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8844.43米!珠峰高程(高度在测量学中叫高程)新数据于9日正式发布。与1975年公布的8848.13 米相比,此次公布的新数据降低了3.7米。“过去不是说珠峰一直在长高吗?怎么一下‘矮’了这么多?”很多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作为全程跟踪此次珠峰测量行动的记者,我了解到这个数据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 b: R9 I* [: a. z0 g/ T 珠峰是变矮了吗?
$ K- ~% S$ I9 z8 H# Z
$ M S1 Z, i; K! C& x A& o& u 陈俊勇院士是1975年我国珠峰高程测定的方案设计者和组织者之一,还是当时测量数据计算组的组长。他说:“我并不同意珠峰降低的提法。”
( a5 [/ P4 X, Z8 @) |: M" v1 H0 t: A* v/ ?
他向记者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3.7米数据上的差距事实上来源于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冰雪厚度测量数据的差异。1975年,测得峰顶雪深数据是 0.92米,而这次测量是3.50米,两者之间相差近2.6米。“1975年,由于技术的原因,在测雪深的时候没有达到真正的岩面。”陈俊勇说,当时的数据是登顶队员潘多用标杆插入雪地,插不动了就认为是到达了岩石,这个数字正是0.92米。但这只是达到了上面雪层的覆盖。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冰雪雷达探测仪对珠峰峰顶进行了扫描探测,发现珠峰峰顶岩石上方是由密度不同的三层物质组成,最上面是积雪层,厚度大约1米;积雪层下方是冰层,厚度大约1.5米;再下面一层密度比岩石小,但是比冰层大,推断是冰和碎石的混合层,厚度大约1米。这三层加起来就是整个冰雪层的厚度3.5米。3 o+ `/ Y$ Q( a1 @( c
+ _$ J% @/ a' J+ T. _7 g: M
第二部分是此次计算出的珠峰峰顶大地水准面的起算面,与1975年相比,提升了大约0.7—0.8米,也就意味着珠峰又低了0.7—0.8米。“在测量学中,高程起算面是该地大地水准面,我国则是黄海平均海平面一直延伸到珠峰下的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的计算涉及到重力场,十分复杂。”1975年,我们的资料十分有限;而今年的测量,我们利用了国际上最新的技术资料,取得了较为准确的大地水准面起算面。
5 W9 I3 }& J0 i" K2 ?( w& V3 M" `1 {' D9 u; r. N9 r
第三部分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差异,大约0.3米—0.4米。这些因素可能是误差原因,也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化、雪面下降等。
8 t4 t8 N; m5 h" P
1 j/ \7 ^( J% D% Y5 t+ @ 新数据科学吗?
2 P# h2 b$ V) u. l4 K8 b* `/ b& p
5 b% v% U" I) {3 i h1 _) x; V “我们这次测量,实现了五个方面的创新。”陈俊勇院士告诉记者:第一个创新是第一次大规模采用先进的GPS卫星大地测量技术,获得了高精度的基础数据;第二个创新,是改进了传统的测量方案,在峰顶交会测量中进行了激光测距,这是1975年测量中没有做到的,大大提高了精度;第三个创新,是对峰顶冰雪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雷达探测,首次获得了比较准确的冰雪层的厚度数据,误差在0.1米;第四个创新,是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力测量,测量点超过600个;第五个创新,是在珠峰大本营施放了探空气球,对珠峰高程数据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气象修正。正是由于这五个方面的创新,使得这次的珠峰高程新数据“含金量十足”。4 d+ b; _" P% ^ T& e! C1 ~
: Q3 B8 ?5 S- b. c) y& ?
国际上会承认吗?
* c# r. g& j6 D0 H+ Z# q, J9 Y* F6 ]& {9 G3 }% _4 g
在历史上,关于珠峰高度的争论从未停止。近20年来,各国科学家就进行过十多次测量。其中比较著名的几次是:1987年,意大利人阿迪托·德希奥测得珠峰高程为8872米;1992年,意大利科学家乔治·普瑞迪测量出珠峰高度为8846.10米;1999年,美国“千禧年珠峰测量”计划总策划人和实施者布兰德福特·沃斯本宣布测量结果为8850米。/ F$ n$ o) h1 ]: E9 Y9 G# N. z
6 F8 H% e7 S- f4 L7 w+ J% n% r. x7 {
对于我国刚公布的数据能否被国际上普遍采用,陈俊勇院士信心十足:“只要了解我们的测量方案、测量经过、分析计算等详细情况,就会逐步接收我们的数据”。“国际上的使用要一个过程,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今天公布时起,这就是惟一权威的数据。”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说,根据测绘法,不管我们的教科书、地图册,还是其他有关的各种产品、制品,包括各种社会活动中,都要采用今天公布的新高程数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