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1125|回复: 4

处女贴:变压器和应涌流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7 14: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此前在坛里看到有人问关于变压器和应涌流的,最近刚做过一个相关事故分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x+ k6 O! P7 s0 d4 X% B
事故简介:& y/ }# U  l3 O( X
2012年某110kV变电站,故障前运行方式为:全站110kV部分采用内桥方式接线,110kV进线带#1主变正常运行,110kV桥开关处于冷备用状态,#2主变停电检修,#2主变检修完成后,下令合110kV桥开关对#2主变进行空载充电,在合上110kV分段断路器的瞬间,#1主变比率差动动作。导致全站失压。
1 g; Z( N2 t: W5 n, d! K事故分析:
  K1 j/ {# X  z# a$ F7 |. ?通过查看现场装置保护动作录波可以发现,#1主变高压侧电流波形中有明显的涌流特征(波形偏向时间轴一侧),在保护启动时刻由于二次谐波闭锁并未动作,后续由于涌流基波衰减速断比二次谐波衰减速断慢导致二次谐波低压定值(15%),运行主变差动保护动作。. E* @2 f4 b+ A$ l+ a9 i) a
事故总结:( U% q1 R/ w) e" I2 ]
1.此次事故分析发现对于变压器高压侧内桥接线,差动保护中高压侧进线CT、桥CT必须分别引入保护装置,此次事故若分别引入,差动保护由于比率制动不会动作。* E7 z% o4 ]6 d2 @6 m* Q" G2 g
2.验证了和应涌流的波形特征:运行变压器中和应涌流会先变大再变小,且和应涌流的出现会导致空充变压器涌流衰减时间变长。2 f( Q0 z+ M) i, ?4 q
3.改变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并不能避免和应涌流的产生。(此次事故前运行主变中性点未接点,空充主变接地,许多文献认为改变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可避免和应涌流,其实不然)/ T, F9 p$ ^' ~; M  L
另附两篇个人认为写得比较好关于和应涌流的论文。

变压器和应涌流论文.rar

1.61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威望 -2 点, 学分 -5 点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愤怒
    2021-6-12 00:00
  • 签到天数: 1657 天

    连续签到: 2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累计签到:2733 天
    连续签到:4 天
    发表于 2012-11-27 15: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的名字更厉害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7 16: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否对“此次事故分析发现对于变压器高压侧内桥接线,差动保护中高压侧进线CT、桥CT必须分别引入保护装置,此次事故若分别引入,差动保护由于比率制动不会动作。”进行进一步说明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7: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huang198498 # P$ ?# t4 j! T, ?8 ]& F- Q

    ! E( O( `5 h! p# v& W7 @( R
    ( Y3 n5 }3 a( }    此站差动保护接入高压侧电流为将进线电流、桥侧电流并联后接入装置,若将进线电流、桥开关电流分别接入装置,理论上计算得到的差流不会变化,但制动电流(和电流)会大大增加,加上运行变压器穿越性负荷电流影响,比率系数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可以通过比率制动可靠制动。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7: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9 w9 L4 R" a3 q& W! c2 V8 t
    . z0 a% ^+ W: T1 ?( h9 b0 p; X
    7 J# j" B9 J; N* ^* H2 |    新人发帖,名字没太注意~~,和应涌流的产生原因及机理相关文献分析很多也很清晰,发帖时就没再论述,此前楼主对于和应涌流未作专门分析,和应涌流相比励磁涌流更难识别,个人感觉目前和应涌流对于差动保护没有太好的闭锁措施,望坛里的大牛们可以提点一下!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2 23: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