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10-1 20:28 |
---|
签到天数: 7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累计签到:759 天 连续签到:1 天
|
发表于 2010-8-10 13: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llowieee 于 2010-8-10 13:13 编辑
/ L" c& P9 c h, S$ V, A7 t+ [; r2 w
[转]最牛的博士论文!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7 r+ @3 b$ f' m
/ d" ]/ {$ o7 ]7 V% t- }
1. 最牛博士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6 ?+ R$ ] z1 E A) C9 [
0 V+ H9 h" z4 x( O- u% w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JLE上连载四期。
* K6 f- Z" E( r( p O$ p. x. p' `1 K" H, m+ b! M* x, o
2. 最牛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Y% K4 G0 |" `$ ^( q) D; ?
. w! B' V9 D4 M j$ Z实例: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吗?”
5 @+ g" Q3 r4 J1 |# T* k7 P% E: f# ^1 L9 [
3. 最牛投稿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 i& ~. q0 w4 G$ j) S+ q0 N& I. F2 v4 h
实例: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B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是我检验了其中的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 Y5 D: s+ \; s, S: e1 H
6 M0 |5 O, K7 w8 b4 v4. 最牛B的论文没必要长篇大论,千把字足以。8 ]2 z# i5 j" H% \
+ |1 J5 U) S. S. \+ c" Q$ r实例:德布罗意是个花花公子贵族,本科是历史学专业的,后来实在闲着无聊去读了5年博士,最后交的博士论文是一页纸,还涉嫌“抄袭”。
! X. m9 Q! D5 F( A- U
9 i, B1 A) ~% K5 N& {1 @答辩委员会气的都不想让他答辩。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感到很没面子,自己学生毕业不了真是耻辱,于是他鼓动了爱因斯坦一起帮着求情:让这小子过了吧,他老爸是法国内政部长,咱惹不起。那篇“垃圾”论文后来被薛定谔看到了,薛定谔看着这页论文苦思冥想了1个月,发表了量子力学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猫也成为最有趣的一只猫。6 K, L5 S6 s& R# d% A3 o
) A4 I' f* X0 H& ^9 z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所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说,一篇1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2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由此看来,最牛B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的那样连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