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890|回复: 0

新丰电厂项目被查处的背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0 1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无庸置疑,新丰电厂项目被查处的背后,绝对不单单是一个内蒙古,也不单单是一个电力产业,而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具体化。
, B( ~' |$ j7 Z. n) w# o% h2 {' c5 M$ s9 v" a
  类似的事件可以联想到2004年江苏的沙钢。当年,中央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房地产和钢铁,重工业化倾向严重的江苏成为典型,同样是审批手续不完备的沙钢则成为具体案例。为改变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综合的调控措施之外,重点区域、典型产业,最后是具体的投资项目,也会随着中央政府调控措施的落实而浮出水面。
& ^+ X$ y& a4 H& s0 ~1 K3 F
+ Q+ L: C/ n% r& [) U0 C  当下,科学发展观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明确抉择。在能源、土地、环境等一系列压力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成为宏观调控新阶段的目标。而那些占用土地、资金、耗费资源、污染环境投资项目和产业,以及依旧以传统的投资拉动来追求GDP的区域,势必成为新的宏观调控重点。
0 P+ Z9 o0 m1 @6 Z
( q; ]% A% z; F7 S1 |. {  而在新丰电厂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内蒙古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三个增速全国第一的“奇迹”,以及2006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国第五、GDP增速全国第一的数据;同时,我们也看到了2002年到2005年期间,内蒙古电源项目新增134个,总投资达4000多亿元,装机总量接近8500万千瓦,而这些项目大多数都是耗能、污染严重的火电;具体到新丰项目,则是2005年即受查处,但地方却一拖再拖,直至今日受到国务院的点名批评。  D. N0 U/ f: L" C

# h# A7 h- @& H, B0 {: {  以上所述是新丰电厂事件的宏观背景。而微观至产业,为什么会在电力领域产生这样的典型?统计显示,2003年至2005年,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已经由3.5亿千瓦跃升5.1亿千瓦,三年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而专家预测,2007年中国电力将出现过剩。这些数据是否意味着盲目投资、投资过热乃至是过剩危机?逆向思考,如果这样的观点成立,为何企业、地方依然趋之若鹜?其中必有不为众人所知的事实。  }" M1 K" D+ @- u" H' p! O
  U" u& k3 w6 W* I+ Q5 J  b
  基于这样的思考,从本期开始,在新丰电厂项目的背后,我们从微观出发,调查行业,调查企业,调查具体项目的投资构成,试图还原电力产业大跃进背后的真实细节。(王玉德)
+ {8 V7 n& B" P7 Y) B% p$ I" c; n. J1 D: j2 g6 a
  相关报道:( g8 ~  _3 j  g3 H, D
) }9 b$ t9 I- ^
  电力大跃进:三年投资超万亿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13: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