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愤怒 2021-6-12 16:50 |
---|
签到天数: 718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以坛为家II 累计签到:987 天 连续签到:1 天
|
楼主 |
发表于 2007-3-24 2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象之七:剽窃不知羞 抄袭家常饭 / b: a4 ], ]- I3 X) k* r- n
+ S' g* X' s( `5 ] C' r4 o. ?“天下文章一大抄”,抄袭和剽窃几乎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高校教师的传统,更成为中国高校学术界最大的公害,有人戏称为“学术蝗祸”,其泛滥之广,已近法不治众的地步。有学者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没有羞耻感了。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小组会上指出:抄袭剽窃不治,学术将完。 - a, u, [2 m) e9 Z* j* J
有人根据媒体披露的高校抄袭和剽窃事件,总结了高校学术抄袭的几种方法,既“全篇搬用法”、“偷观点偷思想——隐性剽窃法”、“化名抄袭法”、“署名抄袭法”、“拼装法”、“名编实抄法”、“抢先发表法”等等。 : P& M( l7 ?4 g) N: X8 [
' z( a3 \4 X( J3 N在学界以打假著称的学者杨玉圣告诉记者,以前人们大都认为抄袭剽窃等问题在那些学术水平低的学校或年轻的学人身上才会发生,但从业已公开曝光的问题来看,包括中国最好的大学在内的许多名牌学府和科研机构,都已出现过或潜伏着此类丑闻。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就连一些功成名就的才子、名家、权威,也因公然抄袭他人成果而东窗事发。 0 ^, r& n9 p5 a; H3 |2 u4 E6 e
; P* \# Y! I' t: e, U. z0 Z" T* V& Q1 O8 q
杨玉圣还说,剽窃抄袭的风气已经严重腐蚀学术界,不仅是学术文化公害,更成了社会公害。这些行为不仅严重败坏了学风文风,导致学术道德沦丧,贻误人才培养,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学术界整体的学术声誉,十分不利于建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学术形象。 ( k3 n& `: { `+ V3 b9 y
* e* w S x+ P0 O
呜呼,中国学界腐败!
9 C4 k. H9 l2 ^6 n0 B
1 r2 T+ ]6 v9 ~给“名校”泼盆冷水
: R0 H5 }* i1 _4 R% H5 G5 P8 z$ M. O+ @5 Y4 M& W& q, h. N
已故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何谓大?非有大楼,而有大师焉。”中国的大学不可谓不大,楼不可谓不高,高校合并后,全国更是出现了几座空前绝后的“大学”,大学排行榜的前几名又杀进了几名新秀。
, V% S2 W( f: [. A4 ]+ x
0 l/ Q6 U3 q- d5 a( }& o( O6 E: F但是,按梅老先生的推理,中国的名校有无大师级教授、博导呢?中国名校的学术声誉和学术水准又能否在国际学坛上与人争锋?中国还要等几代学人才能出现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名校真的终于能够忝列亚洲甚至世界级名校了吗?
, V8 b7 D1 z6 _8 E
' c5 I9 \7 O r5 e' S4 X& s中国人例来喜欢按资论座,中国大学也不幸染上此疾,蜂拥而起的大学排行榜充斥着江湖气。事实上,学校之间的等级分化已日趋明显,“名校”在自恋中“一枝独秀”,而作为高等教育整体的大学云集着一片虚无飘渺的自娱自乐;“名校角逐战”的背后,是愈来愈被冷落的清贫。
; O, V9 ~8 w K) i1 |" K& I+ y9 p7 y- s+ T
学术腐败成风,弄虚做假成真,高校黑幕频现,一纸文凭风行——这就是中国“名校”。 " D4 O! h; i& C- o7 G
' [8 K! V2 K- A1 F在一片沾沾自喜中我们给中国名校兜头一盆冷水,非为棒杀,实为醒脑。
0 ~( I) c' J" j5 f
+ y; `7 v. @* Z& ^9 l+ P& }& T/ z听惯了马屁话的中国名校可能会恼羞成怒,也许更会有个把学子告我等污辱了母校名誉权,那么,中国名校也就真的不可救药了,实非本报所愿看到的结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