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29601|回复: 29

[讨论] 潘家铮院士:水电与中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29 07: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 S* l& B/ y" @: a6 F$ j0 A1 @7 `- K一、 中国到底有多少水电资源
: p$ }3 r' r; z3 [  R# K# q% J" U9 k( P" H" ]" M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流入海,蕴藏着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中国到底有多少水电资源可以开发,随看普查的深入,数据不断更新。过去有两个数据经常为人引用,即:全国技术可开发的容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量为1.92万亿千瓦小时。经过最近的大复查,较可靠的数字是:我国大陆部分水电的理论蕴藏容量为6.944亿千瓦(按8760运行小时计),年电量6.0829万亿千瓦小时,其中技术可开发容量为5.416亿千瓦,年发电量为2.474万亿千瓦小时,列世界之冠。
* R& b3 N* K# j' g; ]$ G
9 ?2 l: ?7 n2 f5 e. Z  这次调查统计工作做得很仔细。首先查清十三个 “水电基地”的资源。所谓 “水电基地”是指在水汁电资源富集的流域或地区内,划出开发条件最现实的干流河段(一般为中、下游河段)和部分支流段,根据查勘规划资料,布置梯级,确定各枢纽的容量和电量,加以统计。这是我国水电资源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第二部分是上述流域、地区在 “基地”范围以外的上游、支流中所蕴藏的资源,以及其他流域、地区内的资源,第三则是遍布全国的小水电。三者合计得到全国总数。水电资源暴露在地表,可以眼见耳闻,流量和落差的测定比较简单准确,因此数值可信度高。这和煤、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不同,后者深理地下,勘探工作量大而困难,地质储量和精查后能采出的储量有巨大区别,风险性当然较大。
: q; T% e; `1 ?3 I8 p% L1 R* }1 L- p) W% c1 t! |4 [4 T
  还有一组数字称为 “经济可开发量”(容量为4.48亿千瓦,电量为1.753万亿千瓦小时)。鉴于“经济可开发”的范畴取决于很多条件,随着形势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油、气、煤价的不断攀升,会有所改变,因此我不建议以此作为衡量标准。
, u3 R/ |4 }2 X8 `, @$ @3 _* V
6 S- E5 ~0 i7 c5 V; }* L' j$ |  在最新普查成果经国家正式公布后,建议以此作为我们的统一口径。9 T' Z4 O# L3 X" W# P; _  v
/ i! B- O! f/ v2 B: ^3 _% `
二、 中国水电开发的重要里程碑9 F# k/ }* q: d- o4 \' o( D: N( x) K0 x' R
2 O& h3 W2 I1 c. l, M: r
  2004年9月,随着黄河公伯峡水电站首台30万千瓦机组的投产,中国水电总容量突破了一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9月26 日,水电工程各领域老中青代表云集在母亲河畔公伯峡工地,举行了隆重的庆典。黄菊、曾培炎副总理亲笔写下热情洋溢的批语。尤其许多白发苍苍为水电事业作出终生奉献的老战士们更是心潮激动热泪如狂。情景异常感人,将载入水电史册之中。) r( |( n) y" n& ~
& n  e) O- ]% h$ p& }
  但即使是1亿千瓦,扣除抽水蓄能后,也只占可开发容量的17%。按电量计,为值更低(2003年水电发电量2830亿千瓦小时,占可开发量的11.4)。可见今后开发任务之艰巨。可喜的是,在国家“大力发展水电”和“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电力发展政策指导下,当前我国水电开发面临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世界上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已有10台机组发电,不久将提前竣工。现在在建的水电中, 20万千瓦以上的有4640万千瓦,大型抽水蓄能有720万千瓦。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乌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等十二个大水电基地正在全面开发建设。在东部和沿海水能资源较少的地区,仍有不少中小型、低水头水能可以利用,还需兴建一大批高水头大容量的抽水蓄能电站,以解决调峰填谷问题。这样的开发规模不仅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在全球也是世无前例的。预期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水电容量将达到1.5亿和2.5亿千瓦,出现第二、第三个里程碑。届时,中国将建成无数称冠世界的高坝、长隧洞、巨型电厂和制造相应的机电设备,解决泥沙、消能、环保各种问题。中国无疑将成为世界头号水电大国和水电技术强国。中国的水电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制造、更新改造…都将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大业做出重大贡献。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U( \! m7 c1 A# u  i! f

% A  }2 _: {* U$ X- e1 Z2 i, ]  但是,现在有人指出,开发水电也带来许多不利后果,要求停建大坝,重新考虑水电开发问题。那么,中国究竟要不要发展水电?这是一个必须分析清楚的问题。0 u- U* u* H% k* p* X
) w' g/ M/ y8 z* s  F% ]
三、 中国面临的能源挑战
  v9 |$ U4 C& H6 P+ |' O& X) N. {  A# _4 W
  21世纪前叶,是我国经济腾飞和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前20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将再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基础。国内和国际上无数专家都在深入分析形势和各种可能。总的看法是:中国的和平崛起不可抗拒,但确实存在许多严重的制约因素。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决定了中国的前途。当前的形势可以用国歌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s; h3 f  n2 N) D3 c+ Y8 Z2 Z1 j
3 y" F  @+ I% O4 K3 C$ }  在诸多因素中,能源和电源的供应无疑是关键问题之一。预测到2010年,全国电力装机将达9.5亿千瓦左右,年发电量达4.3万亿千瓦小时左右,2050年可能达16亿千瓦。众所周知,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体,在近期内这一局面难以改变。试设想如果4?3万亿千瓦小时的电能全赖燃煤供应,则年需燃原煤约21.5亿吨,不仅在资源、采掘运输上将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引起的环境污染也将无法想像。可以说,中国在新世纪中面临的能源挑战是世界各国中独一无二的。解决能源瓶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健康地、快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6 X7 o5 K, X' Y

* [$ w* O3 m1 e5 ^. r* u7 q  在资源、采掘、运输和污染诸问题中,尤以污染问题值得注意。因为污染环境引起的后果是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而恶化的,不仅影响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影响全球。燃煤产生的各项污染,包括排放废渣、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及二氧化碳。对前面的几项、还可以增加投入、装置先进设备加以处理或减排,对二氧化碳则显得无能为力。因为常规燃煤就是通过碳的氧化取得能量的。姑且不说中国已面临的严峻酸雨局面,二氧化碳无节制的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究竟将产生什么恶果,已引起人们的无限忧虑,最近中美科学家发现青藏高原冰川的加速消亡,更敲起了警钟。总之,如何千方百计减少燃煤数量,以缓解资源短缺和减少相应的环境污染,实在已是当务之急。在讨论研究水电开发问题时,希望不要忽略掉这个大前提。 $ U+ Q* ^# l: F3 I- k$ A9 A% `
9 B+ K' C5 Z3 U: g$ ?! G+ U
四、 开发水电是中国必然的选择
9 j, p+ G  G. s* h! i$ S( {0 X9 S: M  [7 z; r. J$ Z9 u9 w' |& T4 M
  了解中国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的严重程度后,就能较好地理解大力开发水电的必要性。
2 n- ~( {7 }5 ~1 a5 o0 h
! d' i5 z8 f; _4 y4 J  C  水电的突出特点就是再生与清洁。虽然有些人士反对这一提法,但事实就在面前:只要太阳不熄灭,水能就能年年重生。水电不排放废气、废渣、废水,不排放二氧化碳。在国际权威性会议或论坛上,不论是1992年里约日内卢各国首脑会议通过的可持续发展全球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或是2002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文件,或是2003年京都全球水论坛上都明确地把水电列入可再生能源之列。不仅如此,水电实际上是目前人类唯一能够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利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当然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研究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其它可再生清洁能源,但在可见的时期内其成本毕竟较高,数量毕竟有限,而中国恰恰拥有举世无双的水电资源,不考虑利用,就难以为人理解了。, @& ^% z+ A- E. U1 r

/ L  b4 g( l9 T( d) s1 M* P9 ~  有人觉得水电只占电力的20%,比例不够大。要看到20%不是个不足道的比例,而且不要忘记水电的再生性。如果2.474万亿千瓦小时的水能真能全部利用(实际上当然做不到),相当于每年可替代12.4亿吨原煤,或6.2亿吨原油。利用100年就是1240亿吨原煤或620亿吨原油,利用200年就是2480亿吨原煤或1240亿吨原油,远远超过我国目前已精确查明的剩余可采矿藏,何况水电还有提高电能质量、安全和大量综合利用效益。+ }. p8 t3 ~5 c2 y# x" Y7 s  Y- U
8 V* z- H# y; |/ e0 i9 }
  也有人认为反正还得烧煤,水电利用并不能彻底解决二氧化碳问题。其实二氧化碳排放量只要控制在一定数量下,是可以接受的。今后燃煤量不可能无限制增长,用水电及其它清洁能源替代了一部分燃煤后,就能达到这一目标。而且今后人们终能研究出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煤能利用方法,只是需要时日,开发水电正可补这段时间的需要。) q: k3 C6 V2 q  I5 R' P

3 N) X! V& J: d8 P- b( _# l! R; j  从以上分析可知,国家制定的电力发展政策:“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把水电排在第一位是深思熟虑后制订的一贯政策,是十分正确的。对中国来说,开发水电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选择。/ M0 o$ @6 ]# y( e! b! \

  {; C1 s" G1 F1 E; }3 ~  五、 水电开发面临的制约条件
# X  R' \+ i- u7 ~% E  Y# |0 T& m$ l1 }
  中国水电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中也面临许多制约条件,有些具有共性,有些则由中国的具体情况产生。
1 |* {7 y) ~" R; A, x- l6 F9 `; y2 u1 w; S4 T
  在建国初期,主要的限制条件是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那时我们只修过几座几百千瓦到几千千瓦的小水电,施工机械极缺,甚至连混凝土的振捣器都没有,加上经济实力薄弱,要修建大水电站简直近于做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这一困难可以说已经过去,许多外国权威都认为中国工程师“能够在任何江河上修建他们认为需要的大坝和水电站”。当然,我们在创新、质量和管理上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仍须继续努力。% @! v& c) t6 t; I+ x+ D" X

% H' n0 L2 Q' Y  其次是投入问题,尤其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基建都由国家投入。水电开发集一次、二次能源建设于一体,要和江河打交道,与单纯为发电而修的火电厂比,投入总较多、工期总较长,尽管人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在电力需求迅速增长的压力下,有限的资金总是先建火电厂,形成所谓“水火之争”。当年要上一个大水电,不知要历经多少次折腾啊!% i/ }1 B  n8 {  c9 C

' V1 _; u1 W: `0 z/ J4 B- P  这个困难在国家经济迅猛增长、综合国力极大提高、特别是电力体制深化改革后,也已成为过去。相反,出现了各大发电集团公司、独立发电企业和众多民营企业“跑马圈地”争相开发水电的局面,银行也踊跃投资,大中型水电开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跑马圈地”固然会导致人为划分势力范围和无序开发的后果,有待规范,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水电开发的速度,这是许多人当初难以想像的。
; }( T- S& |3 o! H  t* p, o, h0 U. a0 P2 V- {3 h$ a
  第三个制约因素是中国的降水在时空上极为不均,这对开发利用水电是不利的。降水在时间上的不均,不仅使河流在汛期和枯水期的流量有巨大差别,而且还会出现连续枯水年或丰水年的情况。当然可以修建水库进行调节,但所需库容巨大,投入和移民问题都较难解决。降水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水能集中在西部,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需长距离超高压送电,导致投入增加、成本提高和其他许多问题。
2 `/ b6 b; J( v( Q  I# d. J# j0 G* b' x, S6 g# Y9 k3 f
  第四个制的因素是淹没移民问题和对环境产生某些负影响。除低水头径流电站外,开发水电离不开修坝建库,总要淹没一些地,动迁一些居民,还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影响。中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移民工作困难,这无疑要增加水电开发的难度,今后也许会成为水电开发中最大的制约因素。2 v3 A! S7 U7 y; R, K2 `
6 Q( p7 R0 e3 t) v5 U' }/ _
  下面拟对后面两个因素做些简单探讨。3 F3 t4 e+ s0 A) x) y' n0 Z, o8 r2 q
% ?. @, r, }% e6 I
六、电网离不开水电、水电离不开电网
* Z5 V  @) r# V/ V, ?) p, l) I# f; G' U- Z
  为了解决我国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问题,除了需修建必要的调节水库特别是龙头水库和尽量供电附近地区外,主要的措施是将水电站纳入大电网统一调度运行。只有这样,水电及火、气、核各种电源才能都在最佳位置上发挥作用,取得最大综合效益;水电能量才能最大程度地被吸纳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燃煤量。为此,设置一些重复容量也是合理的。 3 @4 U/ p* p. X2 p! z, m6 o" J

1 P/ s, F0 }  g& E! h  汛期水电量大,此时适值迎峰度夏,正可充分利用,而由火电、气电、抽水蓄能等承担峰荷。火电机组可安排检修、贮煤。枯水期水电出力少,可以担任峰荷和安全备用,并安排维修,由火电、核电等任基荷。通过电网的优化调度,可使各种电源各得其所,水火互补,还可取得错峰效益。电网越大,越加有利于灵活科学调度。地理上的分布不均问题,也可通过电网的加强、扩大直到全国联网得到解决。原能源部黄毅诚部长有一句名言:电网离不开水电,水电离不开电网,道出了此中真理。
5 L7 ?2 k2 Y( R  N0 S8 F3 p  k- M+ ^7 k1 B+ g+ P) ~5 S
  显然,如果由各发电集团自由无序地各建电站,就很难使各种电源合理配置,优化电源结构,并与电网建设结合,实施优化调度,所以全国的电源和电网建设必须在国家的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下有序进行,以实现国家意志和全局最高利益。当前,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水火互济的政策,正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i: ]$ l0 O8 x, T0 |) `

! d7 d! G9 F7 I1 u. H% @7 b七、 关于淹没和移民问题
7 h  t. ?* A3 U, x
' a, [. m: _% z: {# [' V  开发水电需付出淹地和移民的代价,成为一大制约因素,也是许多人反对修水电的主要理由之一。土地当然是可贵的,尤其中国人多地少,更宜珍惜。但许多水电工程在淹地的同时,可以开垦出新的耕地,使下游荒滩变成良田还可使大量低产田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在负面影响中仍起有正面作用。再放开来想,几千年来,随着人口猛增,人与水争地愈演愈剧。如湖北本为云梦泽,千湖之省,现在所余无几,连洞庭湖都变成一条盲肠,后果严重。所以国家才要平垸、退田、还湖,那么不妨把建库视作另一种形式的还湖,是人对水的一些退让。水库的调节性能可远胜于湖泊或蓄洪区啊。
! S# @& j8 Y, \- @# k8 M' D. ^7 f7 B' V* M0 Q% K9 x
  总之,有付出才有收入,为了取得水能,确要淹一些地,正如城市为了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需要拨出一定土地,甚至是单价极高的郊区良田(其代价不是淹没些峡谷中的土地可比)。我们要从战略目光分析这个问题,不要简单地扣上“不可逆转的损失”而了事。当然,这绝不是说可以不重视淹地问题,应该尽一切努力减少淹地数量,可防护的尽量防护,临时用地要尽量恢复,要尽量造地和增产农业,争取以最少的土地代价取得最多的能源。今后主要水电资源在西南山区,与取得的巨大能源相比,单位淹地量还是较少的。 " Z: _; f$ B# ^0 O% W( c. O

4 j" `& g5 i7 D% {  与淹地伴生且更难处理的问题是移民,而且不应否认过去在左的思潮干扰和“改造自然、人定胜天”思想指导下,做过许多傻事,侵犯移民利益。这要引以为戒,坚决纠正,所以国家推行“开发性移民”政策。   s' T: V$ f! ^0 A; H$ }
4 v, B# U! y2 k$ G: f
  移民工作十分复杂困难,那怕只有百分之几的人未安排好,也会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安定。但事在人为,就怕不认真。真正认真负责做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像二滩、水口等利用世界银行资金的工程,其移民工作就得到以严峻闻名的世界银行的肯定。关键一在于要有妥善而切实可行的安置计划,使移民确能迁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要结合大农业和城镇化改造妥善安置,不要总是走后靠、务农的一条路。二是要有合理和充足的费用,在严格监督下使用,确实要100%用到移民上,三是要负责到底,工程投产后继续关心支持库区经济发展。使移民在工程建设中受益而不是受害。今后主要水电站位于西南峡谷中,移民量相对较少,当地经济落后,人民贫困,正要借水电开发改变面貌,所以政府、人民都支持开发,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支持,一定要做好移民工作。当然,我们也要反对脱离国情和现实的过高要求,几乎成为无底洞,使水电开发在经济上无利可图,在实施上困难重重,企业最后只能放弃,结果一害国家、二害地方、三害自己,这是极端近视和错误的做法。
( ~9 h8 n1 {. l2 D) A4 x& U: x' m4 R% `& f8 m
八、 水库淤积了怎么办
+ ^/ K0 }- _9 Y/ a1 `6 R; H$ ^, D$ f( Z% P; y4 z% F
  我国许多河流输沙量较多,在自然条件下,冲淤平衡。建库蓄水后,水深增加,流速减缓,泥沙必然要沉积在库里。因此很多同志认为水库寿命有限,迟早会淤满,后果极坏。例子就是三门峡水库。 " m, l- n" k+ [. A9 w8 s
7 {4 ~: N& n+ @% _8 c8 N+ M
  在多沙河流上建坝,运行初期总是入库泥沙多于下泄泥沙,水库逐渐淤积,从库尾开始,逐步向坝推进。经过若干年后,达到冲淤平衡,水库就不再淤积。这一段历时之长短,取决于河流的输沙量、水库条件和运行方式。我国经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实,许多水库可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即在汛期流量和沙量较大时,利用低高程的排沙泄洪孔洞尽量泄洪排沙,到枯水期再把清水蓄起来,可以大大减少水库淤积量,像三峡水库要运行百年后才达到冲淤平衡。科学的运行方式不仅可减少水库淤积量,更重要的是,在达到冲淤平衡后水库仍能保持一定的有效库容。如三峡水库在冲淤平衡后仍有80%至90%的有效库容能长期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峡水库的“寿命”是永久的。当然,如果水库条件和运行方式不利,淤积期可能较短,能保留的有效库容可能不多,水库的调节作用将削弱甚至丧失,但抬高水位的功能仍在。上游库底已淤高,在靠近大坝处出现一个大漏斗,仿佛自然河道中有一个集中落差。此时,无非水电站变成迳流式,仍可运行,如上游尚有调节水库,其功效并无大减。黄河上的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不是仍在正常发挥发电、灌溉和供水作用吗。
8 m+ P% |1 v' i' v( x9 u9 T
; H5 Y# A6 R' m* e! n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水库淤积并不总等于水库死亡。 ! ?% e( v+ b. m& ?

' e. S7 K. A8 i) M; q% @% M8 _/ P0 x& K九、 全面客观地评价水电对环境的影响
( K, G. a+ I/ B5 s" w/ X) ]; r, M- Q* t5 g+ f) b, G
  开发水电对环境会产生正负影响,过去对负面影响重视不够,解决不力,也是事实。所以成为一些人反对水电的重要理由。但把话说过头,有理也变成荒谬。一段时间内,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水坝惹是非》、《反水坝运动在世界》、《大坝时代已经结束》、《水坝热的冷 思考》、《修建水坝带来的困惑》…以反建坝、反水电为时髦。我认为,不提或不愿提水电的巨大正面贡献,不看中国的国情,完全跟西方国家某些人的调子,在一顶笼统的大帽子下,罗列一些负面影响和反对意见,从而否定建坝和水电开发,既不客观全面,也是违反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的。
/ R* A7 W. u" c5 n8 m3 G2 r. O4 h# w. s( {2 N, M
  客观地看问题,就应该既看到建坝和开发水电的正面贡献,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巨大贡献,也看到其负面影响。对于后者,具体工程各不相同,总的讲,最大的问题是淹地、移民和淤积,这些在上面已简单讨论过。其次是对生态环境的一些具体影响,如:对鱼类、景观、文物、珍稀物种、卫生、地质灾害、局地气候…可以列出百余项。其中有些可以减免,有些可以补偿,有些可以拆迁保护,有的影响极为微弱或十分遥远,都需认真分析,下一个公正的结论,再采取有效的措施,不要笼统地宣称影响面广大深远,予以否定。当然,如果该工程确实弊大于利,相信也没有人要坚持做这种遗臭万年的事。 9 C# I# n3 J/ J6 D
1 M6 E$ T% {4 a0 S; i/ I: F. K
十、 水电需要国家政策扶植
/ o4 Y" ~9 r' z  |: y/ n0 X9 K: U1 \3 B$ x6 ^1 r
  水电对国家有如此巨大的效益,其开发又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因此要大力和有效开发水电、特别要开发大型、巨型水电,必须得到国家的扶植,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企业的逐利行为,研究世界各大国的水电开发史,都会得出这一结论。   P. m+ X  f" j! H( C5 r4 w

  d' S- n2 [% f: N8 G2 ?  所谓国家扶植,就是国家把开发水电作为她的能源政策的一个基础,在一定时期内,甚至是最重要的国策之一,像巴西就是这样做的。我国历届政府都确定“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以及“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水火互济”的电力政策,对水电开发起了不可估量的支持作用。 % @1 O- _4 r# e7 H. ?7 x, B! U- [/ Q

3 [! H0 d' S# q( c  但还需要更多的具体政策的支持,包括税收政策、融资政策、电价政策、移民政策等等。中心意思是请国家各部委和各级政府认识到水电开发对国家的重大作用,在各方面予以支持,而不是把她作为利税大户,尽量从中取得好处,否则,大家视之为唐僧肉,都来“雁过拔毛”,这只雁肯定胎死腹中。 5 B! u* u3 N5 ^7 J, g5 h
) N4 q; X1 b* N5 S- C
  其实水电也并不求国家给予特殊优惠,只要求给予公正的对待。例如,水电既是一次能源开发,那么给予其它一次能源开发行业的政策也应同样给予水电。水电既是清洁能源,那么不应违反常识地把水电排除在清洁能源之外,拒绝给予相应优惠。大水电的作用远远高于小水电,目前给于小水电的政策没有理由不同样适用于大水电。水电用水发电,无采煤等上游行业,这对国家是大好事,其增值税自应适应降低。水电既为清洁能源,就不能和严重污染环境的电能在同一个标准上“竞价上网”,否则就显失公平。水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调峰和保安手段,利用小时较低,就必须给以适当的容量电价和峰荷电价。水电的充分利用,能大大降低煤耗和污染,但水情又难预知,因此对洪水期水电和“计划外水电”应扶植收购,不应拒之门外或以极低价收购。水电开发实际上也是给库区人民和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应该充分理解相互支持,这就需要一部翔实可行的移民法,……这些道理不是非常清楚的吗?
/ |8 G% m# q, a3 b! G2 I: h) I; q" l
  不幸,实际情况往往难如人意,有的甚至是背道而行,为开发水电制造种种阻碍。如果说中国的水电开发最后并不理想,这恐怕是最大原因之一了。例如说向水电征税的问题,听说有关部门要征收“水资源使用税”,按水力发电仅仅让水从水轮机中流过,利用了其能量,既未耗用一滴水,更未污染半滴水,却要征收资源税,来抬高水电成本,这合理吗?按此而论,什么风电、太阳能、生物能不是更应上资源税吗?更难想象的,为开发水电,在山里挖了几个地下洞室来安装水轮机,听说也有人动脑筋要征收“房产税”,这真让人啼笑皆非。希望有关部门以大局为重,莫使人民有“而今只剩屁无捐”之叹!
, Y+ Z( N* i6 F3 _% m& F6 `$ r: A2 o* q; y
结论与展望
( U' c9 m4 T2 Q( s
( ]: i2 t: m  Y" I9 ?  中国人民具有克服任何困难的传统和能力,我们对中国能解决能源问题具有信心。中国的水电开发更是前程似锦。中国会妥善解决开发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在2010年和2020年中国水电总容量将登上1.5亿和2.5亿千瓦的新高峰,到2050年前后,中国境内技术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绝大部份将得到利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全球的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
) C4 m* L5 O: Q6 j1 E1 X: a" H* d( y6 u. s4 H3 G8 c
  中国将同样努力地利用核能,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一切清洁能源,连同水能,成为支撑中国能源的半片天。煤仍然是中国的主要一次能源,但中国将实施煤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转化利用,直到实施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近零排放。 8 {7 G3 p' D5 `2 q* I

  p+ ?5 Q1 ^; C) W( b, e/ v9 p  其后,我们可以向大海、月球取得能源,和实现可控核聚变,最终解决能源供应问题。但我相信,到那时,中国的水电站仍将欢快地运行,中国仍将是一个清洁、高效、节俭、文明的社会,因为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6381-%--%-17984-%--%-21041-%-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7: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家铮、陆佑楣:理性对待中国水电三大问题


% b* n4 z- n: H# s$ i. B$ D! F2 V水库淤积了怎么办?如何解决库区淹没与移民问题?如何看待水电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潘家铮院士、陆佑楣院士在10月27日举行的“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指出?? " }" ~3 m& [+ ]9 i5 Q

% m" v5 m  a4 }$ Y8 {, J  水库淤积并不总等于水库死亡
2 j: f* u6 w& B
% a& `% S: x7 X1 a. L  我国许多河流输沙量较多,在自然条件下,冲淤平衡。建库蓄水后,水深增加,流速减缓,泥沙必然要沉积在库里,因此很多人认为水库寿命有限,迟早会淤满“死亡”,后果极坏,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三门峡水库。 2 y7 u1 Z% o  C! a$ k
& `0 Q1 F; C' ~: i3 y7 E+ O
  对此潘家铮院士认为,在多沙河流上建坝,运行初期总是入库泥沙多于下泄泥沙,水库逐渐淤积,从库尾开始,逐步向坝推进。经过若干年后,达到冲淤平衡,水库就不再淤积。这一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河流的输沙量、水库条件和运行方式。我国经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实,许多水库可采取“蓄清排浑”的科学运行调度方式,即在汛期流量和沙量较大时,利用低高程的排沙泄洪孔洞尽量泄洪排沙,到枯水期再把清水蓄起来,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减少水库淤积量,像三峡水库要运行百年后才能达到冲淤平衡。
9 z+ a  `) n! L+ S* {, q  |9 z* o# W% Q& r# _# X
  科学的运行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水库淤积量,更重要的是在达到冲淤平衡后水库仍能保持一定的有效库容。如三峡水库在冲淤平衡后仍有80%~90%的有效库容能长期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峡水库的“寿命”是永久的。
! l0 j, K# e" q  ]9 S/ V7 p8 c7 N. z! {2 z& a& v
  潘家铮说,当然,如果水库条件和运行方式不利,那么淤积期可能较短,能保留的有效库容可能不多,水库的调节作用将削弱甚至丧失,但抬高水位的功能仍在。上游库底已淤高,在靠近大坝处出现一个大漏斗,仿佛自然河道中有一个集中落差。此时水流方式变成径流式,仍可运行,如上游尚有调节水库,其功效并无大减。黄河上的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目前仍在正常发挥发电、灌溉和供水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对于水库淤积的问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水库淤积并不总等于水库死亡。
2 @/ R4 x) e+ G: ]& t( s; o$ w: {4 G4 Q
  淹没与移民问题
' Q  T4 `0 C$ v% Y8 ^8 `4 \& T7 N7 g. N- ~+ V! B
  开发水电需付出淹地和移民的代价,这是许多人反对修水电的主要理由之一。潘家铮院士指出,土地当然是可贵的,尤其中国人多地少,土地更加宝贵。但许多水电工程在淹地的同时可以开垦出新的耕地,不仅使下游荒滩变成了良田,而且还可使大量低产粮田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随着人口的激增,人与水争地愈演愈剧,如湖北本为千湖之省,现在其湖的数量却所剩无几,连洞庭湖都萎缩得厉害,所以国家才要平垸、返田、还湖,那么不妨把建库视作另一种形式的还湖,是人对水的一些退让,水库的调节性能可远胜于湖泊或蓄洪区。因此,要从战略目光分析这个问题,不要简单地扣上“不可逆转的损失”而了事。当然,这绝不是说可以不重视淹地问题,应该尽一切努力减少淹地数量,可防护的尽量防护,争取以最少的土地代价取得最多的能源。今后主要水电资源在西南山区,与取得的巨大能源相比,单位淹地量还是较少的。
+ M# i" ~, L) }! }  f4 E# p9 _8 O9 Z% j3 j& i: D& }- K
  潘家铮认为,与淹地伴生且更难处理的问题是移民,移民工作十分复杂困难,但只要真正认真负责做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像二滩、水口等水利工程,其移民工作就得到一向以严格而著称的世界银行的肯定。今后我国主要水电站大都位于西南峡谷中,移民量相对较少,当地经济落后,人民贫困,正要借水电开发改变面貌。   v7 i+ q( c: X. J' O9 K; D8 z
$ A8 t2 l* g7 ^# k5 d
  陆佑楣院士说,做好水库移民搬迁是水电项目成败的关键。早期建设的一些水电站没有足够的补偿,简易的搬迁造成了大量的遗留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加强了水库移民工作的法规和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把移民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移民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最典型的例子是长江三峡工程,移民总量达113万人口,除了补偿足够的迁建资金以外,还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对口支援和部分外迁移民,到2004年6月已完成约90万居民的搬迁工作,其中外迁到平原地区或经济较发达地区有16.5万人。三峡工程的成功移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
" U+ e& _; O1 F  h3 p" Y
  B/ Q" k% y! c: r: v+ F' V  全面客观评价水电的环境影响 1 ~6 o1 A' q% P7 `9 Z

+ N% a/ N% e  y* n7 i* P4 h  一段时间内,水电工程的环境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 G8 F# j; |) n6 c7 N

4 m' e3 j+ O4 e, Q+ [) J; g# w$ i  潘家铮院士承认,开发水电对环境会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过去对负面影响重视不够,解决不力。但如果客观地看问题,就应该既看到建坝和开发水电的正面贡献,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巨大贡献,也看到其负面影响。对于后者,具体工程各不相同,除了淹地、移民和淤积问题外,还有对生态环境的一些具体影响,如对鱼类、景观、文物、珍稀物种、卫生、地质灾害、局地气候等等,其中有些可以通过工程的科学设计加以减免,有些可以补偿,有些可以拆迁保护,有的影响极为微弱或十分遥远,因此应先得到一个公正的结论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
+ M& C7 b) u" l: O+ Y# y1 ^( f+ C: n1 }7 G' a# Y' x' t# A( a; `) p. t
  陆佑楣院士说,兴建水库必然改变河流的原始状态,淹没区的生态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水体流速减缓是否导致河流水质变质、水生动物生活习性的改变是否导致鱼类的增多或减少乃至灭绝,以及河流的泥沙运动规律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分析的,在开工前要充分做好生态和环境的评估。水电站利用水势能发电,替代了矿物燃料的开采燃烧,减少了环境污染,从总体上看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r3 p2 q* j3 g2 b
8 v5 v& I3 c( a6 u8 p9 p0 a' b
  陆佑楣认为应科学地评估每一个水电站的利弊得失。淹没了土地、改变了状态的河流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都要有科学的数据分析,不能仅凭概念来判断。必须客观地分析其利弊得失,关键在于如何兴利避害,有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9 E! ]  f& o2 F) M$ {& H# s! {, s4 B+ f8 B/ z  X# e
  潘家铮认为,2004年9月,随着黄河公伯峡水电站首台30万千瓦机组的投产,中国水电总容量突破了一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在国家“大力发展水电”和“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电力发展政策指导下,当前我国水电开发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世界上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已有10台机组发电,目前,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乌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等十二个大水电基地正在全面开发建设。预期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水电容量将达到1.5亿和2.5亿千瓦,出现第二、第三个里程碑。届时,中国将建成无数称冠世界的高坝、长隧洞、巨型电厂和制造出技术领先的机电设备,并解决好泥沙、环保等各种问题,中国的水电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制造都将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无疑将成为世界头号水电大国和水电技术强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大业做出重大贡献,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7: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陆佑楣:中国水电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陆佑楣作主题报告
* n9 t: I. z; J
% E9 L/ E# f7 y; t4 Y
6 e, d# [, l% q: E1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 ]5 n6 \9 X" G
. _: H4 [: @! N6 E$ q/ H2 e" t, V( K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GDP的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8%以上,2003年GDP已达14000亿美元,但人均GDP仅为1000美元。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必然的趋势。国民经济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对能源电力需求的增长。2003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已达3.91亿kW,年电量为19000亿kWh,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出现了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足,拉闸限电频繁。由此可以预计的电力增长前景为:2004年将突破4亿kW,2010年达到6亿kW,2020年将达到9.5亿kW以上,这是一个可观的增速。
2 D2 S0 {' X1 ^; {! u
% O& v) C7 {& \8 U2 中国一次能源储量及评价
% j) R4 r7 Y3 u" ~5 r& ]. O2 h/ @7 x1 r  F5 `
  中国的电力主要依靠常规一次能源获得,据勘查统计资料:( Q6 K* |* b% B$ u% Y$ P: e3 D
7 K* r5 L$ {3 T! u9 _! c
  煤炭储量 1390×108 吨 (备产储量); }/ ]- _1 o4 y# o  ^0 u1 |
  原油储量 33×108 吨$ y9 s7 V0 S$ @3 X% e' X6 C
  天然气储量 1.7×1012 立方米% h! u/ s! [7 R3 V! G  x; c
  水能(可开发的)储量 24740×108 kWh/年2 S0 q2 q9 j2 f- A/ i

) P3 J* d* L# L- l' q8 v  2.1 煤炭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也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5%。煤炭是我国电力的主要能源,其年产量的50%以上用于发电,煤电占全国电力的74%左右,是中国的主力电源。但大量燃烧煤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难以克服的。每燃烧1吨原煤(相当于0.7~0.8吨的标准煤)要排放2.49吨CO2?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要排放0.075吨SO2、0.037吨NO?造成酸雨的有害气体,同时还排放粉尘类固体废物0.68吨。再加上煤炭开采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故不可忽视要付出的代价。但从中国能源结构看,电力工业以煤电为主的格局在可见的未来难以转变。为此,要推广洁净煤的使用,提高煤电的燃烧技术,推广循环硫化床、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的发电技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然而煤炭是不可再生的,总储量肯定逐步减少,按当前年开采量17亿吨计算,80余年就将耗竭。
) N5 ]% [0 Q. E8 k& y6 P) ]9 U* B! l' W1 P8 R7 v& ~/ v
  2.2 石油是中国紧缺的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0.71%。石油是可携带能源,主要是用于飞机、汽车、船舶的动力和化工原料。不宜大量地用于发电。8 T" _$ Y! C  ]

4 o8 [9 F3 T! E3 B. E9 t  2.3 天然气也是中国的紧缺能源,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99%,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原料及居民生活用能源。也不宜大量地用于发电。0 l3 d8 A* `5 s$ y. k+ t
$ _5 Y) ~) K: _% D
  2.4 水能资源在中国相对较为丰富,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5.1%。它既是清洁的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是用于发电的优质能源。水力发电是利用江河源远流长的流量和落差形成水的势能发电,是一次性能源直接转换成电力的物理过程,它不消耗一立方水,也不污染一立方水,不排放一立方有害气体,也不排放一公斤固体废物,是清洁的能源。此外,只要地球上水循环不中止,江河不会干涸,水资源是永恒的,是可再生的能源。水力发电获得的电量是不耗减总资源量的。因此,世界各国无不优先开发水能资源。据统计,世界上有24个国家依靠水力发电提供国内90%的电力,如巴西、挪威等;有55个国家水力发电占全国电力的50%以上,如加拿大、瑞士、瑞典等。中国当前的水电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电力的24%,年发电量占14.8%。当然,水电开发会改变原来的河流状态,而最重要的是水库将淹没部分土地,居民要搬迁,用部分陆地面积换取了水面面积,而且由于河流流态的改变会影响部分鱼类的生存环境以及水库泥沙淤积可能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为此,水电开发过程必需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估体系,以作出准确的决择和采取相应对策。  T0 W1 h( k9 P
/ j! I; k* W* ^8 j% O
  2.5 核电是优质高效的能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核电不论从技术上和安全上都已得到公众的认可。当今世界核电总装机已占电力总装机的16%。随着技术的发展,由安全的裂变反应堆发展到中子堆和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将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核电事业起步较晚,目前仅有636.4万kW的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6%,应在近期大力发展核电,预期到2020年达到3600万kW的装机容量。
3 L) J  e4 K$ D, {0 ~
! v1 [. @, m- \& {" R" J  2.6 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是洁净的可再生能源,但由于能量转换密度和效率很低,目前利用技术尚处于初始阶段,应该加快科技研发,以替代部分能源,但在可见的未来还不可能成为电力的主角。5 W. I" e! g5 L4 y* L
, B3 g% d- L+ `& R) x7 r
3 中国的水电开发及现状  @0 Q6 y6 d5 J' v
: `9 m8 a2 R1 @8 C. u: K
  3.1 中国有众多的河流,地理特征和气候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经过全面的查勘计算,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8亿kW,年发电量5.92万亿kWh。经过最新的经济、技术、环境综合评估、筛选,我国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4.48亿kW,年发电量2.47万亿kWh,约相当于每年燃烧9亿吨煤炭的能量,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而可贵的资源。# Q9 S8 Q5 N  r, v$ S

2 j& ^3 z- L% o& V- [7 I  3.2 中国虽然在1912年就有了第一座水电站(云南省石龙坝,装机500kW),但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滞后,水电开发利用真正起步于二十世纪的后半期。经过50多年的建设,到2003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已达9217万kW,约占全国电力的24%,年发电量2830亿kWh,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4.8%。从水能资源的储量看,中国水电开发水平远低于世界上水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如下表1和表2分别显示了世界各国水能开发情况和中国的水电开发历程。( n* ?* A- t: c5 {# b. L

- p+ e  D2 Y5 A  H6 p
! q0 f# z; |5 i( K- t' n
! C1 m9 s  q5 D; O
* [, J; [  k' a* S# b2 W* l9 s0 F  注:“备注”中1986年资料来源于《20世纪中国河流水电规划》,1997年资料来源于《国际水力发电与大坝》杂志1999年年册。) N- ?. v3 G' W
+ Q5 q; W- ^5 v8 G; r
  表1说明,发达国家水电的利用率均很高,尤其是欧洲的国家充分地利用了水电,保护了环境。
; Y3 q. w. I" r; ?' s" k) \( K" c  d! _! @" a9 r7 K( G. @
) L# a* y7 s0 g( ^
5 v& h. B' U2 I
  3.3 在中国已经开发的1亿kW的水电装机中,有2800多万kW属于单站5万kW以下的小水电站,约有40000余座,占水电总容量的33%。小水电资源丰富,为解决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等大电网难以播及的地区用电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代替了一部分燃煤电源,保护了环境。小水电投资分散,私人和集体投资者多,筹资容易,技术和设备相对简单,建设周期短,是不可忽视的可再生能源。国家已将小水电列入可再生能源的优惠政策扶植之列。
' t- e; ~! c! [& ]7 l$ Q2 d, L8 _
1 h2 ?: l3 |. o5 ?  3.4 单站5万kW以上的大中型水电站是中国水电的主力,经过五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230余座,其中百万kW级以上的水电站25座,五十万kW级以上的40余座,奠定了我国水电开发领域的勘探、科研、设计、施工的各类人才、专业队伍、规范标准、组织型式、工程技术的完整基础,中国已有能力开发各类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建设成功标志着特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建设能力上升到新的高度,中国的水电开发建设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可以说当前是中国水电开发建设的最好时机。
  r+ l" y( ^3 A+ ^& u7 Q! d$ z+ e' o) `% ~9 @
4 中国水电开发的经验与教训6 r- S, v6 O! P; I
1 i8 t& r1 C% g0 L
  积累了五十余年的实践经历,中国水电开发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也有可贵的失败教训。
  O& [! Z+ m. f/ q( P* w, }+ l7 A% y- t4 N2 p
  4.1 要有一个良好的建设管理体制。八十年代以前,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国家财政拨款,政府行业部门管理,施工企业自建自管,竣工后移交给电力部门运行管理。虽然也成功地建设了一批水电站,但由于投资者、项目负责人、工程承包人和经营运行机构的界线不清,互相错位或脱节,职责不明,投资者不管回收,没有项目负责人,工程承包由行政决定,缺乏有效的监督,缺乏竞争意识,效率低下。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水电开发建设才实施了一套全新的建设管理体制,即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多渠道融资解决资金筹措;实行招标承包制,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工程监理制,健全了工程监督管理机制。项目法人以合同的形式组织各方建设者,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体制,有力地推动了水电开发建设的速度。
4 A. G9 w" V8 |  l3 [5 v
6 t$ q) Q+ @$ `" J& A  4.2 要做好流域和项目规划。从本质上讲,项目的规划是对大自然、对河流以及对流域的人文社会认识的过程,要积累大量的准确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选择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项目的决策过程,必须坚持科学和民主,要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切忌主观意见决定一切,才能做到项目的准确决策。
# p: R* Z/ V9 u4 \5 x7 O% j$ K/ u" K( h. H
  4.3 要有一个优质的设计和技术管理。要充分掌握河流的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是项目成败的关键之一。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必须严格科学管理,水电站的施工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工程技术复杂,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尽可能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高效的施工机具创造良好的施工业绩,切忌盲目无序的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建设的关键。
/ @, G8 m* k/ l
5 b. W5 c/ k5 F8 R- Y: a; a6 q  4.4 要有完善的移民政策和行动,做好水库移民搬迁,是项目成败的关键。中国地少人多,尤其在中国东部,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1.5亩,在东南沿海地区已建的一些大中型水电站,为每年得到1亿kWh的电量平均约须搬迁1000人以上,西部地区则为200~300人。早期建设的一些水电站没有足够的补偿,简易的搬迁造成了大量的遗留问题。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加强了水库移民工作的法规和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把移民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移民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最典型的例子是长江三峡工程,移民总量达113万人口,除了补偿足够的迁建资金,还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对口支援和部分外迁移民,从1993年开始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到2004年6月已完成约90万居民的搬迁工作,其中外迁到平原地区或经济较发达地区有16.5万人。三峡工程的成功移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也得到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好评。- _+ q9 H  L* S3 C4 r4 [. U7 h

/ u1 y. X8 _- c1 u. j* i9 [  4.5 要充分做好生态和环境的评估。水电站要兴建水库,必然改变河流的原始状态,淹没区的生态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水体流速的减缓河流水质是否会变质,水生动物生活习性的改变是否会导致鱼类的增多或减少乃至灭绝,以及河流的泥沙运动规律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分析的。水电站利用水势能发电,替代了矿物燃料的开采燃烧,减少了环境污染,从总体上看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总之,水电开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不利的一面,必须客观地分析其利弊得失,关键在于如何兴利避害,如何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3 Z; G1 e5 N, ^

. _' R! a$ P; k6 N: u  4.6 做好资金的筹措,多渠道融资,运作好资金,保证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水电工程是一次性能源和二次性能源同时转换建成,因此投资规模大,在中国百万级水电站单位千瓦的投资成本约1000~1200美元,总投资达10~12亿美元,如三峡电站达220亿美元。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周期长,一般要5~10年,期间的物价变化、银行利率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最终反映到电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必须不断的预测风险,加强风险分析,尽量归避风险,调整融资方式,用“静态投资控制,动态资金运作”的办法降低成本,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w; B5 w1 q! f2 w! t* E8 \

6 o8 s; r$ x- g  4.7 推行流域滚动开发机制。项目法人在开发过程建立起滚动开发意识,即用已建成的水电站的发电收益投入滚动开发建设新的水电站项目,在同一河流实行滚动开发可以取得最好的开发效率。
' E: ]+ i2 q( ], ?0 D7 \: S  D' h. R  M
5 长江三峡工程的范例
/ u, P1 a' z% Y! W/ b8 X
' B. |7 P, Q) g. ^# V. x' n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847亿kWh,相当于每年燃烧4000万吨煤炭的能源,并兼有长江防洪和通航的效益。三峡工程经历了七十多年的设想、规划、勘测、设计、论证、决策的全过程,于1992年由全国人大表决兴建。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按1993年的物价水平计算,需投资900.9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57.4亿美元,按1993年汇率),其中水库移民补偿4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69.9亿美元,按1993年汇率),占总投资的44.4%。整个工程建设期达17年,考虑到17年期间的物价因素和银行利率变化的因素,1994年预测工程所需总投资为2039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50亿美元)。水库移民总量达113万人口,重建城镇12座。从1993年开始三峡工程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政府决定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组织三峡工程的建设,成立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的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国家设立了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以资本金的形式注入三峡总公司,三峡基金约占总投资的40%,三峡总公司自身发电收益投入约占20%,其余的40%资金由三峡总公司从融资市场获得即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改制上市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三峡工程经过11年的建设,已于2003年6月实现了水库的初期蓄水、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的阶段性目标,水库移民已完成90万人口的搬迁。至2004年8月已有10台70万kW的机组投产发电,三峡电厂的总出力已达700万kW,自投产以来的发电量已达320亿kWh。经国家发改委核定三峡电厂的上网电价在划出防洪、通航等非经营性效益投资分摊40%后,是0.25元/kWh(人民币),其中运行、折旧、融资及税赋等成本约占0.20元,净利润约每度电0.05元。三峡总公司将建设期的发电收益再投入三峡工程建设。截至2003年底,三峡工程投资已实际完成1000亿元人民币,现在再预测到2009年全部竣工时,工程总投资大约可控制在1800亿元人民币(约220亿美元)以内,没有突破预算,略有结余。三峡总公司通过改制成立了控股上市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电力”股票成功地于2003年正式上市,运用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滚动开发新的电站项目。现已获得金沙江上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权,这四个梯级电站的总容量为3800万kW,其中溪洛渡、向家坝两电站已开始进入筹备建设期,三峡总公司进入到一个健康的滚动发展时期。三峡工程项目的开发历程可以看作是中国水电开发的一个典范,建立了一套有利于水电加快开发的机制。
1 e, B9 i% Y5 O) m) C$ ~; N  p
; W0 H( d' [4 I6 可持续发展的电力政策建议3 g8 E7 q& L" W% B( n/ ~' `. V

- j# l' x7 D" E7 L  6.1水力发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以起到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有效作用。联合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要求,在今后半个世纪内把目前占全球电力生产80%的矿物燃料的比重降低到25%左右。《京都议定书》要求在2002~2012年期间工业化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水平基础上降低5.2%。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6%,居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二。环境形势要求:只要资源允许,应该尽量地开发利用水能,尽可能多地替代不可再生和污染环境的矿物燃料发电。4 q) n$ Z- H( g5 x8 [' P. T
( ]$ Z% L8 U3 k  I
  6.2 科学地评估每一个水电站的利弊得失。淹没一些土地,改变河流的状态,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都要有科学的数据分析,避免概念性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对策。同时,还要用同等出力和电量条件下不同类型的电力进行比较,作出选择性决策。
% Y+ G. ~; T' G' K5 ?' l9 e  _1 V  t8 z
  6.3 良好的市场机制是发展水电的有利因素,应该加快电力体制的改革。
/ j! L% o6 p9 i0 ^) c4 O2 k! V- ^
/ E  @2 R. M0 b! c, R  D: j  6.4 对于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解决农村和边远山区居民用电问题,小水电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它是可再生和清洁的能源,应该在政府政策上予以扶植,但也切忌盲目开发,破坏沿河的用水规律和自然景观。小水电建设相对简易,可靠性较低,不宜同大电网联网。1 u: |2 q: V4 f# i* W3 h0 `

: N) q7 j0 t: N" v  6.5 税赋政策:对具有防洪功能的水电站,其发电税率要不同对待,因属于非经营性的公众效益,应实行低税率。' |/ R, e9 ]: f6 U& {
4 V, c" Q' G  @: [
  6.6 在可见的未来30年内,中国的电力结构应将水力发电的比率从目前的24%提高到25%以上才是合理的,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B1 Q* F2 T( C, v

" V7 K0 {( K) [6 K1 p% R2 l4 ?  6.7 为了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电力政策应立足煤电,但逐步缩小其占有比率;大力发展水电,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加快核电建设的步伐,并积极研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的商品化开发。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29 12: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是好是坏,水电也是清洁能源,应该支持一下。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2-14 11:0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7-7-3 14: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对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摆脱西部的朋友们不要建太多的水电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7-4 06: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Who is 潘家铮、陆佑楣. Can you explain a little?

    Hello, your messages seem to recite other sources a lot. There is nothing wrong in doing this. But you may want to explain a little more about the sources and the author because some members may not be familiar with them.
    2 S5 g% O! k% iAgain, thanks for your participations and contributions. Together, we shall improve with the forum.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7-15 12: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是利国利民的事啊,前期工作和收尾工作需做好,特别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7-17 15: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比火力发电要清洁些,而且不浪费资源。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7-19 16: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不要让江水白白流走”. w/ m8 ?% C! R% H+ D- j
    造成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坝。: t- `" s' p9 C+ r0 X$ Z
    何时是个尽头,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大坝?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8 10: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 b+ A9 V/ q9 G) V1 Y  S7 g: w支持水电建设!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6 09: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