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楼主: iam

电气技术的历史 [转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30 1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篇信息篇
! C  q( [1 b" _1 A# G9 q# b26有线通信系统$ u5 ^" g" p6 a# B$ Q' r( g
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是进行电子通信的两种手段,它们都是利用电子技术来传送语言、文字、图象或其他信息的各种通信方式总体。电子通信的具体任务应该是使任何两地的用户,不受距离的限制,能够进行良好的信息传递。为了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要求有相应的通信网络。任何建筑内的电话都能通过市话中继线又可以连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电话网络。
* I! I" A' d+ k5 M我国信息产业部(原邮电部)是通信业务的主管部门,各类建筑内的通信设施,在技术上应接收其领导,施工方面也要接收它的监督。信息产业部所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是我们从事建筑供电设计的依据之一。 + G& o1 ]8 l& f
  u( P6 w8 K% l1 f
26.1通信系统概述
! F6 y7 ~9 L9 B: f6 Q- _, r6 S- l8 H26.1.1电报的发明
9 }4 L' _* r: Q通信是人们交际的要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要求越来越迫切了。在18世纪中期就有人尝试用电进行通信。1753年摩立逊 (Morrison)和1774年勒沙格(Lesage)都曾有多根导线在一端用静电起电机供电,使另一端吸动纸片或出现火花以传递信息。不过传送的距离太短了。当伏打电堆发明以后,西班牙工程师萨尔瓦(DonFransiscoSalva1751~1828)又尝试用导线传送电流到另一端使水分解,以气泡的有无为信号。1809年德国索莫林(ThomasSommering1755~1830)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仍需用20多条导线,而且速度太慢。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生磁之后,安培首先提出可以利用电流使磁针摆动以传递信息。1829年俄国希林格(1786~1837)制成用磁针显示的电报机,用6根线传送信号,一根线传送开始时的呼叫,还有一根供电流返回的公共导线。6个磁针指示的组合表达不同的信息。
6 E+ B8 i; E; f  ~# n6 j& A在这一段时间内,有不少著名的科学家也都研究过电报通信。例如德国的大数学家C.F.高斯,物理学家韦伯(Wilhelm Eduard Weber1840~1891)(他的名字命名为磁通单位),法国的布列奎(Fransis Cleman Brequet 1804~1883)等人,但是他们的电报机都难于满足实用的要求。
5 ?- w, E6 k7 n/ M* W6 j最早实用的电报机是1837年英国的科克(William Cooke 1806~1879)和惠司通(Charles Wheat stone 1802~1877)制成的双针电报机,并实际应用在利物浦的铁路线上为火车的运行服务。俄国的雅可比(1801~1874)发明了电磁式电报记录仪,改变由人直接观察磁针摆动的接收方式,增加了收报的可靠性。但这些电报机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都只能传送电流的“有”或“无”两个信息,如果用多根导线不仅太复杂了,而且线路的成本也太高,难于应用。
6 `, J9 N8 n3 n1 s, e4 e莫尔斯(SamuelFinleyBreeseMorse)对电报通信的贡献,莫尔斯原来是一个画家。在从法国到纽约的旅途中,在邮船“萨丽” 号上,他听了一位医生向旅伴们介绍奥斯特电流生磁和安培关于电报的设想的讲演,发生了很大兴趣,下决心研究电报。下船时,他对船长说:“先生,不久你就可以见到神奇的‘电报’啦,请记住,它是在您的‘萨丽’号上发明的!”
5 f) \! j: P7 A" T; P1 c  h事情远不如想象的那样简单,画家必须对电学从头学起,他刻苦自学,还逐一分析了已有电报机的优缺点。三年过去了,还一无所成。积蓄用完了,只能还从事绘画维持生活,用业余时间研究电报。他终于抓住了关键所在,即怎样才能够传送复杂信息的问题。$ ]% l% @9 _( \) i4 d- \
他考虑到有电流是一种符号,有电流的时间长一些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电流也是一种符号,把它们组合起来,可以构成数字和字母,复杂的内容就能够通过导线传送了。他规定了点划组合所代表的字母,这就是著名的莫尔斯电码,直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在1837年,收、发电码的电报机终于诞生了。
( U! l0 |* Q5 w  M8 w& C& q# y莫尔斯申请了专利,并为理想将要实现而高兴。他带着电报机四处奔走,企图说服企业家进行投资,而得到的回答不是冷淡就是讥笑。他的机器确实也比较粗糙,传递信息的距离不过十几米远。不过这些没有使他丧失信心。他忍饥挨饿不断改进自己的机器。这时有一个青年机械师盖尔自愿做他的助手,他们反复试验,通过增加电池组、加大电磁铁的线匝,使通信距离逐渐增大。他们完成最后的试验时,已经是第一台机器诞生四年之后了。0 M  C$ m9 L( U$ {4 u
他带着改进后的电报机,离开纽约去年盛顿,说服了几位议员向国会提出一个议案:拨款3万美元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64km之间建立一条实验性电报线路。不料国会经过激烈辩论,议案没有通过。莫尔斯伤心地回到纽约时,口袋里只剩下几十美分了。此后一年里他贫病交加,实验中断了,重新拿起画笔但笔墨生疏,作品也卖不出去,看来他处于绝境之中。
5 _! M% k$ N6 w2 w; Y' T2 I% J( R通信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发展中的社会需要。一天,他突然收到参议院的通知,国会重新讨论了修建电报线路的拨款提案,终于获得通过。1844年,世界上第一条商用电报线路建成并正式通报了。1 x# l$ W. z: x5 I
莫尔斯的电码和电报机,以其实用性陆续地被欧洲各国采用,各地的电报线路也不断增加和扩建。1850年建成连接英国和法国的多弗尔海峡的海底电缆,1852年伦敦和巴黎间实现直接通报。1855年建成地中海到黑海的海底电缆,完成了英、法、意直到土耳其的电报通信线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学分 +2 收起 理由
sdad + 2 + 2 謝謝提供

查看全部评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30 11: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书写的挺好的,通俗易懂。) b1 i, N, d3 n, H' O: E
1185238771348.gif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23 15: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获颇丰!!!!!!!!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25 10: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犀利!4 X; a* C8 h1 A, g& v8 C" E2 O% l
受益良多!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5 21: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好东西,学习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9-26 15:28
  • 签到天数: 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累计签到:2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0-10-3 09: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的讲解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11-6 08:33
  •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累计签到:32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0-10-3 21: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這解釋得很清晰...XD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25 09: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学习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9 18: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5 Q+ m. f$ }+ r8 y+ b) ]7 T( C6 _6 @2 g1 |1 m6 `% p
    原文标题:电气技术的历史 [转载] - 电力行业人和事 - 中国电力研学论坛 专注电力技术应用,关注电力科技前沿,打造专业电力社区! - Power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Study Forum
    & f& @3 Z2 ~0 R' I原文链接:https://tech.cepsc.com/viewthrea ... p;extra=&page=2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5 07: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