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4082|回复: 19

风电产业难以承受的痛:缺乏核心制造技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1 15: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如今,从新疆达坂城的戈壁滩,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草原,一直延伸到胶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到处都有风车转动的身影。风能正在我国辽阔的疆土上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z2 C- }& R) H' M. k3 z7 O4 {) [
* N. s4 V9 ]! x6 g0 _
  然而,在这道美丽风景的背后,我国风电产业却在承受着缺乏核心制造技术的产业“成长烦恼”。7 C! K2 g3 @9 _$ T; q  d( T

  u. S7 g2 R9 t# B0 |. P  五大发电公司领跑“圈风潮”
* N1 d  C* J. f: T( I! j4 Y, B+ x, d2 L' b6 N3 Z1 @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加上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为风电产业发展描绘了诱人前景。在华能、国电等五大发电公司的带动下,包括地方的一些发电公司及海外投资者,纷纷在国内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测风圈场,投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 B( u% v  u- Q

& s8 n( ?) C" P  目前,我国国内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仅2006年我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就达133万千瓦,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风能总装机容量将突破500万千瓦,年均增长率接近30%。* v" q+ M% M8 V& [1 ]2 c& u( l2 c8 Y
1 x: @( l1 F, j6 n$ ?/ @
  宁夏电力公司总工程师邓永辉认为,当前我国煤炭和石油等矿物资源逐渐枯竭,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除水能外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因此,大规模发展风电将成为我国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X8 X, F3 K* E0 T- E% y5 U3 n

5 t' N$ r- T/ B" v  在山东,鲁能集团是进军风电产业较早的地方企业之一。继1998年在长岛县靠德国政府无息贷款竖起9台风机之后,目前鲁能集团已在省内投资了8个风电项目。除山东外,鲁能集团还在内蒙古拥有4个风电项目,共19.7万千瓦;其中,两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事业发展二部经理宋少波说:“现在火电成本上升,发展风电是发电公司本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在变相承担社会责任。”
9 Z: I6 l* `4 y5 H3 w0 v7 k8 a4 Y( c- f6 V8 g  M9 k( n
  由于全球范围内风电投资增加迅速,使得全球风机供不应求,进而使国内外风机价格不断上涨,加大了风电投资成本,影响了投资收益。到2010年,我国规划风电5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3000万千瓦。巨大的风电市场,已为中国风机制造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商机。0 x) `1 U: N3 T$ h: l# K  p

+ u9 X3 Q9 f' ^6 U2 u9 V( J  国产风机遭遇“无核心技术之痛”  _9 j; p% U: r: C0 Z0 U" X

3 d6 s9 [5 z% G1 Y. o0 l: }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风机国产化率要达到70%。目前风电千瓦造价是火电的2倍以上,风电投资中设备占到70%以上。在国产化率要求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风机制造业快速兴起,一些国外企业也纷纷在中国以合资或独资形式投资设厂。
/ e' B) x' J! d* u# {2 N# K' J' W8 @
9 ~. L, f& {) f* v/ C  “跨国风电企业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规避国产化率的要求,纷纷来华与国内企业合资或者独资建厂。”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李俊峰说。据了解,如今,包括丹麦维斯塔斯、印度苏司兰、GE能源和德国蒂森克鲁伯在内的全球跨国风电巨头已齐聚中国,均占据了10%以上的市场份额。
  H8 s7 o8 s" |) W0 \7 x' n$ s4 s2 l& v, M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介绍,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风电制造及相关零部件企业100多家,已经生产和准备进入大型风电机组制造的整机生产企业有36家。. {) A. i; e, y/ E! }3 \8 y5 F
! w+ c+ J) S# E# `+ C
  邓永辉提醒,国内造风机有盲目发展的倾向,但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发电系统以及调速系统有待完善,国产货可靠性不是很好。“目前,新疆金风公司、浙江运达公司制造水平较高,但在单机容量等方面与国外差距仍比较大。”宁夏达力斯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武风说。& L8 X- n+ v7 J8 U& v
/ a; A9 f/ v; ]- h" P
  当前,企业仍愿意选用质量更有保证的合资产品。如鲁能在建的莱州风电项目总装机27.6万千瓦,设备来自上海合资企业。目前,完全自主的国内风机制造企业已超过7家,但产量上不去。我国风电技术虽已基本成熟,但风机制造业关键技术仍依赖国外,投资成本较高。
. L5 p$ j' F& R- m- Z0 |( u! A. N5 p( C# \$ H
  风机产业“中国创造”路有多远
) \" Q. Z' ]% g' L( N/ V5 R0 Y
5 F' f& N7 D. |- @" n$ k  伴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机制造的国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加快我国风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风机制造技术水平,尽快创出市场认可、质量过硬的“自主品牌”,成为我国建设风电强国的当务之急,也是避免中国风机制造重复彩电、DVD产业的被动之路的必然选择。8 _# K9 }7 L; Y3 e

8 y4 C" C  j; M# t1 P' n2 `  今年以来,我国风机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0月13日,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生产的风机已通过科技部863项目验收。目前,这家公司已签了一个32台出口巴基斯坦的订单,出口额3亿多元。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长达38米、发电功率2MW的风电叶片在保定下线,这种更加适合中国风场的叶片的创新,无疑是我国风电产业对外国跨国公司的专利封锁的一种突破。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资并自主设计、建造安装的第一座海上风力发电站也于近日投产,从而使我国发展海上风电有了实质性突破。0 }# H2 F3 O& P5 ^/ w. r) t0 r
6 k9 o6 r# y7 j3 l2 D6 k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介绍,目前国内企业已基本掌握兆瓦级以下的风电机组制造技术,主要零部件实现国产化。2006年并网型风电机组新增市场份额中,国产风机占到45%。其中,新疆金风公司的份额占新增总装机的33%,占国内产品份额的80%。沈阳工业大学风能研究所、东方汽轮机厂、哈尔滨飞威达公司均在国产兆瓦级变桨变速机组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 @5 @5 s, j# M- v8 R3 h! ]  O  F1 c% ^0 d5 k1 ^3 F
  尽管国产风机自主创新取得一定进展,但市场认可度仍然偏低,生产能力有待提升。业内人士建议国家支持国内科研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消化吸收,尽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宋少波说:“目前,国产化比例规定较难落实。国内风电场采购愿意用国外的,这不能埋怨用户。国产化质量提高和认同有个过程,风机制造企业仍需在自主创新上下工夫。”
9 ^* S" j  v& ^" }) u( G, ~; S) V  H0 ?+ F+ d: U0 X3 i
  李俊峰认为,对于国内尚不能生产的零部件或散件应给予进口免税,以此鼓励逐步国产化,促使外国公司将整机制造技术向国内转移,达到更好消化、吸收、创新的目的。通过与国外合作,快速消化创新,以便将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评分

参与人数 1学分 +3 收起 理由
tfjlyx + 3 说的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6 19: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痛心棘首啊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8 19: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去年年低已经到460了,提前3年完成目标,但核心技术真的都是国外的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8 2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它是多学科的东西,有时不是一个专业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材料等,即使电力的知识再好,制造业不好也没办法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9 16: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国家在很多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直流输电也同样面临国产化的紧迫历史要求与科技实力科研实力相对跟不上的矛盾
& O+ `+ K5 y, {9 o+ ]/ I
1 R( I1 z  d1 a6 {/ M; Z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很重呀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5-17 20:1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8-4-9 16: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取其精华,为我用之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0 22: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发展速度,一个是国产化。这是两个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6 2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目前就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来看,欧洲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因为核心技术本身就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建立起来的。丹麦早期概念的风机(三叶片,上风向,失速调节)能够引领世界风能发展的潮流,其实是经历了超过30年的不断革新和完善。美国在78年到80年代初的风电第一次大发展中,买入的绝大部分是丹麦生产的风机,后来在市场形成后才出现了大型的风机制造商;而Suzlon虽然有了如此快速的发展,现在已跻身世界前四名,目前研发中心仍然设在德国。中国风电市场还在扩张当中,核心技术问题以后会更突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一起努力吧。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7 09: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核心技术,我们的各个行业基本都面临这个问题,我们走在前面的例子真是少之又少!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9 21: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是风电7 D" M5 L) S; d0 U6 K7 l$ Q
    核电、直流、特高压、大容量发电机。。。。。都缺乏核心技术
    $ V+ c7 M* _9 G! p) |& @这与咱们国家注重搞系统忽视搞器件的研究政策有关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5 13: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