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楼主: yxpdsw

广域保护问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14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11-1-21 20: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域保护和广域继电保护是不同的,按照IEEE和CIGRE的定义,广域保护是安全稳定控制的范畴,而广域继电保护是利用广域信息实现的后备保护,主要是差动和纵联的原理,广域继电保护还在发展中,也并未得到业界的认可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6 12: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知道到,学习中!!!!!!!!!!!!!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8 23: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专家,能稍微简单概括下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9 1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9 15: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yxpdsw & r# G* X. V  a

    # Z6 m+ U$ a, S" s    广域保护的概念最先是由瑞典学者Bertil Ingelsson于1997年提出的,他论述的广域保护主要是用来预防互联电网的长期电压崩溃,系统通过SCADA系统实现电压稳定控制功能。事实上,国际大电网会议也将广域保护定义为主要完成系统的稳定控制功能。6 X+ R( E' J5 _+ s* U
        广域保护的研究初期都是将广域信息应用到稳定控制领域,直到本世纪初才有学者将广域信息应用到继电保护中,并提出开发广域后备保护专家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确定并消除故障,防止电力系统的连锁跳闸,避免大停电事故。其实广域继电保护并不是取代传统的继电保护,而是对传统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进行补充,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大部分的广域继电保护还是着重于提高后备保护功能。
    . m# `8 g0 F! F: K# T% P/ A/ [& J    随着本世纪初欧美接连发生大停电事故,很多学者提出系统终端保护思想,基于广域信息实现继电保护和稳定控制的相结合,实现电网的整体保护。应该说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和稳定控制的相互结合是广域保护发展的未来方向。9 u! \3 {' ]: D' d4 _# W7 k! o$ I; l

    * g' s$ `4 Z  ]. }' \; P    广域继电保护相比于传统继电保护可利用的电网信息多,同时利用信息的增多也带来时间延时的增大,目前的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下很难应用到主保护中,因此目前广域继电保护大都实现后备保护功能。其实广域继电保护目前为止还是一种设想,并没有实际应用。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20 16: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7 06: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