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并网尴尬 送出无门
j; i& f! ^1 t7 a; \3 X" J3 |/ t+ R4 V" S' k& W" ?7 q+ z
继风电上网电价统一为“标杆电价”之后,又一条针对风电行业的消息悄悄引发了行业小地震。国家电网7月30日发布了国家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表示,该规定将在公司内强制推行。 0 Z/ i* E0 N/ O1 z+ p. @3 p
8 D* y/ n2 T. ] a2 m2 ^8 O, q 华电集团宁夏风电场因并网电价从原本的每度0.56元提高到0.58元的标杆电价高兴没几天,又不得不对国家电网严格的“并网新规”感到担忧。
u. C. k& C1 G3 J
6 L1 G! a6 Q K 200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1%,其中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的占比高达36%。伴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突飞猛进”,配套电网建设滞后、调峰电源不足导致风电并网难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拦路虎”。此外,国家电监会日前发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内蒙古等地的风电场的电力送出市场空间也存在隐忧。“高速前进”的风电行业可能不得不“踩一脚刹车”。 ) A7 a @% z* s8 Q) E6 c4 W& |( _; k
5 U. T3 e) A1 R# I: J
并网、送出难题接踵而至 4 w( r8 h8 `3 _! t3 ^
9 t9 s# C4 d- t, \1 |4 d; u3 d
风电大规模并网带来的调峰问题和电网适应性不够的问题导致电源企业和电网企业矛盾凸显,风电场被限制出力的现象在蒙东、吉林等地电网频频出现。 # j% A! p" { @! b7 {9 y' h
]' _4 U& g. S7 G 内蒙古地区一家至今尚未实现盈利的风电场有关人士表示,在目前国家层面的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相对“缺位”的情况下,国家电网推行其自定的技术标准,这意味着未来风电场发电被电网“全额接收”无疑成为一种奢望,风电场早日实现盈利的预期还得往后拖。
' T U1 T( c& V, [3 p
; \8 Y' I/ Q: [, k& f 华电集团计划发展部副主任田鸿宝承认,无论是从电网安全还是从风电的长远发展考虑,国家电网制定风电并网相关技术标准都是必要的,但是若要上升到国家标准,需要相关专家充分论证,提升标准的权威性,并从发电、输配电多方角度来平衡并网标准的制定。
5 Y0 l7 V. I" [5 Y4 U, ^1 t# v6 |0 x7 e
但对于国家电网的风电并网规定,也有不少反对声音。大唐集团旗下一家风电场有关人士表示,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的制定,应该起到鼓励、支持风电并网,而不是一味提高风电并网的“门槛”。 9 ?9 s7 @$ l) V- _
8 \' z: \& ^$ d1 e 分析人士认为,标杆电价本身对于提升运营商利润空间,甚至刺激民营、外资进入风电市场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但风电市场的其他矛盾也日渐突出,亟待解决。其中,风电并网、风电调峰依旧是制约风电发展前景的“绊脚石”。
" B; R- D9 @: J- g8 C1 y: k+ A: _; N' `! E
田鸿宝认为,国家电网“新规”实施后,未来风电场的电量并网的时候,将会多一道“关卡”,不少风电场的利润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风电送出问题也严重制约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风电后续发展。 ) y4 v. v) I$ M3 G# }
7 i3 y; J+ W, S! \) f+ T# |6 [0 k) Y7 d& ^% s, F7 ^$ f
“全额收购”可能被改写 7 t# f( m1 _2 d F1 h0 O
4 f3 ^% n1 d( v. J5 {0 M' K 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了电网企业要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电监会也制定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但舒印彪认为,在目前风电规模飞速增长,风力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等特性使得电网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考虑到电网运行安全需要,此前规定的“全额收购”提法还需要再商榷。
: p# v3 B- ?0 a& z* ?) F' \& g! G
他的另一个理由是,目前国外不少地区对新能源发电从“全额收购”提高到“优先收购”。在他看来,在我国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快速增长的今天,也需要顺应这样的趋势,对电能“择优上网”,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 0 W! s6 h$ K& d! P, `
: g; D+ H: ]3 r1 U0 i; q. h 对此,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梁志鹏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全额收购”规定修订的观点,国家能源局也在研究,但目前尚未进入落实层面。
% c% v. w+ T' Q+ t. p: d" l6 Z# ^0 ?) n
梁志鹏日前透露,风电设备业的关键问题是加强管理,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检测标准。他表示,国家能源局特别重视设备检测和认证工作,目前投入运行的风电设备和光伏设备基本用的是国外的检测标准,亟待建立国内的设备检测标准,目前国家能源局已经着手研究,并且已经安排少量资金予以支持,该检测标准建立之后,应该是强制性实施。 ' D! n$ G: y! [4 V
: ]) b5 H$ U/ @
输送技术“拖累”风电前行 3 s' p, y4 a& y( K# x
. v# `- M/ C" p5 U( M5 r! h2 ?% A
依照我国“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风电规划构想,内蒙古确定了打造内蒙古“风电三峡”的目标,规划风电装机2010年达到800万千瓦,2020年达到5000万千瓦,我国风电已进入大规模基地式集中开发阶段。 / e+ \# F5 _. j8 Y+ h
! {& I) ~7 r- p' e# Z- m 如此一来,风电并网和运输瓶颈矛盾更加突出,而这在国外风电发展中也颇为罕见。原因是,目前欧美等国投产的风电场装机规模较小,主要以分散的方式接入配电网,就地消纳。
- o4 Z; `$ _# g! a" @0 i
; H w6 j- Y* y. R# f Y. d 对于是否能够仿效国外的“就地消纳”风电模式,中国电力科学院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风电资源丰富的“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供热机组所占比重大,而当地消纳能力不高,这意味着风电、太阳能发电面临的大容量、远距离高压输电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0 L, H, k5 s) ^9 ?8 h# l- X9 i, q3 z _; c! M" B2 P* \1 D, D
另一方面,即使在国外,随着风电开发进一步向海上或远离负荷中心地区风电的大规模扩展,也不可避免地要应对风电消纳和远距离输送问题。 2 ^* s0 r# p# V( t
% G4 |7 t% U9 `; ` `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梁志鹏也表示,仿效国外采用分散接入的方式发展新能源在中国不太适用,新能源的远距离超高压输电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这方面中国有望走在技术前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