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讨论一下继电保护近期有哪里值得研究的内容吧
我来抛砖引玉,也完成norika的命题作文,欢迎讨论1. 特高压大电网条件下,继电保护性能的提高
特高压大电网条件下,继电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继电保护的傅立叶滤波算法受衰减直流分量、低频分量和非整数次谐波影响很大,半周傅立叶等快速算法受其影响更大;长线效应明显,分布电容电流影响差动保护的性能。
特高压大电网条件下,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等性能的提高值得研究。
2. 数字化变电站等技术条件下,如何构建保护的问题
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正在逐步应用,将给继电保护带来巨大的基于和挑战。光互感器,数据的共享,数据的合并和传输方式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如何在全数字的条件下,构建实用化的保护原理,如何配置保护,保护的跳合闸回路的可靠性等问题值得研究。
3. 广域量测信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以及基于广域量测信息的后备保护
PMU的广泛应用为继电保护提供了大量的相关电力元件信息,如何利用这些元件构造新的保护原理,尤其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实现后备保护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电力工作者的兴趣,并已经开始被广泛研究。
4. 主设备内部故障的分析方法
变压器和发电机等主设备的继电保护缺乏实用化的内部故障分析方法的支撑,因而主设备,尤其是变压器保护仍然是继电保护中性能最差的部分,其正确动作率长期偏低,研究实用化的主设备内部故障的分析方法也具有实际意义。
[ 本帖最后由 norika 于 2008-7-30 15:46 编辑 ]-%-89493-%--%-90095-%--%-90222-%- 研究实用化的主设备内部故障的分析方法也具有实际意义 内部故障的分析方法 内部故障的分析方法 原帖由 zbjiao 于 2008-7-26 22:34 发表 https://tech.cep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来抛砖引玉,也完成Nokia的命题作文,欢迎讨论
1. 特高压大电网条件下,继电保护性能的提高
特高压大电网条件下,继电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继电保护的傅立叶滤波算法受衰减直流分量、低频分量和非整 ...
这些大的方向都不是单独就可以研究清楚的,基本上需要一群人,共同研究。 是啊,这些年华电杨院士的团队对这些问题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啊
而且不仅仅如此,还涉及了安全稳定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
南瑞继保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产品必将应用到示范工程中
而且,南瑞所建设的动模实验室也是继电保护研究的基础工作
南自的变压器和发变组保护,深圳南瑞的母线保护,许继的电抗器保护
都是很有自己的特点的产品,凝聚着这些团队的技术和努力啊
中国的继电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不是个人的
而是这些团队你追我赶,良性竞争,共同努力的结果
期待着大蚂蚁将自己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介绍啊 对了,关于涉及安全稳定方面,我很想请教一下博士。我在论坛下载了张保会老师的一个断面保护的ppt,里面也是用了大量的篇幅讲暂态稳定的问题。
而且现有的广域测量,真正涉及保护的文章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稳定性的文章。
这是不是有点脱离保护了?还是保护本身的内涵有了大的延伸? 我们在论坛里面说的保护其实大多数是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即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的主保护
在保护这个领域内,实际上研究后备保护的人也不多
大家还是都在研究改进主保护的性能
网络保护以及断面保护,其实都已经进入了后备保护和安稳的范畴了
继电保护是要自扫门前雪的,不管系统是否稳定,发生故障的元件是一定要快速切除的
而安稳和后备主要考虑就是过负荷的线路是否可以延时切除
以流出更多的时间给调度人员转换负荷,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这个领域在PMU之前是很难进行研究的,包括稳定性的预测,近年来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考虑了PMU带来的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应该说,传统的继电保护是不包含安自装置和安稳系统的
但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模糊了这些领域之间的界限
在国外一些教授的眼里
包括安稳也属于广义保护的范畴
但是传统上还是区分的很清楚的
比如在IEEE的Trans里面
电力系统分析,安全稳定控制都属于POWER SYSTEM的范畴
而继电保护,以及其他二次方面的研究都发在POWER DELIEVERY里面 原帖由 zbjiao 于 2008-7-28 19:01 发表 https://tech.cep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在论坛里面说的保护其实大多数是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即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的主保护
在保护这个领域内,实际上研究后备保护的人也不多
大家还是都在研究改进主保护的性能
网络保护以及断面保护, ...
zbjiao的确对电网稳定和安全自动装置有深入的见解,赞一个。
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关注的,但我是普通的技术人员,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从事深入的研究。:)
(自我介绍,我是做微机保护研发的技术人员)
任何理论要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首先面对的就是工程实用化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往往是理论方法经常忽略的问题。
换句话说,理论方法在理论上可以说出解决问题的大方向,大办法。但如果这个理论无法在工程上实现,就只能束之高阁。还拿广域保护的概念为例,很多人都提出了用电网的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信息去综合的判断保护,去保护电网。
但具体实现的时候,就没人知声了。
我有一次去华北电力大学的一个教研室,遇到一个博士,他抱怨说保护厂家很少采用他们的理论,我告诉他:你们的理论太复杂了,保护装置上要求实时性,要求算法简单可靠,满足不了这一条,再好的理论都没有实用价值。
说到这里,我可以说出我的观点:据不能单纯的从事理论方法的研究,应该多接触生产实际,我敢断言,如果高校的研究人员不和一线的人员接触,不了解一线的运行需求,和具体的困难,就无法探索出有价值的继电保护方法。 原帖由 zbjiao 于 2008-7-28 19:01 发表 https://tech.cep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在论坛里面说的保护其实大多数是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即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的主保护
在保护这个领域内,实际上研究后备保护的人也不多
大家还是都在研究改进主保护的性能
网络保护以及断面保护, ...
谢谢博士的解释,我懂了。我说怎么博士推荐的几本保护书,都只是将第一道防线的... 推荐那些书的原因是,我的方向只是第一道防线,不涉及安自和稳控
所以俺不懂那些,没法推荐
至于damayi的观点,我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的,我向来觉得只看书
只钻研书本,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继电保护的
现场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是学好继电保护的重要的一环
大家要多看一些现场不正确动作的文章,自己仔细思考一下
这样容易进步 https://tech.cepsc.com/thread-23661-1-1.html
数字化变电站已经有很完整的产品系列和成功运行的实例.欢迎多下载哈::smile:: 原帖由 lokia0870 于 2008-7-29 22:42 发表 https://tech.cep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https://tech.cepsc.com/thread-23661-1-1.html
数字化变电站已经有很完整的产品系列和成功运行的实例.欢迎多下载哈::smile::
呵呵,这位兄台是做广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