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浅谈电力技术的学习方法
3 j, Z! g* z, j: k0 }9 ]
/ `, h' v! m( u [--------------------------------------------------------------------------------
* o+ b2 d2 B) r+ `# w
. K4 E# q8 E; t6 _作者: 龙华清
' e/ V6 n9 f* p1 p9 }6 y/ j7 f3 p7 ~
--------------------------------------------------------------------------------% E1 ]6 n; E5 V/ Q" L
7 O1 }8 _3 V4 z7 D* a' z
9 E+ f j/ ~: |# R4 Z( o5 Y电力技术点多面广且深,对于在岗的员工来说,能否在一定时间内掌握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固然与自己的文化水平(阅读能力)和努力的程度有关。不过,现实中有些员工片面的认为学习是课堂里听课、求技是拜师成陡、动手是师父手把手情怀下的赠予。纵然心至于学,多是囫囵吞枣不觉其味。一年下来自己很难估计究竟学了哪些,好象技有所长,又觉信心不足,倒还怨着施展的机会不够,茫然之中岁月一再蹉跎。世上有一句欠雅的俗语:“技术是偷来的”,其积极的一面就是我们不能依靠他人而失去对技术问题的独立思考,并随时保持警觉的心态,捕捉可供学习技术的机会。为此,这里就如何快捷而有效的掌握电力技术,在学习方法上作如下商榷:
" n5 i' R0 i) P J# K, R7 _. B ~, A2 @! H1 W
论及“经验型员工与知识型员工”,从电力技术的角度来说,前者解决电力技术中的局部问题,后者(或称复合性人才)可以解决一系列的电力技术问题。由此,我们当依据自身的文化水平找准角色是第一要务。先从思想认识上明白成为电力人学习电力技术是既文明又实用的荣耀之事。因为电力财富必经由有技能的员工直接创造,其技自可终身受用。若技术精湛,则不仅被单位格外器重、添增人望,还可成为社会实用的技能人才。想想这些,还用愁自身的发展空间吗?就是文化底子薄也当明了:经验与知识其实是一个东西;长年累月的经验由于量的积累终会成为知识型的职工。基于此念,得从电力技术的理论学起,意即“学习工作化”。我们可找一些问答式(在电力技术已具备了考究能力人不在注意的范围内)的理论书籍,如“什么是电流?”、“什么是三相交流电流?”等。这样当你在看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思绪的明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果是一本纯电工理论书,其概念往往偶于物理含义的论述之中,给人以抓不到要领之感,甚至造成相关概念的混淆,带来心身无为的疲劳。9 h4 f$ }2 G. N# a; i
- D3 L. h, I' k7 ^从电力技术的实践来说,就是今天说的“工作学习化”。为获得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早日形成解决电力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当根据电力生产是一个不间断连续运行的特点,不防将一天24小时作为技术实践的机会。- Z# [; d2 `# k0 K4 L& X
8 I A& f7 d5 F: q/ e3 ?! r2 V6 W
上班期间,就你所在生产区域内的电气或机械动力系统作观察,意即熟悉设备,搞清各盘框及设备的具体地理空间位置。一日之内不求多、而在实。当通过日积月累如此意识的作为,便构成了设备在脑海里的刺激。由于人天生就具有条件反射的生理功能。下班后,在阅读相关专业书本知识时,由上班中感知得到的设备信息便自然与之形成了良性互动,作用的结果将是电力技术知识作为有形而存于意识之中。加之和同事们平时在技术问题上善意的争与论,设备及设备间的作用功能、联接的物理形式及因果关系就会自不自然的明晰起来。: C1 @2 l1 w/ F0 h
: O- ~/ s% e8 d" g8 T& X上为电力生产设备的静态或者说是在正常运行中技术理论的学习方法,当电力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或事故后又如何学习,其方法如下:6 W6 ?, ]! _( n* y- l/ g
' F4 k5 Y7 _- C# ?
从自身工作责任的角度来说,不希望当班期间出现设备故障或事故,这不是说万一设备出了问题,不是一个煅炼动手能力的机会,而强调的是当班8小时以外出现此类情况,我们是否亦当如此,回答是肯定的。现场中,要集中精力看师父在问题设备处理中仰高视低、前招后式的行为姿态、使用工具的粗与细。为获得师父处理设备问题的过程知识,不防下意识的跟着他动。说白了就是不放过师父此时的任何动作细节。目的是给自己烙下今后技术实践可供借鉴的印记。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主动配合师父劳作,使肢体从中获得感知度。回家后立即作好记录,以备来日技术研究之用。其实,电力生产设备通常只存在技术预防性的维护工作,很少因问题设备而影响生产,把在此种情况下作为煅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很少。而动手能力,就是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工作效果的能力,是衡量员工技术素质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凡出现了所谓的“机会”,我们就不能放过,哪怕是不在当班的深更半夜,或节假日之中。就是说电力技术动手的机会存在于一天24小时之内,绝不仅仅是自己当班的8小时之中。由此而推之,工作一年,动手的机会好比是3年应在其理。特别是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期间,发、变电工种的员工更要亲临电力生产车间,就是设备没有问题,也会得到风险承担能力(胆大心细)的煅炼。危机情况或恶劣天气环境下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承担能力是很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缺此,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电力生产技术人员。1 a$ Y) S. J5 v
2 I6 V1 v! r7 T" `5 @, m再就是电力生产系统惯例的冬试冬修。事前当思考哪些是平时不宜肢体触及的设备,趁此机会熟悉。细心领会自己平时有把握的电气回路或机械动力系统的技术资料,准备相应工具,以实打实的精神,用“顺藤摸瓜”的方法辨明设备及设备间的因果关系和它们间物理联接的形式。这样既夯实了自身动手能力的基本功,又获得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感悟。
P# x% ~% P" F* H9 W2 w# X- \9 y4 G3 e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电力技术在书本上工作中如上述学习的累集过程,就是“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精神实质的具体行动。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持之以恒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舍此,而谓之人生的价值要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与木之无根、水之无源又有何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