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0-29 14: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德软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W1 x8 | X# h/ c. M* y/ U8 q智能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AVC系统& H4 B# r+ \2 P, A6 ]
(简称:智能AVC系统)
I$ {* Z5 D+ i, H+ i: g% [& ~9 T' N( z- _2 N7 w9 x; a+ t
应用领域:电力系统电网经济运行与分析。
2 f; D$ U3 o F. Z, R8 N$ K( t9 P服务对象:地、县供电公司(供电局)。/ } S1 _. R; X3 v P) W
系统概述:. D) A- W! W; \! I
智能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AVC系统(简称:智能AVC系统)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采集各节点遥测、遥信等实时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以各节点电压合格、关口功率因数为约束条件,进行在线电压无功优化控制,实现主变分接开关调节次数最少、电容器投切最合理、发电机无功出力最优、电压合格率最高和输电网损率最小的综合优化目标,最终形成控制指令,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自动执行,实现了电压无功优化自动闭环控制。
$ ]+ | U3 c; c- x系统意义:: y+ `6 c: A7 ]. k
电压是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实现智能AVC,对保障电能质量,提高输电效率,降低网损,实现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对共创和谐社会有着长远的意义。
4 U Y8 U6 k8 l% E1 t8 I设计思想:分布式、并行、递阶、协调求解。% M; k& i, a( f) u, R
数据获取:集中取数、分布取数,数据源为EMS/SCADA系统。0 P' X: O7 H( A6 J8 H
相关算法:
* N& }7 y$ u0 L! K6 N: e2 ~; i 最优化算法:改进内点法速度快,效果好。) @8 Q4 J& X7 T* p
 基于阈值搜索和动态分散的电压无功分区算法:用阈值搜索的方法得到初始的分区后,用动态分散法对初始分区进行调整和改进,此方法基于系统的物理特征,不用修改网络模型,不需分析特征值,具有很快的计算速度。5 \5 h5 {9 T. d9 R
 专家系统:自定义规则的专家系统,规则定制灵活,控制目标优先级、控制对象优先级、控制目标组合、控制对象组合、约束条件等可快速定义和定制。7 E+ w" R* |/ K
系统目标:- f% e$ H) K$ Q9 O% K0 i
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降低电压崩溃事故而引起的大规模停电风险。
9 [+ @: H. q5 a# O$ v: x. F 提高电压的电压质量。1 n w9 `2 x% L- H2 o8 g! d
 提高输电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线路损失。
x: W M- l, k( X6 U- q! R 提高输电网用户用电的效率、可靠性。
6 u# A& C. }- G" w6 g 提高输电网供电设备利用率。/ I+ G. X) e" ^2 P' d4 G6 y. S5 d* v
 减轻监控值班人员劳动强度。2 d6 N9 {$ W# w& X
 实现绿色电网。
) G# D# d$ b! I$ c6 |创新点:
% E/ |4 b4 l$ q& f( O( d 支持IEC61970-CIM/CIS标准化技术,完全自主开发的解析引擎和显示引擎,采用独特的脚本支持,可作为组件应用到其他系统。0 d8 ~/ \$ b5 n- |4 o/ s
 支持省、地、县三级AVC联调,接口对外开放。
* O& M# c5 _5 X% b+ P) X+ P& U: \4 K 支持与“智能DAVC系统”无缝连接,联合控制220/110/66/35/10/0.4kV电网无功和电压,实现了输电网与配电网无功电压联合优化控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功分层就地平衡。
$ U! G0 q! Q' _! Z- I0 g7 l 采用超短期、短期负荷预测技术与智能AVC相结合的策略,防止在负荷波动较频繁区域设备频繁动作。
# k* _ ?" B4 h3 W功能特点:- r. A, i8 C2 ]5 E( F& k( y
 适应电网调度运行模式发展:调度中心+集控站的模式。; q! ~" T# C, T* O1 o2 a3 x$ W
 控制通道灵活。
, [. O/ t9 T3 p6 S6 N9 d 减少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动作次数,提高电容器投入率,降损节电效果明显。: d. V- B% N1 D2 T/ y
 可靠的安全闭锁机制和安全控制策略(如:动作次数、闭锁时间、保护信息、计算周期等都可以以单个设备为单元,进行单独设置),避免误动作、错动作,真正实现闭环控制。
! X( l% X& M9 l; X 准确掌握主变分接开关、电容器开关每年每月每日动作次数,为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潜力和设备检修提供依据。( c+ G! i; Y% g8 \
 技术原理先进、测量精度高、功能完善、组网灵活、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成本低。
; @& E4 i7 @8 l' }( i3 R 系统设计采用B/S和C/S两种模式并存,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 j0 ^. A' o% n! i' i. s 支持无缝嵌入标准接口高级应用软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