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h, y0 {$ G- j9 v
. ~2 P& |( [- A- o9 I1 X' K; n9 E; g
建成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0万公里。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改造建设智能变电站,推广应用智能电表,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P. m8 g, o8 f, {
) ?& r/ u' @2 e; L; Q" [
, ?+ {: i' K, S F; Z——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 v; L2 T/ V! }: k4 J2 `' R7 n2 Q1 t h# P2 }* d
从2010年智能电网建设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到今年3月,智能电网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电网”一词的受关注度不断提高。在2009年、2010年两年的试点工作基础上,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再度升温。
! ^ X: J# x3 Y0 |& o. ^) h9 v1 j
7 B ~/ j& e% R/ N" b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改造建设智能变电站,推广应用智能电表,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多个冠以“智能”的关键词已为我国下一步的智能电网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五年,将是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的关键五年。' k( v3 v$ z: Q4 y. y5 `: j
( `# c& k8 L/ l# x& b% L' z) t4 |5 U" E
发展进入关键期/ J. c8 U2 V* \, z" T
( z! l3 R r% U0 M0 `: t* g& A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关文件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部分名词进行了解释,其中,关于“智能电网”作出了如下定义:“智能电网是将现代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等深度集成应用于电网各个领域,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储能和调度各个环节,各参与主体之间信息共享、全面互动、智能响应,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和效率最大化的现代电网。”可以看出,智能电网是电网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和目标。中国电网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部分电网技术和装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些都为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在电力工业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明显优势。
, Q' C9 C' B+ S: y- m- Y' _7 E) |
关于智能电网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多方专家近年来已进行了各种层面的论述:智能电网能够提升电能可靠性、提高电能质量,增加能源效率收益,带动电力设备、科技创新等相关产业发展,引领人们进入智能化用电生活……更重要的一点,智能电网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带来巨大收益。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智能电网对我国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解除我国绿色电力的发展瓶颈,大力推动绿色电力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智能电网技术将帮助电力企业减少1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6 H3 L, ~7 l$ v' s0 O$ G, n$ K
7 k, J5 J9 l1 i" ^ s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不久前在中电联主办的会议上也表示:“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尽快形成交直流协调发展、结构布局合理的特高压骨干网架,构建起资源配置能力强、抵御风险能力强、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的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为人类描述的是一个智能、绿色、高效的美好蓝图。在我国,这样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为实现我国智能电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电网分阶段稳步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过去的两年为规划试点阶段,今后五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年~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1 @9 p( Q4 ?. S1 J! \
, z3 D& r: ?/ B" [ 据国网智能电网研究所靳晓凌博士介绍,到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初步形成坚强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双向互动服务体系;基本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和协调控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安全运行水平和用户多样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和资产利用率明显提高;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智能电网效益初步显现,国家电网智能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 @5 H. Q0 n, ]; I5 w( M* [4 v3 f$ _& R4 ]& Z3 [
% g! f4 o# G; z3 x4 D- Y! Q力争标准体系制高点
; Q/ K& _& \6 g5 z, o. t9 n, q6 P/ @. N9 w
事实上,智能电网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由来已久。早在2001年,意大利的一家电力公司首次安装改造了3000万台智能电表,并建立起智能化计量网络。同年,美国政府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概念,并在随后两年陆续推出《智能电网研究框架》和“2030智能电网计划”。目前,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已制定了相应的智能电网建设计划。
4 b( z l' ~7 Q3 ?4 N. S8 a; G- V5 W. K; q' W5 j
整体来讲,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起步较晚,但进展非常之快,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甚至是引领世界智能电网发展的。专家认为,智能电网的标准之战将成为各国争抢技术先机的关键。在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开发本身极为重要,而能否将以开发的技术推广为业界标准,决定了是否能够成为这一市场上的领跑者。8 F: g' [6 r0 n9 K$ W
& V9 e& p/ H# i ] V
我国早已开始制定智能电网标准的相关工作,并在特高压标准战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国家电网公司已发布特高压交流国家标准16项(修订1项)、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73项。中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获得“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称号;率先建立了特高压直流技术标准体系,发布特高压直流技术行业标准8项、企业标准62项。国际电工委员会成立了“直流电压100千伏以上高压直流输电”新技术委员会,并将秘书处设在中国。4 f0 s2 Z' H% D! F, [% C/ b9 i) K
! P3 @! Z8 n# d0 J. D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正式组织启动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关键设备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2010年6月29日,由国家电网公司编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正式发布。就在今年3月,这两项研究成果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国内首创,国际领先。6 Z& z* h" }4 W u5 @5 @
" ]+ T; l& F3 g; l {$ Y% p
为保证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的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已编制完成了“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明确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智能电网重点项目建设、关键设备研制、技术标准制定的分阶段目标。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智能电网发展目标,计划到2015年,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
* w6 i c& f( C/ V8 W# o5 z" x! U
5 [$ q* z* B9 F7 {: u9 U2 D% X7 B6 C0 W. M1 a1 l: G
需要多方合力支持
% }& e) P; {/ f& ~- l
$ \! _$ @# ^4 H+ h3 B5 l3 T 仔细研究智能电网的定义、布局、规划,可以发现,智能电网建设的辐射范围相当广泛,而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还将进一步衍生出更多新产业。
( q- U5 Q" n2 U! g2 D
* D$ h/ l3 e6 d' B 智能电网所带动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庞大的“智能产业链”。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进一步推动,因其而产生的各种商业模式将逐步建立起来。
& q0 A: Z& i: ~1 Z; { B, v/ l. \7 k
4 i' m4 M2 ]& e+ U* L( A! U 靳晓凌说,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推动。智能电网的利益相关方涵盖电力系统全产业链,以及政府、装备和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多个方面,而且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也各有侧重。因此,凝聚共识、增强合力,建立健全协调互动、和谐共赢的合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良好局面,对于智能电网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3 F8 W5 _$ E. T
5 B( L- v" B/ a" k5 e: t# {3 ?* v# I 从政府层面看,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并将智能电网写入“十二五”规划,显示出了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决心。目前,全国各地政府也都在加紧具体的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在接下来的建设中,还需要政府发挥指导作用,牵头形成多方合力建设智能电网的格局,并出台相应刺激、鼓励政策,引导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智能电网建设工作中来。
+ N5 y5 v2 U% O/ b' I) b, X5 b! y3 G% e9 F# p) ~: ~
从产业链角度看,智能电网和多个产业息息相关,更需要多方形成合力,达到共赢目的。. g: Y6 P4 B/ B! W- m' l
. I4 _* ~" S- u' }: E, D* z: j 据专家分析,未来因智能电网发展而受益最大的将是新能源发电产业。智能电网是解决新能源发电并网问题的有效手段。据媒体报道,在即将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战略规划》中,对2020年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目标大幅调整,调整后的幅度分别为1亿千瓦和2000万千瓦。可以说,这样的调整得益于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同时,如此大规模的新能源发电目标,又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加速。
# s$ M2 K/ z9 q+ Z( {
) p. B! U( s$ s$ a) r3 T 此外,在电动汽车领域,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发展同样相辅相成。“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已明确提出,“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布局和建设,尽快形成规模,实现互通互联,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