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本帖最后由 wanghanwang 于 2011-9-3 18:01 编辑 ) L! J; ?5 W" z! W
/ W7 ]1 v! M; e% ?
如今就业难,有个好的“敲门砖”十分重要,今天就说说这中国就业薪酬最高的十所大学,十个最硬的“敲门砖”,不知是否对您今后报考志愿、定下目标有所帮助。
/ h$ ?4 z$ ~3 b( F5 M一:清华大学 & G7 {5 s/ g* m0 B# Q3 k" s Z- e
) {6 u( K1 P+ c* s7 M0 N2 G
3 J4 O5 E- k9 h1 e' @ (图1)清华制造”无疑是就业的第一保障,这一地位至今无人撼动。理工科所培养的毕业生至今仍然是各个行业的追捧对象,出国率和深造的比例也是国内第一。多年来清华学子在社会最主流的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均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 但清华学生也有着过于依赖清华这块金字招牌的傲气,往往坐等海内外顶尖名企来清华招聘,缺乏走出校园寻找机会的冲劲。同时因为每年大批毕业生选择出国,也常常被人诟病。
f0 @+ s: t$ {4 z/ U. x5 O二:复旦大学
- i4 k+ H. M2 y6 J8 y4 T2 P8 V
( e y! p: _( {, o1 j( y9 a% z2 p
9 @, Q$ T; R% n m" h (图2)复旦大学一直以来号称江南第一学府,强劲的理科在出国上极具优势,也是跟清华,北大,中科大并列的四所学分被国承认的大陆高校之一。新兴的工科里面的微电子和飞行器制造在全国的高校里面名列前茅。而这两个领域恰恰是近年来的热点,因此复旦的学子在原本不甚擅长的工科里面也开始崭露头角。 文科的设置以热门文科为主,而且历史悠久,新闻,国际关系这些学科国内高校无出复旦之右者。尤其重要的是复旦具有在上海的本土优势,一些在上海开展业务的大公司对于复旦学生都是青眼有加。 因此,对于想要毕业后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学生,复旦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 ?4 j, q# n' P
三 上海交大
& X5 \% n2 ~3 n! ] q
: }# c( L5 s3 e* g) B3 d (图3)上海交大在上海几乎跟复旦齐名,其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上海交大的学科设置以工科为主,其中制造业相关领域和IT类专业的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上海恰恰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所以上交的学生也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交大学子脑筋灵活,善于经营,管理能力强,也比较容易进入管理层,尤其是一些在上海的IT类的大外企,每年都会给上交单独留出名额。但是由于学科覆盖面的影响不够宽广,而且在上海的声誉似乎总是稍逊复旦一筹。 因此暂列第三。不过上交大的最近十年来的上升势头强劲,随着上二医的加盟和文科的发展,学校整体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学校整体形象实力的提升对学生就业出路一定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8 i' s4 x/ { g0 R: _& V1 B; { m) e+ e; K, ]
四 北京邮电大学
8 d; F# a3 a1 u" m! u( F6 T4 K
. n r9 T7 H$ ^; {$ k6 v+ H/ m U# K. @ N$ W3 s" L5 U6 @
(图4)北邮在某些排行榜上的排名虽然低,但是因为其在整个通信行业的影响力无人匹敌。所以就业之好几乎不亚于清华。每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所招聘的新人中北邮的学生几乎占了一半以上。 甚至这几个公司每年的招聘笔试主会场就放在北邮。而四大公司的领导层75%以上都是北邮毕业的。所以虽然北邮的出国比例稍逊,但是通信行业的超高待遇,无疑是吸引众多学子的巨大魅力所在。 " A! G7 s @( |! J
0 o- F7 q; k" ]五 对外经贸大学
' I. k! Q4 ]' C
5 H" Y& u$ A" K6 w9 E! V1 W" O0 g; S - w+ m* e9 a p! s
(图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经在90年代很火了一阵子,当时文科的分数线之高几乎可以跟北大抗衡。后来因为经济的调整有些走入低潮。但是最近几年也开始有了强劲的抬头趋势。国内以外贸作为导向的经济结构每年都会制造出对于国际贸易及相关领域的巨量需求,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无疑是其中的执牛耳者。 再加上整个学校的教学体制相当先进,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因此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人才。每年进入德勤,毕马威等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的人数有35%来自于对外经贸大学。 7 ?1 }* A3 X4 Y# S6 a
六 中国人民大学
; K; a6 [% j( O1 v3 G) ^
* I' |- [ M# R7 {
5 m' u) ?$ d4 M) r: M. m (图6)人大最近几年已经从前些年中的衰落走了出来,其优秀的生源保证了学生的高质量,人大的毕业生仍然是国内高校就业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群体之一,在公务员、法律、金融保险、新闻等众多热门行业的录取名单中都可以看到大批人大学子的身影,人大在政界的中层实权校友国内高校无出其右,每年人大考取的公务员是最多的。 这主要得益于人大至今仍然牢牢把持着国内高校社会科学总体实力第一的地位,具有社科培养大平台化的优势,而且人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深谙实习求职面试之道。 人大的法学,社会学,新闻学,经济学等今年就业的热门学科的实力仍然在国内数一数二。但是由于人大招收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有点太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精英程度。
' w( M9 [, ^" N& m- R% z' `3 }7 g* J% O
七 北京大学 3 a1 m, C* o$ e+ u; M6 w
3 K) ^$ P. z4 F: K6 f. X# x/ K$ s' J" T# s: L
(图7)北大在中国无疑是一个跟清华齐名的金字招牌。但是在全国的实力数一数二的北京大学在就业上的地位似乎与其排名不太相称。 主要是由于北大校内学科设置主要以文理为主,较为冷门的人文类专业和理科专业毕业生多,与社会需求结合小,类似于考古,地质,气象、力学和马列主义学院以及理科的众多冷门院系在就业上并没有很好的前景。因此网上常常炒作诸如北大学子卖猪肉和糖葫芦的爆料新闻。但是除掉这些之外的光华,经院,国关的就业实在足以让绝大多数的学校眼红。 而北大理科院系的竞争力也在国内名列前茅,每年去国外一流高校深造的学生数量在大陆高校中遥遥领先。
7 q0 ]9 l5 S0 j. |4 _: L4 h' {+ R. W/ D3 n- {1 ^
" O6 D, S$ Y2 M& k: X八 中央财经大学
5 L' O' [2 x( [* H
5 r5 s I- I/ @! H1 R6 K4 Z9 i
# _& g( ~5 I) L# e, C7 |+ n6 F (图8)中央财经大学号称“银行行长的摇篮”,目前各大银行的管理层超过三分之一出自中财。中央财经大学离北邮不远,在行业内的地位也类似于北邮。其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内的影响力无人可以匹敌。而执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牛耳的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等学科也给每个毕业于中财的学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他们能够在行业内获得长足而稳健的发展。最近几年,金融领域的热度持续升温,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 所以有理由相信,今后几年,中财在就业榜上的排名还会进一步攀升。上海财经大学在金融中心的上海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仅仅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认可度较高,因此在排名上要逊中央财经大学一筹。 H0 c5 z" ~7 j$ J' s3 T
3 w1 g7 A: l, [九 北京外国语大学* o' M. `( h* P8 {+ l2 z& s
( c* h& ?9 f* q" i! a
$ s4 v6 }+ E4 x
(图9)
* I. @/ s5 G) M; h G3 w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有一个美誉,就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外交官出自北外。这是因为北外确实有其先天的优势,尤其是在英语,法语,德语等一线外语语种的教学实力在国内遥遥领先。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端外语类人才也必然会越来越抢手,目前同声传译的月收入一般都在三万元以上,比较好的同声传译年薪百万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要是说学习外语类的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选择。 % V0 E4 h1 k# I3 F9 f
9 P+ n" d% z8 L* `, w2 Q十 同济大学
/ ?/ `6 T9 O6 z" c# Y2 f) R) B
9 s' z8 w$ H, i: l/ }$ r (图10)在上海的同济大学是一所具有雄厚实力的老牌大学,其专业设置的三个杀手锏足以保证同济在就业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汽车,建筑和土木是同济的三个王牌强系,除了在北京的清华,国内几乎没有可以与之抗争者。 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行政部门和大型企业的高层中,同济学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而最近几年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无疑让每个毕业的同济学子都能获取一份让自己十分满意的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