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6989|回复: 2

定额与综合价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28 16: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引 言 集思广益、因势利导 & l- T6 m9 ?4 v0 c1 N/ v

* v$ b$ L* W- h- o% J    建筑业作为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曾率先推行投资包干制和招标承包制,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并推广“项目法”施工等一系列全行业的改革措施,其历经二十余年的“改革、调整、充实、提高”,使得建筑业发展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建筑业蓬勃发展,曾率先实行了建筑工程招标承包制,其各项改革措施得到各级政府、企业的支持并得以迅速实施。建筑工程价格管理作为价格管理体制在建筑业的具体,同时受到来自建筑产品自身的生产特征及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的载体)的双重制约,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价格管理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过渡的转换时期,建筑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亦正处于由其管理体制“自上而下”的计划、指令、管控特征,向“自下而上”的市场、供求、竞争特征过渡的转换时期。工、料、机,量、本、利,价、费、税,人、财、物等的运作机理、计量规则、计价方式、制约效应等,以及它们发生、发展、变动的环境和条件,均处于变换、过渡、调理的进程中。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事物变化发展规律,预见、评判并采取及时的应对策略及后续措施,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从我国建筑工程价格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演变来看,遵循定额所提供的基本管理数据并强化定额管理这一基础管理工作,是确立建筑工程价格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基本前提。计划、市场、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变换无法取代定额的基本职能,却恰恰有赖于定额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3 h$ D9 T9 ^4 h4 t6 I/ D
6 f+ H& ?6 p8 u* f
    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围绕定额、费用、单位估价表、地区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价格,以及与之配套的各时期相应工料机调差、各类费用文件及规定等,从业务讲座、专业学术报告到论文、论著的发表,从培训教材、业务书籍的出版到从业人员的资格上岗培训、各类师级(房地产经济师、建筑经济师、地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固定资产评估师、造价工程师等)的统考培训等,各类、各级建设经济管理部门、工程造价管理及各类工程技术经济专业人员多方努力、多加研讨、倾心探究、各施良策,使得该专业领域成为业务活力、研修潜力、专长发挥、技能施展最为活跃的专业领域之一。工程概预算专业领域有关工程计价依据改革课题的探讨与争论,就其各方理论的系统形成及其实施效绩来看,尚处于初级的实验摸索阶段。但改革的基础或试验的基准不应离开定额,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原则。那么我们所遵循的工程定额,指的是什么样的定额?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究竟应到什么程度?它在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过程中所确立的职能应界定在哪里?工程综合价格出现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肯定定额作用的同时,为什么又必须强调发挥工程综合价格的作用?两者各自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是一个 什么样的职能联系?工程综合价格的出现会对工程定额管理带来什么影响?工程综合价格的发展走向又怎样?这些便是本文所希望探究并渴望多多讨教于各方专业人士之处。以下所表达的仅仅为作者在工作中的一些粗浅体会,在学习中的一些幼稚认识,还望读者多加批评指教。
. ^: F1 ^$ y5 J" x8 O, U3 _- w- J/ I
+ x& z/ e+ B0 ~. c5 \) r- `    工程定额的再认识——“量价分离”的数量基准,劳动消耗的数量尺度
) C% b/ b+ Z" O' c: ?
6 x# b$ F6 E& T& F    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大量劳动力使用(活劳动)、材料机械消耗(物化劳动)的劳动组织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其中不同专业工种劳动力的优化组合、综合调配,不同品种材料的有序购、运、保、管、用,不同机种机械装备的效能搭配、多途调度,不同生产要素的多专业、多项目、多过程、多环境流动,不同分部分项专业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作业,另加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规划设计的实施、概预结算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等等。如此纷繁、庞大的系统工程,如若没有一套科学、严密而周全的定额管理体系来应对,工程建设是无法顺利展开、进行的。因此,研究、测定、编制和管理各类工程建设的基础技术标准定额,是整个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所提供的数据、标准和额度是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守并不断调整的尺度;是工程施工、管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数据化、具体化、目标化、标准化、自动化的基本前提;是搞好计划管理,实行经济核算,组织施工生产,贯彻按劳分配,推行投资包干和招标承包责任制的基础。先进合理的定额和科学的定额管理,是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质量,确定合理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消耗,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益的重要保证。 ! W7 H6 k0 b0 m0 O

2 W4 Y- k3 R, T    定额,规定的额度,是一种对事、物、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数量规定或数量尺度。它反映着生产与生产消费之间的客观数量关系。定额不是某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物,不受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不为某种社会制度所专有,它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地发生、发展,是生产和劳动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建筑工程定额,按照传统意义上的定义,即完成建筑工程中分项工程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的,而且是额定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数量及其资金消耗。它包括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施工定额、预算定额和概算定额,而其中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定额又是构成后面三种定额必要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要素。这样一系列的定额构成体系,从其消耗量的逐级综合、逐步概括,即作为“量”的消耗基础是合理、科学、经得住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的。故强调定额作用及加强定额管理,应针对其“数量”标准,围绕其“数量”指导来界定。我们所遵循的工程定额,也正是出于其“数量” 基准的技术、管理、成本控制等基础消耗层面意义上所讲的。那么对于前述建筑工程定额定义中所讲的资金消耗,却是一个值得推敲的矛盾变换问题,其矛盾集中表现在计价性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等)的含义与作用上面。所谓计价定额,实质是生产技术定额(即基础定额)的一个僵硬的计划价格外壳。基础消耗量确定后 ,即基础定额确定后,一定时期的定额工料机取定价格往上一装,预算价格外壳凝固冻结,“量”“价”锁定,便形成了预算定额或概算定额。再加上间接费定额、计价规定等,久而久之,“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就代表定额;直接费、间接费务须由定额来确定、一分不差;定额就是要定价、定费”等强制性、法定性的一些概念和意志,自然地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铸就了施行数十年不衰的预算定额管理价值观。这正是我们近年来所大谈特谈的,定额传统定义与作用同新时期市场变换、价格波动之间产生的量、价、费因素相混淆、相碰撞的矛盾情形。“价格变动,定额不变;价格不变,定额变动”,“定额的量价功能合一”,“价不够工来凑,价过剩工来扣;量变与价变含混不明”,“ 实际操作僵化、市场应变单一”等,这些现象凸显了传统意义上建筑工程定额概念的局限与被动,进而一度对工程定额的地位、作用、甚至去留问题产生疑惑与动摇。
) d3 o4 z6 E3 M# \; V, S/ q' F
' E- X& {' F1 `8 `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地区所采用的工程定额管理模式,虽在程度上轻重各异,但仍基本保持预算定额管理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编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工料机定额,作为法令性文件,不得随意更改。各下属行政市、区编制本地区的统一地区费用规定、工料机调差文件,同样作为法令性文件,各执行单位不得随意变更,一概执行。量(工程量)、价(价格)、费(费用)层层把守,额(工程定额)、表(单位估价表)、文(费用执行文件、工料机调差文件)环环相扣,定额“规定数额”的功用,自量及价、自价及费、自费及利,一脉相承、贯彻始终,自上而下地突出体现了定额的指令、强制、严密性一面。 6 n) e; q8 ~8 O& O
* s2 [$ S$ z0 _  B3 z9 W+ z5 H( P
    从定额的原本定义来推导建筑工程定额的功用,工、料、机含量定量分析、调配,施工组织设计及实施,技术衡量及效率评价,成本分析与控制的数量参照,应当是建筑工程定额的原本功用。其中定额的成本分析与控制功能作为工程计价核算的基础数据参照,仅仅是其诸多功用之一,况且还不应作为工程计价的直接套用标准。故由此可见,定额不应等同于工程计价的直接依据(或标准),即工程量所套用的单价形式不应当直接是定额(以往的预算定额价),定额只能是构成工程计价直接标准(即单价作用)的消耗量计算基础,即称之为“基础定额”。如此定义才能体现定额所代表的真正意味和涵义,如此定义才能将所谓“预算定额”作为直接计价标准的惯例打破,如此定义才能将作为成本控制的数量含义基准——工程定额,与作为工程造价的单价基准——工程综合价格区别开来,功能互补、各行其道。 " p7 B0 K: w" C& m  N# J

! ^2 x  T6 N6 S: r. \& n& D" L* p: `    施工定额,依《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及《安全操作规程》,在一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条件下,规定建筑安装工人或班组为完成单位合格建筑安装产品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它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计划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使用计划的基本依据;是签发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的计算依据;是进行工料分析、实行经济责任制、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是考核施工班组、贯彻经济责任制、搞好企业内部分配的衡量标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济核算,增强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施工定额属于企业生产性定额,属施工企业内部使用,故为了适应生产组织和施工管理,它具有项目划分细、功能针对性强的特点。它包括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 f) U' B( M/ t* f# m3 ]# ?

) H- V; P$ Z+ J/ ]    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需的人工(工日)、材料、机械(台班)以及资金合理消耗的量、价合一的计价标准。它规定了行业平均先进的必要劳动量,确定了建筑产品单项工程工料机的计划价格,属于计价性定额。其功能主要是为了计算与确定建筑工程预算直接费,作为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这种将定额的数量标准功能转化为价格标准功能,并冠以“预算”二字的计价体系,便是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预算成本与预算价格制度的基础——预算定额管理制度,该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及其对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其机制的运作在过去发挥了巨大的监理及管控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预算定额由于其量价合一的僵化特质,预算定额所体现的价格标准缺乏对工程地区差、空间差及供求差的反映,更由于预算取费复杂、多变,条条框框层叠错落,取费混乱,出现了建筑产品预算价格要么统得过死,要么漏洞百出的失控局面。这种带有计价性质的定额,要么重新回到“量”规定性的作为生产管理指导的生产定额行列,或单单指向仅规定“量”的、作为计价标准依据的“基础定额”;要么便直接由工程综合价格来承担其计价的职能。预算定额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及其所履行的职能,应当由国家或地区的基础定额及综合价格分担其“量”、“价”功能。
. V# t# C* V! u9 n1 R: A
: K0 H2 [4 ]& s. n) [( s3 j* H    概算定额,是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确定工程造价,编制设计概算时的依据。是以预算定额为基础进行项目归并,将计量单位扩大制定而成的,其特点是项目粗、每一分项包括范围广。从其对编制概算时工程量计算简便、定额项目综合工作内容宽的角度来讲,是适用和具指导意义的。然而其计价性功能仍需由概算基价、概算指标或概算综合价格来定义。
: s* V9 F& y5 d" E1 X
" K+ n5 L* i; j/ @6 U    工程费用定额,是指预算定额分项内容以外,与建安施工生产有关的、为维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必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它包括其他直接费定额、现场经费定额、间接费定额及其他费用定额等,此类属纯计价、计费功能的定额,自打其产生之日起,便带有浓重的规定、指令和管控性质。必要的规定、指令、控制性对工程计价全过程是必需和必要的,这不仅在过去、现在,而且在将来也必须有所把握。但以定额的消耗量技术测定、规定这一限额型定义,来规范价、费的运作,一方面压制了价、费的市场供求、经济运行的活力,另方面又将定额的技术客观性、管理的严密性及其数量的规定性,在价、费运行领域不切实际地扩张,使价、费的市场供求决定力反向冲淡了“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反映各种生产消耗之间的特定数量关系”这一定额最基本职能。故定额的科学性、系统性、统一性、权威性、强制性及相对稳定性、严肃性特点,只有回到其反映各种生产消耗之间特定数量关系这一职能轨道上,才能轨正其固有的生产指导方略,恢复并焕发其自身的生命力。 + P. J8 w% z* t' P% C( F% [

( R$ E- d* a6 P# k! H    工程综合价格的新认知——“量价分离”的价格标示,劳动消耗的价格尺度
0 t! i% ~& r7 l* L  H8 m3 B9 P9 y. R
    综合价格,完成规定单位工程工作内容所发生的各项资金消耗及费用组成。它由“工料机资金消耗”和“管理、利润费用组成”两部分构成,“工料机资金消耗”直接由市场活劳动、物化劳动交换与供求规律决定,即“价格的信息化、市场化决定”;“管理、利润费用组成”由工程不同特征和行业内部的竞争状况决定,即“费用的专业化、竞争化决定”。 4 b( Z$ o$ D1 P4 R! i" H
0 w3 b3 o- j: s, D& S# e& g
    工程综合价格=工料机资金消耗+费用 * f& u) _. O; ?3 L

- D( |0 d. u, a. A1 E4 a     =(人工金额消耗量+材料金额消耗量+机械 金额 消耗量)+(管理费+利润)
4 o; o1 I3 a" }( U5 i3 F
; t1 e# a0 G- S5 }7 ]    工程综合价格的出现,不是一夜之间的偶然而至,不是别出心裁的模式变换,它是形势所然、时事造就。从改革开放前施行近三十年的预算定额、预算成本、预算价格制度发展的体验,到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对工程计价体系带来的冲击、影响;从近五十年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反复研讨、多种实施的造价管理思路、计价行文规定,到各地、市定额管理部门千方百计、深挖广积地追根寻路、量情行规;从国际间人、财、物及信息的往来,到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同行业务交往;以及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发育、理论的完善程度等方方面面的变迁,促成了工程综合价格的出台,其产生的必然性可集中表现为:
4 X$ C/ }2 ]4 U& h1 D8 V7 U: m1 R. c9 i* E
    首先,自“量价合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过渡,这一我国当前建设工程计价改革的基本方针,促使我们从以往预算定额的“量价不分(或叫量价难分)、预算价格滞后”处着想,由技术测定严谨、变化相对平稳的基础定额的“量”因素,向受时间、地点、供求影响较大,并反映市场、竞争及交换的综合价格的“价”因素方向思索,在维护定额(或基础定额)科学管理数据“量”的基础上,在保障并强化定额工时台班消耗的科学化、施工操作的标准化、物化劳动消耗的合理化前提下,使原预算定额单位工程中的“价”因素,即价、费,脱离计划性、指令性特征,放还于分项专业工程中“价”的供求交换及“费”的市场竞争特质。此便是工程综合价格产生的理论背景。
3 X9 D: F: k# x2 A, ^" J* g, X9 e3 \2 {7 ^8 Y3 `! f, ~* f5 j4 d/ C! k
    其次,适应“工程实物量报价”这一国际间广泛采用的工程招标投标计价规则,明确标的工作内容详目、划清专项计价组份界限、理顺财务帐目关系、适应工程建设期间变数不定、纠葛难料的生产特征,并营造出“分合机动、对比清晰、竟价方便、进退自如”的建筑产品生产、经营、交易环境。这又是工程综合价格产生的市场交易动机。工程综合价格使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中单价合同方式竟标更易实施,使不同专业、不同项目、不同程度变化的工程量,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造价确定与控制中,有了一个全新“分体式、专业性、个例化”的估、概、预、结算概念。工程综合价格分部分项专业化的全费用个案式价格核定,为走出目前造价管理进退维谷的困境,适应国际通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开辟了一条可广泛借鉴的建筑产品市场交易之路。 0 \. Z5 N7 Q; U8 q6 D4 G# N  m
8 t" U, B# `3 M- `
    第三,由多专业、多工种参与的建设工程,在其造价的确定进程中,应当允许其分专业、分专项工程本身就存在的差别劳动、差别价格、差别费用、甚至差别利润公开化、个性化、市场化、机动化,应当使建筑产品价格构成的透明度、对比度、专业度和竞争度得以“水落石出”般的展现,更应当使建筑产品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价值规律动因和经济制约效应得到直率、真实和简朴的显现,这正是工程综合价格的本质内含所在。以往大锅饭式计划管理的综合工日消耗、综合工日单价,统一的工料机定额定价、统一的地区材料预算价格、统一的地区单位估价表、统一的工料机文件调差等,不光束缚了经济变革、市场发育的推动力,而且使不同专业工程失去了经济核算、价格评判的标准,进而又埋没了按劳分配、按劳取酬、优质优价的原则,最终便使劳动积极性、市场选择和竞争性受到抑制,并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9 C/ N0 F& m& s5 L7 d( x  C2 {  L) ?  u
    工程综合价格的出台,为建筑产品本身多专业生产、多环境操作、多对象劳动的综合作业特性,开辟了其价格决定的分部测计、区别核准、单件费用综合的务实求真之路。它使我们可以设想专业工程及专项工程、专业工种及特殊工种的划分,它使我们可以设想分专业、分部、甚至分项工程管理费率、利润率的划分,它使我们可以设想多专业、多专项各组份价费(工料机价、管利税率)的供求向导、市场引导、社会督导、政府疏导的工程综合价格管理体系。 5 o, D4 X  ^$ w2 `

* C2 M0 B- m* ^. C) S) H    各专业工程的划分可由粗及细,由工程本身专业化生产性质,结合市场形成来共同决定,目前的分部工程便可作为初步的专业化工程划分基础:土石方工程、模板架子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预制构件安装及打桩工程、砌筑工程、湿装修工程、干装修工程、金属结构制安工程、木作工程、铝合金(玻璃门窗、厨窗及幕墙)工程、油漆喷涂工程、其它土建工程、管道工程、电气工程、其它安装工程等十六个专业工程。针对这十六个专业工程的施工性质,根据其劳动性质、作业环境、操作规程、管理特点、行业形成、市场情势等,使不同专业、不同施工时期及项目部位体现不同的工料机价格,并分别分析、统计、测试其费用值(即管理费、利润),确定真实地体现其具体项目个性化生产的工程综合价格。这样便将建筑产品实体庞大、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供给调节缓慢所造成的价格决定不切实、不均衡现象,“分段分解、分期分批”加以化解、确认,形成一个自施工企业、社会咨询机构、业主单位、造价管理部门等各方统一的估量、核计、对比、竟价等专门的“构配件”生产、交易分类,最终便可自行将所选任何组分、构件“装配”成所需的工程造价。 4 ~( U/ ?1 U' f) b, }
+ p3 H' t/ w, K0 C- \
    各项费用的分部工程综合、分项工程计取、全费用构成、分项工程合并, 使费用计取实现专业化 ,并由市场、竞争、供求来参与决定,迫使各专业工程展开行业竞争,不光要竞争技术(即量),而且要竞争管理,更要竞争价、费。如此行业内部的同等、同级、同水平的竞比,才能推动技术进步,才能促进市场发育,才能体现供求决定,才能追求优质优价。 ( g0 `; M- M5 P* |5 P2 b5 m' D- \- I
$ Q  ?. B! K  K& X' V! O
    综合价格应当说是具备一定发展潜力和专业辐射力的。从工程综合价格所表达的工程工作内容来讲,综合价格可以是目前基础定额分项工程的价格、费用综合,还可以是多个分项组合的概算捏合式综合价格;可以是分专业化施工的综合单位工程量的综合价格(如土石方工程中挖运每立方米土石方的综合价,砌筑工程中砌筑每立方米或每平方米砌体综合不同部位的综合价,综合钢砼结构各部位的每平方米模板搭拆综合价、每立方米砼拌制浇捣综合价、每吨钢筋制安综合价等等),还可以是单位建筑面积的专业工程综合价格表达(如单位建筑面积的砼工程、模板工程、装饰工程、砌筑工程等的综合价格)等等。从工程综合价格所包含各项费用(费、利、税)的计取来看,各项费用的计费基础可以是多方式、多可能的——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以人工费加机械费为计算基础,以人工工日或机械台班含量为计算基础,甚至以工料机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等等;各项费用的费率值随工程类别、专业、性质及施工特点不同,也可以是多费率、多起伏、高竞争度的——不同工程类别不同费率,不同专业分部工程不同费率,同一类别分部分项工程不同施工环境不同费率,均不妨为可选的竟费方式。然而,这里所讲的分专业、多费率,并不是一味地“分”、“多”才好,统之有道、分之有理,视具体情势统分结合,才能做到小步快跑而不失理性。建立全角度、全方位、全开放型的个案全动态状工程综合价格,不仅是突破旧的传统计价模式束缚,迎接市场经济新形势新变换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保持工程定额的规范、合理性,维护定额管理的科学、严谨性的客观要求。
; b' Y3 n" F; E2 D0 q- X0 Z8 |0 [/ F
) F3 F3 B1 p' q" o3 Q: \    有人说综合价格是预算定额的翻版、是单位估价表的照搬,这种认识未免有点表面化了。首先,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的“价”因子是固定于定额“量”因子之上的,“价”要附着在“量”上并不定期(5至15年)地“粘贴”,以构成新的所谓预算定额或估价表,而在两次“粘贴”间的固定期内,其“量”“价”合二为一的书面“定额”值是不容半点松动的,其牢不可破性正是体现了定额(准确讲是预算定额)的规定性、法定性、强制性或指令性特质。反观工程综合价格,自打其开始施行之日起,其价格因素便是一个由当时、当地、当事者之间确定的游离因子,综合价格中的书面“价”值自始至终是一个可拆换、可开合、可涨落的游标,随时随地准备映应工程本身施工、经济及其所处市场等的多重变换。其次,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的“价”因子只能确定其颁布时事先预定期的工程直接费,距离确定当时、当地、当事者工程的最终造价值,还需经历费用定额、工程造价计价程式表、人工调差规定文件、材料调差规定文件(主材、辅材又各自有不同规定文件)、机械调差规定文件等多道“加工”,其中费用部分的规定更是层层置防、步步设陷,等到达了最后目的地,其造价值不算是“面目全非”,也却是“鼻青脸肿”的了,很难辩明该造价值之虚实、真伪。再看综合价格,在工程管理费率、利润率及其计取基础事先确定的基础上,这些自综合价格开始执行之日起便已基本确立并以数学模式定型,只要当时、当地、当事者工程工料机价格一旦确定(这些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本要素),即刻便确定其具体专业、具体部位、具体项目、具体单位的综合价格,工程量清单上工程量与其各对应项目工程综合价格的乘积加总,便形成工程总造价,其直接、机动、灵活性可见一斑,全无所谓“直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费务条块规定”、“人工、主辅材、机械调差文件”、“计价程式”等繁文缛节的再现。
  k( T- b! U2 [/ m4 j6 I" K
: r8 M3 J% t& K; n    这样,工程定额、工程预算定额、工程综合价格三者便分别区分开来,工程定额(即基础定额)——“量”的基准;工程综合价格——“价”的标示;工程预算定额、概算定额、费用定额——逐步淡出,或改为以参考性资料、指标性信息的形式来出现。 1 |' Q$ O# C9 {& L4 S; @

% a: `+ y  c) |    工程计价标准模式展望——以“质”论“价”,“量”、“价”分离
; k$ H% n; t9 |4 \% B) p' d  E% g' j! b
    建筑业计价改革即将迎来二十周年之际,如何促进工程计价理论的发展,加大计价依据的改革,辨识构成工程造价各组份间的相互关系,制定适应新形势下建筑市场的计价依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要课题,而重建“适应国情的、面向新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的改革不是隔绝历史,也不可能另立炉灶、从头开始,更不可能企盼一场“急风骤雨”便一蹴而就。“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是任何反应实践发展的理论,及适应理论指导的实践所不可躲避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因为“循环往复”而惰于时变、悔不当初,更不能因为“螺旋上升”而飘飘欲仙、乐不所支。工程计价改革涉及的不光是技术、经济、管理的知识运用与更新,还有待观念、意识及品格的所谓“EQ”培育与再造。 1 O8 d; H7 g) y4 V5 k! o! A8 ?

/ d, g6 S$ s" E2 i9 _1 Q8 ^1 ]    工程概预算专业领域有关工程计价依据改革课题的探讨与争论,已有十多年时间,就其各方理论的系统形成及其实践的实施效绩,尚处于初级的试验摸索阶段。相对于已有近九百年历史的定额管理理论,相对于施行了近五十年的我国工程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相对于确立了近二十余年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各式工程计价依据改革设想与实践的粗浅与不完善性,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故此我们便可以更直率、更大胆地在我们本身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时期,设想工程计价依据改革的框架系统,并随时准备映应多端变换的市场发展情势,不断充实、完善及发挥系统的理论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 _. R2 r6 y8 p: l2 x6 y7 j# d
, J  G& W, G7 g9 v    工程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利润)计费基础及其费用值测定的不同,是直接影响工程计价依据改革的一个老问题。首先是费用的计费基础,以往预算定额管理体系的计费惯例是:建筑工程的各项管理费用是以工料机直接费为计费基础,利润则以计取各项费用及汇并工料机调差后的工程造价值为计费基础;安装工程是以人工费为计算各项费用及利润的基础。其次是同级别取费的费率值,以往的预算定额管理体系的费率差别是:建筑工程划分建筑工程、机械土石方工程、人工大型土石方工程、包工不包料工程、装饰工程、房屋修缮工程;市政工程划分以直接费为计费基础的工程(道、桥、防洪堤防、给排水构筑物、机械土石方)和以人工费为计费基础的工程(给排水、燃气、集中供热、人工土石方);另有安装工程、园林建筑工程、绿化工程等共计五大类十一分类,但从费率值测计办法上主要还是分为以直接费为计费基础的工程和以人工费为计费基础的工程。现今的工程综合价格计费体系是:费用总的规划为管理费和利润,其中管理费不分建筑、市政、装饰、安装等,均以人工费为计费基础测算、计取,利润则以工料机直接费加管理费后的合计值为计费基础,且同类别工程不分专业性质,其管理费率、利润率一致。计取费用后汇合工料机费一并构成单项工程综合价格。
1 V% F. _' F/ ]3 n; h8 c: B, p' _
: j2 B. F/ _$ m5 A# b    即工程综合价格=[人工费×(1+管理费率)+材料费+机械费]×(1+利润率)。 3 w% f8 j. r8 e# H

" c% ^* D9 f4 r% k- Z+ x    管理费改由人工费为计算基础后的最大优势是:工程造价中价格变动最为活跃的材料费、以及机械费不再影响管理费值的多少,缓解了因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对工程造价的冲击。提取直接费构成因素中最稳定可控的组分——人工费作为管理费的计算基础,是合乎管理工作性质及其费用实际支出变化情形的,这有利于管理费的市场形成及动态调控。然而主要矛盾又突出在人工费变成决定管理费值大小的唯一因素,不同的专业分部工程,如果各专业工种人工单价无差别或差别不大,则管理费与活劳动量的大小成正比,即人工劳动量成为决定管理费值的唯一因素;如果各专业工种人工单价有差别或差别大,则管理费便由劳动量大小和工种技术含量的多寡(工种单价差体现劳动的差别程度)双因素共同决定,某种程度上更体现出技术含量或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人的劳动,其所带来的价值更应得到管理的注重,其管理费开支亦等比例增加。那么其程度的把握、费值的测计衡量便又成为疑难,特别是当同一单位工程所有各分部专业工程的管理费率统一划定时,矛盾便更加突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要靠分部分解、差别对待、系统衡量、科学测算,更要靠理性思索、统分结合、小步快跑、从长计意。人工费量价分离+专业工种逐步细分+工种(日)单价差逐步拉开到位+管理费率分专业分部工程的分别测算、市场衡量,是今后解决管理费差别的唯一途径。
; v0 o1 s" T, ~! k$ l) F8 S8 U+ _6 n! \" @) n- F0 v5 [
    利润的计取又是一个有待研讨的课题,建筑产品的利润,从社会平均的净利润值来讲,应当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相对较稳定的、可足以衡量且真正体现其涵义的工程费用因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组合,作为其测计基础来决定分项工程综合价格的利润。利润率就其计算基础的不同可分为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和工资利润率。 ) U. [: W2 C  b1 y' A; @; B: q
& N6 z! R! \% E6 c" V5 P( h; u
    成本利润率=利润/预算成本
( @6 Z# T" p  u2 O' |
! o- a( `( ]% s5 q7 w1 C    产值=预算成本×(1+成本利润率) 1 I3 X7 x3 m$ I

* j) a6 ^- e4 \# g2 `: @/ ^! M    预算成本=产值/(1+成本利润率)
6 h1 ?/ j3 \- U! h% g0 }- B
3 D0 \, h- T. Q8 A7 [3 K# H    成本利润率常用作直接确定生产和财务计划管理的产值和利润指标,有利于施工企业加强生产和财务管理。但采用成本利润率来确定建筑产品价格中的利润,则在成本利润率既定的条件下,出现建筑产品价格中的利润与其预算成本成正比的情况。故而容易产生预算成本任意加大,乃至浪费成本,利润反到增大,建筑产品价格高上加高的局面;而加强施工技术及管理,降低预算成本,节约物化劳动,利润不但落实不到,却反而下降,从而出现建筑产品价格低上加低的情形。进而导致随意增加工作内容、提高建筑标准、任意采用贵重材料,选用预算成本高的施工方案,不愿选用预算成本低的施工方案。利用成本利润率计算建筑产品价格,还容易造成在确定单位工程内分部工程承包关系时,单位产值大、造价高、利润多、易施工的任务,便人人争强,而单位产值小、造价低、利润少、难施工的任务,却不易找到承包的施工单位,或造成施工进度缓慢、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在企业经济核算中,利用成本利润率确定工程造价,只算了有折旧的一部分固定资产,不能反映企业全部资金的占用,掩盖了企业在资金利用方面的积压和浪费现象。 - x6 {( l: ?6 ^  n3 b) [
; ?) F5 b+ p9 `1 i  d4 m
    产值利润率=利润/产值
) ^) ~5 _! Q9 p* w9 ~5 b/ s
3 w1 P: w+ N4 J$ \0 G6 E    产值=预算成本+利润=预算成本×(1+成本利润率)
& u7 v& z  u/ m& Z' D1 p) R5 m; W1 O1 ~! o6 z
    产值利润率=预算成本×成本利润率/预算成本×(1+成本利润率) # v; `3 W3 s- n$ f2 Q

$ Y8 q5 ?- A- R2 `$ X     =成本利润率/(1+成本利润率)
5 N) ?, U+ R( K: J
" K+ A0 |  E0 _2 X    产值利润率与成本利润率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成本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同样等比例地影响着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常用于研究财务管理。
% \0 s) U5 k7 n; e4 ], a0 _# j/ j  i
    资金利润率= 利润/生产资金 - a  c) e; s, T2 u+ j

# X- G5 b* M+ R/ x* ^3 p4 O! U     = 利润/(固定资金平均占用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 \5 G1 p+ `! {3 x8 D. ~
4 X/ X2 r  d! E* a8 y    资金利润率计算建筑产品价格有利于调动建筑行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积极性,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资金的占用主要是技术装备,技术装备程度越高,资金占用就越大,利润也就相应越大,资金利润率的采用便保证了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使资金实际占用额的减少、节省资金,当建筑产品价格确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实际资金占用便与其实际实现的资金利润率成反比,工程施工资金实际占用越少,其实现的资金利润率越高。从而起到鼓励节约资金占用的作用。然而利用资金利润率计算建筑产品价格中的利润不易准确确定工程造价,工程预算成本和施工过程的不断变化难以逐项确定其各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占用额,故而利润的计算、价格的确定便难以做到准确无误;采用资金利润率计算工程造价中的利润,与企业计划管理中的产值、成本、计划降低成本率无法发生联系,难以根据工程量确定预计实现利润额,也就难以根据利润计划的要求确定必须承包的最少工程量,同样也难以肯定已经落实的承包工程量中必须实现多大的实际利润率才能完成利润计划,进而使价格管理与生产、财务计划管理脱节,不利于加强和改善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
- W: s& W2 ?' b5 }' t$ A& n+ q6 g
    工资利润率=利润/工资额=利润/人工费 ( t$ D% k  f9 l( a# e' G6 r

1 j0 p5 Q' \/ O2 u    工资利润率体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比率,反映了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活劳动消耗所带来的利益多少,采用工资利润率计算建筑产品价格中的利润有以下优点:(1)符合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避免了成本利润率和产值利润率所引发的利润来自产值和成本的错觉。利润的增加不应是从材料、机具的价格差异上获得,因材料、机具的价格差异带来的利润(因成本利润率或产值利润率计算利润而产生),即物化劳动的差异带来的利润,应当是其他物资生产部门或单位应得利润的转移。而建筑产品价格中的利润,只有靠增加施工劳动的技术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消耗才能真正地获取,建筑产品的利润的分配应当由直接生产或安装该产品相对应部分的人工费份额来决定。(2)有利于节约物化劳动。采用工资利润率计算建筑产品价格中的利润,将利润与建筑施工中物化劳动消耗量脱离直接联系,避免了占直接费绝大部分比重的材料机械费变动对利润额造成的直接影响。因而不会出现任意增加物化劳动消耗(增加物耗及材价)以追求较多利润的倾向,可以防止和避免设备和材料等物资的浪费。(3)适应建筑产品单件性及多专业工种协同作业的特点。建筑产品单件性对造价的影响主要是物化劳动消耗量的不同,活劳动消耗量所占比重不大,且相同或近似工程量的建筑产品,活劳动消耗量的单件性特质最弱,采用工资利润率计算建筑产品价格的利润,相对于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及资金利润率计算的利润,更趋于稳定、合理和可衡量控制,避免了建筑产品单件性特征对其价格的影响。另外,建筑产品多专业多工种协同作业的特征,又为工资利润率的采用提供了可挥展的空间,不同专业(钢筋、砼、装饰、土方等)施工的人工含量消耗、工种单价差别构成的人工费差别,促成了以工资利润率计算所得的不同专业建筑产品的差别利润,为建筑产品不同专业性质施工,提供了可衡量、可对比、可分辨、可竞争的价值创造和利润补偿。(4)适应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特征。采用工资利润率计算建筑产品价格中的利润,则将利润与建筑施工中所必须的活劳动消耗构成直接挂钩,活劳动消耗越多,利润额越大。建筑行业增加了工人,增加了活劳动消耗,也就增加了建筑产品价值中人工费用的比例,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故采用工资利润率这个经济杠杆,有利于建筑行业在适应施工任务的条件下,容纳相对多的劳动力。然而采用工资利润率计算建筑产品利润,不利于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影响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并缺少对企业资金占用情况的考虑,为企业的财务、经营管理带来不便。 . z8 I1 \+ }9 t8 O5 _) U! \/ U
5 r! T) ?6 T" a
    各种利润率分别不同场合各有其优势,在计算建筑产品价格中的利润时,宜采用工资利润率;在考核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分析时,可采用资金利润率或成本利润率。此一观点多年前已有提出,当初是基于安装工程计价模式(各类间接费、利润均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核计)多年实践的成功启示,及国际上通行的设备安装与设备采购分别实施招投标的惯例而有所认识的。至于土建工程,当时由于有一个全社会的所谓法定利润、计划利润的计划指标,即全社会平均产值利润率统计指标的局限,而对于工程的单件性、对于企业的个体性、对于技术的经济性及经济的技术性等的关注甚少,更由于当时的市场、体制、人们的认识等因素的制约所就。目前的《深圳市建筑工程综合价格》已将管理费这一大块费用,变原以直接费为计费基础为以人工费为计费基础,使材料费、机械折旧费的涨落变动与管理费脱钩。利润则仍保持以直接费为基础测计。 ( A, D$ L: L8 P* ]( O8 Q. p7 B, O" ?

+ G$ j1 @3 I4 V1 S* k) @6 a    综合价格的出现,为工程分专业分部分项个例化的以“质”论价,提供了自然而然的、切实可行的市场化、企业化价格标示。工程“质”的差别,一方面指工程质量的优劣,另方面则更注重工程的实质,强调施工生产及管理的专业个性。总之,①改革工程管理费、利润的费用计算方式→②以人工费作为各项费用测算及计取的核心→③分专业工种人工数量消耗的分“质”计量(即定额人工消耗量的专业划分)→④分专业工种人工金额消耗的分“质”计价(综合价格专业工种工日单价的确定——专业技术劳务市场成交信息价的获取)→⑤分部、分项各专业工程人工费构成的分“质”重建→⑥分专业工程的管理费、利润的费率标准的分“质”测计→ ⑦ 各专项工程的材料、机械金额消耗的分“质”核计(即定额材、机消耗量的专项划分确定,建材、建机市场价格行情信息价的融通)→ ⑧ 综合价格作为各专业工程直接计价标准的分“质”形成,应当是工程综合价格作为“价”“费”标准的、以“质”论价的基本机理建构。其本“质”即劳动的专业分工、工程的专业性质界定,也即工程综合价格分部分项标的的专业指定。这便是面向新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框图。
- n! }& {. K; U: U
  [* G( Q+ I# L2 b; t  C    我们提出要“量”、“价”分离,从单位工程造价确定意义上讲,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列与其相应的综合价格单价的确定互不相关、各自行便。从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改革层面上谈,其实质性认识便是: ! ~* r) h! f+ @: V0 G  [1 M
3 o" y1 u$ ~2 o5 J5 R1 t! E0 |
    确定“量”的基准——定额,与确定“价”的标示——综合价格要各得其所、自成体系。回到引言中所探讨之问题,我们讨论定额与综合价格,最终目的不是要抛弃哪一个,提倡哪一个。强调定额及定额管理,是以技术、管理为基础,以质量、经济为目的;发展综合价格及其计价体系,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以竞争、交换为目的。两者便是“定额是综合价格量的基础,综合价格是定额价的衡量及评判”,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单位估价表、费用定额量价合一的陈述,应当还“量”于施工定额或企业技术定额范畴,还“价、费”于综合价格的市场供求决定领域。以求建立“量的管理即定额管理,价的确定即综合价格运作”这样一种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工程及工程造价管理大模样,并各自展开其发生、发展、互动、代谢的进程。努力朝把握事物发展的主流方向行进,逐步向问题最终解决的目标不断靠近,抓大放小、循序渐进,是我们改革事业应当遵循的原则。从我们已走过的、正在走的路和我们将要走的路来看,我国工程计价改革通向二十一世纪之路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我们曾一同走过预算定额管理的从前、一起步入综合价格计价的今朝,期待着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探索的事业中来,让我们以论实求真、一往无前的意志,一道携手踏入新世纪。" [" p# c% H/ S4 H4 }+ Y
                                                                     ——《项目管理网》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3 11: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13 16: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受用!特别是从事与工程相关的,应该看看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28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