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电网规划滞后导致内蒙古风电无法顺利输出
+ w* ]% ]3 I' G" z, w$ ?% _ / ?2 q) M* l6 _/ h
截至2010年6月底,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风力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761万千瓦;年发电量98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预计到今年年底,内蒙古风力发电装机总量有望突破1000万千瓦。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发电量,与现有输出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为草原风电谋求出路已成为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
# A/ E7 ?5 j' \
8 w. J2 w& A$ W6 b# g8 P! p) c 资源优势成产业优势
3 e* B( t4 x/ ~3 w8 g& m : s3 f, k- u) X9 A+ ^. e
日前举行的“2010内蒙古风力、太阳能发电产业暨电力工业博览会”传出消息:内蒙古目前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8.9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储量为1.5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总量的一半。内蒙古风能资源具有分布广、品质优、稳定性好、连续性强、无破坏性台风和飓风、风能利用率高等特点。
8 r: l) ?: V6 O1 Z 1 [. H1 S/ @- s! f& l
内蒙古大容量并网风电机组的发展始于1989年,于2005年以来快速崛起。广袤草原上掀起风力发电投资热潮。大唐、华电、华能、中广核、京能、龙源、国网等国内各大电力企业都已进入内蒙古风电场建设。
6 d9 G2 W8 l+ ?, _ . i, q' \1 v$ }, r }
近年来,与风电场建设配套的风电设备制造业抓住市场机遇,也得到较快发展。实际运行数据表明,内蒙古风电设备年平均利用时间达2678小时,达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领先水平。6 I$ L; y1 s6 d! o. Y* u3 i8 c
$ Z. F# C1 k l5 {3 c5 J! G, K 记者了解到,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风电机组的制造成本和项目开发成本不断降低。现在世界上建设风力发电的单位造价大约为1万美元/千瓦,我国风电的初始投资也从1994年的约1.2万元/千瓦降低到现在的8000元/千瓦~9000元/千瓦左右,降低了25%~33%。目前,风电机组造价仍约为燃煤火力发电单位造价的两倍以上。/ c( [; e6 @; d
0 Z0 K/ T9 ^# p+ k
发出电却送不出去" Y3 \6 V% y! P* ^. z, ~
# m! [& W$ S0 \2 `. n, r 好风也得凭借力。内蒙古不断增加的发电量,与现有的输出能力差距越来越大。据悉,目前整个蒙西电网共有两条500千伏东送华北的对外输电通道,输送能力虽有430万千瓦,但高峰为390万千瓦,低谷250万千瓦。也就是说,送电量为白天390万千瓦,后半夜则只有250万千瓦。在后半夜受限的,恰恰大部分是优质的风能资源。1 Z6 G: T6 c g: Q' T, e- ^
9 |( E/ J7 f0 x 据称,电网并不愿大规模接纳风电,原因是多样的。龙源电力集团总工程师杨校生认为:“目前真正制约其风电接入电网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到行政管理、产业发展以及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
8 H$ ~$ x) Y+ p4 W! e" h
4 U. \) i3 n$ b$ `8 | 他说,运用坚强智能电网有望改善风电调峰能力不足的劣势,而发电企业在技术上改进提高也已经具备条件。但对于电网公司而言,风电要靠火电来调峰,得调别的企业的电,这就涉及协调各种关系,电网、不同的发电企业之间都有各自的利益和难处。风电接纳困局的真正解决之道在于“电网规划要跟上,在国家政策上应把电网公司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 _8 {; p+ \8 z7 T7 i' |0 c
9 k- x) v% G* t5 J: q% k5 g/ ], } 国家电网最新传出消息: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规划建设两条内蒙古风电输电线,共1200万千瓦。一旦建成,更多草原风电将可并入华北电网。但也有专家对此并不乐观:“一个风电场最快两个月就能建好,而电网从规划审批到建设,则要持续多年,远水解不了近渴。”1 Y" y( k+ W6 u7 t1 K
3 p+ D+ t9 m o- t( V 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曾提出风电并网输送以外的第二条道路,即“大规模非并网风电”——通过在区内发展电解铝、PVC等高耗能企业,将风电就地消耗。但对于内蒙古来说这也存在现实问题。高耗能往往意味着高污染,项目通不过环评。而且,当地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出于保护考虑,本地的煤炭、石油、碱矿等行业,一般只做初加工就运送出去,深度加工的企业都不被允许。
楼主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