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4582|回复: 11

如何进行同塔双回线路的感应电压,电流计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6-12-21 10:53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6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0-1-25 22: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在做同塔双回线路的感应电压,电流计算时,应该选什么样的线路模型?比较困惑,烦请高手指点一二。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6 10: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大笨蛋 / |( V2 o4 e; R: e
        应该选择频变分布参数模型,即phase dependent (phase) model,导线和避雷线的型号、空间几何排列结构、导线换位情况、大地电阻率、线路潮流等都会对同塔双回电磁耦合产生影响。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0-1-26 16: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好一概而论,如果是计算稳态的感应电压或是电流的话,PI模型反而更准确一些,在Dommel 的emtp theory里也提到了这样的一个实例(第4章53页),用PI模型计算稳态的多线回路的感应电压与电流,和实测的值非常接近。我计算过一些电缆的稳态感应电压与电流,和一些实测值还有标准里数据比较,也是PI模型更准确一些。频率相关的模型更适合于涵盖频率范围比较广的暂态现象,尤其是线路参数随频率变化明显的计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6-12-21 10:53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6 天
    连续签到: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7: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指点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9 11: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有意义的课题,现在国内同塔双回线路参数测试的数值存在争议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9 17: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dongchch
    1 Q% K! S9 ?0 z2 k( L* X
    - I( J# e# ]* S8 |- j
    9 W6 \0 x4 L* V 董版主,你好!
    . ^/ u% [; y$ t5 S+ S9 y) H0 u  {1 p4 @  T! z3 r  Q* ~, g# Z
    我想了解LCC是不最对只能生成9根导线??在MODEL数据卡里面只能加至9就不能再加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0-1-29 19: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angle_xhl
    % z, C: Y+ }$ R* T8 ~2 R& s5 E! S# i6 p
    . D* }* d+ t7 D  |! T9 _% r
        可否详细介绍一下,存在哪些争议么?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1-9 03:12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0-1-29 19: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ougaofei
    ) x$ G4 I; a% g: c6 _
    ; m6 {& `! d3 }7 P% H
    * z- `1 q$ d& b) z    新的版本LCC支持到24相耦合计算,Models支持26接口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9 22: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dongchch 2 F2 q" r) @9 g) c5 J' O# v/ [
    8 I' }! i- q( ?- t! s  J! ~6 O
    : k" O* g/ U3 q
        目前,就线路参数的测试方法来讲,不同厂家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就其根本来说,都是异频法测试。但现场测试所得到的参数的准确性,受感应电压的影响,各不相同。究竟哪一种方法测试得到的线路参数是最准确的,无法证实。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30 18: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大笨蛋
    5 T5 x$ B7 T: Z+ A) f: u
    . K% h: ?' x% C3 Z* j; Q1 Z/ V6 Q& z. R  J
        如何运用ATP计算同塔多回路感应电流电压
    7 U. Q5 X( R1 |; i, U. [2 _6 Rhttps://tech.cepsc.com/thread-36016-1-1.html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2 23: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