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6-5-30 08:36 |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3 天 连续签到:1 天
|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湖南和贵州的雪灾其实不是雪灾,而是冰灾。所谓的“暴风雪”是不存在的。既无暴风,也无暴雪。开始是小雨,但是,由于温度低于0°C,所以,一落下就结冰。落在电线上的,就在电线上结成冰,落在地面上的,就在地面上结成冰。这种雨,被称之为“冻雨”。后来才连续下了几场雪,雪并不大,可是连续低温的日子却很长,最后造成的结果也是结冰。使得电线上、路面上的冰越结越厚,最后造成机场封闭、高速封闭,电塔倒塌,铁路供电中断而停运,居民无电取暖而在冷如冰窖的家中挨冻,高速公路上的司乘人员被困在饥寒交迫之中。北方的朋友不理解南方的灾情,主要是不明白冻雨与雪的区别。
7 S+ O6 z8 L+ |2 S8 G/ c2 h 冻雨造成的冰灾首先体现在电力上。高压输电线上结了几十毫米厚的冰,致使铁塔不堪重负而倒塌,进而致使电力供应中断。那么,这个冰冻灾害有没有办法预防或者化解呢?
& z* `1 n, k( x( o 网上不少人提出了短路融冰的概念,遭到部分辩护士们的否认甚至谩骂,说什么“技术复杂”,说什么“成本太高”,说什么“技术不成熟”,说什么“没有安装设备”,等等。一批外行网络评论员在那里胡搅蛮缠混淆是非。其实,短路融冰技术是成熟的,也是简单的,而且是早就使用过的,甚至湖南的专家还在《中国电力》上发表过文章,具体预言了今年会有冻雨出现,应该及早作出预案,防备可能的冰灾出现。我记得十多年前,长沙就使用过这个融冰技术,当时还作为部分线路拉闸限电的理由而向居民做出过解释。% D8 Z& y8 w+ k. w
电力专业的教科书对此也有论述。所以,每个电力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为了简明扼要,这里引用一小段如下:" D6 C8 V: }. a9 S- _" _
电力系统防冻融冰工作是保证电网冬季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为了和冰害作斗争,在电力线路设计和施工中除采用 “避、抗、防”等措施外,短路融冰是防止冰害事故的主要手段。
/ Q" J5 D1 R/ q! K% G; Z) s) m1 H6 Q# R 1 短路融冰的原理5 w7 X7 u& u* h- ?9 P8 r. E
短路融冰,即在架空线路的某一点装设三相融冰短接线 (但不接地),再对线路送融冰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线路发热,从而将架空线路上的覆冰融化。 `0 S; A0 z2 F0 k1 r
湖南这次罕见的冰灾,酿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没有及早采取短路融冰措施是一个根本原因,不能不说这是电力部门的失职。
0 M. U3 Q) l4 _$ N' m 为什么电力部门早期不肯采取短路融冰措施,估计原因可能是:1.当时正在开两会,采取短路融冰,造成部分线路拉闸限电,可能会影响政治气氛,因而不敢贸然使用;2.短路融冰肯定需要耗费一定的电能,从经济方面考虑,能不用尽可能不用;3.对后续冰冻天气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指望天气能很快转好,因而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这三条当然只是局外人的估计,或许只是其中的一条,或许还有其它原因,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电力部门的失职是不可推卸的。如果在灾难过后,不追究决策者管理者的责任,那真是天理难容!
- t# a4 l# }. I* i 不可否认,在这次救灾过程中,政府在后期表现不错,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的发生。参加救灾的电力职工、武警战士、解放军,也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功不可没,他们是值得称颂和敬仰的。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在初期反应迟钝,面对灾难束手无策,紧急预案形同虚设。困在高速公路上和火车上的人们,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早就应该采取的措施迟迟不见,领导们也不闻不问。一直到七八天后,湖南两会提前一天结束,却发现,各地州市的党政一把手全部困在长沙,无法返回本地区指挥抗灾救灾。如果及早调动解放军上路除冰,高速公路会堵这么久吗?如果及早采取短路融冰措施,电力铁塔会倒这么多吗?如果及早开出野战炊事车,会有那么多人那么久地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吗?; T9 N; ]$ `7 Y4 d5 G
灾难过后,别急于开庆功会、表彰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惩处应该惩处的官员,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这才是预防类似的灾难的良策。改改那些只会歌功颂德评功摆好的恶习吧!有成绩,不说也抹杀不了;有问题,不说,不准说,就是一切灾难的根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