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2 {! t& E 周小谦:太阳能热利用及太阳能发电对能源发展来说,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战略意义。太阳能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具有不少优势,特别是光伏发电,转换环节少,相对转换效率高,而且占用土地面积少。“十二五”重点要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和技术开发的投入。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从2000年以来到2007年,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32%左右,到2007年已达1043万千瓦,而我国只有10万千瓦。但我国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到2007年生产能力已达180万千瓦,产量已达118万千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而生产的光伏电池98%以上出口。这种高纯度硅料与光伏电池发电“两头在外”的局面,“十二五”应当有一个根本的改变。为此,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国家要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对技术开发的投入,使“十二五”光伏发电的增长维持在2000年以来的年均40%的速度以上。按此预测,光伏发电到2015年应在150万千瓦,到2020年在1000万千瓦左右。# e4 d' d$ l# u) ?, X. R
* `2 |( z5 {1 O/ h* H2 @) q “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光伏发电应从边远独立供电走向城镇、走向并网。要大力支持户用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推进光伏系统和建筑一体化技术,要规划与落实百、千、万户用屋顶光伏系统工程,支持上海市都市型工业示范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实现,并且有更大规模的发展。支持昆明市城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到2015年达到95%,城镇太阳能普及率达70%的规划。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并普及推广,使我国太阳能发电在“十二五”期间有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太阳热发电示范工程。. N+ }; z: l* P& n$ i; }1 l
. |0 X% t( I6 i" b5 K: L
争取电源与电网投资比为4.5:5.5 / a; B6 [4 f' u) r! ]) o4 w$ y; r) F1 v; ~% ?6 A
中国能源报:从电力行业内部结构来看,处理好电源与电网的关系十分必要。“十二五”的电力规划中如何调整好电源与电网的结构性问题? + H' T. X% ]3 x8 P
/ g' K3 g3 c) d) o' ` 周小谦:长期以来,电网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要继续加大电网的投入,把加大电网投入作为调整结构、拉动内需、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要继续调整电力投资比例。长期以来电源与电网投资比例在7:3左右,与国外为4:6完全相反。进入21世纪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2007年所完成的电源投资与电网投资之比仍然为6:4,直到2008年才第一次出现电源与电网投资基本相等的状况(即电网投资达2885亿元,占电力总投资的50.05%),这种情况在“十二五”计划期内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争取调整电源与电网之比为4.5:5.5,这是调整电力内部结构的重要保证。 " b, @, z$ j3 t) i( o/ _ 6 M; V' K+ n. W, o) K3 D 中国能源报:最近海南电网与全国联网,结束了“电力孤岛”的历史,“十二五”期间如何加强全国的电网联网建设? / E) f9 C" I, L9 G8 x, j : R& j5 L' S2 m" i: @) ? 周小谦:“十二五”应加快全国联网建设,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在上个经济周期中,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电力来说就是“西电东送”的发展战略,这对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水电开发以及促进全国联网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现在即将进入“十二五”规划期,在这一规划期内需要进一步在“西送”战略基础上增加“北电南送”的战略内容,即加大我国北部、西部的陕西、山西、宁夏、蒙西等煤炭及其电力的一体化开发,实现“西电东送”与“北电南送”相结合的战略,这对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对我国电力与电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取得的成功,将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装备供应的保证。为此,对“十二五”的“西电东送”与“北电南送”做出专项规划,在经国家组织论证审查后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将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