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1 35KV、10KV线路保护 ?$ _- w: f* |5 R# f0 ?9 S+ z2 L
35KV、10KV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电力网的线路,对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应按本条规定装设相应的保护。9 p Y9 `/ h) z, ?
1.1 单电源线路; o9 m' o( f4 D1 ~# D
1.1.1 需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必要时可增加复合电压闭锁元件。
# |6 C7 h6 h. b I段为电流速断保护,应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整定,无时限动作。保护区不小于线路全长的20%。. x k/ L) P3 T8 C6 \# F
II段为限时速断保护,电流定值应对本线路末端故障有规定的灵敏系数,时间定值按配合关系整定。时间级差按0.2秒整定。5 q; a7 z4 T! c7 K/ @& p
III段为过电流保护,电流定值应躲过最大负荷电流,并与相邻线路的延时段保护或过电流保护配合整定。时间级差按0.3秒整定。0 ]' ]" f1 z9 A) g! p7 S0 |4 M# U
1.1.2 线路不应多级串联,以一级为宜,不应超过二级。& Y; u* J8 L8 j+ b: \( P6 V" \
1.1.3 线路重合闸原则上不允许投入运行。高危及重要用户保障供电措施建议完善双电源和备投装置;联网电厂等特殊情况要求重合闸投入的,重合闸时间要求按2秒整定。
2 j; i$ A% W6 `) ` ?1.1.4 由线路串联的单侧电源线路及分支线路,如上述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可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带时限的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x6 ?$ Q; Y0 ]0 f' ^8 F: {
1.2 双电源线路
& z; J, U+ y/ Q2 A3 {4 G$ v9 r1.2.1 需装设带方向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必要时可增加复合电压闭锁元件。
5 E& p: e% T4 Q* P I段为电流速断保护,应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整定,无时限动作。保护区不小于线路全长的20%。, w2 p: ~+ t5 S$ y- G) W f. F
II段为限时速断保护,电流定值应对本线路末端故障有规定的灵敏系数,时间定值按配合关系整定。时间级差按0.2秒整定。$ j6 Y* {. q9 m$ i! j# {
III段为过电流保护,电流定值应躲过最大负荷电流,并与相邻线路的延时段保护或过电流保护配合整定。时间级差按0.3秒整定。3 O t) h h! i6 |" r$ b( z
1.2.2 短线路、电缆线路宜采用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带方向的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a, |" y: z4 S' t9 v1 L1 }8 P
1.2.3 并列运行的平行线路尽可能不并列运行,当必须并列运行时,应配以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带方向的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 T* b1 h8 W5 {1.2.4 发电厂电源线,宜装设纵联差动保护和方向过流保护。- ?3 r8 D- y O0 |( T- \9 L4 h
2 35KV、10KV站用变保护' ~, A! U9 }9 t3 J% |6 _0 Z
需装设两段式电流保护。I段为电流速断保护。应按5倍站用变额定电流整定,无时限动作。II段为过电流保护,电流定值应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时间级差按0.2秒整定。
. k& b7 {' p4 e3 35KV、10KV电容器保护7 P# J6 S( n, a) [2 R( N
3.1 需装设二段式电流保护。I段为电流速断保护。应按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容器端部引线发生两相短路时有足够灵敏系数整定,应防止出现电容器在充电涌流时误动,无时限动作。II段为过电流保护,电流定值应按电容器组长期允许的最大工作电流整定。时间级差按0.2秒整定。
" L$ {$ o6 N7 y( ?8 s3.2 需装设过电压保护,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 ~+ s. g4 C+ V. B; t3.3 需装设过失压保护,当母线失压时,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W4 V3 o( Q0 N' T3 L+ `3 i4 N
3.4 需装设不平衡保护。带短延时动作于跳闸。
& z1 E3 M1 @' y) o9 _% L, C2 R2 y3.4.1 中性点不接地单星形电容器组,可装设中性点电压不平衡保护。3.4.2 中性点接地单星形电容器组,可装设中性点电流不平衡保护。3.4.3 中性点不接地双星形电容器组,可装设中性点间电流或电压不平衡保护。
) |% A/ R$ X. ^. |) L3 O3.4.4 中性点接地双星形电容器组,可装设反应中性点回路电流差的不平衡保护。
1 [4 P3 p. D3 c- z3.4.5 单星形电容器组,可采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3 i; F5 r- [* D. q
4 220KV变压器35KV侧保护# H3 e; O# A4 H0 b' e3 T2 r! i+ Q
联络变压器:电源接入该变压器中压侧或直接通过中压侧电压等级的系统接入该变压器中压侧,并通过该变压器与高压系统并网,则该变压器定义为联络变。对于发电厂的升压变,要求按照系统联络变对待,特殊点仅为低压侧不再配置保护。
# `8 [4 `; k, ~4 P4 x: `9 c 负荷变压器:该变压器中低压侧及中低压侧连接的系统均未连接电源或即使中低压侧连接有小电源,但在高压系统故障时该电源不足以使高压或中压侧的相间过流保护动作,则该变压器定义为负荷变压器* j; e+ ~- R3 ]5 N! o
4.1 复合电压闭锁限流速断保护) j6 h% i. i4 A$ Z
按变压器低压侧最大承载电流考虑,对35KV出线近区(2公里内)三相短路故障有灵敏系数。无时限动作于本侧开关。
8 `4 K# [. ?, j! Q4.2 复合电压闭锁相间过流保护。! R v5 C& n- V
A.当高压侧过流保护对低压侧灵敏度不足时,过流保护设置两套,两套过流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必须分别取自不同的直流母线,电流回路要求分别取自不同的CT绕组。第一套保护设置为限时速断保护,与出线速断或出线限时速断配合,第一时限跳本侧,第二时限跳总出口;第二套保护设置为过流保护,与出线过流保护配合,第一时限跳本侧,第二时限跳总出口。
9 p q% a5 Q) Z2 N 当本侧为双母或单母分段且并列运行时,限时速断或过流保护均要求先跳母联或分段开关,然后根据以上要求分别跳闸。
3 o& O9 G/ t0 f+ D( [ ]' t# s% Z B.当高压侧过流保护对低压侧有足够灵敏度时,过流保护可设置为两段式。第一段为限时速断保护,与出线速断或出线限时速断配合,跳本侧;第二段为过流保护,与出线过流保护配合,第一时限跳本侧,第二时限跳总出口。8 S# f2 G' d, N- C
当本侧为双母或单母分段且并列运行时,限时速断或过流保护均要求先跳母联或分段开关,然后根据以上要求分别跳闸。
7 f/ o+ T: K K. q4.3 过负荷保护。延时发信号。( Y$ k, K' V" U' H3 `
5 110KV变压器35KV、10KV侧保护
) i9 a/ Q0 ^- r5.1 复合电压闭锁限流速断保护
* T2 d3 B* Y" L; f 按变压器中低压侧最大承载电流考虑,对35KV、10KV出线近区(2公里内)三相短路故障有灵敏系数。无时限动作于本侧开关。* W9 {4 ?" V! Q2 b
5.2 复合电压闭锁相间过流保护。 k v* n# h2 k
变压器的10KV、35KV母线有出线时,该侧应配置两段或两套相间电流保护,一段或一套为限时速断,另一段或另一套为过流保护。
- I$ ?2 N; B- X' g0 K A.当高压侧过流保护对低压侧灵敏度不足时,过流保护设置两套,两套过流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必须分别取自不同的直流母线,电流回路要求分别取自不同的CT绕组。第一套保护设置为限时速断保护,与出线速断或出线限时速断配合,第一时限跳本侧,第二时限跳总出口;第二套保护设置为过流保护,与出线过流保护配合,第一时限跳本侧,第二时限跳总出口。- ^2 c* W$ R$ U4 S1 q0 N, p
当本侧为双母或单母分段且并列运行时,限时速断或过流保护均要求先跳母联或分段开关,然后根据以上要求分别跳闸。
. F" x* O2 y2 ~0 _! E; u# m B.当高压侧过流保护对低压侧有足够灵敏度时,过流保护可设置为两段式。第一段为限时速断保护,与出线速断或出线限时速断配合,跳本侧;第二段为过流保护,与出线过流保护配合,第一时限跳本侧,第二时限跳总出口。& @7 P& F) I3 q; j$ R& ?0 c. v% ]2 }3 t
当本侧为双母或单母分段且并列运行时,限时速断或过流保护均要求先跳母联或分段开关,然后根据以上要求分别跳闸。
" ^* t% ^+ p9 \1 L5.3 过负荷保护。延时发信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