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5 v- b' u) J: `第一章 懂得珍惜,你的工作来之不易 ) h$ q$ E! B) T. ^. X$ b6 I ) \. k; |3 l8 Z. `0 n5 O % J# L* P. `& Q/ b) o% s* {& q8 ]/ }8 d
1.你的工作来之不易9 G6 N1 i2 s& M
1 {8 T- O7 w4 Y, F1 V" E1 P$ X8 S ' Q& Q) r2 E5 e* ^如今想找一份工作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国内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充分就业的良性劳动力供需状态。而所谓的充分就业就是指,劳动力市场将保持一定的失业率。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份工作,你的工作来之不易。; M `9 k- B4 J6 u- {4 Q
我们政府一直在努力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以满足没有工作的人对工作的需求。当然大多数人都不需要政府来解决就业,或许,你会说“我有工作,而且还不想好好干呢!”对此我可以告诉你,这将是你最大的不幸。 $ v& ]2 n1 T3 i4 o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你不懂得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3 Z1 Z5 S" z# B3 P- P1 I3 b
2007年重庆各大报纸相继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重庆市新世纪百货为了一家分店开张招聘450名营业员,结果从招聘的当天凌晨两点起,就有求职者开始排队,队伍越来越长,浩浩荡荡足有一公里。据说,当天就有超过5万名求职者前去应聘。 5 e4 n3 a1 I& ?; y! b3 ^就业的确不易。不论是谁看了这则消息都会发出一声感叹。 3 A4 \1 ~! B7 m3 G# {; ~当前,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被拥着“赶”进不算太大的就业市场。从2003年的212万到2004年的280万,再到2005年的338万,以及到现在的超过500万。据教育部门统计,2008年将有近100万以上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待业的窘境。严峻的就业形势逼得莘莘学子早早就展开了求职攻势,他们奔忙在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供需见面会上,期望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大学生找工作的情况:7 C1 O3 q, S' @& G
刘某,北京人,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2008年2月底他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人才大市场招聘会上忙碌了三天,投了近百份简历,竟然没有一个单位通知他面试。: G; n4 H0 W7 {2 L9 x$ t
祁某是武汉一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谈起将近4个月来的求职经历,他感慨万分。他说,去年11月初,武汉市首届2008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位于武昌的洪山体育馆举行。当时的情况他只记得用“水泄不通”来形容。身材高大的祁某费尽千辛万苦才从人缝里塞进20多份简历,但最后通知他面试的却只有两家企业,然而面试后的一个星期,祁某天天等着有人打电话来通知他去上班,但最后他却等了个空。. b& f! z6 L4 {
相信上面叙说的情况很多人都听说或经历过,然而,此刻对于拥有一份工作的你来说,是否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呢?虽然你面临着很多竞争者,但你却拥有了一份工作,而且只要你懂得好好珍惜,你就不会轻易失去它。4 o$ p& W* I9 S
无论你在政府机关还是在企业里工作,你都必须认识到,工作岗位不是为某一个特定的人而设置的,它是为那些具备了一定才能而且珍惜工作的人而设置的。你可以不珍惜工作,但你应该把你“占有”的那个工作岗位给适合这个岗位的人腾出来。当然,有时有些人会主动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更多的时候是由于不懂得珍惜,而被迫离开的。 / n$ d' ` x/ B& M8 f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份工作,同样也不是每一个拥有工作的人都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但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却是离不开工作的,否则我们将没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发展。 ) X- \/ U. }" k8 I* C: \6 z同时你也必须清楚,虽然你目前还拥有一份工作,但却有很多人对你的工作岗位虎视眈眈,只要稍有疏忽,你就可能失去它。 2 i1 _9 V8 T) q% E, \* V" p我在给企业家分享《总裁战略突围》的课程中经常讲到优秀企业的用人策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z* D0 A+ I/ w) ^. V
现在,许多地方遵循“赛场选马”的用人法则,实行竞聘上岗,优胜劣汰。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被淘汰呢?我想那种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换到舒服的、有高薪的岗位,本职工作还没做好就急着找关系走后门,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将会第一个被淘汰。 . ^3 A" \& M0 S+ z3 f$ i你的工作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应把珍惜自己的工作当成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义务、一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