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7997|回复: 1

[讨论] 英语学习里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7 15: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我是大学毕业以后,在舌头长硬了以后才来美国的,所以和开复这样从小来美国的不能比。开复的英语是土生土长,我们只能亦步亦趋地模仿。回忆学习英语的历程中,和其他学问一样,良师最重要。我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学英语的。我的英语学习中碰到了四个良师。
& x3 T! O  V2 |" b( _2 s" z" D
: e. ]) d0 U- n9 m8 M  第一个良师是我的初中同桌。当时英语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小文章。我每天一早就把写好的小文章拿给我的同桌看(他当时在英语上通过自学很领先),让他改。 这个收获很不小。所以今天我依然鼓励同学们写一些小文章让英语好的人改。开复论坛的英语角是个很好的场所。由于工作繁忙,我每天不能改很多文章,但是我会坚持每天首先光顾英语角,至少回一贴或改一篇文章。第二个良师是我的初中英语老师。她在我们学习音标的时候,让每一位同学到她那里纠正发音,直到每一个音标都念准为止。由于她的发音很准,这使我终身受益。第三个良师是我妻子。她是英文科班出生,经常取笑我英语的蹩脚,尤其是在写上面。第四个良师是电视机。在来美国以前,我就喜欢看原版电视节目。来美国以后,发现虽然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但是社交的范围也多限于中国人。所以,电视机还是最好的学习英语的工具。
# V! y' S+ d3 F" A% B4 ?" t) ?. z* Q( A- R  @7 k9 w1 y- q0 c$ ~
  以上良师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我这样幸运地拥有,但是,找一个能够替你改英文的,和电视上的英语节目,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
' [; }+ {& \. ?9 l! Q: ?  P  W; _- S$ w4 }1 n
  以下是我在论坛上关于学习英语的感想,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多谢yun斑竹的搜集)。另外,我觉得zhangbw的猜功很厉害,能猜人的性别,年龄,专业等等。zhangbw的英语学得也很好,再次恭候他的学习心得。0 `. N- ]$ f9 E' B9 C& S9 w
/ l0 B& ]# I0 A+ J, f
  其实两者并不冲突。如果你离四级和六级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你就应该从根本上来学习英语:增加阅读量,多写英语文章然后让别人来改,多听英语的磁带和广播电视,多参加英语的对话。用真正学习语言的方法来学习英语,然后再四六级考试前稍微做一些模拟试题,过四六级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当然,如果你以前没有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现在已经临考,那么我建议你做大量的习题,并且对做过的习题有些总结。另外,就英语的学习方法,我有些建议:
" N% f8 d; j4 d* O
# r( Y5 Y$ P& n8 @8 F5 d! [7 g  1)不要相信市面上那种捷径,疯狂,事半功倍的书籍,学习英语只能脚踏实地,水滴石穿;
. U2 E; f0 M. I. v. Q# g2 h' L  m7 j1 R$ A2 U* |$ n! |
  2)不要离开例句和文章学习英语。有不少英语书会罗列单词或词组。但是,在记忆这些单词和词组的时候,一定不要离开例句。最好的办法是,例句也不够,要放到文章中去学习;1 \! G5 y2 A7 u* l( C: I! t

0 m; U0 }) y' @) e( t  3) 学习单词的时候不要期望一下子把一个单词的用法和多重含义一下子都记住。这是记不住的。可以把每个单词和词组在不同环境中的用法和含义逐渐记住。比如,今天在文章中看到一个含义,就记住这个含义和用法。等到明天看到了另外一篇文章中不同的用法和含义,再记住那种新的含义;
2 {. J' m& d* M
( ]; G- p2 E3 _- C  4)阅读,复述,模仿写作。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光读不用,新的句型,词组,单词记不住;光用不读,那是闭门造车,炒冷饭;: p0 @# P7 Y" n( b+ I. ?/ i
1 _( [/ C5 y* }3 H. N! a
  5)抓住一切机会让英语比你好的人提出你的英语中的问题,不要害羞,写错说错是很正常的事情;; A' L1 {" x5 G8 n" r* ]2 [! g- Y
- O& A& [. g0 ?. P; l( ~1 M$ z
  我认为最大的中国英语教育的不足是没有好的老师。不是说老师人不好,是英语水平不够,尤其是在听和说方面。同时,很多老师不知道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环境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兴趣就起到了为自己创造条件的关键性的作用。我在初,高中的时候就十分喜欢英语,从FOLLOW-ME, FOLLOW-THROUGH, 到卡特琳娜计划,鹰冠庄园,凡是电视上有的教学或原版电视,我都要看。很多看不懂,但是时常为看懂的兴奋不已,而且以反复模仿发音和句型为乐。这样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语境,课内的语法题和完形填空之类就成了小菜一碟。有了兴趣,你会发现学习原来并不那么累。找到兴趣的最好办法,是让英语为你带来考试以外的收获,比如,你可以买些较简单的英文杂志或报纸,定期收看电视上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或原版电视。一开始,可能很难看懂或听懂,但是时间长了,你不但会听懂看懂更多,而且会逐渐入迷的。4 b( F/ z* ^8 y) K3 c! G4 o: ?1 W
. y+ o$ T% `- M
  这里罗列一些我在美国的学校和公司里看到的一些中国留学生或员工的口语问题。2 S+ X3 d, Q" f$ b0 ?
+ b) t! Q2 y6 P- r! c7 V
  1)发音错误% Y" t8 v- R, Q  J
+ M6 M$ T) u" h7 x2 p
  单词的发音是根本。有些人单词发音错误或不准,导致英语很难被听懂。学好口语的第一步是找高手校正所有的音标发音,做到只要一查字典,就能够准确地读出一个单词。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学会比较和辨别别人的发音和自己的发音。我常见到一些人明明听到美国人读同一个单词和自己读得不一样,但是就是不介意,按自己的方法错到底。不懂得细心观察比较,是学不好英语的。当然,发音准确不代表完全没有口音(当然没有口音更好)。
4 V, x! b" F( b! r0 @
# V' h6 D3 M; v7 z) J  2)语法错误0 m% J1 J! \& Y' K
8 q9 i& N9 P) S4 \0 U! h
  有人说学好英语口语就是要多说。我认为这还不够,语法的基础很重要。美国的文盲可以不会写英语,但是英语说得很流利。中国长大的学生很难办到这点,因为我们没有环境。所以掌握词语的搭配、句型、时态很重要。至今我在微软还看到有些中国员工说话do, does, did 不分。如果这些基本的语言架构都不能掌握,想说好英语是很困难的。4 [& e4 ]8 F+ a& U$ ~

; p" K- e' e+ C8 P8 f  3)Chinglish
2 Y- _4 A! w; ]/ D  Y: N* t
& f! W; A0 m# I  想学好英语口语就要学会用英语思维。我看到不少中国学生先想中文,然后套成英语。这样的英语听上去很滑稽。我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肯定是地道英语的话不说。一开始,这会局限我 的表达能力,但是,这就形成一种压力,促使我去验证某种说法究竟是否地道。这也促使我去留意周围的美国人是如何表达一些想法的,然后进行模仿。另外,要扩大阅读量。在阅读的时候就做个有心人,记住可以转化为自己口语表达的讲法或者句型。学语言就是一种模仿。有太多的创意不好。
( V) b6 z$ l. N# Q  C
/ h* Z: b& Z. y) n  4)把速度降下来8 I! X, y/ E" s$ L% r
! ?# C6 Y4 a* ]; @$ I/ g7 z
  一些中国留学生或员工的口语说得很快,以为这就是流利。美国人有很多连读。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学会或掌握的。但是连读不是快读。读得很快,把一些该发的音都吃掉,会影响听众的理解效果。一开始要说得慢一些,把一字一句都说清楚,把一些基本的发音发清楚。在这个基础上再训练连读。
( f" n5 S0 F; m" ~6 l7 d
$ V! A3 O# v/ s/ d9 U. @/ z9 [  5)表达的多样化
& |& A; ^, P: V& r4 t$ C0 j3 \4 [6 `- S1 ?# M$ W
  有些人表达一个意思,只能用一种方法。这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惰性。比如,我发现很多中国学生或员工在想表达“今天天气很热,是吧?”的时候只会说:“It's very warm, right?" 却不会说:“It's very warm, isn't it?". 其实反义疑问句在初中就学过了,但是会用的中国学生不多。所以,在口语到达一定水平以后,就要钻研如何避免一种单调的表达方法,如何使用更加贴切的表达方法。
/ h+ p2 i8 Q. i) f0 `1 c1 c9 `4 L' \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输入输出的反馈系统。输入包括做语法题,阅读英语文章,听别人说英语,看原版电影,听英文广播,等等。输出是你自己说英语,写英语文章。一个好的反馈系统会对输入进行整理,辨别,和自己比较,模仿。很多中国学生或员工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这个有效的反馈系统。题做了很多,英语文章看了不少,英语广播听了不少,但是在说和用时还是我行我素。如何建立和完善这样一个反馈系统,做到学以致用,是学好英语,尤其是口语的关键。记单词就像认识人,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见面,可能只记得个脸,记不住名字。这无妨。第二次见面,记住了名字,但不知其脾性。这也无妨。第三次见面,可能略知其性格,但不知其底细。这还是无妨。以后见面多了,就可能逐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甚至交上朋友。如果第一次见面,就要对方自报家门,性格,以及全部底细;一来是勉强了对方,二来也记不住。所以,增加见面交往的机会十分重要。" n+ {0 f9 C; O
9 p* G/ H" J/ V% Q8 D! G" \
  所以说要多看书。同时,猜不猜,略不略过不懂的词,以不同场合而异。如果我在阅读工作中的文件,我不会逐词逐句地查字典,因为那太慢。如果是在读闲书,那我会搞清楚每个词的意思。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相关帖子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3 04: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一篇文章* E3 W2 x0 V6 H; G- K, @6 k% v8 k: V
值得学习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6 14: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