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周小谦:“十二五”应制订科学的电力规划
! G! @6 I3 H; m4 |& o0 D
+ P9 g3 m' |8 l! f* t2 k U周小谦
3 W* `& Q: q2 w
W2 W- V- P6 V1 [ □对于规划若干所谓“风电三峡”并要远距离外送的方案,其经济性与技术合理性,要通过专题深入论证。
: B) I; X' C( _! E( p
. b: @5 K1 ]7 @( f5 P) X2 j □对“十二五”的“西电东送”与“北电南送”做出专项规划,在经国家组织论证审查后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将是十分必要的。
6 W% `( u4 S+ B+ L( f$ D- h0 D
' h4 n8 B3 J5 l- u: q8 [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电力结构的不合理加剧了我国资源、运输、环境等压力,同时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在这种形势下,电力规划成为影响我国电力发展的核心环节。 7月23日,关于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建立科学的电力规划制度,《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了有丰富电力工作经验,先后担任过能源部综合计划司司长、电力工业部总工程师的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周小谦。
$ O. P4 c4 D& l% [6 T ~( K t1 P$ V2 y' F: j
! X4 c; S8 o) w
需明确电力规划的责任部门! o) ^% I' O7 z3 ~: R/ S w
; p4 X2 R8 C' Q5 O4 T
中国能源报:“十一五”期间电力规划方面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
+ z4 Z5 z: E. O. Z) x$ N: [8 N. B$ \: _. G: u2 K% A8 [% U* @' d
周小谦:电力的科学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建立科学的电力规划制度,对电力进行科学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厂网分开,电力规划体制没有理顺,没有一个统一的电力规划,前期工作的内容与深度要求不明确,在规划制定项目的决策上,缺乏深入调研,也没有建立明确的论证、评估、衔接与公示制度;在项目的确定上既没有“计划”,也缺少“市场”,既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也没有竞争机制;在项目的变动上同样缺少论证。例如对西部水电开发及送电方向本来经过多年论证,并已按规定程序审定,但在没有经过重新论证与按程序评审的情况下,说变就变。如果有一个完善的前期规划制度,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在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的预测方面,政府没有明确相关的预测工作机构,没有建立连续的预测、调整与发布制度,也使规划的编制与计划的调整失去重要依据,使规划目标的确定、项目的安排、调整的方向往往陷于既非“计划”,也非“市场”的主观随意的混沌中。
" s, S1 r& `- c* s
. Y' ~& d* e" L# t0 c( w% r# v 中国能源报:对于“十二五”建立科学的电力规划制度您有什么建议?
7 u. N0 |2 G2 E" W% O
5 z3 C# [( {% ~( Y9 J! ^ 周小谦:为建立科学的电力规划制度,一要明确电力规划的责任部门,切实负起规划编制的组织领导作用,并要承担决策的责任;二要明确具体的电力发展预测与规划的编制工作单位和相对固定的规划研究制订单位,有利于积累资料、连续编制、滚动调整;三要明确规划前期工作程序、深度要求、审批制度及调整制度,以及电力预测、预警的定期发布制度;四要明确规划项目开发实施单位的竞争机制。
/ E( ^1 H2 \. ]. O( g& b
% J, E5 q6 B7 r" [ 大规模开发风能、太阳能发电
v/ j& Z {2 A8 v& U, k* N$ i! X% }: @3 D/ E" U
中国能源报:我国《新能源振兴规划》即将出台,“十二五”应如何规划新能源的发展?
5 p7 \- h6 p4 ^$ G. K+ @0 P, Q" N: g. I2 ?7 u1 ?* R4 t' L
周小谦:“十二五”电力规划中要高度重视新能源发电,这应当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又一重点与亮点,这既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更是电力调整结构抢占今后经济技术发展制高点的需要。当前技术成熟、可以大规模开发的是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生物质能发电三种,尤其是风能与太阳能发电。
9 T( v& o7 p2 G% |& T
3 H9 W/ m8 z0 A5 E7 |/ J 中国能源报:我国风电2008年一年新增630万千瓦,达到1220万千瓦。您对“十二五”规划中风电发展有什么建议?
8 w" e" ` |0 R. m+ g. F$ U5 d) l
4 y) ?+ F; v% Z! P. Y! h 周小谦:我国风电发展已进入大型化、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010年可能达到2000万千瓦,到2015年将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风电快速发展,“十二五”特别要重视风电的风力资源的勘测与评估,加大对资源可获得性的实证,以提高建设风场的风能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对风能的预测、预报能力,适应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需要。同时要做好风场的总体规划。除了发展一定规模的大风场外,更应重视分散的中小型风场的开发,支持家用风电的发展。这有利于上网与就地利用,及提高其风能发电的经济效益。对于规划若干所谓“风电三峡”并要远距离外送的方案,其经济性与技术合理性,要通过专题深入论证。另外,“十二五”期间,要做好海上风电的前期研究,落实国土规划、海域利用规划和风力资源的勘测评价等工作,并抓紧建设海上风场的示范工程,以取得经验,特别是海上风机设备制造及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接入系统等经验,为“十三五”及以后海上风场大规模发展做好技术与装备准备。
T# z- c. E/ {2 M. g. ]7 W
5 _9 W- \# d a" S: L3 G 中国能源报:最近国家启动了光伏发电金太阳示范工程,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应当如何扶持?6 Y4 W6 c- p+ B
( X# L4 y3 m. L! k+ u0 B# p' r
周小谦:太阳能热利用及太阳能发电对能源发展来说,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战略意义。太阳能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具有不少优势,特别是光伏发电,转换环节少,相对转换效率高,而且占用土地面积少。“十二五”重点要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和技术开发的投入。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从2000年以来到2007年,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32%左右,到2007年已达1043万千瓦,而我国只有10万千瓦。但我国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到2007年生产能力已达180万千瓦,产量已达118万千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而生产的光伏电池98%以上出口。这种高纯度硅料与光伏电池发电“两头在外”的局面,“十二五”应当有一个根本的改变。为此,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国家要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对技术开发的投入,使“十二五”光伏发电的增长维持在2000年以来的年均40%的速度以上。按此预测,光伏发电到2015年应在150万千瓦,到2020年在1000万千瓦左右。5 M4 ? c' w* M1 a5 t0 E
$ v! N0 j: ?' t/ P! P
“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光伏发电应从边远独立供电走向城镇、走向并网。要大力支持户用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推进光伏系统和建筑一体化技术,要规划与落实百、千、万户用屋顶光伏系统工程,支持上海市都市型工业示范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实现,并且有更大规模的发展。支持昆明市城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到2015年达到95%,城镇太阳能普及率达70%的规划。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并普及推广,使我国太阳能发电在“十二五”期间有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太阳热发电示范工程。
" b; S7 e |$ g* E Q9 J" Z$ f7 w
争取电源与电网投资比为4.5:5.5+ [' w: [* b- g& H% W$ h
3 w! V1 E( @! j3 B1 O. c! g 中国能源报:从电力行业内部结构来看,处理好电源与电网的关系十分必要。“十二五”的电力规划中如何调整好电源与电网的结构性问题? - C2 h/ z2 F: ?! p0 j9 T) z: p
2 e+ E9 P# N3 I- F" ] 周小谦:长期以来,电网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要继续加大电网的投入,把加大电网投入作为调整结构、拉动内需、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要继续调整电力投资比例。长期以来电源与电网投资比例在7:3左右,与国外为4:6完全相反。进入21世纪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2007年所完成的电源投资与电网投资之比仍然为6:4,直到2008年才第一次出现电源与电网投资基本相等的状况(即电网投资达2885亿元,占电力总投资的50.05%),这种情况在“十二五”计划期内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争取调整电源与电网之比为4.5:5.5,这是调整电力内部结构的重要保证。
3 Q( d$ l# ?$ O+ ?6 _
: D4 v2 o5 X) [1 c* Y 中国能源报:最近海南电网与全国联网,结束了“电力孤岛”的历史,“十二五”期间如何加强全国的电网联网建设?( o! K# M. J0 P4 r( e* w. U) }
' n( N) t" @6 {: Q 周小谦:“十二五”应加快全国联网建设,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在上个经济周期中,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电力来说就是“西电东送”的发展战略,这对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水电开发以及促进全国联网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现在即将进入“十二五”规划期,在这一规划期内需要进一步在“西送”战略基础上增加“北电南送”的战略内容,即加大我国北部、西部的陕西、山西、宁夏、蒙西等煤炭及其电力的一体化开发,实现“西电东送”与“北电南送”相结合的战略,这对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对我国电力与电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取得的成功,将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装备供应的保证。为此,对“十二五”的“西电东送”与“北电南送”做出专项规划,在经国家组织论证审查后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将是十分必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