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本帖最后由 dengzhelin 于 2010-8-11 23:48 编辑
- r, v. V+ l7 X2 J% e8 Q3 k9 V" T: P( |9 f+ J4 N0 Z
下载请点击
现代配电系统分析.part1.rar
(4.9 MB, 下载次数: 22)
现代配电系统分析.part2.rar
(4.9 MB, 下载次数: 20)
现代配电系统分析.part3.rar
(4.72 MB, 下载次数: 18)
- d3 l% W, D0 N2 J* k
b5 ]. ^1 b9 K, x# u! t
( y/ O; n+ b, H7 [" ^8 `
目 录 7 F" a# E. z1 }# U
第1章 绪论
7 t. p3 J" P& J- r5 r c" ` 1.1 配电系统概述
& n4 N2 \1 K9 _2 Z: f 1.2 配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和设施
( @/ S' R q: e% ? 1.3 配电系统的网络结构
: }1 p" m6 h; d7 U 1.4 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 K9 v( x- Q! \: i 1.5 配电系统的典型特性) i: i8 @. R: H0 a2 l/ s# y
1.6 配电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l1 f& ?8 i- ]' v8 H/ ^
参考文献
4 z1 E' X) u2 E3 t- E# `) b第2章 配电系统建模" u6 T5 T8 b. y) K- B; {8 x; l
2.1 概述9 W- b2 l, I% Y; }9 l
2.2 配电系统模型: x4 `. y9 m0 ~; k5 H, w- j; X
2.2.1 高压配电系统$ @) N! i" g" o- j
2.2.2 中压配电系统3 z6 j7 n& z! A" P
2.3 配电元件模型# m1 O9 M% R4 O
2.3.1 配电线路8 e' A! E0 ^, Q( }( e5 p- k4 x* k
2.3.2 配电变压器' ]9 Z8 ?. R$ U) L
2.3.3 配电电容器
* i. Q: Z' S! V 2.4 配电负荷模型
# j7 z' U# Q. r4 V 2.5 配电系统基本方程2 l* |6 f; r( x+ r Y" k" X8 @
2.5.1 配电系统的基本电路理论1 j9 E( Z. W' E+ f" G
2.5.2 配电系统的结点方程3 y. m$ h+ O# v- `' _: s
2.5.3 配电系统的回路方程
9 \" ~6 D0 ?3 L, {: m1 B. F: k l 小结
0 c. q; I1 w1 W/ f. |6 C @+ o 参考文献
' {& z, q/ [/ @8 ]第3章 配电网络拓扑分析
- A' P/ O2 b" \: a' S' g& z 3.1 概述' M3 Z& d0 m: A1 i( i Z: J
3.2 图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L$ y6 k* `9 ]0 d4 n, z& R
3.3 配电网络拓扑结构9 ~+ l" _, d" g4 [" f
3.4 配电网络拓扑描述/ r9 ?5 A: ]" Y/ c
3.4.1 配电弱环网的拓扑描述+ k" \/ ]" A6 R' s7 X6 G! |
3.4.2 配电辐射网的拓扑描述
; v* ~( b2 J; r 3.5 配电网络拓扑分析算法
+ h4 d U3 |: f7 u* i* n7 o 3.5.1 配电网络的遍历/ _. ^5 Y& a, O' m. t. Y& R
3.5.2 配电网络的结点和支路编号
: j5 e1 u6 O7 L. L- a( j V4 V9 f 3.6 配电网络拓扑分析流程% u0 r1 O) O2 E$ G% A" M7 ^
小结
$ [6 n4 s H9 Q9 w5 \ 参考文献* z# _1 B2 Z1 r
第4章 配电系统确定性潮流计算
3 R" i* O6 \ E3 v5 k6 N) i 4.1 概述
* g2 x6 c! p& E6 T, F( D 4.2 辐射状配电系统潮流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7 D7 X: X' x Y; [ 4.3 配电系统潮流算法的分类
% U9 s$ f/ U* K7 D' y" b 4.4 配电系统基本潮流算法, C6 |; A$ d6 V O7 }
4.4.1 前推回推法
6 q* [; E6 Y2 o# l: R! K. s 4.4.2 改进牛顿法, y0 h/ Q) Q" n; o( ]
4.4.3 回路阻抗法
: \4 ^9 m) V% Z! l% A3 U# L 4.4.4 隐式Zbus高斯法6 A8 h9 F) T; T+ r
4.4.5 潮流算法编号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G Z6 q) p& ]% _7 d8 w" N) ^4 b
4.5 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潮流算法
; q$ H, T! W3 K8 |5 c, |. D! s, ~ 小结
3 e4 j# V" L8 z5 w9 d 参考文献
& h" G( L& [ N4 m! t* V) {第5章 计及不确定性的配电系统潮流计算2 E5 u, p- v' A8 `8 e
5.1 概述
2 }" q T" G" A. l. { 5.2 配电系统中不确定性信息的分类及其处理方法) F$ y" b0 E! e6 X
5.3 随机潮流
6 C9 g* q5 `! N R6 Q3 f& | 5.4 模糊潮流0 w6 J" Y5 d$ C
5.5 区间潮流
& _- c+ M$ m5 x9 ]$ d* u8 C 小结
3 K9 z( z! a: t. y; z4 C 参考文献
( o5 r$ L" K/ d1 F4 v5 c" \0 W+ k第6章 配电系统状态估计( d# R9 u/ m9 N- l% q* O2 [
6.1 概述
! Z' U3 N6 C% X; ^9 ^, g6 y4 y0 T! v 6.2 状态估计基本原理/ F6 T ?7 Z# N# g
6.3 配电系统状态估计方法" S" I% f' o6 f0 }) q
6.3.1 基于结点电压的方法- R: E: n) d/ s9 _* x
6.3.2 基于支路电流的方法
, K, {+ j. x: D 6.3.3 基于支路功率的方法
# o2 R& J: b, e3 w6 y" }# F/ d9 l) q 小结
, Y- }) J1 }6 ]) x( _ 参考文献
' N! V' G. W. |4 W. B5 K% t$ J第7章 配电系统短路故障分析
- P+ A( ?7 y# ^$ g3 j9 B 7.1 概述: h; M& {) z' f+ Z/ i) g
7.2 短路故障的类型及基本特点: Q& R0 A1 g# Y6 ^9 w
7.3 短路故障分析的方法2 z! f8 ^/ a; R. v3 L: {( a
7.3.1 等效电压源法+ i! C8 E: D0 K
7.3.2 叠加法
+ m7 B7 g' S2 i' _; I3 _ 7.3.3 相一零回路电流法
/ v. ^3 E. F+ x/ l/ R V/ r5 b 7.3.4 瞬态仿真法
4 s6 l& E' b ~5 d- r 小结
) l8 Z& d5 F9 P. o 参考文献9 ]( z$ [; n* M2 Y- ], }
第8章 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j3 h: K9 j/ Y6 q% J
8.1 概述
) S1 Y$ _) d+ P8 U7 z8 z 8.2 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 Q% s9 Q* S5 C- D
8.2.1 负荷点指标
! _- e/ [! V, c ^- e$ H 8.2.2 系统指标" r& f Y, _6 s: m; M' j
8.3 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 w* `6 ?8 y2 k' f4 `/ b( g
8.4 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 G5 s0 L6 N' I7 s) k, V9 K 8.5 简单辐射状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计算* G) v0 \% ]. G$ v7 F/ t3 h; O# a
8.6 复杂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计算7 J2 R" V, Q2 ?' Y8 k9 X6 c
8.7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计算
. G% k% t7 u% i: G6 Y( N) x 小结/ X5 S! W( k/ ~; [. i+ N- g6 ?
参考文献+ l; [1 {6 i% k
第9章 配电网络重构% D, g' d2 B' [- d+ n
9.1 概述. S' B; Q8 w* X& W( l
9.2 配电网络重构问题描述) F( [* ~# m- j3 T
9.3 配电网络重构算法4 D0 C* B; t" c) B$ v
9.3.1 解析方法6 v0 j! z# j' c- P
9.3.2 启发式方法
1 F2 B0 Z1 H: L6 B 9.3.3 随机优化方法
$ ?* j+ P" [2 e; v; J 9.3.4 智能化方法0 X' V' ^# T0 x3 V7 R7 m, R5 P
小结# T' ?, n0 w6 H5 x/ O8 J+ L: y
参考文献
5 q9 [+ A( x3 O2 B: W- }/ _& b第10章 配电系统故障定位、隔离与供电恢复
- O6 v+ X0 O$ o 10.1 概述
5 m* j+ [( t4 W" x5 z 10.2 配电系统故障处理方式- s- \) f& \; |8 B1 b" F. {
10.2.1 无信道时的故障处理方式
: G, d" Z- V8 R) O 10.2.2 有信道时的故障处理方式, Q8 P0 t/ d/ V5 o" D3 U# g; N" P
10.3 配电系统故障定位- }# g J/ u2 K) i: u6 p1 [
10.4 配电系统故障隔离" P% X& {& [9 `) c
10.5 配电系统供电恢复3 l0 x, w' R$ c4 D7 F! k, ^* s
10.5.1 供电恢复的基本要求
( S+ }! D% h+ B9 `; @% \, u 10.5.2 供电恢复的目标函数
5 m: R* P/ {6 i2 W4 `6 i 10.5.3 供电恢复的约束条件 D3 S* N6 ^: A! ?3 g8 D
10.5.4 供电恢复方法4 G* y8 c2 P8 Z) `- v: _( O; B
小结
# ]$ U2 g8 Q; G A) i( T9 E 参考文献7 n4 |5 g0 t h& _% r5 x. L
第11章 配电系统电压控制及无功优化1 ]- m O, R5 o/ V7 w
11.1 概述
# c9 y9 q" @) @* [ 11.2 电压控制8 a! y8 i$ @7 r3 X
11.2.1 电压损耗与电压偏差
& N" R4 p3 j9 _7 O* g* l8 [3 L 11.2.2 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
5 `, }3 [& P8 G, N9 K' W& _ 11.2.3 配电网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 I9 F% Y: e w 11.2.4 配电网无功功率补偿方式
4 Q' w, _ [" a8 o# u8 s1 X/ D0 n 11.3 无功优化1 q" X' N M( }
11.3.1 配电电容器优化配置 Z& d! o. I. S8 R7 r
11.3.2 配电电容器优化投切. D0 ^& f5 B6 P: r% v
11.3.3 配电网无功优化算法
( X+ p4 X; d9 {& m 小结
. X; T1 s0 L6 S8 u- Z/ n7 a2 ~ 参考文献
) q* s0 O0 N; P% d2 \6 w2 g附录 配电系统分析常用算例系统及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