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团队为赢》电子版: T( q6 z3 Y' }# o' v& F9 e$ {) Y
) N; a6 U# }# h* [" ^& e8 N/ u6 T: @/ ?
序 言$ P( c- J) t _: S B
" G: A" h' g+ l! P8 q9 @& e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成功靠的是团队而不是个人。”的确,在这个充满着竞争的商业社会里,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拥有他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并能独立地完成所有的事情。每个人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他人的智慧,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u" q+ N9 f- p h有人说,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你看见羚羊在奔跑,那可能是狮子来了;如果你看见狮子在躲避,那可能是象群发怒了;如果你看见成群的狮子和大象集体在逃命,那一定是蚂蚁来了。就是这些渺小微弱的蚂蚁,它们依靠团队的力量,团结奋进,无坚不摧,就连“兽中之王”狮子和“庞然大物”大象遇到它们也要退避三舍。
0 N7 a0 C9 s) {& ^' @. [6 t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约翰•C•马克斯韦尔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世界杯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打进的球、好看的球,都是配合的结果,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即使是最有名的球星也需要打配合。”4 K) J% d/ e6 ~" ^2 y: a1 \1 n
如今,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强调和突出个人的知识和才能,事实上,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依托一个卓越的团队,因为这是一个团队至上、团队制胜的时代。团队是个人成长的舞台,个人因团队而伟大,因为当你花时间帮助别人攀登山峰的时候,你自己也上去了。而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团队,离开了合作,那他将很难成就任何事业。
7 G& j0 R& |1 a T团队是合作的最高形式,团队合作早已成为一门艺术。实践证明:一个员工只有努力加强自己的团队意识,发挥合作的力量,才能激发出“与团队共命运”的荣辱感,才能更好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去帮助别人、帮助企业赢得更大的胜利。7 C P1 T% h, }; Q, q
纷繁世界,团队为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羡慕那些在工作中能够脱颖而出,将潜能发挥到极致的个人;同时也十分敬仰那些在竞争中能够基业常青、永续发展的企业,希望能够学到他们的成功之处。其实,这些个人和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真正的赢家,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之处,而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世界最强大、最不可战胜的依靠——团队。
1 u$ O$ z' x1 f# A% O: w8 z% t- P2 L
) m! Z) Y! }1 O6 p4 }2 P
1 \$ O D4 V% ~" m+ b% Q辛海! o8 Y* a$ Q& }
2007年6月于深圳8 F# }+ E! D0 v
2 b7 c; o; T) o- p
5 v( t0 i4 w- P% J+ b1 u第一章 为什么需要团队 ? Q, G: b; L
) _4 o, W% z" i9 O4 o' i& y8 n6 [) L/ o; h/ h3 ?
. C/ @5 h/ D6 q) G" u
1.“三人成虫”:各行各业的奇怪现象
4 L- u0 s( ~+ P1 a
, M" g; x# W9 C在中国,各行各业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然而这些奇怪的现象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可能大多数人对此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究。6 _6 P- h5 Y7 o9 B5 y7 d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些我们身边具体的、活生生的例子:% `4 A9 O$ |4 c% N! U3 E! W
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而三个和尚反而倒没水喝了呢?# s6 j9 @0 s* z' v
为什么许多团队中个人的智商都在120以上,但团队智商却只有62?
& }5 \6 ?2 p9 [# u" x其实,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前,只要我们把这些奇怪的现象同中国的许多古语放到一起,就能明白其原因之所在。比如“人心齐,泰山移”、“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古语都是我们认识这些奇怪的现象的提示。
: e4 J$ ]4 H# W% K7 n% c' F+ W7 I一位在美国IT业工作过多年的知名人士,曾这样描述美国IT业出现过的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如果老板要解雇一个亚洲人,在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之间做选择,那么被解雇的一定是那个中国人。为什么呢?因为中国IT业的精英们,个个都自信十足,但和气不足。: ~) `( Q" c2 M; M. b+ `
同样是亚洲人,在美国人的眼中,日本人做软件的一大特点就是整体把握得特别好,从整个体系架构上看,他们的作品非常清晰,按照客户的要求实现了全部功能,而且相当稳定。但是,如果只看具体的代码,其实他们的水平并不怎么样。而我们中国的软件工程师往往喜欢单独琢磨数据、结构、算法,各干各的。应该说,我们对某些特定的开发工具可能是精通的,但就是不能保证把一个软件稳当、完整地开发出来,我们做事情不屑于就问题本身进行分析,而总是侧重于显示个人的技术。* f+ D: m% c# i S% a/ c
这位IT业知名人士又举例说,比如在招聘的时候,同样给中国和日本的应聘者出差不多的试卷,有基础概念和编程的题目,完成后又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日本人做的编程题目简直像是有统一的答案,程序结构、注释、变量命名……就连表达方式都极其类似!反观中国的软件工程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解题方法。而等到他们真正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就会先把前任的程序贬损一通,然后自己再开发有更多问题的代码来代替。他们总觉得别人做得差,自己应该再搞一套,还自认为有创造性。
8 Z/ \( j$ T# D2 J这位IT业知名人士认为,如今软件业的发展早已过了编码英雄的年代,特别是在美国,程序员已经降级成坐办公室的蓝领了。$ {5 w& R. O3 {3 b I5 ^$ {
实际上,在美国或一些其他国家,许多公司的项目经理根本就不懂技术。
. n4 l2 a( c6 d6 X8 A+ b比如,许多日本的软件经理可能根本就不懂正在做的东西,但是却能够领导素质良好的程序员把工作做好,没有内部不团结的情况。
* g4 Y2 }$ i4 V) Y' e, ^但在中国的企业里却很难办,因为中国的项目经理如果不能在技术上压服下属,那么下属将与他搞鬼,而且越是高手越喜欢搞鬼,在内部搞不团结。甚至有许多技术高手常常会纠集在一起与管理层作对,他们根本不知道做软件的终极目的是从别人兜里掏钱,而非自己人斗自己人。9 z6 a6 j; }2 o/ r$ j0 k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曾说:“现在年轻人在职场中普遍表现出的自负与自傲,使他们在融入工作环境方面变得缓慢和困难。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项目都是自己做,不愿和同事们一起想办法,每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结果,最后对公司一点用也没有,这样做怎么可能做出好的成绩来呢?”: \0 o5 d% U" L) y
再看看周围的人们,合伙开公司,刚有点起色就闹分家;给老板打工的,刚熟悉点业务就要自立门户。这也是典型的“三人成虫”现象。
, Y2 S! @5 i) b* z2 q' x: [体育竞技中的集体项目,绝对要依靠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全体成员的合作、拼搏才有取胜的希望。
3 n: e \! j6 e" m4 A" M看看和我们同样是亚洲球队的韩国队,在世界杯上却让足球强国意大利队也提心吊胆地打起了防守反击。大家公认的是,韩国人在疯狂奔跑120分钟后,如果要再赛一场,他们还能跑!$ _4 T) ?5 U9 K1 ~. z
也许我们可以不屑韩国人采用的是原始、落后的打法,但绝对没有人能就此否认韩国人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 i' T3 B$ }# q1 G
很多人做事情,先是抱着极大的希望期待成功,然而当失败后就怨天尤人,互相拆台,以至容忍不了同伴的失误,同时也看不惯别人的成功。也许,所谓的我们中国人“一人是条龙,三人是条虫”的含意就在于此吧。
0 T9 I, `, U2 O# O, \$ Z) [
/ B' j& L4 y. \( e7 n3 e+ S
$ J) i( t ?+ N) v0 B
+ s8 K7 V6 I( t* l* O9 q A
2 j. W1 B# Z% f2.强大的巴西队为什么输给老迈的法国队
8 t: v! d ^* z8 f$ _: P+ }9 A3 W3 m" R8 h; x! G
2006年世界杯赛上,号称“历史上最强大”的巴西队于7月1日在与法国队进行1/4比赛时,惨遭淘汰,黯然地离开了赛场。为此,他们在球衣上绣上第六颗星星的计划也宣告流产。7 m4 I1 ~# u) {- m
如果说巴西队在以往的世界杯比赛中出局,还能因为自己的高超球技赢得掌声的话,那么这一次的离开,却只剩下“丑陋足球”的印象。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卡洛斯、卡福等众多大牌足球明星都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
' u E) ^1 [* T# A( W! H核心球员不在状态,教练排兵布阵犹豫不决,整体配合较为生疏,球员之间不够团结,最终使强大的巴西队无法发挥出自己强大的实力,无法再一次捧起大力神杯。$ L2 w4 t0 b1 y) J& v7 w; W
在热身赛中表现平平的法国队,主力选手西塞又因重伤告别赛场,这支平均年龄创造了法国队征战世界杯历史之最的球队,体能一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支球队,他们依靠团队合作,凭借自己非凡的意志力、凝聚力、协作力,最终发挥出了威力,在比赛中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巴西队。6 P! A) k3 d# H+ s0 T- w4 H
足球赛场不是只讲个人实力的地方,足球竞技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竞赛,团队精神决定着胜负。每一个进球都必须依靠队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3 v+ k3 w9 R; m' H% ?7 v# _
实际上,每一个“打进的球”、“好看的球”都是“配合”的结果,都是“团队精神”的胜利,技术再好的球星也需要“打配合”。
: G3 [ M' h3 J% x# k% z# W7 V1 p! Y同样,对于企业来说,对个人素质要有高标准、高要求,但更应注重的是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团队合作能力,有时甚至比个人素质更加重要。
! k2 g$ U G N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争霸天下,项羽在推翻秦王朝的战争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势力远远超过了刘邦。
A. O* _1 j& E$ J- a$ x/ j3 `论单打独斗,项羽有以一当十之勇,在最初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只要他亲自带兵出战,每次都会赢。
~) \5 F# `$ B0 M% p" u可是随着项羽的不断得胜,本来就不懂得与别人合作的他变得越来越刚愎自用,不肯听信任何人的忠言。与此同时,刘邦的势力却越来越大。最终,项羽被刘邦围困,自刎于乌江岸边。到死他都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给刘邦。项羽在死前还向天呐喊:“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Z2 K, T& E0 h* a4 E0 V8 O
论本领,刘邦比不上什么事都能运筹帷幄的张良,也比不上懂得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萧何,更比不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韩信,那么刘邦凭什么战胜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呢?1 m/ A' I1 k9 Q) U
那是因为项羽靠的是匹夫之勇,他自信自己一个人可以抵挡住十个人或更多的人,但是他没有想过,打仗是要靠将士们共同努力方可取胜的。$ W0 C' e1 Z1 Y
而刘邦的胜利,正是因为他能将众人的力量结合起来,他知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5 ], e9 U: S. q% K* G俗话说:“水涨船高,人抬人高。”一个高效的团队,它的成员一定具有互助精神,能够把团队的目标置于个人的目标之上,乐于大家一起工作并帮助他人取得成功。
+ D2 u7 v1 v9 X# i- A7 `( B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工作业绩。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在招聘新人时,都十分在意其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他们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和别人相处与协作,要比他个人的能力重要得多。
" {2 l9 W) N* X+ {7 |% K$ P+ X7 \一个缺乏团队精神的人,即使个人工作干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在这个讲究合作的时代,真正优秀的员工不仅要有超人的能力、骄人的业绩,更要具备团队精神,为团队整体业绩的提升做贡献。因为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团队成功的基础上的,只有团队的绩效获得了提升,个人才会得到发展。
4 b R- h% k" S; t# q, N作为公司的一员,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公司之中,凭借整个团队的力量,才能把自己所不能完成的棘手的任务完成好。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公司,你的上司很可能会分配给你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其实,很多上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考察你的团队精神,他要知道的是你是否善于合作、善于沟通。如果你不言不语,一个人费劲地摸索,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明智且能获得成功的捷径就是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2 ?( U- p% b6 A% B+ C' a4 S
要想获得成功,你就应该学会与人合作,而不是单独行动。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而融入团队必须要有团队意识,摒弃“独行侠”的思想,代之以齐心协力的合作意识,扮演好自己的团队角色,这样才能保证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
5 G+ G2 E- }" W8 m$ U+ a团队要想创造并维持高绩效,员工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关键也是根本,所以新一代的员工必须树立以大局为重的全局观念,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将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团队的总体目标中去,从被动地遵守到自觉地培养,最终实现团队的整体最佳效益。2 t- w& K6 N& S/ F% @( o
每一个成功人物,都依托着一个成功的团队。英雄寓成功于团队之中,时代需要英雄,但更需要伟大的团队。
. ^5 w& B) @6 z# U3 R D. b4 `( M# ?' Q
* K' C" E, n- z' j
. L' Z/ t& f) Y+ S: o$ J5 }2 i1 C5 L" B8 f7 V8 A- d4 h
$ ?1 p: a" o+ [) Z* n) I) G
$ b" d! n# G# b' K
. ?8 M S. f& }3 D5 y- T: b! E
3.“三个臭皮匠”为什么能胜过“诸葛亮”
, H, X, w, j3 S, f' S0 N/ Z4 \/ Y7 }+ L& |2 q" L6 |1 L
有句古话叫“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然而,三个臭皮匠到底凭什么能够取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呢?难道仅仅是由于臭皮匠的人数多吗?我想肯定不是,因为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0 ]0 q; H9 O7 l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究其原因,就会明白三个臭皮匠能胜过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6 ` c: m/ `: {6 _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客观而言,日本国土狭小,物质也不丰富,然而,仅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 ~# B9 T1 e% ]& i
对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的经济奇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反思,其结论是:日本企业竞争力强大的根源,不在于其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其员工“团队合力”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 b3 c/ m# t* h# }3 |/ M" i2 ^
曾经有一个装扮得像魔术师的人来到一个村庄,他对迎面而来的村民说:“我有一颗非常神奇的汤石,只要将它放入烧开的水中,立即就会变出美味的汤来,我现在马上就煮给大家喝。”随后,有村民就拿了一个大锅,并提了一桶水,而且架上炉子和柴火,马上就在广场煮起水来。然后这个人很小心地把汤石放入滚烫的水中,他用汤匙尝了一口,很兴奋地说:“太可口了,假如再放入一点洋葱就更好了。”这时立刻有村民跑回家拿了一把洋葱放进水中。这个人又尝了一口,高兴地说:“太美味了,假如再加些肉片那就更香了。”于是又有村民快速地回家端了一盘肉来。“要是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无缺了。”这个人又建议道。就这样在这个人的指挥下,有的村民拿盐,有的村民拿酱油,有的村民拿其他佐料,最后当大家一人一碗地享用时,他们发现这果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可口的汤。8 C5 {2 ~% n8 m& q% x; y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能煮出一锅如此美味的汤来。假如人人都独自工作,不和团队成员合作,那我们的力量将是非常薄弱的,如果我们和团队成员手牵手、肩并肩、心连心,那么我们将会取得个人无法获得的成功,所以和团队成员一起发展至关重要。: |% W6 c9 e4 x# w9 t! Q4 h
万科集团的老总王石说:“我的灵感来自团队。也许我给外界的错觉是因为我个人的能量非常大而成就了万科的今天。其实不是这样。我对万科的价值是选择了一个行业,树立了一个品牌,培养了一个团队,后者的价值最大。”的确,团队的力量是企业最大的资本。正是因为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拥有激情的团队,所以才推动着万科与时俱进,取得巨大的成功。
# T& c4 Z" G9 ^& S$ b5 w% J今天的社会既是张扬个性、强调英雄的社会,同时也更是需要协同作战、团结合作的社会。否则,将难逃失败的厄运。
3 ]! g' t$ B% {0 D2 E' S我们来看下面这则落网之鸟的故事:
& F. A0 }) B( v有一个猎人,在湖沼旁张网捕鸟。不久,很多鸟都飞入了网中,猎人非常高兴,赶快收网准备把鸟抓出来,没想到鸟的力气很大,反而带着网一起飞走了,猎人只好跟在网后拼命追。! f" F- L5 T2 @" ]
一个农夫看到了,笑猎人:“算了吧,不管你跑得多快,也追不上会飞的鸟呀。”
@" X Y: ]2 b' k: {4 p& o但猎人坚定地说:“不,你根本不知道,如果网中只有一只鸟,我就真追不上 它,但现在有很多鸟在网中,我一定能追到。”: X0 F/ |( f6 o% B: b' h7 z5 R1 ?
果然,到了黄昏,所有的鸟都想回自己的窝,有的要回森林,有的要回湖边,有的要回草原,它们各奔东西,于是就跟着网一起落地,被猎人活捉了。 T0 R$ z5 E2 R9 i J2 T
落网之初,众鸟为了活命,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得以逃脱,这是团队的力量。但是到了傍晚,众鸟各怀私念,合力为零,所以难逃厄运。
" q7 v8 N8 m, `& }8 U; y在一个团队中,实现个人的“以一当十”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实现团队的“以十当一”。因为“以一当十”只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力就行了,而“以十当一”则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十个人的潜力,并且使这些潜力朝着一个方向发展。" Q/ [9 L n. }2 ]+ f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在建立初期处于市场追随者的地位,这时候企业更多的是采取“以一当十”的策略,因为这个时候企业的规模有限,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处于市场挑战者和市场领先者地位的时候,企业就开始注重制度和文化的建设,这时候企业追求的是团队的“以十当一”,通过绩效考核、培训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协调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整体。
+ H5 x( T! a- s% f- u; [9 {毛主席在《战略问题》中阐述其军事思想、军事原则时说:“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我们是以少胜多的——我们向整个中国统治者这样说。我们又是以多胜少的——我们向战场上作战的各个局部的敌人这样说。”这就是“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思想精髓。
4 ~- ]2 ?/ ~6 |" Q/ \联想集团的“项链理论”也是对“以十当一”的团队精神最好的诠释,柳传志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k" r, f6 B# m- l: O# [' L
对企业而言,一个个人才就像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珍珠,企业不但要把最大、最好的珍珠买回来,而且要有自己的“一条线”,能够把这一颗颗零散的珍珠穿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如果没有这条线,珍珠再大、再多也不过是一盘散沙,它们起的作用不过是“以一当十”的匹夫之勇。- I' a3 p5 ~7 v3 E
那么,这条线是什么呢?这条能把众多珍珠凝聚在一起,步调一致,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线就是团队精神。+ P# R, c* e( G$ G5 N: O. Y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人靠一种精神力量生存和发展,因他的理念决定他的生存状态。一家企业也是如此,无数人的个人精神,融会成一种共同的团队精神,这是一家企业兴旺的开始。”- x+ v; H$ l/ `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团队合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如果每个团队成员只顾发挥自己“以一当十”的干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样,整个团队才能发挥出“以十当一”的功效。也只有这样,“三个臭皮匠”才能胜过“诸葛亮”。-%-89592-%--%-415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