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1-4 2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战略思考
, n& P1 f7 ~3 P8 ^! T5 K- N2 P1、优化电源结构满足风电调峰需求9 f( k7 o: Z, l1 d/ J, [+ f$ N3 r
我国风电装机预计在2010年达到2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亿千瓦,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很快将超过欧美达到世界第一,而目前的电源结构将很难适应风电发展。一方面需要调整电源结构,提高水、油、气电的比例,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抽水蓄能电站的规模,研发新型储能技术。水资源欠缺地区需配套建设火电,同时适当扩大调峰范围,提高系统调峰能力。而对于某些火电比例较高,负荷峰谷差较大的地区,若风电装机容量过大,应适当考虑风电参与调峰。, P) v) n, Z: H. ^
2、统筹规划电网布局扩大风电消纳范围0 b2 x) K l9 f# p; C. P+ M
我国一些风能资源丰富地区距离负荷中心较远,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无法就地消纳,需要通过输电网远距离输送到负荷中心。远期我国华北、华中、华东电网形成以交流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同步电网(称为“三华电网”),西北电网和东北电网将通过直流输电系统与三华电网相联。新疆哈密、甘肃酒泉地区风电基地在当地区域电网消纳困难,需要通过直流输电系统送电至三华电网负荷中心,在更大范围内消纳。因而,电网布局上应考虑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需求,统筹规划。
" e4 S4 m9 h5 r- n5 v2 f/ _3、采用新技术提高风电接入电网能力9 |! k. u. w4 P1 N
为提高风电外送能力,改善风电并网电能质量,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如动态无功补偿设备(SVC、STATCOM等)、串补/可控串补、可控高抗、自动电压控制(AVC)、开关辅助设备等。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用于提高风电场无功补偿及电压调节能力,改善电能质量;串补/可控串补用于缩短输电系统电气距离,提高安全稳定水平;可控高抗用于稳态调节系统电压,使风电外送通道有功功率波动时保持电压水平;开关辅助设备可用于解决低压无功补偿设备频繁投切引起的开关寿命降低问题。此外,应积极开发并推广风功率预测技术,为风电接入电网运行控制提供参考。6 T% W2 G2 I+ N& a
4、改善风电机组性能提高对系统支撑作用, ?( d( n. i- X7 X- i
目前风电机组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双馈变速风电机组和直驱风电机组。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无序发展,鱼龙混杂,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风电机组性能不能满足《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要求,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风电机组性能对接入电网系统安全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有功功率控制性能、无功功率控制性能及低电压穿越能力等。% \/ T- d4 t/ |
5、制定标准体系规范风电接入电网' C" m) |- [; v2 Z0 A% w
为满足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需要,必须完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制定风电场接入电网运行控制的技术和管理规定等,建立风电接入电网的标准体系,规范风电并网运行,保证风电健康有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