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3月19日公布了该院2006年度十大重要创新成果。它们是: " n1 ]2 W- `1 |' a. m$ \ s3 W
7 u Z& S3 K5 z; D1 G9 C0 \
1.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 p5 E9 U3 G2 Q+ x% Y6 v3 O/ B5 u% D% w' G2 L
2006年9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进行的首日物理放电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获得了电流大于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 M5 U8 X% H3 T6 e" |" n1 w1 m9 ^3 A & X' b& i; q1 ?% N+ P' f 2.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7 {# R) h, Y1 w& V& r& x1 G 7 g1 W2 E% T& j0 @; Y# l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组围绕纳米电子器件的基础问题,在纳米结构的探索、组装规律和单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已产生国际影响。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并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工作。 # o+ n4 x. c) u . U$ x" n3 b& [' C9 }8 I+ z9 b 3.绘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 J8 o* n9 o/ A' G8 U4 K3 Q# [- x3 d& ~8 g) H: V+ `& u
在《科学》杂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据在我国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的“西藏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所获得的、积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亿观测事例的实验数据的系统分析,中国和日本两国物理学家合作发表了有关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以及宇宙线等离子体与星际间气体物质和恒星共同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最新结果,这些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 Z Q4 x+ D* ^+ r; g: s, r3 y% E
' q% `) w8 |& D! Q0 F/ \4 v" p: D# L
4.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性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 ~& [+ x, ~; R0 w) Z K) g6 V
* P& j$ P) @5 v( q+ j 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日处理甲醇50吨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实现了近100%甲醇转化率,乙烯选择性40.1%,丙烯选择性39.0%,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的结果。试验装置的成功运转,对我国综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烃原料的多样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 e5 H. O' l! E ^# j5 `" h) H* [: X2 V( f
5.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 0 x5 C. u9 V4 X' {7 v. S3 i2 f- K! c/ W) Q% {/ e+ `# _
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处理器,也是祖国大陆地区第一个采用90纳米设计技术的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制的龙芯2E处理器最高主频达到1.0GHz,实测性能超过1.5GHz奔腾IV处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点,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龙芯2E处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围内。“十一五”期间,龙芯处理器将为推进我国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0 ~% P2 A- U) I. ^# A. V3 l, T( k$ @! Y4 E I
6.水体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非接触监测技术装备系统 ) } D5 V% |3 @1 B8 E/ Y
, |, j6 }$ u, E' h5 }3 q
水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江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体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监测技术实现水体污染遥测,系统集光学遥感技术、光谱学、分析化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实现对水体多组成份有机物的在线遥测,发展和提高了我国水体污染在线遥测的技术水平。 , H) w# \& t N0 t9 `1 X$ C: P- |& j
7.我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 8 e3 _; c% u$ H( n
! ]9 N0 O, O6 m% o 2006年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组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并且提示β2-肾上腺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 d) ^# ?1 F. a7 T/ r* W
) t6 H! K2 ?1 N. J! c 8.我国抗糖尿病新药研究取得开创性进展 + \+ t# x4 u, y1 _& q0 \; ]4 d* r! F9 N' d+ T# g9 G3 Z- p4 i/ z9 u5 f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科学家2006年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07年元月第一周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美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在向媒体的书面新闻发布中指出,这类口服有效的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新型疗法。 6 t* m+ f* v& ^* i% {$ R1 h! r# F2 o4 u+ c+ t/ g% D
9.揭示果蝇记忆奥秘,探索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g4 k ]+ [/ P,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