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7544|回复: 23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试点工程全面启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5 09: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看见大家都那么急迫地找方向,实际上网上的信息非常丰富,给大家一个最近的国网智能电网的示范工程的新闻。        
0 p, [2 F; c4 f* {. Y5 X5 S
0 C6 H* @2 t7 W% d& h) ^' K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以重要领域突破和条件成熟地区先行为原则,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环节选择了基础条件好、项目可行度高、具有示范效应的9项工程作为首批试点,全面启动坚强智能电网试点工程。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试点工程将于2010年3月至2011年底陆续建成。
% N+ g% D* A, q4 c5 g  智能电网具有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灵活接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等优点,已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国家电网公司经过认真研究,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提高服务水平的要求出发,确定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并提出智能电网建设按照“规划试点”“全面建设”“引领提升”三步走的工作进度安排。2020年,坚强智能电网将全面建成,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电客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届时,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将达到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5%,每年可减少消耗4.7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8亿吨。
+ e9 U( u, E& L  公司确定的9项试点工程分别是:在发电环节,分别建设风光储联合示范工程、常规电源网厂协调试点工程;在输电、变电和配电环节,分别建设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心试点工程、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和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在用电环节,分别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工程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站试点工程;在调度环节,建设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试点工程。此外,公司在上海世博园建设一个包含众多智能化项目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预计2010年3月建成。世博会期间,该项目将向全世界展示我国在智能电网方面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5 09: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可以到世博园看看之外,其它是宣传用语。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9: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one_2010 于 2009-10-15 09:56 编辑
" e6 i! @' j) U+ {) @3 K% z  u  F* ]4 p) Q( @) h& a6 E
大家关心的层面不一样,你只关心示范工程的具体地点,实际上报道出来的9项试点工程都是有谱的,只是时机的问题。4 A" X& r1 X& J
    我觉得大家搞研究,应该可以从这9项试点工程中看出未来智能电网的主要技术方向,有的放矢的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向智能电网靠拢。: I- e4 H% w0 A2 \. I9 T
    “试点工程将于2010年3月至2011年底陆续建成”,预计明年左右所有的试点工程会相继披露,到时相关的配套研发工作肯定会很多,少不了国内众多的电力研发结构参与。实际上智能电网只是“炒冷饭”,将现有的电网技术进行优化整合,结合信息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现在大家做的应该是选准一个方向多做积累,别等到示范工程都完结了,还在琢磨自己该做啥呢。。。呵呵。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5 09: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很对,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方向尽量往智能电网方面靠拢!根据上面提到的九项试点工程的主要技术方向!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5 12: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第一个,也就是2010年3月的那个,必定是世博园这个展示性的东西,没啥好猜的。
. A; R5 e0 I9 ^' T+ G% V& ?其次,后续到2011年底,9个方向,其实都是很抽象、概述层面的战略需求,怎么研究?出什么标准?具体应用什么功能?满足谁的什么需求?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5 15: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项工程现在进展如何?不知有谁再做?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5: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one_2010 于 2009-10-20 14:00 编辑
/ q% z: H0 J: i6 u: [( j' j
* T5 Q% n+ ^8 g3 V, \: O"怎么研究?出什么标准?具体应用什么功能?满足谁的什么需求?"4 _) ]1 b7 z' E) ~2 q) Q" r6 U( b5 ]
   还是务实点好,先说你能研究到那一个层面?
4 t, p4 }# c9 U. q, X$ v& ~. t! C1 I( T
   “公司确定的9项试点工程”,“确定”不是我说的,是国网确定的。
8 S# Q) e2 o" B8 L    我只是觉得现在搞“智能电网”的都太宽泛,没有着力点,但至少国网确定了9项试点工程,在相关领域的科研经费势必会有大幅增加,这部分国网的资金势必也会引领相关电力科研院所的科研方向发展。况且国内尚未实现电力系统输配分开,电网公司为维护垄断地位,他的主打技术方向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中国电力技术的发展,仔细看看国网的相关报道,细微之处已经点的很清晰了。7 |/ m7 R, Q  n; k4 n# Q
    " r4 g5 @3 I: Y! j9 L- t
     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在学校搞研究的,我想还是踏实干好自己那一滩活,适时地向智能电网方向靠拢即可。我始终认为现在的智能电网就是对现有技术的一个集成整合优化的过程,抛不开现有成熟的电网技术理论。仔细看看美国DOE的智能电网的实际投入非常之少,大家都在探索阶段,前景预期非常好,但现阶段实现不大可能。正因为如此,国网的9个试点工程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必定还是依靠现有的技术基础,把自己那滩子事搞明白了,不愁没饭吃。
, K6 l/ X4 {3 z8 a# c  g! M5 l& T; j4 h/ x7 J
     做研究还是踏实点好,切勿好高骛远,靠着智能电网的由头多出几篇文章,早点毕业才是大事。激辩可以,最好是经过思考过的。呵呵,废话说了很多,我看文献去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5 16: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受教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9-25 20:4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累计签到:7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9-10-16 08: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层面开始准备做试点毕竟是好事,至少给各位电工指出了以后会往哪里投资,抓紧朝着这些方向努力,也争取能拿到些项目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5-22 08:36
  •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累计签到:15 天
    连续签到:6 天
    发表于 2009-10-16 10: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sfinder 于 2009-10-19 14:52 编辑
    ) R( a9 u8 n$ t: ]- e$ M
    ' }0 P! G. e+ J  _/ j1 R% I5 ~新一轮投资开始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