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全面介绍了我国电力发展状况。其中,有两点情况令人欣慰。一个是,我国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超过5亿千瓦,居世界第2;另一个是,我国的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和,预计今年拉闸限电的情况将大大减少。6 ~% o+ l* y# g# k0 E# X
) B. Y- @& E A9 q% u4 X
在这一背景下,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否应该加快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其理由 9 x- C5 s/ {* ]1 l& _$ {0 R
% a7 h' _3 y4 d1 W7 P* H
% S. Y) O; \8 l& n3 q " ^" ?7 \2 U6 r( m2 Y2 T; u, M
( H6 z C9 j w+ p e2 L- }
6 o' S3 c3 l$ [) Z: s 4 ^: S/ C q. b |$ t( S
在于,前几年谈论电力体制改革时,总有人说,电力供应紧张,改革时机不成熟。如今,这方面的障碍消除了,改革不能再拖了。 + S1 r: V9 K; z/ D! A- M0 o5 f0 L; z8 u
那么,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电力工业是较为特殊的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影响重大。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电力工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国有化程度,这一点大概不会有太多变化。当然,国家已经出台包括“非公经济36条”在内的若干政策,旨在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电力工业。而电力工业能否降低进入门槛,民营电力企业能否真正在电力市场中分一杯羹,将成为影响电力体制改革走向的最大变数。9 G6 U5 y/ v$ M- D; `# o
* L! ~6 T# l" e! M# B6 b. T 按照“十一五”规划,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巩固厂网分开,加快主辅分开,稳步推进输配分开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从这一要求来看,当前的改革更多地侧重于经营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资源的更合理配置。然而有迹象表明,即使这样的改革,推行起来也绝非易事。因为,一系列的“分开”,涉及到行业内部的不同利益主体,事关利益的重新分配,有关各方面能从大局出发,心平气和地接受改革的结果吗?几年前搞厂网分开时,发必企业与电网企业曾围绕最终的利益分配问题争论不休,有些矛盾至今仍未解决。以此推论,“主辅分开”、“输配分开”也需要花费不少工夫。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涉及面更广,利益关系更复杂,这是在推进改革时不能不预作谋划的。( B1 C& s D+ \( t4 [$ E
5 _ G) a5 D, c' c4 g/ `% W0 g- u 必须强调的是,当我国电力工业连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并且达到了5亿 - g1 s4 G0 v4 ?3 D; r 4 O1 ]' d2 ]6 B# s( O- F7 A8 J0 j" F 千瓦这样大的规模时,意味着我国电力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新的阶段中,原有的体制已远远落后,再不改革将成为束缚电力工业的桎梏。显然,无论困难有多大,电力体制改革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