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艾飞盛风能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探明的综合能源储量及碳汇总能力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煤炭储量和产量以及外销量均居全国第一。风电装机容量在全国率先突破了1000万千瓦大关,占全国风电总装机的32.2%,位居全国第一。2010年电力总装机达到6372万千瓦,居全国第三。 ! r" `7 ]4 L7 x \9 d% B9 f ?' n+ y
21年前,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创了“西电东送”的先河。在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推动下,蒙电东送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从2005年开始,我区东送电量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2010年外送电量达1064亿千瓦时,占全国外送电量的18%。 * C( [8 e' q7 v. q & a/ z. T9 u& U9 T+ u 据中国气象局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内蒙古已探明技术可开发的风电容量达3.8亿千瓦,平均利用小时高达2600小时,风力发电完全成本低于0.45元/ 度。内蒙古距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等负荷中心约600-2100公里,是特高压输电的最佳距离。据权威部门测算,内蒙古送江苏的落地电价低于当地火电上网电价,内蒙古送广州的特高压直流通道送电成本仅为0.1元/千瓦时,风电上网电价平均0.51元/千瓦时是全国的最低水平,而华东和华南的火电上网电价往往都超过了0.5元/千瓦时。对全国外送电的电价内蒙古最低,电力外送的综合性价比全国最优。正是由于内蒙古在风力发电方面具有任何省区都无法替代的成本、区位、资源等综合优势,才吸引了所有电力投资企业争先恐后的到内蒙古投资大型风电项目。9 y& m Y' p6 S& c/ M0 p+ h
, E: B n+ U! A; ~# X 早在1989年,内蒙古率先拉开了风电开发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滚动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动下,内蒙古风电产业得以迅猛发展。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140万千瓦。& O. `- |* Q3 I' n$ X2 \' C! E) H+ y
' P. _7 N5 N v& f* a: i 在各大发电集团纷纷北上“追风草原”的同时,数十家国内一流的风机设备制造企业也争相在内蒙古投资建厂。目前内蒙古已经形成了集设计制造、建设运营、检修维护为一体的风电产业体系。北京京能集团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率先在内蒙古建成了百万风电场自动化集中控制中心。 7 L% N& x! Z4 Q3 v$ U2 |/ ~* w/ n" g0 B4 `( ]
到2010年底,蒙西电网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630万千瓦,风电容量达到电网装机总容量的16.4%,达到电网最大发电负荷的32%,达到电网最高供电负荷的 38%。2010年,风电上网电量达到104.46亿千瓦时,内蒙古的风电上网电量达到区内售电量的11.14%,相当于节约标煤332万吨。2010年 4月8日,蒙西电网的风电上网电量第一次创造了18.7%的历史最好水平;12月26日,风电上网电量又一次创造了20.3%的历史新高;2011年3月 17日,风电上网电量再一次以20.9%的水平刷新了纪录,并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J5 p* @4 f% s4 f/ Q
( V7 C$ y: N* f, I& m) I
2010年全国风电上网电量仅为1.18%,而丹麦、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均超过了12%。蒙西电网的风电全年电量比例已经接近并即将跨越全世界的领先水平,风电已经成为蒙西电网的第二大主力电源。内蒙古自治区为在全国电力市场内大容量消纳风电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为国家新能源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大量决策依据,为支持风电的快速发展在全国做出了表率,为实现“十二五”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跨入世界前列,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 x+ @" v6 K m9 b
- f7 U$ m6 |* |, r7 S& N4 _/ E
因此,将内蒙古绿色能源基地纳入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尽快解决内蒙古电力外送的瓶颈问题,鼓励在全国范围大容量消纳风电,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化解内蒙古风电“弃风”和“窝电的烦恼”,有利于化解南方多省资源匮乏和“缺电的困扰”。 , |4 i2 e; o; u. u7 L5 S F/ g- F( j5 E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绿色能源发展规划》,到2015年,内蒙古风电装机将超过3000万千瓦。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 2011年,内蒙古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300万千瓦,如果在“十二五”期间规划的七条特高压外送通道能够如期投产,蒙西电网的风电电量比例将会突破 25%,而且能够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到2015年,蒙西电网有能力向全国输送风电3000万千瓦,年送电量达到750亿度。每年可节约原煤5500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50万吨,相当于节省铁路运力1.5万列专列。9 L2 S% j! M* A7 K- Y7 P+ ^
; F: X/ r/ f5 W+ p) k# n, |
面对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匮乏,面对日本大地震敲响的核电警钟,加快蒙西“风电三峡”基地和特高压送出通道建设;变输煤为输电,变输沙尘暴为输清洁能源,在全国大范围、大容量消纳风电;推动风电、火电打捆跨省、跨区域电能交易,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2 i% [+ V$ N6 @) O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