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文献
标题: |
一个电力职工解密电力倒塔的真实原因 |
作者: |
|
所属专业方向: |
一个电力职工解密电力倒塔的真实原因 |
摘要: |
一个电力职工解密电力倒塔的真实原因 |
关键字: |
|
来源: |
|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一个电力职工解密电力倒塔的真实原因( ~- [! C0 N+ J! M$ u
1 q3 m) \1 h7 c% n& k+ W
我是一名电力职工,从事电力线路工作已16年,学的是输配电专业,即是通常讲的电力线路设计及运行检修专业。看到08年01月26日对湖南电力倒塔抢修徇职3人的评论,以及多数人对对电力常识的误解,我只想从我所学的专业和工作经历,讲一讲相关常识,尽量客观反映当前电力部门的工作,让所有有良知的人做出自已的正确判断。
( a& M9 Q0 l/ S# i4 a4 {; I4 l2 z7 }1 B4 b' ]1 d' I
8 N. q% C. E0 Y8 k& _首先讲电力线路的杆塔,线路要架空就必须有两种杆塔---即一是直线塔、另一种是耐张塔,简单的比喻就是你要晒衣裳拉一根线,两端要固定在墙上,中间用竹杆撑起。好了,直线塔就有了,竹杆就是直线塔,其作用就是挑起导线,一般只承受导线的自重,专业讲就垂直荷载。
7 E( j4 T* _( _! H; v, ?, }* A$ ]/ \) u( _- Q6 Y2 E# v9 t- r) S4 W
同时耐张塔也有了,即是晒衣裳固定的墙,所以电力线路线路最易出危险的是耐张塔,因为导线受张力架空后,沿导线纵向拉起的力全部挂在耐张塔上,即耐张塔要承受电力线路架空后的张力载荷,也就是要当成墙壁一样承受导线的拉力。
1 I% ?) T( p/ i( T# s' B
. @% a& s9 u9 B9 t; b再说说专业名词:
5 e) w7 _3 [+ l) |4 D: k8 Q( `) l! e c: X: f- m
导线的标称截面,400/35,即400表示导线的铝股部分横截面积为400平方mm,35表示钢芯部分横截面积为35平方mm。
8 G8 |; V& I7 D, b$ s% o- A; U; [( ]& `
当前500kV高压送电线路多为该型导线,然后每相导线有4根,一条线路为3相导线,共12根导线,还有两根避雷线。 * e+ d1 ?* V6 l2 g0 F7 U
( }' j/ \9 d: B8 s7 b) ~
湖南的倒塌线路就 是这样的导线结构,架空在天上的共有14根线。 9 m2 Z5 { d6 h1 ]
# ~2 k6 }5 u. P
导线的自重,1米400/35导线的自重是1.511kg。
* l1 ] `3 f2 c0 o& Z
4 V+ n6 M6 t# i按湖南的多年的气象条件,设计时冰厚为10mm。导线上履10mm厚的冰后的增加重量计算是:1.04kg.计算式是y2=〔3.14*(d/2+b)^2-3.14*(d/2)^2〕*1000*0.9
@& `. K) G2 Y7 u5 a5 Q5 |3 ?6 h% Z$ H8 ^+ \; \6 Z& O/ z
是冰厚,d是导线直径,A是导线横截面积,冰密度0.9 由此:每一米导线的上加冰后的重量是:1.511+1.04=2.551kg。 3 Z6 f# ^4 E/ ?/ z' x: _
+ A) G5 m; J/ ?6 S% t6 P耐张塔正常设计时应承受的张力G是:
H9 w, U/ `8 [4 ?6 _
7 q/ q% d! V( p5 B2 k2.551*1000米*4根子导线*3相=30.612吨。 取平均水平档距1000米 (多数为500~700米,考虑山区的连续上山档等因素取1000米)
6 x! Q( N1 R2 J: A1 {( h- P. e2 V0 R9 f! h
耐张塔的高度一般在20米左右。此30吨纵向拉力挂在塔上,对基础的扭力力距为20米,基础即按此不利的受力条件进行选取。 1 K! |3 i) R6 p h$ r: v) ?
! Q7 Q( S1 F) Y2 B耐张塔身要承受的扭力即为抗拒30吨的扭力力矩。 r9 L9 M6 c2 [; R& M8 y/ `
, S) z1 P( m) K5 j% c) F
而当履冰达到50mm厚时,代入计算式:y2=10.85 G; u% y$ W, H# O* p. F" O4 X
8 U1 A) Q* b M3 z6 S2 lG=(10.85+1.511)*1000*4*3=148.332吨。
) G2 U# `5 c. `4 z3 U8 N2 ? v5 Q }# G, v* ? B6 u( @2 Z
当冰厚为100mm时,y2=35.839
8 o- D3 l: M7 g& N" }# d% t3 e% O9 n1 e* E4 R& D/ u) B$ R
G=(35.839+1.511)*1000*4*3=448.2吨。 & }$ B- Q, R1 K# ]8 h
b- y+ L- I& v% s& F3 E' A由此可见: ' r' e4 E1 j' m: l" C* P9 j: |( x
9 c6 A3 B/ ]; y( V+ _+ ]
50mm的冰产生的张力是10mm冰的148.33/30.612=4.85倍。
5 p1 `' W: ^/ q( n
% h( I9 e" T& @/ I% @% R) I100mm冰张力是10mm的448/30.612=16.63倍。
; A/ y5 ~: E) `& d6 l8 C5 M
& r( u/ l$ i7 A c虽然线路设计取了2.5倍的安全系数。但是由于冰厚产生的荷载是平方关系的增长,耐张塔不可能按几十年不遇的天气条件来设计。如果为了抗拒100mm冰的而设计耐张塔,其塔身强度和基础强度都是不可想像的。在线路工程的造价中,铁塔投资占20%。而三峡到上海的线路2000公里,塔量为2000基以上,总造价为40亿元。单位造价为200万元/公里,如要每基塔均增加投资去抗衡50~100mm冰,电力线路的总体投资翻10倍左右。即达到400亿,按此推算,当前电力建设每年建设电力线路均在5000公里左右。按10倍的关系,即光电力线路建设即达到1000个亿。而一个国家级的三峡工程也不过 2000亿元。另外,电网投资均由电力企业自行投资,完全是为了保履冰而这样投资是不合理的,也不经济的,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0 |$ `; a* i6 U ?
" \7 I9 F. n1 x7 {2 X V至于网友质疑,为何导线不断而塔倒的问题,这很好理解,这是因为耐张塔要承受不利的力矩效应(塔高20米),而导线只单纯的承受纵向张力。在所有的导线中心均用钢绞线进行承力,在履冰时,首先崩溃的一定是耐张塔,再才是倒塔的冲击力挣断导线。这就好比用绳子拴到一棵树上,用力扯绳子,断掉的一定是树根,因绳子只受纵向拉力,故先断的是树,树断后,对绳子产生冲击,再断绳子。
( u! \% ]3 A( M3 k( x9 W( Y
! g/ y) {1 n( y8 }' \+ ~. S9 {另有:湖南的事件中,徇职的是在电力线路上除冰时,由于导线受损后,突然断裂,倒塔和导线掉下地面伤到线下的工作人员造成。因为突然的断线无法预计,不除冰又影响送电运行,故造成事故难以避免。
7 j+ a) H( b/ W
7 X) z) h$ M) n4 a, g3 D5 P还有一点我说明的是,北方未倒塔的原因是:天气干冷,塔身不会凝冰,导线上只是有附着积雪,没有大量挂冰,而且在设计时冰厚就取得大,般在30mm左右。而湖南的事故中,导线上全部凝冰达50~100mm,塔身及绝缘子上全结成了水桶。这样多的额外荷载均由铁塔来承受,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铁塔使用条件。不倒塔才不正常。说句极端的话,按100mm冰设计的定型塔图,估计国家当前还没有可选用的定型塔呢! 5 K3 R% O( e( I( [: D, D5 y
: }6 N7 w6 z9 P8 J2 i
再有:电力线路工人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高山大岭,均要每月到位一次巡线检查。一条线路往往几百公里,全靠人走,还要上塔工作,工作劳动强度很大,而待遇也不过是2k到3k之间。只是电力的宣传太少,外界了解不多,有所误解,这很正常。 最后向奋战在一线的我的亲爱的同行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你们身体好!家人幸福!工作安全顺利!向为工作徇职的战友 献上我深切的哀思!好人一生奉献,一路走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