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本帖最后由 littlefox_ge 于 2009-6-23 17:02 编辑
( M# X7 E% ^' @. |3 M9 {4 m: a. e1 {7 e0 J+ O" d6 a
周文俊:男,湖北汉川人,中共党员。1959年7月1日生,1990年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8月—11月在瑞典Chalmers大学访问学者。高电压和电力建设与运营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测试专委会委员,全国雷电防护设计与施工甲级资质评审专家组成员,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委员会委员(IEC),全国电磁兼容标委会委员(IEC),全国高电压绝缘与测试标委会委员(IEC),湖北省高电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高电压技术杂志编委,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南京气象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接见;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
% `; I& G n) Z, n. _ " i5 R2 V) Z* a
研究方向:防雷接地、高电压绝缘与测试、电磁兼容、电力建设与运营管理、电力电子技术在高电压中的应用。
9 B# n* m% f7 y. q- y 主要成果:5 q7 ]$ ^" N( G$ O6 x7 C# M
1、开发出大型地网接地电阻变频测量仪、系列弱电设备过电压保护器、配网避雷器状态指示器、线路避雷器故障指示器、10kV线路雷击闪络报护器等系列防雷接地新产品(16个),漏电保护器智能测试仪,雷电流全参数在线监测系统,10kV系统无功自动补偿系统;主持完成重污区电力设备综合性防污闪措施,变电站雷电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雷击在线监测系统,紫外成像电晕测试,特高压长波头冲击电压发生器技术方案,500kV多回同塔共架过电压计算等项目研究。8 n+ z; C! ?+ N2 J. e
2、已获得“自监测氧化锌避雷器”等8项国家专利。: i2 R$ z/ k' g0 a' f7 q
3、主持研制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防雷接地技术”获2000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接地电阻变频测量仪”获2000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微波通信站防雷接地技术”获吉林省电力局200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交流特高压输电环境影响问题的基础研究”获国家电网公司200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变电站接地短路故障对二次系统的干扰影响”获国家电网公司200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研究”获安徽省200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微波站防雷技术”获2006年全国技术市场优秀奖,“线路绝缘子串雷击闪络监测系统研究”获200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 a( ^6 ]6 D
( ^, H. W5 H8 a1 L8 `) \9 }- _+ h: @* _( L( j
7 C, _, M: n' s( |" b+ g
周文俊教授和之前说过的文老师以及另外两位老师并称为称为中国高压四杰,同时还和文老师、陈柏超老师一同被誉为武大高压三剑客。这几年来周老师的拿到的项目在数量上一直都是学院第一的,项目多的让他手上的接近20位硕士和博士都忙得有想死的冲动。他不仅让自己的每个硕士和博士都有各自负责的课题,还让跟着他做本科毕业设计的人也都有各自的项目,可以说跟着他读研的话只要你想学,保证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周老师每年发的钱不多,和院里面的平均水平差不多,几乎只有文老师的一半多点,但是他特别喜欢请学生吃饭,逢年过节都会请实验室的学生们吃饭,而且会带好酒(一般是五粮液,也经常会出现茅台之类的)。所以喜欢喝酒的同学可以跟他,保证两年之内可以保证不让你缺酒喝。另外嘛,周老师的一大理论——研究生=烟酒生,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以后怎么毕业怎么工作嘛。所以他实验室的几乎每个男生就是老烟枪、老酒虫。2 P" ^! a* e. y$ w3 s% c
周老师在国网尤其是华中网、安徽、江西、河南、四川以及深圳供电公司的关系很铁,他这几届的毕业生工作都还不错,为谋求好出路的学生可以找他。不过他太喜欢吹牛了,随便抓一个人都可以聊到2个小时左右,我曾经试过被他抓着聊天,从晚上7点一直聊到10点半,当时的那个痛苦啊,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有一次我遇到国网电科院的总工,聊天中提到周老师,他对周老师的评价是“为什么天空这么黑,因为奶牛在天上飞啊飞;为什么奶牛在天上飞,因为地上的周文俊在吹啊吹。”呵呵,虽然是玩笑,但是也可以看出来领导和他的关系不错。$ I" e' F" E% K, q0 r+ i4 e; u; z1 O0 S
最后也是最值得一说的是,周老师对学生的严格是电气学院闻名的,如果学生犯错误了,挨骂有时候挨打都是经常见到的。而且他是整个电气学院里面唯一一个坚持和学生在一个实验室里面办公的老师,只要他在武汉就可以保证你每天在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之间的任何时间在实验室见到他的身影,风雨无阻。过年的时候他年三十的下午离开实验室,年初一的下午就又回到这里,是一个标准的工作狂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