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0-14 13:27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作为我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1 G9 D% R% Y# {) l
, w- g2 P4 f( Q8 r$ H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7 A' a# w1 A2 B7 B8 ]3 K0 }! r: G
/ g1 U. s2 X( g0 v+ {( U/ L门上“福”字不宜倒贴 ' _$ M# K: ^) O' ]
8 Y' u$ A$ K k! L在我国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于这两处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巧用“倒”的谐音字“到”,倒贴福字。用“福至”来抵消“福去”,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 b- M, A+ A D( {
0 u& c+ r# f. S7 C5 ~+ |
至于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 q, R0 p8 B" b# b9 q7 l) Q
* K0 H; U! G" f. l" j年夜饭不能吃光光 ! t: w/ ?" ?; T
" j, a& x" M+ m1 v0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也是全年吃的时间最长的一顿饭,全家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辞旧岁。
( G3 ] B- u/ i; y2 v
. \! x+ P+ R! T. @! z年夜饭的菜肴繁简是以自家的经济条件而定的,但仍有较为固定的套子和路数,如按尊长老幼入座,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语,不准打骂孩子等等。
: ]3 O2 m+ j% N! P7 Z6 [
; Y: P7 Z8 f* V3 o. ^在菜肴上尽最大努力而使其丰富,宁可将其剩下,为的是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使人有充足感,预示全年丰衣足食,席间还要多说吉利话,以图皆大欢喜。值得一提的是,年夜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年年有“鱼”,一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 4 l/ _( O7 z/ U% R3 X- \ }) c
0 r. u: X8 v; C4 c$ Q2 ^$ e- L燃放爆竹原为驱鬼
, a2 C3 L9 R9 D# p
% W0 p; K$ \( ~2 K& W, b$ t爆竹的起源很早,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南朝时期就有详细的记载。 & S3 k9 ~; W J$ e& m6 G
1 g: x$ _) H3 a
梁代的《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是最早关于“爆竹”的说法。人们最早燃爆竹是为了驱除妖魔鬼怪,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在春节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祈求平安而进行的。 8 a9 p/ b2 Y* P& h# Y
% `# Q8 g+ w: A唐初,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火药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竹”。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