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3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 z7 {; g$ m# V4 F% W
3.0.1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应避免强烈的震动、倾倒、受潮、腐蚀,确保不损坏箱体外表面以及箱内部件。 3.0.2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贮存。 3.0.3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充油电缆至压力油箱间的油管应固定,不得损伤。压力油箱应牢固,压力指示应符合要求。 滚动时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 3.0.4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及时进行检查: 1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2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附件应齐全;电缆外观不应受损。 3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 4充油电缆的压力油箱、油管、阀门和压力表应符合要求且完好无损。 3.0.5电缆及其有关材料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贮存: 1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当受件限制时,盘下应加垫,存放处不得积水。 2电缆终端瓷套在贮存时,应有防止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3电缆附件的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4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5电缆桥架应分类保管,不得因受力变形。 3.0.6电缆及附件在安装前的保管,其保管期限为一年及以内。当需长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保管的专门规定。 3.0.7电缆在保管期间,电缆盘及包装应完好,标志应齐全,封端应严密。当有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充油电缆应经常检查油压,并作记录,油压不得降至最低值。当油压降至零或出现真空时,应及时处理。 4电缆线路附属设施和构筑物的施工
4 @' p) |0 X- E9 U' O3 ?4.1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4 Z, C* e! u' Y) X6 e7 k
4.1.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4.1.2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漆。 4.1.3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内径尚不宜小于100mm。 4.1.4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4.1.5电缆管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m。 2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4.1.6电缆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2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封焊。 4.1.7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4.1.8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4.1.9敷设混凝土、陶土、石棉水泥等电缆管时,其地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电缆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2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3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4.2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 ~4 _( U7 a0 }( I! }
4.2.1电缆支架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材应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无卷边、毛刺。 2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mm。 3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位于湿热、盐雾以及有化学腐蚀地区时,应根据设计 作特殊的防腐处理。 4.2.2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表4.2.2的规定。但层间净距不应小于两倍电缆外径加10mm,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不应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50mm。 表4.2.2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值(mm) 电缆类型和敷设特征 | 支(吊)架 | 桥架 | 控制电缆 | 120 | 200 | 电力电缆 | 10kV及以下(除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外) | 150~200 | 250 | 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 | 200~250 | 300 | 35kV单芯 | 35kV三芯 110kV及以上,每层多于1根 | 300 | 350 | 110kV及以上,每层1根 | 250 | 300 | 电缆敷设于槽盒内 | h+80 | h+100 |
注:h表示槽盒外壳高度。 4.2.3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挡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安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地面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表4.2.3的数值。 表4.2.3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地面的距离 敷设方式 | 电缆隧道及夹层 | 电缆沟 | 吊架 | 桥架 | 最上层至沟顶或楼板 | 300~350 | 150~200 | 150~200 | 350~450 | 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 | 100~150 | 50~100 | — | 100~150 |
4.2.4组装后的钢结构竖井,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2/1000;支架横撑的水平误差不应大于其宽度的2/1000;竖井对角线的偏差不应大于其对角线长度的5/1000。 4.2.5电缆桥架的配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梯架(托盘)、电缆梯架(托盘)的支(吊)架、连接件和附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 2电缆梯架(托盘)的规格、支吊跨距、防腐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4.2.6梯架(托盘)在每个支吊架上的固定应牢固;梯架(托盘)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梯架(托盘)的外侧。 铝合金梯架在钢制支吊架上固定时,应有防电化腐蚀的措施。 4.2.7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15m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 4.2.8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4.2.9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4.3电缆线路其它防护设施与构筑物的施工( i$ q( V @+ `" H
4.3.1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电缆线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人孔爬梯的安装已完成; 3)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 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 4)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 5)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的门窗安装完毕。 3电缆线路安装完毕后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完成由于预埋件补遗、开孔、扩孔等需要而造成的建筑工程装饰工作。 4.3.2城市电网的电缆分接箱、箱式变基础及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4.3.3电缆工作井尺寸应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电缆井内应设有积水坑,上盖金属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