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lx467200 9 L7 M7 n) W* P$ z h+ T) j
你好,EMTP原理中对非线性元件处理方法不同:《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与EMTP应用》一书117-118页0 ]4 x. H. [+ a& I. N* V4 d
时间滞后法:假定网络中含有非线性电感,已知它们的磁通与电流的关系,要求在t时刻网络各节点电压。系统在求解t时刻状态时,假定 (t-Δt)时的状态是已知的。因此非线性电感两端电压是巳知的,采用梯形积分法则,即可求得Φ(t-Δt),再由非线性特性,求得相应的i (t-Δt);用此电流源去代替非线性电感元件,即相当于i(t-Δt)的电流源,去求解t时刻节点方程。只要Δt取得足够小,解是足够精确的,理论上任何数量的非线性电感都可以用此电流源来代替。这一方法使用方便,一般仅用于要求步长非常小的非线性电感。 补偿法: 补偿法的思想 系统中的非线性元件只影响所在支路的导纳值,并不影响网络结构;另一方面根据电路理论,网络中的任一无源元件,可以用有源元件(定电压源或定电流源)等效代替,不影响整个网络状态,这是求解电路的补偿法思想。 电网的暂态计算是通过间隔为 Δt的许多离散点计算来实现的。补偿法在每一个Δt循环中按以下3步进行: (1)断开所有用补偿法求解的非线性元件,对线性系统(该系统可能含有非线性元件,但在某一个Δt中是线性的)用戴维宁定理,求断开点看进去的等值电路。 (2)根据非线性元件特性和第一步求得的等值电路,该电阻是进入步长循环前计算的,每次开关打开或闭合后应重新计算。使用曲线相交法,求出流入非线性元件的电流。 (3)根据迭代原理,用幅值等于第二步求出的非线性元件电流值的电流源依次代替非线性元件,修正第一步中算出的节点电压,最后求出网络的最终值。 书中150页
& D( L! A9 v5 S# ?$ Y; [" T(1) [R(i) Type 99] 为 折线表示的非线性电阻(时间滞后型) (2) [R(i) Type 92] 为 折线表示的非线性电阻(补偿型) 8 Q" ?- S, |8 a7 R! W
时变电阻、非线性电感等非线性元件的处理都有 时间滞后型和补偿型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