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问题已经被研究多年,一直采用正确动作率来描述。现有如下问题值得思索:
6 u a9 M+ u! A: c0 Z# p1 假设保护共动作1000次,不正确动作1次,真确动作率为99.99%,这是非常高的。可是如果这次不正确动作造成了系统大停电或发电机,主变线圈烧毁,那么这么高的一个数据有什么实际意义吗?相反,有些网络种正确动作率不高,但是不正确动作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由此出现了低的正确动作率反而比高的正确动作率在实际中更有说服力。因此,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是如何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是新的指标或者新的方法理论,或者按什么原则区别对待?/ w5 [1 a2 U' C
2 通过学习,我发现评估可靠性的理论基本是Markov状态空间法,列出保护和被保护系统不同状态,并根据实际动作数据计算其转移矩阵的数值大小,从而验证当前主要的三种保护配置的可靠性:主保护,主保护+后备保护,双主保护+后备。发表的不同论文都是在该基础上修修补补,如果上述问题1不能很好解决,这些修补又有什么意义呢?: c9 Z7 z$ r7 ~# p6 Q s+ O0 i- X
3 有的学者提出了考虑保护不正确动作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可靠性评价法(见附件1),我觉得这个问题不错,但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是:如何来评价保护不正确动作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停电,保护在其中该承担多大的经济损失?
# @, k, H0 |) l5 }/ {% r4 保护不正确动作大部分是由什么造成的?是硬件问题吗,电子器件或物理通道等出现故障,还是保护原理存在缺陷。我分析过不少论文,谈及的都是relay的线圈出现问题,直流电源消失,触点不可靠等。还是整定不正确等潜在问题。请有现场经验的朋友分析总结下保护不正确动作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我有个想法,就是如果保护的不正确动作原因归结到保护原理的话,就可以对保护原理进行改进,这对保护工作者来说是福音。我试图通过一套新算法来分析保护可靠性问题,可是缺乏现场统计资料,还望有这方面资料的朋友能给予帮助,多谢了。) R; H" | |+ z' |
5 我收集了部分资料,与大家分享。(附件2是基于markov理论的保护可靠性分析资料,需要更多资料的请跟我联系,免得耗费你的资料分)-%-87947-%--%-87098-%--%-49235-%-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