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昨天在配电与农电版块发了这个帖子,没什么反映,刚刚发现原来发错版块了,哎,重新发一次,大家讨论一下吧。 最近要做一个智能配电网网架结构规划,但是目前资料很少,据说还没有什么带头人组织写完善得规划要求。
$ ? u9 N/ @6 c9 | 方向性的规划要求很多,诸如:1.智能配电网应该具有可靠而灵活的分层、分布局的拓扑结构,满足配电系统运行控制、故障处理、系统通信的要求;2.新的规划要充分论证网架结构的合理性。过去我们的一些电网网架结构不太合理,如供电范围、供电半径、设备选型等都没有考虑到未来20~30年负荷的发展,这些问题在规划时将充分考虑。5 y" Q( m( ^% T/ i) `$ F `9 Y3 ?2 ^
目前据我理解,网架结构的规划首先应该包括如下方面:4 c- B& _& _2 O$ U/ v; T6 Z4 b
1.接线方式的优化:N-1准则,增加双联络的接线方式。满足转供的要求。 X7 z. f7 N. j! q# R2 f7 A6 x+ d% L
2.开关配置优化,对馈线进行开关点的优化。
' {$ e9 t: U+ h0 y4 o3 N
" D$ @) A/ \! M6 z+ `+ q 基于以上叙述,我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 G% h9 a' c* F8 i
1。 坚强的网架结构是否可以理解为大范围的“手拉手”(双联络)接线方式?据说日本的配电网手拉手接线方式非常多,像是“网格状”- l( r! }! T1 n: Q7 {4 P
2。关于供电范围、供电半径、设备选型有什么指标性的要求吗?
9 H) h. q8 B0 S* N+ Z6 v- u 3。除了以上几点,还有没有其他需要考虑的?
9 C2 `% p3 [; P7 i: b5 o 希望大家踊跃拍砖,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