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10727|回复: 11

电网安全管理的思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7-10-26 17:1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7-6-3 21: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 V" j0 Q4 D% \/ F

    5 J2 `, q7 S- `! }5 @5 t2 E(摘  要〕电网安全生产不仅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电力公司乃至全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基础。介绍了上海电网及其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提出了做实电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4 G3 h3 U/ g& y8 N. Z〔关键词〕电网;安全生产;管理" V. R; }3 n* d/ W9 K
        电网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复杂、变化巨大,且理论性、操作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经济、优质用电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安全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电网企业须不断改进思路,加强管理,以确保人身、电网与设备的安全。7 X0 P6 u) Y" u  h6 Q3 Q
    1  上海电网安全生产现状0 z0 s/ I0 X: b  e
        上海市电力公司作为电力输、配、售的特大型企业,统一调度上海电网,参与制定、实施上海电力、电网发展规划和农村电气化等工作,并对全市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进行监督和指导。公司所辖的上海电网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前缘,北靠长江,东临东海,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是华东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营业区覆盖整个上海市行政区,供电面积为6 340.5 km2。上海电网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特大型都市电网,以500 kV和220 kV超高压电网为主网架。500 kV电网是上海电网的核心网架与高速输电通道,目前已建成双环网。220 kV电网是上海电网的主要供电网络,已实施分层分区运行。此外,现有发电厂25座,全网发电装机容量为1 200万kW左右。2005年夏季最高负荷为16 682 MW,预计全年用电量接近895亿kW·h。& C. a: R$ Y3 v- H5 O' t
        2004年上海电网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责任指标,尤其是实现了全年人身死亡零目标。2005年的各项安全生产指标基本上处于控制之中,全年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迄今为止,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电网、设备、火灾事故;未发生误操作事故。0 V. H5 g' Z) }" G8 ]
        上海电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输配供电能力、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全网能承受单一严重故障的冲击,多次经受住了严重天灾人祸的考验,已连续33年保持了主网的安全稳定运行,2004年上海电网的全网供电可靠率达到了99.94%。 # r3 C; A) f& t$ D: U/ U
        2005年夏季负荷高峰时段,上海市电力公司通过狠抓电网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和调度管理以及认真落实需求侧管理,最终战胜了前所未有的电力缺口(390万kW)、多年不遇的恶劣气候(“麦莎”台风高强度、长时间正面袭击上海)以及百年罕见的高温(35℃日均高温为133年一遇)等巨大困难,没有发生电网、人身、设备和误操作等事故,确保了上海全网的安全有序用电。; F0 s3 [/ i4 ?2 Z1 b
    2  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3 I# ]7 b, j. @' P+ s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巨大、损失惨重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历史上,上海电力公司也发生过多起人身伤亡和误操作(调度)事故。这些事故时刻提醒我们:电网的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丝毫的松懈,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深入地分析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并认真研究对策,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处于可控、在控和能控状态。1 I/ |7 J% R& j$ [: K. h* {# }
        通过对近几年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后得出,上海电网安全生产在总体平稳的态势下压力仍是越来越大,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确定性负面因素,安全形势尚不容乐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z: y; r6 J* g( k9 X
    2.1  高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对安全生产构成巨大的压力
    8 p: j1 b( F' \4 R& w8 N0 e* J    (1) 电力供需形势转换迅速,主要矛盾转移,把握工作重点的难度增加。按照近几年电源发展的速度,预计前几年严重缺电的形势将很快缓解,由于电源不足所掩盖的电网供应能力与结构缺陷逐渐浮出水面。而另一方面,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期望又要进一步提高,使得确保电网安全的责任更大、任务更艰巨。* D  _. ]. d/ {) O* S& _
        (2) 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规模空前,量大面广,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来,上海电网的基建规模已接近所能承受的极限。从基建质量监控、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器械维护到设备试验投运验收、系统方式调整、启动投运等方面都长时间处于高强度运转,稍有不慎,就会留下事故隐患或直接酿成事故。: l" m& P. D- t0 e2 I- Y
    2.2  电力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 w* E6 E+ ?9 B+ `+ K    (1) 主辅分离长时间悬而未决,矛盾逐步积累,问题逐渐暴露,部分施工企业出现队伍管理松懈和员工思想不稳定现象,不能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不稳定因素增多。
    & m  E* T- U  N    (2) 基建市场逐步开放,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规范未能及时修正。恶性竞价现象严重,或是施工设施简陋,安全投入不足,或是层层分包,大量雇佣临时工,致使一线施工人员文化技术素质严重下降,安全管理控制的难度加大。
    ) x  r  B' {% {3 J1 I& f- s    (3) 多年的多种经营发展为电力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一些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认真落实,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特别体现在对外包施工队伍的管理上。
    * o# N) C5 ]0 Y9 O/ U2.3  电网运行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4 A, I- C& Q1 _! z" r
        所谓的运行环境恶化,简单地说就是“天灾人祸”现象进一步加剧。6 {; `6 ]8 i4 \
        (1) “天灾”主要体现在近几年中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度与力度均有加剧趋势。夏季容易受台风、龙卷风、强雷暴雨的袭击;冬季又要严防大面积污闪的袭击。一些自然灾害的力度已明显超出当年电网设计所能承受的程度。
      Q  c* `& d0 l8 e: P6 v: }9 E7 J; v    (2) “人祸”突出表现为外损和偷盗现象呈恶化趋势。上海电力公司每年在防外损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仍不足以阻止外损事故的蔓延和加剧,这其中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以及行政执法主体的缺位或不作为是一个主要原因。
    + p' ~' {: x0 k  B) r0 e  u9 @2.4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些老大难问题积重难返- m# r" d8 U0 C! ~- i
        (1) 现场违章屡禁不止,特别是擅自解锁与监护人员越位操作已成为现场威胁人身安全的主要因素。一些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很好地落实,少数领导对安全工作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抓安全工作停留在表面上。7 z/ L. V% h5 V8 ?
        (2) 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与技术的进步,一线运行人员的技能培训已出现严重不适应现象。一方面确是由于任务重、人手紧,培训工作不易安排;另一方面也与各级领导对现场不够重视有关。
    1 H; a# h* M7 P( \7 ^: V$ k    (3) 工作作风不过硬,加上社会上的各种思想与诱惑对一线职工的影响日趋严重,使之难以在现场集中精力,安全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也亟待加强。
    # V+ Z6 v6 [5 G8 b- E2.5  电网本身存在较多薄弱环节
    0 }' G6 Z: s0 z    (1) 这几年上海电网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电源供应的不稳定和系统备用严重不足,即使是在临近省市电力供应矛盾有所缓和的情况下,上海电网的这一问题还将存在,难以为应付电网突发事故和防范大面积停电提供保证。- u+ \  i& H/ Q0 m- Q
        (2) 电网设备良莠不齐,一些设备健康水平欠佳。上海电网已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存在有大量的老旧设备,一些老的220 kV变电站使用期限已超过35年。尤其是近几年来,负荷高速增长,电网建设虽不断加快,但往往一批老设备尚未改完,一些原来认为较新的设备又成了急需改造的老设备。
    $ a, z; R2 q: L0 g    (3) 与华东主网联系薄弱。2005年夏季正常情况下就多次发生江苏向上海送电的两回500 (4) 短路电流超标已威胁到电网的正常运行。
    % G1 \' Q& p  s随着新的联络通道的建设,短路容量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对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 j8 I5 E% L3 {    (5) 中心城区电网供电能力不足。个别城区的220 kV容载比已经小于1.4,限制了供电容量,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q0 ~/ t! q  a  ~/ G6 J1 \) ]
    3  做实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8 Y- a( ?8 t- T# m! c8 B/ w3.1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 L8 T9 K' C1 ^2 h+ ^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口号上,更重要的是在贯彻落实上。对于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单位的一把手,“安全第一”必须在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时体现出来,而不能停留在报告上与安全检查中,其检验标准是要看当安全与工作进度、安全与经济效益等出现矛盾的时候,是否能真正坚持“安全第一”。对于一线职工,“安全第一”要体现在日常的生产行为中,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改变以往粗放散漫的工作作风,真正体现出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 H' \. `1 ^( m; O3 A3 ?3.2  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8 x8 a$ o" i% b! M8 R$ R# g: R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目前基本上是与行政管理体系相对应的,也是目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落实的组织保障。对基层一线而言,必须坚持2条:一是安全责任越到基层应越具体;二是安全责任在体系设计与执行中应逐级加强而不能逐级放松。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更多地是体现在安全生产的组织与落实上,因此在宏观上是越往上责任越大;但是,对于一线的工作,具体到某一点上,越往下应该是越具体,责任越明确。因此,一定要树立安全责任的传递意识。; h5 V0 G: U3 ]
    3.3  加强队伍管理+ s" Q; X" F+ D! ]
        队伍是安全生产执行的主体,加强队伍管理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队伍管理本身牵涉到方方面面,笔者认为,队伍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作风管理,要真正地做到令行禁止。电力系统多年来形成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说是较为完善的了,但是在现场并不总是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9 ~# i( f/ W" ^6 {' J5 R
        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仅靠安全检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现实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与长期严格的训练。就如“王牌军”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形成一样。因此,对电力系统而言,准军事化管理与其说是一种制度,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的形成是需要经历长时间的锤炼。" q5 M/ M  ?% D1 f) ?: \0 S
    3.4  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 Y5 {& Z  T; @4 _; }5 b% n* Z
        选用质量优良的设备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好设备对电网安全生产的作用是极其明显的。一方面,设备本身的故障概率将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抢修与方式调整概率的降低、检修维护工作量的减少、容易实施自动控制等都会大大有利于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涉及从设计选型、采购监造、基建调试、运行巡视直至退役报废的各个环节。从生产角度看,设备管理的重点是运行维护。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2 d9 w; m4 C* Q    (1) “零缺陷管理”,尽一切可能使运行设备的
    # D& G7 y# W* y) o3 U/ z% T5 c缺陷率降到最低。缺陷管理是设备运行管理的基础,无论设备有多好,检测手段有多先进,缺陷管理都不能放松;# A7 f' Q; }/ o2 X9 n1 t
        (2) 控制好运行设备的发热点。电力系统中设备故障的预兆基本上与异常发热有关,有效地检测这些异常发热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使设备的强迫故障停运转变为有计划的检修,这可大大降低设备停运对系统的冲击,并使检修工作有条不紊,降低人身事故发生的概率;
    9 n4 x. x+ V. E0 ~! c4 d8 G( o: @7 x    (3) 编制好设备技改规划。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与设备更新速度的提高,有计划地加快设备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出现一批设备中的某一缺陷同时发作的尴尬局面,给系统运行与正常检修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很容易酿成电网或人身事故。4 p6 z& L( ?7 H* z( }, y, `
    3.5  加强制度管理
    / Y$ O; z4 A/ [    事实经验表明,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并不是太复杂的事情,而对制度本身进行有效的管理则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严防政出多门、前后矛盾只是制度管理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制度在现场的可操作性。操作不了的、在现场无法执行的制度还不如不要。因此,在制定一些与现场直接有关的规章制度时,有关部门首先要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现场的情况;其次要对制度的现场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遇到问题要及时研究,消除现场人员的逆反心理,使规章制度能得到更好地执行。5 W/ i. W% v6 @+ Y4 [
    3.6  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技防管理
    1 L5 {* j# ?, h3 p2 z1 n% h    科技进步对安全生产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上海超高压公司已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误操作事故,这其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与五防闭锁装置的大量使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这些技术的有效使用一方面有赖于现场设备自动化控制性能的提高以及自动化装置本身的运行维护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与一线人员的观念转变有关。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在安全操作方面,真正可靠的是技防装置,而不是人。加大对技防装置的研究与投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 Z. P- r' M* E! P3 R* Q3.7  加强生产计划管理
    2 z# ]  p+ S" L9 E; U    加强生产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产计划的精细化。每年我们要编制大量的生产计划,精细到什么程度为好,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原则上讲应该是越细越好。这在目前基建规模大、改造任务重的时候尤为重要,而且计划一经编制批准,必须强调其严肃性,没有原则问题不得更改。许多事故教训证明,计划的不严密与任意改动往往会成为事故的起因。计划编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所谓的“计划跟不上变化”,可以说,就是因为变化太多,所以才要求把计划编得精细。
    : F/ K+ ?4 i2 d8 |% B3.8  加强技能管理& m* }2 L( }9 p. z/ Y
        职工的技能水平是职工在一线危险情况下确保有安全正确行为的基础。因此,技能培训不能仅限于一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包括安全技能的内容。就安全生产而言,一般技能的培训甚至要比竞赛培训更为重要。澳大利亚煤矿工业已多年不出现人身死亡事故,据介绍经验主要有2条:一条是采用好的安全装置,可以认为是技防;另一条是确保职工在危险情况下有正确、迅速的反应。这2条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J1 \5 d2 {6 V- {$ u# ^' l3 N
    3.9  建立安全文化* |5 Q0 Z' n4 R8 y- G) W) C% a
        企业的安全文化范围很广,也很重要。事实上,就算我们的规章制度再全面也有管不到或管不了的地方,就像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一样。目前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也相当重要。否则,规章制度很容易会成为一纸空文。* T6 {5 a0 i7 q
    3.10  加强预案编制
    : o; _) i# J6 o' }5 ?- r2 J) ?    对于任何生产工作,常规工作靠规范,突发性事件靠预案(应急机制)。电网的安全生产也不例外,预案编制一要常规化、系统性,并要及时更新;二要把预案编制列入工作质量考核范围;三要经常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再发现问题。历史上,上海电网几次重大事故之所以能正确处理,事故预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M2 y5 ~) b5 ^: d3 z- ^* ]3.11  确立设备主人意识+ ^7 y* x. o' b5 w6 _+ J2 Z
        各级运行人员是相应运行设备的主人,其他人员接触甚至是接近这些设备,都应事先取得运行人员的同意。这是权力,但更是一种责任,主动放弃这个权力等于失职,性质是很严重的。在现场,尤其是不要迷信所谓的专家,因为不少误碰事故就是这样产生的。- J2 J( G! z4 c/ E+ K
    3.12  强化考核机制1 r! x- |  b. n5 y* S; q
        有规章就要有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更应强化,因为这是确保各项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的制度保证。目前,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在落实“以人为本”,这肯定是正确的。但是,若把“以人为本”当成放松考核的借口显然就大错特错了。严格考核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用“三铁”反“三违”,以确保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 z6 J0 a* n& E: f  J3 c; I$ B7 jkV线路超出送电限额的情况。-%-13602-%--%-14071-%--%-32358-%-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4 15: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7 19: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可以借用思路啦!!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8 07: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差的文章,完全没有新意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8 17: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说的很全面,安全工作是依靠人与技术的结合做基础的,是一项没有止境的工作,只有更好,决没有最好。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2-20 2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5-25 13: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安全生产上我们太多唯心主义的东西

    我觉得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唯心主义做派决定了安全管理的低水平运作。
    % n1 d) ]; ]# H我们的制度不可谓不多,规程、规范、标准不可谓不多,但是到了执行这个环节上,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边,领导意志和管理者意志大于这些“法规”,在电网运行、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有多少拍脑袋决定给电网埋下了事故隐患,我们的员工有多少想当然给自己种下了苦果?
    ( _4 ~" E* B5 {9 C' i% \4 j9 c4 T
    & M) A- d9 \1 B9 [& i, u- L, [        法治精神的缺失这个社会症结带给企业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原则性的丧失,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妄和主观主义、唯心主义。
    . B/ @) ^8 n8 i8 y+ Z9 t
    7 H1 p) X0 A) x3 k" t8 f: F        国网公司有一个口号,叫“没有防范不了的事故”,这是什么?这是唯心主义在电网企业肆虐的最集中体现!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25 15: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djh197694 的帖子

    顶一个,向大家学习,安全工作是第一。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8 2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以及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6-5-17 13: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9-12-20 21: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6 08: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