (8) 火电发电厂、变电所二次结线设计技术规程。. S' Y# ]. }3 |+ p1 M- o
? (9) 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2 V( B; N& k) ^' \/ ?
? (10)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一1996。
. g5 H& u; @; w8 K6 L4 {& V? (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一90)。$ c/ ]$ B2 X S/ V
? (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一90)。: T$ c* c7 v- r
? (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一90)。
1 x2 P- [2 ^- A( H) y? (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一92)。
% T9 A3 v9 I0 C$ i? (1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一92)。9 x4 c: _2 n( j, i3 g; Q g. l( c
(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一92)。
T4 d9 `4 T! m6 K? (1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一92)。2 j0 n2 U/ B! ^# ~* Q" c- t
? (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一92)。
$ O8 \( J s; @3 l# Q! I$ G4 R? (1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一91)及其条文说明。3 s Z9 G: z) [; m) }5 V- f
2、运行标准:
m* v& Z3 p, F1 b% g( Y? (1) 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一95。, D. d$ [5 L, T5 Y* F
? (2)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79)电生字第53号。
3 _/ d; P9 d' W0 _7 T? (3) 蓄电池运行规程(62)水电技字第21号。
+ F/ B/ d$ e \/ `7 B? (4)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62)水电技字第41号。
Z/ a0 y5 i4 ?3 j) V$ j$ H? (5) 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电供[1991]30号。2 d' S7 J {* z+ C
? (6) 继电保护及安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 L0 Q5 x; S- P4 ?- a
? (7)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574一 95。
R$ R& K+ A# T/ B? (8)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573一95。$ _2 W+ s. @7 o
? (9)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一1996。
0 \8 P4 Q5 L# L0 k$ I- c3、安全标准及反事故技术措施:
# g+ G* h: U9 Z4 N1 f? (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一91)。, G4 N8 T5 @% D W: T* Z6 N
? (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 O$ H8 x$ O5 w
4、技术基础资料:
N& z0 A6 y( H) R7 r/ i. Y6 Z3 N? (1) 图纸。- Y0 Y; m) D# V. {; N
? 1) 一次系统结线图。
" N( o/ M( I. I1 R9 S1 M? 2) 全站平、断面图。( b |- ^: z7 T7 F2 `7 m
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原理及展开图、安装图。
6 {: I j' M# \# r? 4) 中央信号系统图。
5 i: h( W; m# L$ A" E7 V3 [* M9 t! e? 5) 站用电系统结线图。, o5 b1 t* n$ U4 P, c1 s
? 6) 正常和事故照明结线图。
9 D& q y9 o6 u' m; R( x2 V? 7) 电缆敷设图(包括电缆芯数、截面、走径)。
, |( Z% g: Y8 P! S. r* s& \. Q? 8) 接地装置布置图。
; u6 O8 n, o: t: l? 9) 直击雷保护范围图。7 f7 [ q5 \. k4 `4 ~$ s
? 10) 直流系统图。$ C1 H5 q1 Z: w" N
? 11) 消防设施布置图。. O! S, c/ s+ {* h- n; s% I2 N
? 12) 系统模拟图板。
/ W6 N6 I0 k1 ]1 O0 u# Q( C" a, k? (2) 记录簿。
' t+ T4 ?2 k1 e% s J `? 1) 调度操作指令记录簿。3 Z3 n K6 o" D
? 2) 运行工作记录簿。
' T M- t2 w+ [" `% {: S* w? 3) 班长日志。
. a+ N+ h: O* z( b0 i% v? 4) 设备缺陷记录簿。/ N! ]* o* o" X# {" c! n
? 5)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调试工作记录簿。3 D& N% F0 F! r6 _) u
? 6) 继电保护定值记录簿。
: [2 \, a) F, z( d/ u? 7) 设备检修、试验记录簿。
! A ]( L7 H; g* E# T$ I% i4 i? (3) 记录簿的填写说明。9 L2 g2 w" I0 @3 |% }0 M) T; q
? 1) 调度操作指令记录簿:记录操作指令编号、发布指令时间、发令人单位、姓名、受令人姓名、操作指令的内容及正式执行操作的时间和内容。
4 A4 ]' y, K6 y1 A& @3 D G/ s? 2) 运行工作记录簿:记录系统运行方式,设备投运和停运情况,设备检修、安全措施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仪表的运行状态,事故处理经过,设备的异常现象和发现的缺陷,调度和上级有关运行通知,受理工作票的情况,未注销的工作票情况,未拆除的安全措施——地刀的名称编号及地线的编号、装设地点,交接班的交班小结,与运行有关的其他事宜(如巡视设备情况等)。- `' R6 s0 f' \1 v
? 3) 班长日志:在表格式的记录表中,用打“√”形式,填写本班完成周期工作情况。
3 E7 o6 P8 m* H? 4) 接地线装拆记录簿:填写本班临时接地线的装、拆情况,临时接地线拆除后,还需加盖“接地线已拆除”章。1 y x7 N/ f9 H, m. e* H
? 5) 设备缺陷记录簿:记录发现缺陷的时间、内容、类别和发现人姓名。缺陷消除后应及时填上消除日期、消缺情况、消缺和验收人员签名。8 W3 G4 g9 v+ S) C, v% H
6) 断路器故障跳闸记录簿:按设备或线路名称分页进行,记录断路器故障跳闸原因、次数、保护及重合闸动作情况。如重合闸动作重合未成功,应统计为故障跳闸2次;断路器经过解体检修,故障跳闸的累计次数从该次检修后重新统计。
+ i) g3 \$ O9 \& O? 7) 设备检修、试验记录簿:按设备名称分面运行,记录检修或试验设备的工作日期、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经过,记录试验数据、结论、工作负责人和验收人员签名。
4 U+ N0 ]0 ~& Z5 |6 F; |) I) D? 8) 避雷器动作及测量记录簿:按电压等级运行编号按相分页进行,记录投入运行前记数读数、雷雨后动作的指示数,动作时间,检查人员姓名。如更换避雷器,其动作累计次数应重新统计,记数器的更换、检查也应作记录。对磁吹及氧化锌避雷器,定期进行泄漏电流的记录或测量。
# K! O, d. A- @4 k? 9) 安全活动记录簿:记录安全活动的日期、参加人员姓名、活动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3 ]0 X: k6 Q0 W5 @& J6 u1 K
? 10) 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记录簿,记录发生的时间、天气、发生经过、设备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系统周波和电压,设备温度和环境温度,分析发生原因和制订防范对策,责任分类及责任人姓名和职务,设备型号和损坏程度及损失情况。
0 T, N, @! }' Q* `( \4 o( S? 11) 运行分析记录簿:记录活动的日期,参加人员姓名,分析的具体内容,对存在问题采取的措施。0 q$ Z1 z( `: f E/ W
12) 安全工具及电气绝缘工具试验记录簿:按工具分页进行,记录试验日期、试验结果、试验有效期及试验人签名。& @% m/ x( B" c% \
13) 通信运行记录簿:变电站运行人员记录通信设备异常情况,通信人员记录到变电站对通信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的情况。6 _3 `& i T3 v, t7 a8 \ y
第三十六条 变电站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设备技术档案,其内容应包括:, ]' X: w4 T$ u, a' D$ q
? 1、设备验收时提交的资料和文件。
) q* C; X# H0 H) H" g. o? (1) 与实物相符的竣工图。
5 i4 k; j: D. h. G& K. T? (2) 设计变更部分的实际施工图。
; t1 d8 q% P2 O? (3) 设计变更的证明文件。
8 s9 b( |% k* u; d4 B% W? (4) 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 A' l# D5 L0 Q( @3 q2 ~4 \9 |? (5) 施工技术记录,包括安装记录、调整记录、试验记录、检查记录、油务管理记录等。/ ?: Y- d5 v! p& l
? (6) 质量管理资料,包括输变电工程验收鉴定书、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输变电工程质量汇总表等。 z$ j, q" p4 z
? (7) 各品备件清单及专用工具清单。$ a2 l6 y( |- h. b
? 2、改造、大小修施工记录及竣工报告。' m% L' U- e: s( c
? 3、历年大修及定期预防性试验、定期校验报告。+ I6 d, o- T) w+ n, `- R8 p. Z b
? 4、设备事故、障碍及运行分析专题报告。
/ H5 ?* l8 u9 p? 5、设备发生的严重缺陷、变动情况及改造记录。* L6 M0 r! m# W9 K
第三十七条 变电站的设备或结线如有变化,其图纸、模拟图板和技术档案及及时修正、补充。
2 ^/ ^' d# e7 y. \" s九 其它?
' ~; u% S: ?2 T1 }! h, v/ X& P第三十八条 各变电站可根据本制度,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些更具体的细则,以便贯彻执行制度。
1 U6 {7 d4 @) I, y. K0 E( l& R? 注1:部《关于安全工作的决定》(见单行本)。& Z' H W) C$ B3 m. K' _+ t
? 注2:对事故“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6 Y$ j; F" h; d! F4 @? 注3:“两票三制”: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
% k/ G6 g: k o1 e( B? 注4:“两措”:反事故措施计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5 U `$ V: n; @! Z9 S
? 注5:变电站若无相应设备,则不必具备有关规程。
! T$ ]+ F0 T. W3 R: N9 Q; I! l/ V! s" X6 c. K( _
$ g8 G- P" e3 L4 [% r
P/ ]# X* f* J& p! _: ~ Q; J* o' W* x; R$ F& A
5 g' C, W9 w" z. I! H2 c4 Z
一 总则# {4 r" A* f' B) ^+ B
第一条 根据水电部颁发的《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的精神,为加强变电站建设,不断提高变电站管理水平,保证变电站安全经济供电,结合韶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9 G2 I$ D- ^5 d/ w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我厂所属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发、变配电站可参照执行。# u5 f( K6 a3 o3 q7 \
( s& i1 ^7 R7 Y# M+ B" [ k第三条 无人值班的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另行制定。? $ j/ ^. g: k6 \
二 基本任务和主要工作 ( {$ b- Z8 z9 L8 G* A
第四条 变电站的基本任务是:安全、经济、文明、高效地完成供电任务。
# U3 O }6 K/ ? i3 L第五条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电力部《关于安全工作的决定》(注1),认真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a8 o3 u6 Y8 z& O6 |# P第六条 经常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定期开展反事故演习,不断提高技术素质。
: ~- ~# M0 ]! M0 R第七条 强化管理,岗位责任具体明确,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设备台帐,原始记录、图纸、报表及技术资料,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 S( E$ ~+ I0 v6 L3 g" J( c1 z第八条 坚持文明生产,做好设备、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保护设备及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
3 V% E8 i1 v2 n1 h7 A第九条 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实行科学管理。?
/ B9 W d7 s1 O) j第十条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遵纪守法,实行民主管理,关心职工生活。?
0 l# i5 p) [( z+ k三 岗位责任制 ? - j* D9 J; Y( k9 h# b( C
第十一条 站长的职责?
$ V- g! Q. _2 L( T0 X; t8 ?5 c8 L1、站长是全站的负责人,对本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设备管理、站容站貌、人员培训和生活等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 . K8 }) L3 f( Q, Z& S3 ]2 r# L
2、站长是变电站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带领职工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电力部《关于安全工作的决定》;要带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主持本站事故、障碍的调查分析,坚持事故“三不放过”(注2)的原则;按期组织安全活动,并保证质量使之确有成效。 ?# `9 H" b: r- u* ]
3、经常了解生产运行情况,抓好安全经济运行及电能质量分析工作,遇较大的停电工作和较复杂的操作应亲自主持准备工作,并参加现场监督。 ? , g# f) y- T) ?# I* B
4、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结合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组织全站职工学习业务技术,并进行不定期的考问、考核。组织好新建、扩建设备投入准备,并参加验收。 ? 4 e" S, z) W! W- [% T1 ]* A% |/ m
5、组织文明生产,搞好设备管理工作,保证站内设备完好、整洁,标志齐全。
9 z F1 R# z2 O) H% Z* B# r6 {6、做好全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进行理想、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关心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站务会,经常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6 x" Q* I( K" y
7、掌握本站各种技术资料,根据设备变更情况,随时督促有关人员进行资料、台帐的更改,并及时提出本站现场运行规程中的有关条文修改意见。 ? % ]% D% h2 L! r" i" I5 q" ~9 X0 ?
第十二条 值班长职责? . o6 v, y. o! J b- l. Q) H4 h
1、值班长为本值的负责人,在站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值的安全、运行、维护工作。? : ?$ K# _$ v' d
2、严格贯彻执行《电网调度管理条例》,领导全值接受、执行调度指令。? 8 l9 c- f/ h9 y" p
3、督促值班员严格执行值班制度,正确抄录表计,认真作好各种记录。值班长应随时掌握负荷情况,分析异常信号,掌握当值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投退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 ]1 ]. k" J% G) }6 d' o9 [
4、组织督促本值人员按照规定的巡视检查工作,并认真作好记录。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若本值处理不了,应立即向上一级领导和调度汇报,并作好事故预想。
9 v, P: W. M7 q5、正确、迅速地组织进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负责审核值班员填写的操作票。监护和指导值班员正确完成操作任务。 ?
& U/ Y' S. F1 F8 d6、组织本值人员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注3)。负责审核和办理第一、第二种工作票,督促检查安全措施的完善和落实。 ?* s e& S( I+ M& h; P) `
7、负责设备检修和试验后的验收,审查检修记录和继电保护工作记录,收集调试记录、试验报告、定值单等有关资料,听取检修、试验人员的交底,并在记录上签字。参加新建、扩建、改造设备的验收。 ?# d& ~+ M m. q, t
8、根据工作计划和设备定期维护周期表,组织本值人员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并做好停电设备的检测和清洁。6 V' d# C9 W( o. @8 v; I
9、负责完成本值培训工作。负责实习人员和学徒工的安全。 ? % A8 d3 ^7 U, Q9 m3 p
10、负责开好班前、班后会。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及气候条件,提出事故预想,布置安全措施,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总结设备运行维护经验,表扬好人好事。 ?
' }! D! A# l/ F8 B5 C# u* ^: ?$ i# p第十三条 值班员职责 ?
# c! g" g/ F$ E/ ]& A3 i; w- x( w1、值班员在值班长领导下,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协助值班长搞好本值安全运行,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各项工作。 ?
& [, ?( i7 a+ x2、认真、及时、正确填写各种记录,按时认真抄表并计算有功、无功电量。
; Y4 c, [. X) a4 x, f% M# b3、监视控制盘和继电保护盘的各种仪表、光字牌信号、信号告警、掉牌及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记录和汇报各种事故、异常告警及掉牌。配合值班长正确处理事故和异常。 ?
- k/ ], V; h- j7 G4 H) O4、按规定的巡视时间及路线认真做好设备的巡视检查,并作好记录,发现缺陷及时向值班长汇报。 ? ) |6 u) ?1 \9 a: O" z
5、根据值班长下达的倒闸操作任务,认真填写操作票,并在监护人的监护下完成操作任务。 6、做好设备维护、清洁工作,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 ?
8 T& V* i: y9 k( z3 M7、保管好各种工具、仪表、锁匙、备件等。 + X2 o, w9 w4 v( i3 |- Q9 ?
四 运行管理 5 J! S8 |8 v6 Q, Q3 a6 k$ c3 _* J
第十四条 值班制度 ?
* c, A6 S3 O% N& x1、值班时应坚守岗位,不得进行与值班无关的工作及活动,不准从事第二职业。值班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运行纪律: ?
5 x6 x' H7 c8 e" w2 x: ](1) 坚守岗位,不迟到早退,不擅离职守。 ?
/ B% P6 T7 n% u8 u8 W& `# [: U7 e P(2) 服从有直接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的调度指令。 ?
9 ~, a G5 W/ j(3) 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不以电谋私,不刁难用户,不损害群众利益。6 X% y; W% d# l; w+ S+ {( O% g
(4) 值班人员应穿棉制工作服。 ? 6 j% ~; F) k W+ o7 p% t+ F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
. }1 @( S& h3 X- u1 Y# [; I) w3、认真、正确执行“两票三制”,精心操作,认真做好交接班、巡回检查和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工作。 ?
& w$ s. T& g3 q, l+ ~8 Y8 G) c4、按规定的时间、路线巡查设备,认真、正确填写设备巡视表和设备状况,发现缺陷要按缺陷管理规定及时上报、处理。 ?
6 y' ]2 d3 C/ t" u+ Q5、按规定时间认真做好各项记录,运行中发生异常要及时,如实地反映。 ? ; y$ A) W- q9 B8 z, c
6、经常开展事故预想,每值每月不少于一次。遇恶劣天气、特殊运行方式及设备带缺陷运行时,必须针对不同情况做好事故预想。 ?
' o8 ^) ?( ]% x- t* s2 g$ t1 t2 A2 V7、运行人员应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 ?
: z5 I3 t s0 x/ `& p第十五条 交接班制度 ?
0 k) S2 s* {) [. B$ z1、必须准时交接班,在未办完交接手续前,交班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 $ k5 b f' r7 O1 u
2、在处理事故或进行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停止交接班并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班长指挥下协助工作。 ?
% @: d! ~' P0 d: }# @8 j, j3、严禁急于交班,敷衍了事。凡因交接不清引起事故的要追究责任。 ?/ C, C7 P5 d m# p
4、值班长接班时完成下列工作: ?
1 M5 r5 [' k6 D(1) 带领全班值班员认真听取交班值班长所交代的事项。对不清楚的问题要询问清楚。 ? , D, |) j+ K/ p
(2) 根据模拟图板和设备实际运行状况核对运行方式。 ? ' v% ?/ T" f; x' q! X! @; B
(3) 试验各种信号装置、直流绝缘检查装置等是否正常。 ? ! l# C5 K& W# v6 B
(4) 检查控制室所有运行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各种仪表的指示是否正常,核对继电保护的运行方式和压板所处位置是否相符。 ? : H R; j/ z9 x% T
(5) 检查高低压设备和直流系统是否正常。 ?0 q; e" k' U1 X" g% r% P
(6) 核对标准钟,检查通信电话是否畅通,录音电话是否正常。 ?
7 c0 t5 J" }7 K, G' o- |(7) 听取值班员的检查汇报和意见,判明无疑问后,在交接班记录薄上签名方可完成接班工作。 ? & D7 V* v7 M, O2 ^4 I
5、值班员接班时完成下列工作 ? 2 t( f4 K: ]: i2 f _
(1) 严肃认真听取交班值班长介绍情况。 ? : N& Z+ }9 E/ Y
(2) 按照值班长分配的检查任务认真进行检查,并汇报检查情况。 ?
% V% b+ W7 p3 e5 ~# ~8 {(3) 检查常用工具、安全工具、电气绝缘工具、测量仪器仪表、接地线、标示牌、各种锁匙等是否齐全。 ?
4 @" @$ |. p" j+ ~' W% q6、值班长交班时完成下列工作 ?
8 A" q' {3 D6 N(1) 当时本站的运行方针及当值内事故处理或正常操作的变更部分。 ?4 Q; ~: u8 F& @) m' H/ ?9 \
(2) 新发现的设备缺陷及异常情况。 ?
7 H6 f" Y5 F8 i, _) A2 T(3) 新办理的工作票编号、工作内容及所装设的接地线编号、装设位置(或所合地刀的名称、编号)。 ? : R- x9 O! F6 z9 y& k1 O \
(4) 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及变更情况。 ?
; h' N7 \8 n+ y0 M(5) 做好“千次操作无差错”统计。 ?
* o3 O/ J! _. U& i Z(6) 上级的指示、命令及运行中的文件、通知等。 ? 9 E8 Z1 w3 ]9 o% ~
(7) 本值未完成的工作及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 ?
* j8 h! i$ M. [% d# \& G) G- R7、值班员交班时完成下列工作: ?
- _5 H, i: \) [$ w- E, g(1) 检查模拟图板是否与实际运行方式相符。 ?
8 D, V( ~; I' _8 g8 U! P(2) 整理、检查各种记录是否填写齐全。 ? 0 D7 ?0 Q1 A% f, h
(3) 整理本值所办理的工作票及所填写的操作票(已结束工作票与未结束的工作票应分开放置)。 ?
5 c4 q! b2 n2 G(4) 整理常用工具、安全工具、电气绝缘工具、测量仪器仪表、接地线、标示牌及各种锁匙等。 ?
( x/ t1 J. }" `第十六条 巡回检查制度 ? ; \( J' D9 j+ T& [9 W( R
1、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地按时、按指定线路巡视设备。对设备异常情况要做到及时发现,认真分析,正确处理,做好记录,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 . R" b# W, f! y2 N
2、巡视时间应包括: ?
: ^" P- X8 W* A" {3 D(1) 交接班时; ?
/ A4 H! U8 M, O$ |" I- p(2) 高峰负荷时; ? , J7 g7 r* t! Q& H# L/ M5 @5 Q9 ?
(3) 夜间熄灯时。 ?
# o+ x$ E6 A- F6 g* L! Y4 I2 d( k4 k3、值班人员进行巡视后,应将巡视时间及巡视情况作好记录。 ?
! x% @ R1 Y$ |' d" p8 k4、遇有下列情况,应增加巡视次数: ?
% b/ [& u$ o0 o# U2 h# j(1) 设备过负荷或负荷明显增加时; ?
9 X0 }! q9 R0 Q% \3 w(2) 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用重新投入运行后及新设备投运后; ? + c9 b6 s; t3 R/ a
(3) 带缺陷运行的设备,当缺陷发展时及设备异常运行时; ?
5 |% W1 `3 x; O, y(4) 恶劣气候、事故跳闸及设备运行中有可疑现象时; ? / ^+ Y4 z* F/ _# S! h2 l5 {8 J( q' L
(5) 法定节假日及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期间。 ? * w( k" W/ {2 `1 E" f0 Q1 M
5、单人巡视设备时,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
# d5 ^$ Z* C/ x6 {6、每次巡视后应将所发现的缺陷及时填写到缺陷记录簿上。因巡视不认真未及时发现缺陷导致缺陷扩大引起事故者应追究责任,发现重大缺陷防止事故者应予以奖励。 ? 9 h+ \$ X' b+ g, X4 _+ ^- d0 k
第十七条 倒闸操作制度 ?
' c0 n4 s& Z7 [2 i1、操作人和监护人由站长或值长指定,有权接受调度命令者的名单要报调度部门备案。& t# C/ ~: T+ z. ~" L* t8 p$ M
2、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使用电话发布调度指令前应先和受令人互报单位姓名, 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和设备双称号,做好录音和记录。 ?
9 t/ d9 B& X2 B# u3、现场一、二次设备必须有明显标志,标明双称号。 ? + s& W/ h4 u, f# K- r8 p9 n
4、倒闸操作票由操作人根据调度操作指令填写,监护人审查,值班长批准,并分别签名。电脑打印的操作票由操作人选票,其余同上。 ?
: K" T3 M# B ]" O3 c5、操作票要事先编号,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操作票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不得涂改。 ?
, K. _/ ^8 n* X" y6、下列各项工作可不用操作票,但应记入操作记录薄内: ? 6 e, X/ z" _ @6 O- ~1 H
(1) 事故处理; ?
; X: e) t3 f3 r" D$ h" `(2) 切、合开关的单一操作; ? m4 E7 p/ r/ B- P) C. ~1 ^ B0 D- M2 e
(3) 拉开全站唯一的接地刀闸或拆除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
1 t; x: ^5 j% J: D" {- w7、执行操作的步骤如下: ?
5 `9 b2 w/ P* Y& D- p& K(1) 先在模拟图板上按照操作票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 ? 1 H7 }3 b! p; K+ y
(2) 调度发布操作指令后开始操作; ?
. L8 D9 Q" R. V" ~(3) 监护人、操作人都要了解本项操作的目的; ? 7 g/ m2 a) I: N5 v
(4) 监护人、操作人共同检查本项操作的间隔的名称和编号; ? ' W3 w" ~' }& y, E
(5) 操作前检查该设备的实际分合位置; ? 8 K) a6 N1 {' E z' W" W
(6) 监护人高声唱票,做到字字清晰; ? * V% A2 b" w# H1 |# E" S
(7) 操作人高声复诵,做到准确无误; ? ! {0 y, n; w2 p3 V( \
(8) 操作人按操作票要求做假操作一次,监护人认真监护; ?
3 A$ X2 P/ Q( K9 P/ Y$ m(9) 如假操作无误,监护人发出“对、执行”的操作命令; ? , l1 m+ Y: ]2 p" i- h
(10) 操作人进行实际操作; ?) a8 D3 k; @2 c7 v4 U3 c
(11) 每项操作完成后,监护人在操作票的该操作项目前打“√”,切、合开关的操作还要记录时间; ? 5 |3 Y" S, F3 b/ j/ @
(12) 检查设备位置,开关刀闸手柄上锁、挂牌。 ?
. d9 e1 Y' W# W2 R2 H* z8、全部操作完成后进行复查,核对模拟图板指示与设备状态一致后记录操作终了时间,并在操作票上盖上“已执行”章。 ?
* O& X8 `) R% o; T, u' ]8 U; Y9、向调度汇报操作任务已完成。 ?
' M. f# j$ P4 d V( v第十八条 运行维护工作制度 ?
, @6 B+ _: o6 Y3 A b/ N* Q$ S1、站长应根据有关规程的规定及设备厂家说明书的维护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气象条件、变电站所处的环境情况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等,编制设备定期维护周期表,并督促运行人员做好维护工作。 ?
% [; C% z9 U% Q2、变电站应根据有关规定储备备品备件及消耗,并定期检查、试验及补充。 ?
2 E, C! U" {' E( u3、变电站应配备足够的、合格的安全工具、电气绝缘工具、仪表及防护用具,并定期进行检查、试验。 ? 6 ]9 @' |2 }9 W% R, A0 x" J, u. m
4、变电站应配备足够的、合格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全站人员都应掌握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检查。 ? - \1 F9 N7 L: J: w0 U4 D
5、应定期检查变电站的附属设施,如供排水设施、空调等,并督促有关部门定期维护以保证完好。 ?
4 J5 u% V! |1 g" U/ ]第十九条 运行分析制度 ? : \% P/ H# d* o, l3 R9 C2 E" R
1、应定期对设备运行、工作状态分析,摸索规律,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 ?2 H, ]* }5 x3 w9 o- R/ H
2、综合运行分析每月一次,内容如下: ?
! I7 g- F5 f! ?4 {(1) 设备事故、障碍、异常等运行情况分析; ?+ _. S% I2 x# c: J h6 |
(2) 设备缺陷分析; ? q& m8 ^' n! x, {' E( V" s/ \& T
(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分析; ? ) ^1 i$ Y1 J/ f$ r7 n, h2 C% h
(4) 电压合格率分析; ?
9 I% j3 ` [+ g+ E G5 D6 c" L(5) 两票合格率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运行岗位分析。 ?$ [" h5 B# J) V9 ]5 z% o9 f7 o. z* B
3、专题分析不定期进行,内容为针对上述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
# H- b, C5 f. ]4 _# a, G第二十条 文明生产管理 ? ! |1 f& ~; `' N) }* M" `
1、室内外环境整洁,场地平整,无杂草,无积水,无闲散器材。搞好绿化,有整洁的巡视道路,严禁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场地。 ?( Y, b$ L& Y- F& _
2、设备整洁,无滴漏油、气、水;构架、基础无严重锈蚀或风化。 ? + |- K* f9 Q( S7 Q7 `
3、主控室、高压室、电容器室、电缆室等无孔洞,无杂物。不准在控制室煮食物、进餐。 9 }: u# k& e. b: w' j
4、各种图表悬挂整齐,资料装订成册,有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3 U7 w& ~+ J$ A. D, g
5、电缆沟内干净无杂物、无积水、无积油,电缆沟盖板完整无损。 ?
3 ]0 ]% H8 [ \4 x3 a6 H5 W6、站内照明充足,维护设施完好。
* G# [* u, g: \/ X2 W5 x$ H4 O五 安全管理? 7 y+ _0 e0 c) t
第二十一条 安全管理组织形式 ?( {) ]9 c3 N# H0 o& R
1、站长是变电站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全站的安全生产,并负责贯彻安全标准。在布置生产时,必须布置安全措施;在检查工作时,必须检查安全生产。站长应经常对全站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模范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并督促全站职工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对违章操作应立即制止,严肃处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
) x! Q7 d0 s0 q$ w; O9 M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变电站每个职工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遵守安全工作规程,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0 E4 |. p! w8 l+ j! }8 F; ?第二十二条 安全目标管理 ?
; M* c5 d5 ]5 s# ?1、变电站安全目标是不发生障碍和事故,控制异常和未遂,确保安全运行。 ?
. x$ o" M& @# [( n8 Q4 E2、站长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保证达到安全目标。 ?
* R) r* n' ^/ k4 z- G7 r3、积极开展“百日无事故”及“千次操作无差错”活动。 ? 0 K* ?; _; ?5 n; U: g/ @% [, g7 }
4、站长做好安全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建立个人安全台帐,内容包括安规考试成绩、“两票”执行情况、违章操作情况等。 ? ; X; M0 _3 l4 Z3 u3 ?9 j
第二十三条 安全规程管理?7 {, K# x2 `/ i" {# C, r7 N
1、凡属部颁、上级主管部门颁发及本单位制订的安全工作规程、现场运行规程、管理制度及条例等应具备齐全,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 ? 2 W( ?" L) o6 b; z X+ \9 b
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两票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
# S0 j) J( u1 C/ V7 ?* i4 p3、对职工发生的习惯性违章,必须认真追查分析,除记录在案外,还应上报主管部门,根据违章的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严肃处理。 ?* e9 g6 c4 W; ~$ |* L' X M
4、对本站发生的障碍及事故,应按《事故调查规程》的规定,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并上报主管部门处理。 ?
! s1 w0 R& H( F9 W第二十四条 安全活动管理 ?* Y, Q" N4 w, E r& o0 k
1、开展安全活动的要求: ?
% ?/ f* ^0 T3 O$ g6 ^* s(1) 每次交接班开好班前班后会,每周一次过好安全活动日。 ?
* G9 G# g0 e+ n: i X(2) 每个职工都必须参加安全活动,对未出席者要追查原因并进行补课。 ?
2 J9 R2 L9 A6 y9 G- h(3) 站长在安全活动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活动内容要结合本站实际情况,必要时请上级领导参加。 ?
% l% u! h( U! v/ l9 H(4) 安全活动要指定专人记录,记录要详细,不能敷衍了事。 ?
% u3 a6 s, h- R* w# G2、安全活动的内容: ?
7 K0 }7 {# W. O(1) 学习规程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资料、事故通报等; ?
% e4 o3 M; ?6 U# I' F(2) 总结分析全站的安全情况并提出对策; ?$ @- I" T8 T" r, j9 C2 @
(3) 表彰对安全生产有功的好人好事; ?
2 C+ f v' E: g0 y(4) 检查分析本站发生的违章事件,并提出处理意见; ?$ [3 k9 y. @6 \/ @$ D
(5) 结合不同季节开展针对性活动; ? 2 \8 {& ~2 `# H& C" u0 a( g9 D
(6) 进行反事故学习; ?
z" {% F5 _, i" J(7) 对“两票”、安全工具、电气绝缘工具、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分类进行登记; ?4 |% H" J( d; G0 ~: z- f' i+ J
(8) 安排下周(月)工作并交代安全措施; ?
( E D) O6 w* I(9) 开展安全大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订、落实安全措施。?
% _7 F4 _& @4 E% E第二十五条 安全工具及电气绝缘工具的管理 ? , F( z$ R# O0 o4 l. z
1、站长应经常对安全工具和电气绝缘工具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其完好无损。 ?
3 d4 T7 ]) T# B, F2、安全工具和电气绝缘工具必须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进行定期试验,试验不合格者应立即予以销毁。试验合格者贴上合格标签,标明今次试验日期及下次试验日期。 ?
l3 e0 d$ S) V% r6 M& J6 X3、建立安全工具及电气绝缘工具台帐,内容编号、试验日期、试验结果、试验人员及试验有效期。 ?
1 X: W& m2 i7 ^7 A4、电气绝缘工具储藏室应有防潮装置以保证室内干燥。 ? 4 U' q4 \0 s& N1 a
第二十六条 消防工作管理 ?
) k0 M+ Z& I9 l& P4 j- K6 a1、在重要场所或带油设备附近进行焊接,需做好安全措施,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 - c H6 y( J& R6 u( }4 h- g x) ?
2、堵塞孔洞,做好电缆防火工作。 ?' ~2 V; b+ m9 u( ` r1 `8 v
3、重要场所应悬挂“禁止烟火”警告牌。 ?
! _0 x8 {" { z' j. l4、消防器材管理: ?
7 Z, q9 q6 }$ x. R$ [$ ?(1) 应按规定配置充足的、合格的消防器材。 ? : r4 f- W3 r) A7 v1 R7 Q; i7 p& H
(2) 消防器材应存放在固定地点,不得随意挪动,若有动用,应及时补充。 ; e. N- n0 [6 G
(3) 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 ?
) Z0 a6 ~& I3 M4 e: T z(4) 应建立消防器材台帐,内容为编号、检查情况、检查日期、检查人和检查有效期。 (5) 自动报警装置应定期试验并作好记录。 ?
1 h) ~$ G8 \) [(6) 每个职工都应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 A! b! R) M4 d
六 设备管理?
- E) \" Q% @! o' W/ q5 a1 G第二十七条 设备管理标准 ? * W4 R! F9 Z8 k( w9 m& v
1、应制订设备管理责任制,以设备类型划分,明确管理负责人。 ? . U2 i8 d: {3 C* v
2、每个设备要有明确的标志,标志要正确、齐全、清楚、用正楷书写在明显醒目的位置上。 ?
* Z3 v/ a. ]) ?' c8 p(1) 室内外一次设备(包括辅助设备、室内配电柜的进出线等)应标明双重称号(即名称、编号),并按规定涂相色。 ?
. p m5 g) ]3 f$ c" [, X(2) 控制盘、保护盘、自动装置盘、直流盘、站用电盘、远动通信盘、电度表盘等的正反面都应标明名称、编号。盘面上的控制开关、切换开关、按钮、保护压板、继电器等也应标明名称、编号。 ?
# J- ~" ^; y o/ v(3)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的端部应按规定标明名称,二次结线回路的导线其端部应按规定标明回路编号,要求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
6 E0 s; ^% a1 x$ F: ?& A6 ~5 _% ~- u(4) 主控室、高压室、站变室、电抗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等门上应标明室名,并挂上警告标示牌。 ?
y5 N1 M( c+ Z) j, R0 u3 [(5) 设备的名称、编号须经主管调度部门批准颁发,在同一站内不同设备不准使用相同的名称、编号。 ?
% W- ~- _8 d5 @& f# g- T P/ u3、站长应掌握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定期校验及大小修期限,对未按期进行预试、定验及大小修的设备,应上报主管部门列入工作计划。 ?/ S; x9 ^1 _ f+ {
4、每年年未变电站应上报下列资料: ?2 R; |6 U1 ^$ v$ ~2 U: r& I
(1) 主设备定级情况及完好率; ?
$ G9 v) W% e2 y3 k( Q" H(2) 设备预试、定期校验及大修完成情况; ?
7 U/ q. h i. I. K(3) 主保护投运率及保护的动作率; ? 9 u- v: ^% ^- V- a4 X
(4) 开关动作统计。 ?
' S, G2 ~* m3 |& _8 J第二十八条 设备验收制度 ?
, c" U* {5 Q0 Z1、凡新建、扩建、大小修、预试及定检的一、二次设备,必须经过验收、手续完备、各种技术资料齐全,才能投入系统运行。 ? ) I5 s. f/ D7 _0 u
2、验收的项目应符合部颁验收规范及试验标准。 ? ; A, Q! K6 G' B [7 Q% a3 N
3、设备的安装或检修过程中,需进行中间验收时,站长应指定人配合进行。其陷蔽部分,施工单位应做好记录,中间验收项目应按有关规定确定。 ?
7 E! [' C' k7 S: o; a4、大小修、预试、继电保护装置及仪表定期校验后,应由工作负责人将修、试、校情况记到有关记录簿上,并注明设备是否合格。值班长经验收确认无疑后,方可办理完工手续。 ?
8 h4 `& T* U# a; d2 E9 V/ R: F" n5、验收设备有个别项目未达到验收标准而需投入运行时,应由验收负责人报主管领导批准。具体不合格情况应在验收文件上注明,并向运行人员交底。 ? 6 H7 S$ G4 H" B6 Q3 t! P4 D" s0 h$ d
第二十九条 设备缺陷管理 ? " V0 F6 I% x6 j' V0 c E; P
1、运行中的变电设备发生异常,虽能继续使用,但影响安全运行,均称为设备缺陷。 ? , _$ P$ X1 r7 J, R* C
2、所有巡视、检查、预防性试验及定期校验中所发现的缺陷和检修中发现但未能消除的缺陷都应记入缺陷记录簿。 ? ( h8 p5 a; s4 _
3、设备缺陷应根据对安全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
* y: i. j! U: ^0 _( T(1) 紧急缺陷:缺陷对人身和设备有严重威胁,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造成事故者。发现紧急缺陷,应按设备管理权限立即上报相应的调度及有关领导,在未处理前,必须对设备加强监视,并作好事故预想,有关领导应立即组织抢修人员消缺。8 h4 A/ d' u9 Q1 E% U1 A" \
(2) 重大缺陷:缺陷有发展趋势,但尚能坚持运行,不立即处理不至于造成事故者。发现重大缺陷应按设备管理权限在当天向相应的调度及有关领导报告,在未处理前,必须对设备进行特巡,有关领导应尽快安排消缺。
5 B# G& f/ ^3 @, y% U7 S(3) 一般缺陷:近期内缺陷不会扩大,能坚持运行。发现一般缺陷定期汇总书面报告技术设备管理研究、处理,通常纳入月度生产计划进行消缺。
& {, V6 P( {" v0 u4、缺陷消除后,应由运行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并要及时将消缺时间、消缺情况记到缺陷记录簿的对应缺陷栏,消缺人及验收人应签名。
5 J; b0 X0 w8 b- @! y第三十条 设备评级管理
. q% @* | q5 A: G1、为了掌握和分析设备技术状况和健康状况,及时消除缺陷,把设备用好、管好、修好,使设备保持在完好状态下运行,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鉴定和评级。8 r$ Z0 \5 i7 v% F: ?% c
2、设备按其完好程度分为一、二、三类。一、二类设备为完好设备,完好设备与全部设备之比称为设备完好率,以百分数表示。
$ X, A8 u4 x5 c4 b H! C; k. o3、设备评级标准:
# `: o. k$ S4 n% Q: A(1) 一类设备是经过运行考验、技术状况良好、技术资料齐全、能保证额定容量安全运行的设备。主要条件为:能连续达到额定输送容量,各种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基本无缺陷,能满足安全运行。) Z2 S4 I; y( _; A) f3 K
(2) 二类设备:基本完好的设备,个别部件有一般缺陷,能满足安全运行。
$ r- j9 H+ K' z6 V u V" Q$ _(3) 三类设备:有紧急缺陷和重大缺陷的设备,不能保证安全运行。详细评级标准见《变电站电气设备评级办法及评级标准》。. b) |6 x- t8 `, Z' v5 @8 m0 {
4、设备评级要综合衡量,以设备单元总的技术状况为准,若一个统计单位内的重要设备元件同时有一、二类者应评为二类,同时有二、三类者应评为三类。
4 \& x! S8 j$ j: i$ s4 s七 培训管理9 }( }* F3 |# o- ^4 V/ q
第三十一条 变电站必须按照部颁《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及省电力工业局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规定,以岗位培训为主,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全站职工的文化技术业务素质,按部颁电业生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部颁《变电运行岗位规范》的要求,参加由厂和公司组织的岗位达标培训和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并做到运行人员的“三熟三能”。
- c$ _- n8 Q/ h' h2 g$ r R第三十二条 岗位培训
* J0 r& I* Z8 s# d( ` c1、站长组织制订岗位培训计划,列入月度计划中贯彻实施,通过岗位培训,要求做到“三熟三能”:1 ]2 o7 ^/ A$ s& {
? 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则;
3 _5 U, y4 ~3 b? 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 U3 d' S6 |$ N% n6 m
? 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 L" e& q. c5 a5 Z+ L" B
? 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
. B0 ]' F& ` |3 s" p? 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x+ I' k/ R& i. ?
? 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_* o# Y. j4 {8 g& y& F
2、培训以自学与岗位练兵为主,岗位练兵内容如下:
8 V. I" _* G: B5 y, ?, }* f? (1) 技术问答栏每月不少于一次;
- y; i' B4 ~: E4 x; B+ R? (2) 考问讲解每月不少于一次;' c; {, \: N/ r6 n! O, t
? (3) 事故预想每月不少于一次;
2 f% M5 m( D" z/ t- ^4 l# q? (4) 反事故学习每季不少于一次;1 ^& X; B! P# L5 }
? (5) 安规及现场运行规程考试每年一次; h& d" Y; j9 Q2 ^% h4 @# L- d
? (6) 岗位达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后,技能复考每两年一次。
' |/ Y6 q# I5 v3 w8 I第三十三条 新工人培训- X/ H/ o# m; ?' |
1、入厂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传统教育,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教育,安全生产和厂规厂纪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经考试合格后再分配到现场工作。
" r) }- U" g( m1 T3 O, `2、现场教育:与领导指定的师傅签订师徒合同,按部颁《电力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学徒期限和学习技术标准》要求执行,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不少于四分之一。0 a0 M1 D# E: H/ v% b
3、经现场基本制度学习、现场见习、跟班实习三个步骤,通过考试合格确认有独立操作能力,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独立值班。% K0 h% J) D; |! H) }
第三十四条 培训管理的检查考核
3 j8 k9 S) B. q F4 A8 r1、培训管理工作应列入变电站生产工作计划。
* q, K$ H+ f3 {8 L8 p2、建立各人的培训档案,记录其考试成绩。- y) @7 p' b9 [
3、建立各类培训记录簿,记录参加培训人员的名单、评价等。0 K* K+ ~7 [8 L( E1 `- c2 c9 ?
八 技术管理?/ `& B! [/ Y% r5 V8 S. \
第三十五条 变电站应具备下列部颁规程、制度、标准、规定、导则、条例。(注5)
1 e# z5 X5 A6 e7 c3 \/ j* N6 O# R+ d1、基础标准:3 b" t/ x) z3 F1 O2 m
? (1) 电力法。
" w' f' ~0 k/ F3 G6 ]6 j. u# Z3 {? (2)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29号。! Y2 ~# v+ I+ m9 s
? (3) 35一11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GB50059一92。3 f( N' `) F$ U% ^1 @
? (4) 35一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一92。3 Y$ X r" v6 S
? (5)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一92。( p! [9 a$ Y. @
(6) 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
4 t1 l4 u0 C$ i9 K" c9 M3 ?4 k? (7) 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 @" `" i/ r( K% w( |4 g? (8) 火电发电厂、变电所二次结线设计技术规程。
- G2 G2 T1 `# [? (9) 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7 d+ S% y% U F+ _, I2 S* V/ U
? (10)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一1996。 B7 ^. \1 o% j9 m4 L
? (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一90)。7 z: d2 w# u; H; h4 {& j
? (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一90)。, I g3 E9 ?$ z. q9 P6 T, H
? (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一90)。/ v! @3 `1 |/ d$ x* _/ x( I
? (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一92)。- Y: I9 w5 i7 a/ I5 Y+ n: V5 h4 Q6 s
? (1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一92)。
6 G( U% t6 K' a (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一92)。
7 i) B8 C/ x9 S& p" t8 s0 x) \? (1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一92)。* U0 K3 A, ?$ }( K9 e' g# V
? (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一92)。
' D. C; H0 W6 L- D; ]8 S6 X? (1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一91)及其条文说明。
6 a, w4 E1 Q$ z: ^2、运行标准:+ @2 y# Q" t4 T( e4 F1 g9 j
? (1) 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一95。" h* h, {$ G1 @2 d z. J E
? (2)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79)电生字第53号。" V5 L1 J5 F) l, v% p6 ~
? (3) 蓄电池运行规程(62)水电技字第21号。
4 g$ h6 e& N0 i: A1 O8 S8 P? (4) 电气事故处理规程(62)水电技字第41号。3 | U: x7 u, R r D
? (5) 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电供[1991]30号。
( E6 c. {8 H) {3 }% B+ a? (6) 继电保护及安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W& w8 K( ^4 j2 `* x/ S/ T+ L4 K
? (7)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574一 95。1 B, I9 w% W! l& Q3 k" r" T+ O8 |
? (8)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573一95。
4 @; G) V3 k0 U? (9)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一1996。
6 c0 M% e' ]2 m3 v( Q/ |2 v- k3、安全标准及反事故技术措施:
9 Q. o" }- M& s+ q9 B2 b? (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一91)。1 }4 L$ ^* P1 t- h9 P+ j
? (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8 ?- q9 D$ n3 J2 x+ F1 y7 q
4、技术基础资料:! c$ s3 A/ ~. ?, \
? (1) 图纸。+ Z1 A+ q/ s" j" }5 I
? 1) 一次系统结线图。4 x: Q/ F F6 B7 y
? 2) 全站平、断面图。
( k' P; t9 i& ` _. ? 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原理及展开图、安装图。
9 C5 ^: }. s' n4 o. Y, A9 o0 N? 4) 中央信号系统图。
, P/ x' r& ^( J? 5) 站用电系统结线图。
! t! I, E% F3 s6 e" [? 6) 正常和事故照明结线图。
. i9 V e: }+ d7 I? 7) 电缆敷设图(包括电缆芯数、截面、走径)。
5 v9 j) ^: Q/ z? 8) 接地装置布置图。* `4 |9 X* d5 s! S0 z I; ]
? 9) 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 n! k3 j) b! V$ Y? 10) 直流系统图。
3 _2 G* B& O$ u& H/ }. u' v? 11) 消防设施布置图。+ y' K& c7 z, s" B4 f4 H: n! I
? 12) 系统模拟图板。
b' h; O9 o& {% W5 i: h; z1 i7 Z3 v( q? (2) 记录簿。
0 Q7 H0 U& @0 N& ]? 1) 调度操作指令记录簿。0 \& @( ]+ Y) l Q
? 2) 运行工作记录簿。
. |" S6 s; M; z3 Y7 n7 ]$ E? 3) 班长日志。
5 L$ b x0 f# p? 4) 设备缺陷记录簿。
" c, I3 U9 m, u0 j: w' L* x- e? 5)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调试工作记录簿。5 a- w) Q! G0 ^
? 6) 继电保护定值记录簿。9 W# t5 v' _3 \1 e$ A0 v
? 7) 设备检修、试验记录簿。8 K2 G" \2 H" M( ^" _2 x, Z9 @
? (3) 记录簿的填写说明。7 K3 L6 Z+ U7 V7 A- c
? 1) 调度操作指令记录簿:记录操作指令编号、发布指令时间、发令人单位、姓名、受令人姓名、操作指令的内容及正式执行操作的时间和内容。
0 K& `# z& [8 O* }- g% s) N? 2) 运行工作记录簿:记录系统运行方式,设备投运和停运情况,设备检修、安全措施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仪表的运行状态,事故处理经过,设备的异常现象和发现的缺陷,调度和上级有关运行通知,受理工作票的情况,未注销的工作票情况,未拆除的安全措施——地刀的名称编号及地线的编号、装设地点,交接班的交班小结,与运行有关的其他事宜(如巡视设备情况等)。
6 ?. E5 x- a. l! e% o( y$ ]' X? 3) 班长日志:在表格式的记录表中,用打“√”形式,填写本班完成周期工作情况。
- }6 C+ p2 n6 F5 T) Z? 4) 接地线装拆记录簿:填写本班临时接地线的装、拆情况,临时接地线拆除后,还需加盖“接地线已拆除”章。
4 H. M2 h0 h8 W? 5) 设备缺陷记录簿:记录发现缺陷的时间、内容、类别和发现人姓名。缺陷消除后应及时填上消除日期、消缺情况、消缺和验收人员签名。# N' m4 N& Y7 O: F, H
6) 断路器故障跳闸记录簿:按设备或线路名称分页进行,记录断路器故障跳闸原因、次数、保护及重合闸动作情况。如重合闸动作重合未成功,应统计为故障跳闸2次;断路器经过解体检修,故障跳闸的累计次数从该次检修后重新统计。% Q; x: L. k8 f: }
? 7) 设备检修、试验记录簿:按设备名称分面运行,记录检修或试验设备的工作日期、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经过,记录试验数据、结论、工作负责人和验收人员签名。
. F3 p' O# _% {( h& Z3 Q: Y? 8) 避雷器动作及测量记录簿:按电压等级运行编号按相分页进行,记录投入运行前记数读数、雷雨后动作的指示数,动作时间,检查人员姓名。如更换避雷器,其动作累计次数应重新统计,记数器的更换、检查也应作记录。对磁吹及氧化锌避雷器,定期进行泄漏电流的记录或测量。! C8 F, J" g7 f% j
? 9) 安全活动记录簿:记录安全活动的日期、参加人员姓名、活动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I" }4 c8 O2 ?$ E+ u$ G2 {# I$ ~8 \
? 10) 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记录簿,记录发生的时间、天气、发生经过、设备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系统周波和电压,设备温度和环境温度,分析发生原因和制订防范对策,责任分类及责任人姓名和职务,设备型号和损坏程度及损失情况。6 Z& L8 }& F" e) Q
? 11) 运行分析记录簿:记录活动的日期,参加人员姓名,分析的具体内容,对存在问题采取的措施。
, Z: Q; k& |) ^ q& ~ 12) 安全工具及电气绝缘工具试验记录簿:按工具分页进行,记录试验日期、试验结果、试验有效期及试验人签名。
& l4 i& |; Z z4 i1 l( o; o( ? 13) 通信运行记录簿:变电站运行人员记录通信设备异常情况,通信人员记录到变电站对通信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的情况。
T; ^# c" @9 T+ |第三十六条 变电站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设备技术档案,其内容应包括:9 ^) W& ~. h9 u6 n
? 1、设备验收时提交的资料和文件。- a% Y' M7 N1 B/ o# r X. O1 t
? (1) 与实物相符的竣工图。
8 G: v |6 f- \* ?+ C0 y? (2) 设计变更部分的实际施工图。9 n. G/ T' `) @1 s9 l* x4 E! v
? (3) 设计变更的证明文件。: K* l- t/ k9 I0 Y; e5 v) C
? (4) 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 V2 h! U( G0 ]- G. U: M? (5) 施工技术记录,包括安装记录、调整记录、试验记录、检查记录、油务管理记录等。
6 H5 X1 Y, C$ W& v# X- ~? (6) 质量管理资料,包括输变电工程验收鉴定书、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输变电工程质量汇总表等。" A9 u) Q! t6 X7 w4 b* `# I' f6 e
? (7) 各品备件清单及专用工具清单。+ W2 |7 ~1 [2 x- `. K
? 2、改造、大小修施工记录及竣工报告。) ?" }: Q2 z, v' Q& E- W* L
? 3、历年大修及定期预防性试验、定期校验报告。
1 S X5 a. O* \/ X3 K' e7 q? 4、设备事故、障碍及运行分析专题报告。
% j+ K5 O3 L9 O? 5、设备发生的严重缺陷、变动情况及改造记录。 ]# Q: h+ M7 L
第三十七条 变电站的设备或结线如有变化,其图纸、模拟图板和技术档案及及时修正、补充。
- @( P: f3 \& s; |6 l; |* {% {: J九 其它?
7 k# H! M" b9 ~1 ]1 Z第三十八条 各变电站可根据本制度,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些更具体的细则,以便贯彻执行制度。 U! M0 o- C+ f3 H# J4 d) X
? 注1:部《关于安全工作的决定》(见单行本)。4 ?- ^: ~* W1 H( `
? 注2:对事故“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R9 Q; ^. T$ n. |$ `* n/ c( |9 F
? 注3:“两票三制”: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
j* ]! c4 p) [7 n1 A? 注4:“两措”:反事故措施计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 ^ t5 ~- E. i? 注5:变电站若无相应设备,则不必具备有关规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