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1611|回复: 2

(重发)智能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规划问题讨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23 10: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昨天在配电与农电版块发了这个帖子,没什么反映,刚刚发现原来发错版块了,哎,重新发一次,大家讨论一下吧。     最近要做一个智能配电网网架结构规划,但是目前资料很少,据说还没有什么带头人组织写完善得规划要求。   6 t/ V9 O" T/ q7 \, B& f
     方向性的规划要求很多,诸如:1.智能配电网应该具有可靠而灵活的分层、分布局的拓扑结构,满足配电系统运行控制、故障处理、系统通信的要求;2.新的规划要充分论证网架结构的合理性。过去我们的一些电网网架结构不太合理,如供电范围、供电半径、设备选型等都没有考虑到未来2030年负荷的发展,这些问题在规划时将充分考虑。
0 L, h4 A( m: V4 ~' f2 z   目前据我理解,网架结构的规划首先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H1 |; u% {, g! Q8 N5 D; v
     1.接线方式的优化:N-1准则,增加双联络的接线方式。满足转供的要求。
; O- \; z: i# s( z$ v8 {- i    2.开关配置优化,对馈线进行开关点的优化。
6 ^7 `, G7 F/ R! e1 f8 D4 j2 g
+ c! n' h! S% t1 H   基于以上叙述,我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
8 |* |! t; W( g$ [     1。 坚强的网架结构是否可以理解为大范围的“手拉手”(双联络)接线方式?据说日本的配电网手拉手接线方式非常多,像是“网格状”
( v0 R" L# D- S+ d& ]. J1 w     2。关于供电范围、供电半径、设备选型有什么指标性的要求吗?% Q1 C8 W+ |3 X: a0 ]
     3。除了以上几点,还有没有其他需要考虑的?
0 e) |2 x5 \' V! g# ]   希望大家踊跃拍砖,不吝赐教。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6-4-17 23:45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3]偶尔看看II

    累计签到:14 天
    连续签到:2 天
    发表于 2010-10-23 22: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读一下,余贻鑫原始关于智能配电网的论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学分 +5 收起 理由
    osata + 5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0: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p0o9i8u7 9 U/ |3 [6 L+ u: T2 Q, j" k! P

    8 T* }6 _# m8 S6 L2 v- h3 P; t# ~7 a& O$ Y
       嗯,好的。谢谢。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5 21: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