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改善炉内水工况防止锅炉腐蚀$ Q9 M) k6 l) P) Y( B+ a H
9 m, l# V& z0 g5 B5 ^1 Y) K, W水局部浓缩时,浓Na3PO4溶液也将破坏保护膜。因为Na+可能置换Fe3O4中的 Fe2+,而Na+的半径为9.8nm,Fe2+的半径为8.3nm,Na+的半径比Fe2+的大18%,置换的结果将使Fe3O4晶格扭曲,引起 Fe3O4保护膜的破坏。如果用K3PO4代替Na3PO4,对保护膜的破坏更大,因为K+的半径为13.3nm,比Fe+的离子半径大60%,使晶格的扭曲更为严重。所以,对于高参数锅炉,当给水硬度很小(<3μmol/L)时,可以采用低磷酸盐处理,使炉水的PO43-含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目前,国外的水质标准提高了,压力为2.94MPa以下的锅炉,炉水PO43-的控制标准与过去的基本一样,2.94MPa以上的锅炉为 0.5~5mg/L,14.7Mpa级的锅炉为0.3~3mg/L。 协调磷酸盐处理。为了消除炉水中的游离NaOH,可以采用协调磷酸盐处理。+ @5 M& S1 J' e7 x+ o5 A- n
进行磷酸盐处理时,应注意控制炉水的pH值。如果炉水的pH值低于控制标准的下限,有产生酸腐蚀的可能。此时,应该往锅内添加适当的中和剂,比如加 NaOH(对于过热器和再热器为不锈钢的锅炉不能使用NaOH)。添加中和剂时,应控制炉水的pH值不得超过正常运行控制标准的上限。
2 C' `7 @6 ? i3 A2 f: i: Z. m有的国家为了克服磷酸钠处理的缺点,正在试验用LiOH进行炉水处理。因为Li+的半径为7.8nm,比Na+的半径小得多,接近Fe2+的半径,这样LiOH不会损坏钢的保膜。$ g8 H& p A( Y5 e; T. Y
亚临界参数以上的锅炉,不宜用磷酸盐处理。直流炉不能用磷酸盐处理,因为采用磷酸盐处理会大量增加含盐量,使锅内和汽机的沉积物增加。3 e3 J5 j1 X- r \6 `6 Y. E [
2、挥发处理4 Z6 l6 ^' f x
所谓挥发处理就是往锅内加挥发性的氨和联氨。氨的作用是调节给水和炉水的pH值,联氨的作用是除去给水中的溶解氧。挥发处理量,给水pH值的控制范围,各国规定的标准不一。不少国家根据锅炉的类型和热力系统设备的状况规定不同的标准,对于汽包炉,当加热器的管材是铜合金时,规定pH为8.8~9.2;当加热器的管材不是铜合金时规定pH为9.2~9.4;对于直流炉规定pH为9.2~9.4。在确定pH值的控制范围时,必须考虑既不对热力系统的铜合金产生氨腐蚀,又要尽量降低系统钢铁部件的腐蚀。从防止铜合金部件的氨腐蚀讲,希望加氨量低一些,pH值维持低一点。从防止钢的腐蚀讲,希望提高加氨量,以中和进入热力系统的酸。据文献介绍,对于超临界压力的机组,当汽机凝结水含氯量为20~40mg/L,CO2为800μg/L,凝结水pH值达到9.7,低压加热器铜管汽侧和水侧的腐蚀反而大大减缓。还有的文献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加氨提高pH值对黄铜管的保护作用可能超过氨对黄铜的腐蚀作用,所以,把 pH值提高到9.3~9.4是可以的。上述文献所得的结论,虽有一定的实验事实作为依据,但我们必须保持慎重的态度,在控制pH值时,要按我斩水汽质量标准执行,同时,继续进行试验研究。挥发处理时,给水联氨需要保持一定的含量,以保证除氧效果。我国规定给水联氨含量为10~50μg/L,美、日等国规定为10~30μg/L,苏联规定为30~50μg/L。关于加药的部位,各电厂的作法不完全一样,有的电厂把氨和联氨的混合液加到凝结水升压泵的入口侧,低压凝结水系统就不再设加药点;也有的在低压加热器前的系统中加氨,在除氧器之后加联氨。国外一般倾向于在凝结水升压泵的入口侧加氨和联氨的混合液,并且建议增设加药点,以保证系统的各个部位都维持一定的浓度,使各个部位都得到保护。
E: U$ R( p0 m8 u0 F: S i; x挥发处理有明显的优点:锅炉不会产生浓碱引起的腐蚀;因为是挥发性的,随着炉管熳度的升高和炉水的浓缩,氨逐步挥发,随蒸汽带走,所以不会在局部位置浓缩成浓碱;不会增加炉水的含盐量。不会出现盐类隐藏现象。4 C# V7 {( p! N
挥发处理的缺点:a.炉水pH值控制较难。因为氨的挥发性大,不能保证受热面的所有部位都保持所需的pH,如果说微量氯化物漏入凝结水,可能使受热面局部位置炉水pH值降至7以下,出现酸腐蚀。b.易引起铜路透社的腐蚀。挥发处理时,给水和炉水的含氨量较高,蒸汽的含氨量也较高,在凝汽器的控抽区氨浓度过大,会引起该处铜管的氨蚀。" {; @; c! |! j% z8 n
3、中性处理
, k) c; o2 m8 @8 j8 s所谓中性处理是使给水pH值保持中性,一般是6.5~7.5,同时在验水中加氧或者过氧化氢。所以,中性处理是指加氧或过氧化氢的中性水处理法。中性处理又叫中性水规范,或称中性运行方式。它和磷酸盐处理、挥发处理不同,水的pH值范围不是碱性而是中性,给水不进行除氧,而是加氧或过氧化氢。
& K& @' o, e: r0 O7 _/ u, G$ R为什么加氧或过氧化氢能防止腐蚀呢,因为氧有双重作用,它既可以是阴极去极化剂,又可以是阳极钝化剂,当氧起阴极去极化剂作用时,氧含量增加,腐蚀速度上升。当氧起钝化剂作用时,氧的存在是降低腐蚀速度的,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氧浓度的增加,腐蚀速度下降。究竟氧起何种作用,要根据条件来确定。根据文献介绍,钢与水中氧反应的结果,在其表面生成一层Fe3O4,反应式为:1 y) s$ i; R+ N* @
6Fe+ O2+6H+→Fe3O4+3Fe2++3H2O (4-11)
8 J+ _& G X9 [( G! e6 d% T所生成的Fe3O4称为内伸层,和钢本身的晶体结构相似。在晶体之前有空隙,水仍会从空隙渗入钢表面,使钢产生腐蚀,如果不能堵塞这些空隙就没有防蚀效果。在水中加O2或H2O2,能使Fe2+氧化为Fe2O3,其反应式为:% m/ u }; f6 }
2Fe+2H2O + O2→Fe3O4+4H+ (4-12)# A) W: X* F9 N, _" [
所生成的Fe2O3沉积在Fe3O4膜上面,堵塞Fe3O4了的空隙,使水无法通过膜,钢的腐蚀受到抑制,这层Fe2O3称外延层。由此可见,如果说氧的存在能产生外延层,那么,氧就可对钢起钝化作用,否则不起钝化作用。
& y8 M8 ^$ K2 G! z. M5 g我们还可以从Fe—H2O体系的电位—pH图来分析O2或H2O的作用。要使铁不腐蚀,必须使其电位处于稳定区域钝化区。在挥发处理时,pH值在9~10 之间,电位在-0.5V左右,处于钝化区,所以钢不腐蚀。铁在中性水中的电位为-0.46V左右,此时处于腐蚀区,将受到腐蚀。要使铁在中性是保持稳定,必须使铁的电位升高到3V以上,进入钝化区,或者使铁的电位下降到-0.6V以下,进入稳定区。加O2或H2O可以使铁的电位升高,进入钝化区。据测定,当pH值7.5时,加O2的电位为0.33V,加H2O2的电位为0.43V,都处于钝化区,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T9 N# |& v$ v: T$ ?" K% w
中性处理对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果控制不好,不但起不到防腐的作用,还可能引起腐蚀。中性处理要求的条件主要是:
3 [. W$ X4 P) u给水电导率。中性处理对给水电导率的要求很严,给水应深度除盐,其电导率应小于0.15μs/cm,特别是对Cl-的要求很严。因为随着电导率的增加,氧可以由阳极钝化剂变为阴极去极化剂,局外离子的存在,特别是Cl-的存在,使保护膜难以形成,或者破坏已经形成的保护膜,造成钢的点蚀。当水中Cl-含量达0.35mg/L时就会引起点蚀。为了生成良好的保护膜,应控制Cl-<0.1mg/L。 pH值。联邦德国在实施中性处理时,一般保持pH值为6.5~7.5。但是,锅炉运行时要维持pH值为7左右比较困难。因为水很钝,缓冲性小,二氧化碳漏入时会使水的pH值降至酸的范围,使钢的腐蚀速度增加。同时,凝汽器泄漏也可使水的pH值降低,产生酸腐蚀。为了安全起见,在水中加入氨提高pH值,并将 pH值控制在7.3~7.4,这样,中性处理就变为加氧和氨的联合处理比只加O2或H2O2的中性处理更为优越。9 I$ P( |$ z: T
氧化还原电位。根据运行经验,铁的电位升高到0.40~0.43V比较合适,以保证处于钝化区。7 b9 _8 e3 D( R. {7 U) j2 z" u
O2或H2O2的浓度。据研究,当给水含氧量小于0.1mg/L时,钢的腐蚀速度大;当含氧量为0.1~10mg/L时,钢的腐蚀速度最小;当含氧量为 10~100mg/L时,钢的腐蚀速度又上升;当含氧量为100~860mg/L时,腐蚀速度又下降。所以,氧的浓度维持在0.1~10mg/L的范围内较为合适。浓度太低了,腐蚀速度会加大。浓度太高了,腐蚀速度也大。据试验,给水的含量为200μg/L左右较为恰当。一些国家的沸水反应堆核电站,给水含氧量保持不低于200μg/L。
- t& b% u8 A; ^) \/ o中性处理只能用于直流炉,不能用于汽包炉。因为,汽包炉的炉水电导率随着水的蒸发而提高,这样,电导率不能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目前,中性处理只应用在超高压以上的机组。0 R( L# @, q7 d G2 W: g, {3 R
中性处更换加药部位,主要是凝结水泵的出口,有时为了减少低压加热器蒸汽侧钢的腐蚀速度,把O2或H2O2加至低压加热器的加热蒸汽中。为了保持氧化膜的完整,必须不间断地加药,以不断修补因各种原因损坏的保护膜。根据运持经验,如果加药中断,腐蚀速度会显著增加。4 v" Y8 o. y( T, Z, I# ~; s
在中性处理时,加O2或H2O2究竟有什么区别?过去认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其处理目的和结果是一样的,只不过加H2O2 比加O2更方便一些。根据近年来的研究,两者在作用机理上是不同的。加O2时,氧和钢直接作用生成氧化膜。而加H2O2时,首先是生成络离子Fe (O2H)2+,这种络离子称为过氧氢根合铁(Ⅲ)离子,中心离子是Fe3+,配位离子为(O2H)-。然后,络离子分解生成铁的氧化物保护膜。目前,中性处理普遍使用O2。4 J9 d5 J- s: {' [& I0 h* Z
和碱性处理相比,中性处理的优点主要是:& D6 M( d) S4 c/ O% f- g) k2 b
锅炉的腐蚀速度显著下降。根据联邦德国的运行经验,中性处理时,给水的含铁量可以降至20μg/L以下,比碱性处理时低。同时,过热蒸汽和锅炉沉积物的含铁量都比碱性处理时小。由于腐蚀速度小,锅炉各部位的结垢量显著下降。0 w- w! h1 D5 e7 C
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因为腐蚀和结垢速度下降,管壁的温度也下降,这就是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5 P5 A! K T/ w
延长了锅炉清洗的间隔时间。和碱性处理比较,清洗间隔时间延长了一倍甚至更的时间。
% x; I; L9 v3 g' n1 E z凝结水净化设备的运行周期明显延长。因为中性处理时,氨含量较低,使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周期延长,这样再生的次数减少,再生液的用量降低,处理水量增加,运行成本也就降低了。
7 T. A& n+ z8 Q: T) H可以使给水系统的低温部分得到保护。因为,在凝结水泵出口加氧或过氧化氢,给水系统低温部分的金属表面能生成良好的保护膜。而碱性处理,除氧器以前的低温管道和设备仍然有受腐蚀的可能性。
} F9 s% }9 L4、络合剂处理
1 B2 o; Z3 r+ l( W, g ]' f络合剂处理就是往锅内加络合剂,主要是乙二胺四乙酸铵盐(EDTA铵盐)。EDTA铵盐加入给水以后,它和水中的铁等阳离子络从事生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溶于水,在温度为280~300℃时将分解。铁的络合物分解以后,在炉管表面生成一层Fe3O4保护膜,同时释放出EDTA铵盐,它将在温度低于280~300℃的部位继续和铁等阳离子络合。# }$ X8 d* ^7 B' W, F% w T+ {
要使EDTA铵盐处理得到满意的结果,必须保证给水钝度高,除含铁离子外,几乎不含别的阳离子。这样,给水络合处理后,只生成铁的络合物,它分解以后可以在金属表面生成Fe3O4保护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