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无庸置疑,新丰电厂项目被查处的背后,绝对不单单是一个内蒙古,也不单单是一个电力产业,而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具体化。' W8 I9 Q, e) Y) X
8 Q3 P+ }/ f( l3 F: X
类似的事件可以联想到2004年江苏的沙钢。当年,中央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房地产和钢铁,重工业化倾向严重的江苏成为典型,同样是审批手续不完备的沙钢则成为具体案例。为改变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综合的调控措施之外,重点区域、典型产业,最后是具体的投资项目,也会随着中央政府调控措施的落实而浮出水面。" G' }& v' m6 k' X+ K" ?1 C9 ~8 G
& ?% o' X3 k) e* }; O 当下,科学发展观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明确抉择。在能源、土地、环境等一系列压力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成为宏观调控新阶段的目标。而那些占用土地、资金、耗费资源、污染环境投资项目和产业,以及依旧以传统的投资拉动来追求GDP的区域,势必成为新的宏观调控重点。
/ G5 q% R5 B% ^0 ?' u) \$ z6 }% J7 r" b4 D3 d* R5 Z
而在新丰电厂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内蒙古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三个增速全国第一的“奇迹”,以及2006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国第五、GDP增速全国第一的数据;同时,我们也看到了2002年到2005年期间,内蒙古电源项目新增134个,总投资达4000多亿元,装机总量接近8500万千瓦,而这些项目大多数都是耗能、污染严重的火电;具体到新丰项目,则是2005年即受查处,但地方却一拖再拖,直至今日受到国务院的点名批评。. q& E+ b& m/ l( C* y2 ?
9 l' f. R: K% n, c 以上所述是新丰电厂事件的宏观背景。而微观至产业,为什么会在电力领域产生这样的典型?统计显示,2003年至2005年,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已经由3.5亿千瓦跃升5.1亿千瓦,三年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而专家预测,2007年中国电力将出现过剩。这些数据是否意味着盲目投资、投资过热乃至是过剩危机?逆向思考,如果这样的观点成立,为何企业、地方依然趋之若鹜?其中必有不为众人所知的事实。 N# x }* h# i! R% O0 Q) k
* M: b; A( Z+ |5 ~; z
基于这样的思考,从本期开始,在新丰电厂项目的背后,我们从微观出发,调查行业,调查企业,调查具体项目的投资构成,试图还原电力产业大跃进背后的真实细节。(王玉德) ' u8 ?/ _" R) q) A
+ a+ [4 C5 ?$ k, Y0 y1 ]
相关报道:. S* H7 d) |; H2 J' s( L4 b
! P. x0 Q5 a. X' _4 A 电力大跃进:三年投资超万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