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V* r) T8 B) }1 d2 O1 z }2 F按区域划分,到2010年,在全国水电发展到19400万kW规模时,东部地区开发总规模达到2700万kW,占全国的13.8%,其开发程度达90%以上;中部地区总规模为5800万kW,占全国的29.8%,其开发程度达到78.4%;西部地区总规模为10900万kW,占全国56.4%,其开发程度达到24.9%,其中四川、云南、贵州的水电开发总规模分别为3190万kW、2090万kW和1530万kW,开发程度分别为26.6%、20.5%和78.6%。: l. j! p' D6 s/ i( a+ B
) Y4 F* C- `0 y: O到2020年,在全国水电发展到32800万kW规模时,东部地区开发总规模达到2900万kW,占全国的9%,水力资源基本开发殆尽;中部地区总规模为7200万kW,占全国的22%,其开发程度达到90%以上;西部地区总规模为22700万kW,占全国的69%,其开发程度达到60.7%,其中四川、云南、贵州的水电开发总规模分别为7600万kW、6280万kW和1830万kW,开发程度分别为63.3%、61.6%和94%。 : D, O9 \' z; E $ p4 f, x$ r$ U; }& |2 r) s' |: w" l按十三大水电基地划分,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十三大水电基地的总体开发程度分别达到35%、55%和70%。金沙江一期工程溪洛渡和向家坝的开工,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正式拉开建设的序幕,考虑目前的前期工作状况及建设工期要求等因素,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白鹤滩安排在“十一五”末期开工,2020年左右投产,金沙江中游的金安桥、观音岩在“十一五”开工,特别是金沙江的“龙头”水库电站虎跳峡将安排在“十一五”开工,金沙江中游的梨园、阿海、龙开口和鲁地拉在“十二五”开工;澜沧江糯扎渡、景洪、功果桥安排在 “十一五”开工;雅砻江“龙头”水库电站两河口以及锦屏二级、牙根在“十一五”开工;大渡河“龙头”水库电站双江口以及大岗山、长河坝、猴子岩、泸定、金川、巴底、黄金坪和泸定安排在“十一五”开工;怒江六库、亚碧罗和赛格安排在“十一五”开工,马吉安排在“十二五”开工,按此安排,“十一五”期间投产容量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和大渡河水电基地,随着三峡和水布垭水电站的陆续投产,长江上游水电基地累计投产容量达到2630.7万kW,随着瀑布沟和龙头石水电站的相继投产,大渡河水电基地累计投产容量达到576万kW,至2010年末,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和长江上游水电基地开发程度分别达到3.1%、13.4%、25.6%、21.5%、0.8%和78.7%;“十二五”期间投产容量主要集中在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以及澜沧江水电基地,至2015年累计投产容量分别达到1700万kW、1470万kW、1545万kW和1480万kW,期间金沙江中下游的观音岩、溪洛渡、向家坝全部或部分投产,雅砻江的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桐子林、官地全部投产,大渡河的大岗山、长河坝、猴子岩、泸定、金川、巴底、黄金坪和泸定全部投产,澜沧江的小湾、糯扎渡、功果桥、里底全部或部分投产,同时,怒江的亚碧罗和赛格全部投产,至2015年末,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和怒江水电基地开发程度分别达到29.1%、57.0%、68.5%、57.4%和14.0%;“十三五”期间投产容量主要集中在金沙江中下游水电基地,期间虎跳峡、龙开口、鲁地拉、溪洛渡全部投产,至2020年累计投产容量达到3210万kW,同时大渡河的双江口、丹巴,雅砻江的两河口、牙根,澜沧江的黄登、苗尾、大华桥,怒江的马吉等电站全部投产, 至2020年末,雅砻江、大渡河和澜沧江水电基地开发程度已高达72.9%、86.9%、76.4%,金沙江中下游水电基地开发程度为54.9%,剩余水能资源中乌东德、白鹤滩、梨园、阿海等电站也将在2020年后陆续开始投产,怒江水电基地开发程度为33.7%,开发程度较低。1 {8 O; i# k# o
; {: j5 N2 m6 Q7 z0 m
根据全国水电电源规划及“西电东送”规划研究成果分析,至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初步安排全国水电“西电东送”总容量分别为1980万kW、4440万kW、8750万kW和10650万kW,其中,南部通道“西电东送”总容量分别为880万kW、1440万kW、2430万kW和3260万kW(云电外送总容量分别为280万kW、580万kW、1380万kW和1750万kW),中部通道“西电东送”总容量分别为1100万kW、2850万kW、6020万kW、7090万kW(川电外送总容量分别为300万kW、1000万kW、2500万kW和2500万kW),北部通道“西电东送”总容量分别为0万kW、150万kW、300万kW、300万kW。扣去2004年前已有的水电“西电东送”容量约1470万kW(天生桥一、二级,云电外送,川电外送和三峡、葛洲坝等),上述各水平年全国水电“西电东送”累计增加外送容量分别为510万kW、2970万kW、7280万kW和9180万kW。( |9 `9 J" g' J
8 L( U. o1 O4 I8 k9 ~2 P6 }1 W2 ]
÷200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10座,装机容量达到570.1万kW(其中60万kW供香港)。其中包括1968年在河北岗南常规水电站上安装的1.1万kW抽水蓄能机组,1992年建成的河北潘家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其中抽水蓄能机组27万kW),1997年建成的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80万kW);广东电网分别于1994年和2000年建成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二期工程(共240万kW,其中60万kW供香港);华东电网1998年建成的浙江溪口抽水蓄能电站(8万kW),2000年建成的装机规模180万kW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和安徽响洪甸抽水蓄能电站(8万kW),2002年建成的江苏沙河抽水蓄能电站(10万kW);华中电网的湖北天堂抽水蓄能电站(7万kW);拉萨电网于1997年建成的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9万kW)。 ' ]% y. d. B7 p* h$ u, s9 B ( S: a2 q! @; x9 C2005年新增抽水蓄能电站有吉林白山30万kW、河南回龙12万kW和浙江桐柏一台30万kW,2005年底全国建成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642.1万kW(其中60万kW供香港)。我国已经建成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1.2%,属于较低水平。 ) q9 Z @. _/ H1 J$ D. Q* N' b( I ; ~$ n% N- n) V; o2005年底在建抽水蓄能电站有9座,装机规模为930万kW,分别是山东泰安100万kW、河北张河湾100万kW、山西西龙池120万kW、浙江桐柏90万kW(装机容量120万kW,已投产30万kW)、安徽琅琊山60万kW、江苏宜兴100万kW、河南宝泉120万kW、湖北白莲河120万kW、湖南黑麋峰120万kW(一期60万kW)。 " l8 F; H- W& R( k, U
- a! b/ w6 I( [4 \& d3 L2 Z# W
抽水蓄能电站规划目标 ( h" t4 R+ V7 G5 J- \1 a( w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