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1146|回复: 0

压缩机安装细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5 17: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一.安装3 g7 [* t! R) R
  安装场所之选定最为工作人员所忽视。往往压缩机购置后就随便找个位置,配管后立即使用,根本没有事前的规划。殊不知如此草率的结果,却形成日后压缩机故障维修困难及压缩空气品质不良等的原因。所以选择良好的安装场所乃是正确使用空压系统的先决条件。, B7 V1 T9 m; F( K
  1.须宽阔采光良好的场所,以利操作与检修。7 u, Z7 \0 l6 P3 c
  2.空气之相对湿度宜低,灰尘少,空气清净且通风良好。
" |, u/ M1 a3 u# {+ y, A0 H2 @$ Y  3.环境温度须低于40℃,因环境温度越高,则压缩机之输出空气量愈少。- i9 |( \! x7 W& E/ r
  4.如果工厂环境较差,灰尘多,须加装前置过滤设备。
4 }4 _. c$ \) b  5.预留通路,具备条件者可装设天车,以利维修保养。
2 z- O' l/ q3 u  6.预留保养空间,压缩机与墙之间至少须有70公分以上距离。( L# y$ h, a( o5 R  [$ `& f
  7.压缩机离顶端空间距离至少一米以上。/ Z5 c* ?0 I% ^2 n

8 u) M2 ?, h0 q  二.配管,基础及冷却系统注意事项
1 k0 v' r8 S; x" r- l# |  B  1.空气管路之配管注意事项4 Q7 p( R6 C- w7 F( G0 u
  (1)主管路配管时,管路须有1°~2°之倾斜度,以利管路中的冷凝水排出。! p- Y4 a6 ~' V( P
  (2)配管管路之压力降不得超过压缩机设定压力之5%,故配管时最好选用较大的管径。
- x) c8 z& N6 `4 N5 N6 W& D  (3)支线管路必须从主管路的顶端接出,避免管路中的凝结水下流至用气设备中,压缩机空气出口管路最好应有单向阀。
! q& h, N: l5 a5 J9 p; W1 ^' Q6 L3 V  (4)几台压缩机串联安装,须在主管路末端加装球阀或自动排水阀,以利冷凝水排放。
3 W. P) _7 Q3 o* D3 @, w' ~. N3 Q) c  (5)主管路不要任意缩小,如果必须缩小或放大管路时须使用渐缩管,否则在接头处会有混流情况发生,导致大的压力损失,也影响管路的使用寿命。
8 K$ L, \; k# D2 S( N' q  (6)压缩机之后如果有储气罐及干燥机等净化缓冲设施,理想之配管应是压缩机+储气罐+前过滤器+干燥机+后过滤器+精过滤器。如此储气罐可将部分的冷凝水滤除,同时储气罐亦有降低气体排气温度之功能。较低温度且含水量较少之空气再进入干燥机,可减轻干燥机或过滤器之负荷。' c, M2 F" K  ^7 L. q9 ]
  (7)若系统之空气用量很大且时间很短,瞬时用气量变化很大,宜加装一储气罐作为缓冲之用(其容量应大于或等于最大瞬时气量的20%), 这样可以减少压缩机组频繁加载或卸荷的次数,减少控制元件动作次数,对保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有很大的益处。一般情况下,可选择容量为排气量20%的储气罐。8 j! B& e4 J2 E  O
  (8)系统压力在1.5MPa以下的压缩空气,其输送管内之流速须在15m/sec以下,以避免过大的压力降。0 j/ Z& l. \  c+ E
  (9)管路中尽量减少使用弯头及各类阀门,以减少压力损失。- V, B& a4 w$ y! a1 @. I
  (10)理想的配管是主管线环绕整个厂房,如此在任何位置均可获得双方面的压缩空气。如在某支线用气量突然大增时,可以减少压力降。且在环状主干线上配置适当之阀门,以便检修切断之用。. N( G9 i- |/ P; E; D, E
  2.基础
/ }* k5 o( [) a  (1)基础应建立在硬质的地坪上,在安装前须将基础平面整水平,以避免压缩机产生震动而引起噪音。( b/ i' U  m9 o5 b4 f# C) K) Q
  (2)压缩机如装在楼上,须做好防振处理,以防止振动传至楼下,或产生共振,对压缩机及大楼本身均有安全上的隐患。5 z: _% m6 L2 ^( n
  (3)螺杆式压缩机所产生的振动很小,故不需做固定基础。但其所放置之地面须平坦,且地下不可为软性土壤。压缩机底部最好铺上软垫或防震垫,以防止振动及噪音。
' w8 d- a* q' h0 s1 X- @  3.冷却系统
: A0 l& \: I& I6 y  (1)当您选用风冷式压缩机时,要考虑其通风环境。不得将压缩机安放在高温设备附近,以避免压缩机吸入高温大气导致排气温度过高而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0 C( t2 F6 Y/ N  Z% O
  (2)当使用条件限制压缩机安装在较小的密闭空间内时,须加装抽、 排风设备,以便空气流通循环,其抽、排风设备的能力须大于压缩机冷却风扇的排风量,而且抽风进口位置要适合压缩机热排风出口位置。
, o3 \% z$ A) P4 E# i+ ~7 j0 H. {* Y6 B# u8 ?
  三.压缩机的安装应遵循当地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严袼遵守以下规定:
6 Y2 j# |$ ?! o! ^* m. J  1 、压缩机应采用承重能力大于机组重量的起重设备进行吊运,吊运速度、加速度应限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1 H& ]% m  I% K) X9 B1 \! p5 c
  2 、尽量把压缩机安装在凉爽、干净、通风良好的地方,保证压缩机吸入的空气洁净及水分含量最小。
7 b# I/ o  ?3 U7 b& F7 |* h  3 、压缩机吸入的空气不允许含有可燃气体及腐蚀性气体,以免可能引起爆炸或内部锈蚀。
& \; Q" h" w6 @4 w4 b0 h  4 、风冷型机器最好应有排风扇或导风管将热风导出室外,避免热风循环到进风口。
1 W% B: L7 \7 I3 z3 E. \' _  5 、压缩机污水、废油的排放应遵守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
3 L& a' h  j0 K. Z% H' M9 P  6 、本机器使用为三相交流电源380V 、50Hz,引导压缩机的供电线必须与其功率匹配并安装空气开关、熔断丝等安全装置,为确保电器设备的可靠安全,必须可靠接地。
. Z  t) u) M) T/ t; w$ g& A3 z# D* Q
  四.调试和运行(特别注意!)
  ?6 [: o( l9 x- {, i* s  1、新机调试,必须由本公司指定或认可的调试人员进行;
9 k* M: y! k' O6 T: i  2、开机前应确认机组内无人,并检查是否有遗留物品和工具,关上机组门;开机时应先通知机组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 x' |# r. }1 t# `1 }. c8 L  3、试运转时,严格检查压缩机的运转方向,当发现反转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把三相线任何两根对调再重新开机,否则会损坏压缩机(每次工厂电源检修须注意!)* a( u6 l, g3 C7 c
  4、压缩机不能在高于铭牌规定的排气压力下工作,否则会导致电机过载而烧坏;" X; ~1 h$ G) a7 @& z
  5、当压缩机处于远程控制时,机器随时可能启动,应挂牌提醒;1 _* Y& R8 s/ {0 d5 }
  6、当压缩机发生故障或有不安全因素存在时,切勿强行开机,此时应切断电源,并作出显著标记。" W/ V! v/ y" L$ c1 w6 m( j
$ x: Q. W* x; Q2 X( E
  五.维护维修
  C$ v( |' L  N" L$ D  压缩机的维护维修必须在有资格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 t% n* ^" D2 |: k  1、压缩空气和电器都具有危险性,检修或维护保养时应确认电源已被切断,并在电源处挂“检修”或“禁止开闸”等警告标志,以防他人合闸送电造成伤害;5 C' S! |0 a, G$ Z7 c
  2、停机维护时必须等待整部压缩机冷却后及系统压缩空气安全释放,且维护人员尽可能避开压缩机系统中的任何排气口,关闭相应隔离阀;
" U. V8 J/ B5 E; b+ }  3、清洗机组零部件时,应采用无腐蚀性安全溶剂,严禁使用易燃易爆及易挥发清洗剂;
5 h& d: \7 e+ o/ {( `  4、压缩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须定期检验安全阀等保护系统,确保其灵敏可靠,一般每年检验一次;- H: ?. @$ K& O; v/ z, b
  5、压缩机的零配件必须是正厂提供,其螺杆油必须为本公司指定螺杆压缩机专用油,并且两种品牌的油严禁混用,否则会引起系统集焦造成重大事故。
0 d8 v, K) ]% _6 q. j  o
" k3 W# Y' ^1 U& _' ]
4 T& f7 c, b7 P4 O' h——EHS中国EHS.CN):关注环境健康安全,EHS人的集散地!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相关帖子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8 20: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