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2-1 2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流输电的来龙去脉
一战后,为了帮助欧洲和德国的经济复苏,产生"马歇尔"计划,大量的外国资本进入德意志,从而使激发了德国的工业,克虏伯,容克等军事工业得到空前发展.需要有强大的能源供给和强劲输电网,这就激发德意志的电力的发展.帝国电力规划设计了高压交流输电体系,并报帝国空军元帅,帝国蓝图规划师赫尔曼.戈林申批,出于对战时空袭的考虑,戈林否决架空高压输电线路的方案,他要求输电线路埋在地下,不然就没有预算.这样就给帝国电力设计带来了发展直流输电的契机,设计师们经过讨论认为只有通过换流的方式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才能达到戈林的要求,并且达到远距离输送的目的.这就是直流输电的来源.第一各工程可能建于北欧.1945年,盟军和苏联红军进入了德国,当时的希特勒希望部署在北欧的军队组织一次战略反攻以扭转战局,但是为时已晚,况且部属在北欧的山地部队的给养已不具有作战能力,战后,德国的直流输电线为苏维埃联盟得到,当时大家一致认为世界进入和平时期,架空高压输电网是最好最经济的,五十年代时苏维埃联盟将直流输电项目作为援助中国的项目之一被指定在我国西北电管局进行工业性试验,改革开放后,随着东部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和浙江舟山群岛长期没有强大电力供应的现象,舟山直流输电工业试验性项目由好几个部委牵头立项成立并组织实施.这个工程交由原浙江省电力局实施,为此浙江省电力局特别组建了直流输电工程处并邀请浙江大学的诸位教授参与论证设计换流与控制及冷却等方面的技术方面的难题,郑德明处长在工程的中后期主管了这个工程的建设,评估与结算.该工程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完成.这个工程的实施,还探索了舟山海底地貌和敷设海底电缆施工方案和宁波沿海地区的战略环境.这些都是随着这个工程项目衍生出来"( U9 |) m* o; D I4 ^: }9 l3 ^
4 N5 n( A) J9 E$ z' _3 r* U/ m; C[ 本帖最后由 lingpan 于 2008-2-3 01:1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