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 k+ k. D* m* ]5 ~
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3 v# y" b6 y+ `" D B8 v
$ x' F2 V9 J/ @' _3 H新京报7月18日报道 黄庆1956年出生于成都,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理学硕士,2000年获西南交大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西南交大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和西南交大副校长。/ O/ ?0 E) x U! ]: O* i
p8 R& L3 P2 q/ W; n& |
近日,西南交大认定该校副校长黄庆9年前的博士论文抄袭,黄庆说他现在的压力很大,关键是来自学校的压力。
4 @! e7 n! @/ A X1 f( {- ~* |2 ]* W' ?
从2007年被举报博士论文造假,黄庆曾希望,这个事情“不要闹得很大”。然而,近日校方的盖棺定论,让黄庆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辩解。
' U, R# V* d3 m* U$ B3 Y9 a! B6 v# z/ h) A2 k) L! `
黄庆说,引用教科书上的理论解释实践,没有问题,“这就像用牛顿定律揭示运动现象一样”,并不是抄袭。
' t `4 |$ e3 j2 N$ I2 p& S3 ~% ^, {% ^& G
未来向何处去?7月16日晚7时,接受本报专访的黄庆不停地说:“服从组织安排。” l/ [8 S9 ?: y
2 v' Q3 n7 }/ u
本报讯 (记者吴伟)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确定该校副校长黄庆论文抄袭,并决定取消其博士学位,撤销其研究生导师资格。7月16日晚7时许,黄庆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称,“抄袭门”可能与学校有关人士此前产生了过节所致。而昨天校方称,处理结果已上报国务院学位办。
! `* J( [# v8 I8 \/ e- l* R, l2 f- D9 J% y6 ^6 H1 P# t
黄庆不满西南交大处理
7 b: L! u. {! o) L% `7 i( E! A
0 ^+ H2 f7 O" l* i' O4 K近日,西南交大学术委员会作出认定结论,称“黄庆博士论文第四章抄袭事实成立,且性质较严重”。随后的7月10日,学位评定委员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对黄庆学术不端问题作出处理。
- E. _7 T: f, J
" P5 _$ h: w8 f. Y8 t随后,黄庆发表声明,对西南交大的处理结果称持保留意见,并对是否构成“抄袭”、缺乏申辩机会及外请评审专家的资历,提出质疑。 n7 @4 }7 K7 b0 G% [. u
1 g/ |, g* R. \# `
校方称鉴定为双盲评审, l1 q" l; J, n# V: { I i$ Z
- B" s2 P- F) @% B/ ~6 E a' w
对此,昨天下午,西南交大校方告诉记者,学校严格依照学术审查程序进行处理。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程序上,西南交大先后两次召集国内外相关专家,进行双盲评审,即送审的黄庆博士论文是匿名的,专家的身份也对黄庆匿名。据其介绍,送审材料中,包括了黄庆的申述材料。; C' X# ]* m1 u9 o4 J: D6 j2 m
/ G) _, J* C' Y! L
该负责人驳斥了黄庆“对抄袭缺乏明确定义”的说法。“这是他的个人观点。”他说,两次组织国内外专家判定,两次结论一致认定抄袭事实成立。- \( `; \0 \- H
, m! ]2 ]2 s( Y4 T8 R* b
声明中,黄庆质疑评审专家的资格。对此,校方专门公布的信息显示,当初,邀请的8位国内外评审专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其中1人来自美国,1人来自澳大利亚;有5人来自211工程学校,其中4人为985工程学校的专家;有5人所在学校的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4人所在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8人评审意见均认为,黄庆博士学位论文第四章抄袭事实成立。
: t& V# w9 H; K% T, R4 d5 Z+ t" n2 n% i3 [
学校尚未收到申诉材料
. X) `; X8 r+ T& c& w! f4 ?2 K: G9 y, u9 E* V6 n+ | B8 Z/ _
此外,外界质疑校方不给申诉机会,有违程序正义。0 a9 ^3 U, |$ o8 n
! u2 x$ F! ]. J这位负责人说,学术道德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黄庆本人已作申诉。而通报会是面向全校助理及以上中层干部和全体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的,仅通报调查过程及处理决定,不存在不给申诉机会的问题。
. z4 d: m2 |9 w: @5 G3 s( H$ ~ }/ G. y7 M
16日晚,黄庆告诉记者,他将就此事进一步申诉。
8 I* w, @2 i! |. M" I$ `
4 K9 C& ^( X+ w- _ }该负责人称,学校暂时还没有收到黄庆的正式申诉材料。不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已将处理结果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备案。
( }) A1 [' X1 P" J; S6 n. {
, R9 m8 a; G3 j, a此前,黄庆要求上级给出机会申辩。“那不属于学校学术委员会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该负责人说。
% ?1 J- G/ L4 }, ^) [' a$ Q/ C1 q/ @+ {. t! ^( L3 \ P" g
7名教授实名举报黄庆
2 e. h' B! ~ u1 \# [+ u' s3 _0 F1 R6 t N5 `8 ~
校方承认,包括该校经管学院院长贾建民在内的7名教授,实名举报黄庆。
1 N+ G" A5 J( O
- {! F* v( P* j: t: C同时,校方确认,2007年,贾建民发现经管学院黄庆一名博士生抄袭,之后该学生遭到严处。不久,贾建民被这名博士举报抄袭。 o+ q' Z: r' x: i( k0 ~4 r- G
2 x( y4 i, e L# N0 p
不过,该负责人拒绝评价此事与贾建民举报有关。
) k8 Y! r% N6 I8 h
+ D# F( l! T7 O, ~6 R% ?对于黄庆因竞聘校长而遭被举报的说法,该负责人说:“哪跟哪啊?”
& y# T) t! X( v* z& r" D
C# I/ [5 v: |, L: L- J“引用教科书不算抄袭”" r" M4 m+ g. J' ~0 @# ^
1 h1 N! Q( V3 v4 J' C) X& u d ?4 Q7 k
对话$ g" H* u1 H/ V/ L0 W
$ C/ [+ h) r; [7 f: X* D% T“我引用教材,就像引用牛顿定律”
5 W1 L+ U% ~4 O1 h' s
% C( [) ?. H6 Q1 w9 B. g新京报:这次学校取消博士学位,撤销研究生导师资格,你认罚吗?
( v- W6 r4 H7 a* d: w( R3 V( i0 A8 f
& t3 ^2 Z) ]5 j黄庆:我有保留意见。0 v m; `5 Z- M8 }# x! d
( H' Y4 h' X& D8 P3 q) r
新京报:具体是哪篇论文被指抄袭?' E* y8 ~. Z: F1 K4 l5 [
5 _6 ?$ Z3 G$ }; e3 w5 X黄庆:这篇文章是(19)99年完成,2000年底答辩的博士论文。当时,中铁二局改制上市、广州铁路局改成广铁集团,根据这两个企业的改制写的博士论文,题目就叫《国有企业集团研究与铁路企业集团实证分析》,加扉页共217页。. `* f. m" o( n! R3 Y+ e
9 A; r$ f2 w7 p( P: Y
新京报:这样的论文为什么会被举报?
6 j6 c0 D. B i; E; p) u V& l- b1 L8 S
黄庆:过去对他们工作支持不是很有力,举报者可能有意见,就背着我找茬,把我九年前的论文翻出来。(他们)不举报我论文的全文,只针对第四章。第四章是关于企业的产权方面的模型,总共只有17页,占全部论文的7%,主要是引用了一本教科书,杨小凯(两次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后被称为离该奖最近的华人:编者注)的《经济学原理》。0 r: K! M0 G+ Y' r g7 _
; D7 E9 R" j$ W: p" _新京报:他们认为这是抄袭。
9 v8 b; ~. r8 A/ x; e1 D* ~1 d* b4 x" S8 P; A2 q% ?1 s
黄庆:论文是用杨小凯的理论,描述国有企业改制行为,跟杨小凯在书中的论述完全不同,相当于我用牛顿定率,描述某一个运动现象。因此,用公用知识来讨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我认为这是允许的,尤其在当时。# H0 b2 u" z3 o
0 P5 ^6 @0 k# M% M
新京报:引用的内容,在整个论文中是什么角色?
~" y3 o' y: p8 X' X* S5 |* l3 S! ], W7 b1 x6 c
黄庆:我不好说。但我论文的主体,企业改制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如果没有中铁二局和广铁集团改制的翔实资料和我调研的东西,这篇论文是不能完成的,也没有任何意义。7 I1 Z, i) j8 v4 U1 J$ q5 e# m# N" \
O/ W/ Z4 [' G新京报:你也同意这部分内容与杨小凯原著雷同较多?! T) h& C( i0 J& d" y$ g! c
5 ~1 _$ _1 I$ |* Q. F6 o
黄庆:在这一章中,确实有较多引用杨小凯公式、理论,以及相关认识的地方。杨小凯的书是(19)98年出来的,又是第一本关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教科书,当时找不到更多论著和教材。所以,引用的内容相对比较多一点。
0 M% q0 @" `; q9 G7 E! e6 E: |$ g" u8 N& q
新京报:举报者说,论文中,你把杨小凯的理论,说成自己的东西。
7 s: D4 c6 h2 c8 V( X7 i, n* ?4 V4 [# x8 ^
黄庆:我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把杨小凯的理论、模式,说成是我自己的东西。引用过程中,我并没有说这是“黄氏公式”、“黄氏模型”。从我当时的理解讲,是适当引用。2 i. [) |9 |' ^" Y% J" X
8 F8 B' v8 O7 D- ~% q- ~新京报:没有通篇引用,也没有引用结论,就不算抄袭?) d2 Q4 L# X* o) F6 c
( a, n, q- h2 v9 q黄庆:我认为是。
5 ^3 a7 h+ T2 J5 N4 p2 \" [8 \1 v- ^3 P8 S% f9 a" i' a
“把别人的理论据为己有算抄袭”2 [5 O/ S% F m4 Q. Q
9 G* `, v ?/ e- U2 t7 m# h
新京报:以你的判断,什么样的论文才算抄袭?5 |0 F+ @# i P! [
) y9 b7 _0 K/ V0 u$ ]8 G* W
黄庆:我个人的看法是,把抄的内容说成是自己的,这算抄袭。在当时讲,行业内都知道,这个东西是杨小凯的,我还不至于把大家公认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 {: e1 }- ?6 i8 h7 @
4 A G3 T' ~; w- X2 f3 r7 _! w5 t! h- m- s新京报:在论文注释中,你有没有注明是杨小凯的东西?! h2 E2 Q) g6 ^3 L9 _/ D6 [# ~
5 }( P2 V, z/ l# U/ n* d% Y* F1 H/ G黄庆:这是我的失误,有引注不严谨的地方。当时,确实考虑到《经济学原理》属于公用知识范畴,所以没有把它引注上。8 w- w C8 Q! J7 c' o
- B, n4 v+ h# Y7 ]# c
新京报:这是一个失误?6 b9 v! R2 v" C/ h9 B+ O; b
) |: E& x0 g/ u1 Z- G$ o0 q
黄庆:起码是引注不严谨。
6 E. i5 `# y; s9 K- Z' _- M' n1 s3 Z9 L
新京报:你认为,抄教科书理所当然?
( B0 d3 }6 M* T# f9 P" `( W% B2 @$ k
6 f6 ], o7 O& R, ?( g5 B黄庆:我决不是这个意思。教科书是公用知识,从著作权法、知识保护条例、个人研究等诸多方面,是可以引用的,国家相关规定。$ i% k( |6 O* T/ _: W
% Q& |. c" t( d% I5 ~
新京报:杨小凯曾经看过你的论文初稿?
& f3 v& Y& k/ I; M$ q
, ^8 P) P2 N- S& D" s9 _8 |黄庆:论文完成后,我觉得有必要让杨小凯看看,正好我们有个教授王成璋去杨小凯所在学校作访问学者,就请王带去。看了以后,杨小凯没有提出另外的意见。这,王成璋可以作证。% ]" w% ]* \7 L1 }
5 D: ]6 b' x, U! U2 V新京报:杨小凯看后怎么说?* N, G- q+ l% V# l/ ^' |7 E9 P
) }$ A" k) j6 a! A黄庆:后来,王教授给我讲,(杨小凯认为),把他的模型和中国企业的改制结合起来,还是值得赞赏的。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吴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