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7-9-4 11:05 |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3]偶尔看看II 累计签到:14 天 连续签到:2 天
|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在本文中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读博士的经验和体会。包括几个部分:首先,为什么读博 " h9 E" w5 n4 V$ `1 e) C7 G
士;其次,读博士的注意事项;最后,读博士的收获。 2 o: z- Z- [- J* I+ B. N b& X; r( n
?* u4 T" u, P7 k9 O/ C在读博士之前,应该明确自己的动机,并确信自己知道读博士付出与回报是值得的,并 ) U# n: [& h1 U% |
愿意承受种种付出的代价。作为理工科的学生,我读博士的动机是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 5 T5 j3 O3 F/ a/ j
学习和了解自己的爱好:物理。而且也只有读完博士,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之后,我才能
/ o% _0 _) v; N' L4 D# s在相关的研究机构里面找到合适的职位,从事物理学研究。我也知道,念博士的代价是
* q0 t" z' U/ t3 ?( O C& t( I' ] T让自己更晚的离开校园,收入很少,而且也缺乏结交异性的机会。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
6 L7 T% M: v6 A7 u理想,我愿意承受这些代价。在你念博士之前,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 : e, R% P& m/ s+ {7 u; m$ E
理想,又要付出什么代价。权衡之后,再做出决定。 9 \3 y5 i C4 q" x7 S+ G
0 U4 m( T, k. y1 N9 N读博士的注意事项,或者说一些技巧,这部分是重点内容。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 I' P( D* t4 N, P器,在念博士前了解一下相关的小窍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要明确,
3 p1 H5 Z+ T$ q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学者,所有的教育和培训项目都是围绕 * b5 d# c6 U* S* D( F
这个目标而来的。而所谓的教授,就是已经用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做出了很多成果的人
* K; k6 U: ?- D6 v8 [1 r' L$ N。可见,博士与教授也就是一步之遥,欠缺的也就是火候。在念博士时,你是你导师的 4 [4 Y6 ~# s" P* `) P9 o8 I
研究助手和合作伙伴,导师布置的任务是很好的研究训练,一定要主动的、及时的、认 # x! |; I* B6 |+ J1 t
真的完成。很多人的弱点是主动性不够,害怕在导师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在念研究生 3 k/ X! r* w6 H) N
时,与导师的沟通不够。念博士时,必须要特意的来训练自己,主动的积极的找导师,
7 o7 n0 o7 z3 ^8 c与导师讨论。据我观察,导师都是喜欢主动学习的学生的。不管你的水平在导师眼中是 0 P' v. W$ h. `& }
好是差,他都不会在乎,他在乎的是你是否努力,是否在不断的进步,为他的课题做出 : |1 O: R. s9 Q: W1 a8 w
贡献。
% n$ u! `/ q) l+ M( `2 g
" j: Q4 ~ Y/ N* [7 R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窍门在于,你要跟谁念博士,就决定了你的学术起点。导师有很多类 9 n' S9 m& ~ S L" G- f, d
型的:有的导师不管学生,任学生自由发展,但同时也会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研究条件; 6 s4 U! y+ P8 l! O# o5 \0 H6 w
有的导师对学生非常负责任,经常督促学生,检查研究进度;有的导师学术水平一般,
& i6 m0 ?, p+ W. v- n2 ~却又很喜欢批评学生,对学生的工作不懂,却又装懂,等等。从学术水平来说,从院士
4 m* O& y u r$ }! b$ |级别到普通教授相差极大。一般而言,跟着名教授,或者院士,你的学术研究起点将会
% v8 Y4 I6 V- u# U: A很高,也会很容易进入学术圈中,给自己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比如说,跟 ~5 f! s3 I% S6 d8 f @3 ?( `! G
随名教授念博士,你将有机会参加学界的高水平会议,甚至在会议上做报告,与业内的
: V% x7 _$ n# E/ y0 F专家学者交流,建立自己的学术声誉。让圈内的人认识你,乃至赞赏你非常重要。因为
; `6 \# G+ R' t6 \5 \8 t6 U博士毕业后,你将继续在这个圈子里面生存,利用博士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建立自己的
# |, u$ f# c+ k9 I人脉和关系,将极大的促进你的事业的发展。但同时,名教授又非常忙,他们经常没有
& u ~0 s5 ~" H0 l: |) _# M时间指导你,所以你只能跟着师兄师姐,或者所谓的“二老板”来学习做研究。这很考 ! _4 y; ~0 K' ?& r/ F ?$ D2 A
验你的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既然跟谁念博士如此重要,那么在报考博士之前,你就得
1 j6 U0 n/ K [+ m. j4 e很仔细的斟酌,考察各位教授的为人品性,学术水平,业内口碑等等。千万不能考那些 ' F5 P& g$ n$ `. k
既没有研究基金,也缺乏学术成绩,而且对学生不好的导师。
% s3 z6 |1 T/ d( S0 M# D& a n" q8 w# b: F
第三个窍门,是如何看待训练独立的研究能力。独立研究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 Z- w+ R i- o% ?8 C, N
,掌握信息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中,掌握信息的能力,其实就是如何 : Y. r. Y, V8 v
检索文献,找出与你的研究相关的前人研究工作的能力。现在的网络数据库很多,大家
' Q. Q9 A( X+ f5 @的检索办法都大同小异,建议大家好好学习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办法,就可以 $ M" e. c' a7 C
触类旁通。我个人体会,迅速的检索出正确以及完全的文献,是完成研究课题的助推器
9 W4 v6 i; z5 L7 T) i; j。拿到文献之后,先要粗读,看看标题和摘要,找出感兴趣的。然后把比较感兴趣的文
, ?1 D6 I7 y0 z& i i& N* G8 r献的前言和结论仔细读读。注意,此时要做好文献笔记,用于以后查阅。念博士期间都
6 e5 E" f4 d, A" Q) R: l1 @+ G- g8 t3 `是在学中做研究,以及在研究中学习的。很多高深的知识和理论,在真正做研究时可能 1 d- @0 m: _ W0 E
只需要用到其中一小点,你只要把那一点给学透了,就行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N4 L9 |! {- X, Z) l" E得靠观察学习导师如何分析问题,师兄同学如何分析问题来慢慢体会。
* i* n2 T( A& K, V4 f; P' G( h% P' V3 P+ _. @ D% W# m1 o
第四个窍门,是积极的整理笔记,并按照论文的格式来写笔记。念博士免不了写论文,
6 U" s, S% E7 G g3 t' K/ ]而人并不是天生会写论文的。论文的格式与要求与高中语文所教的作文的要求有很大的
- I* e' U+ ]+ O1 W不同。学术论文是有约定的体例和严格的语言要求的,甚至你可以说它有八股文的味道 3 n! i9 {+ g0 q3 E. r
。要想写好论文,把自己的思想严谨而规范的表达出来,必须经常训练。那么平时的研
3 f! l4 I* A+ X+ R# z# y% |' @- @究笔记,课程学习要求的大作业等等都是训练写论文非常好的途径。每隔一段时间,把
+ K7 Q+ x& e& V- A, n& h$ Z自己读过的文献笔记整理起来,按照文章的格式和要求来写,这对自己是很大的训练。 % r8 l2 i! f9 L( Y- S# Q% }* W
我个人的体会是,做研究和课题时,写论文是最痛苦的事情,同时也是最磨砺自己思想 ( K4 k/ P4 `$ t Y
的时候。因为很多东西,你不写下来,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弄明白没有的。只有你能够把 9 ?' X, ] U9 |1 o
它清晰的表达出来时,这个知识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而很多体会和研究结果,不写下来 & _. M) Y& F7 x# u5 B. ~
,也不知道到底研究透彻没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令自己从各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 T2 L& g: `/ k4 o
思考同一个问题,直到对问题烂熟于胸。
% E( m5 g S$ _: J R' _1 r9 _
$ P. T7 P2 u+ i/ Y3 a% c现在我已经博士毕业了,我觉得收获很大。念博士,首先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以及
/ y2 S. \8 s; q; z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我虽然学的是物理学,但我相信自己具备了独立学习
" M0 a6 p0 f: Z1 n4 C8 E和掌握其他学科研究的能力。未来如果工作需要或者自己感兴趣,我能很快的进入新的
$ f2 C1 z+ u7 b2 r* X! n% O0 \学科学习和研究。其次,我结识了一批学术同行,与志同道合的一些朋友建立了学术联
3 m8 ~5 s# R" ?9 w! g+ v5 m系,有了自己的小圈子。最后,我靠这个文凭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有了稳 / q6 _+ F: a2 N8 b. C7 K. _2 N
定的收入。我个人觉得,念博士后最重要的收获就是一份自信——自己能够在学术和相
8 G C! Q6 C& F }+ S& p3 \关领域取得成绩的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