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
2 W. M9 T( y) X( H1 v2 u7 \: y
; O, m' Z2 `; A* ]# v
) d/ Q7 o3 v0 Z3 R. L! @8 \6 Z! e' X5 w1 k, |& Z3 Z z' h: a6 G
第1部 《经济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 9 q; B3 n+ f: w3 x6 {- _: Z
第2部 《国富论》 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 2 q, Z! S: _6 ]7 g/ r8 A9 q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 6 N+ c7 _+ \" R! @
第4部 《政治经济学概论》 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1767—1832) 7 u3 T" A/ |* J! K' k! R! t/ k: ~
第5部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英国1772—1823)
- c; T. v Z/ } u+ M第6部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国1773—1842) ' u6 e( H/ H% @4 K
第7部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国1789—1846) $ C5 x2 P+ c" r( |) [( N
第8部 《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1806—1873)
" R! E8 x7 Q3 N8 B0 ^第9部 《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德国1818—1883) , L1 t) H" ~ @' X/ ?2 ^ O
第10部 《政治经济学理论》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英国1835—1882) 0 _; I; v0 ^; G2 D
第11部 《国民经济学原理》 卡尔·门格尔(奥地利1840—1921) & R8 Z7 ]* Y o8 @
第12部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里昂·瓦尔拉斯(法国1834—1910)
: R! m4 Z* b# z2 |1 |! J" O* s第13部 《资本与利息》 欧根·冯·庞巴维克(奥地利185l一1914)
+ t1 \! B# R, \) T6 e. P8 l% n第14部 《经济学原理》 阿弗里德·马歇尔(英国1842—1924)
9 j0 \# G! L* Y% B* v- K第15部 《利息与价格》 克努特·维克塞尔(瑞典1851—1926)
7 W/ R$ m9 I- p4 |( n ^# i. @第16部 《财富的分配》 约翰·贝茨·克拉克(美国1847—1938) 5 T3 z& r5 s1 B; r7 S& }
第17部 《有闲阶级论》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美国1857—1929)
- [9 x6 S, g6 |, L! ^第18部 《经济发展理论》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奥地利1883—1950)
: K. l) A; [ P, R$ L' A第19部 《福利经济学》 阿瑟·赛西尔·庇古(英国1877—1959) / m ~: n K( F* k9 Y
第20部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琼·罗宾逊(英国1903—1983) / p' m$ T: ^! N3 i5 y
第21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1883—1946)
0 ]: m& C+ }5 `% _第22部 《价值与资本》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国1904—1989) . n6 _- K1 M9 r# M
第23部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奥地利1899—1992)
" T& B( W/ ^) ^1 m, M) X% t$ l9 N第24部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美国1915一)
/ r3 Q' e5 @4 G) U! k0 R1 j第25部 《丰裕社会》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美国1908—)
0 Z) H! [3 F# C$ ?0 C) o第26部 《经济成长的阶段》 沃尔特·罗斯托(美国1916—) * T6 x! u. E/ }( M% o! d/ I1 E7 W* U
第27部 《人力资本投资》 西奥多·威廉·舒尔茨(美国1902—1998)
9 x: E* ?/ b" G, j; k第28部 《资本上义与自由》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1912—) & ?" H1 R/ V; M/ y
第29部 《经济学》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1943—)
% X" P4 t+ G5 J% H# B& J0 e第30部 《经济学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美国1958—)
/ z6 D5 f# j+ H9 s$ p. P
& f- |! H' D( D: h* I30部必读的投资学经典
4 Z4 w$ T( ~! U2 ]+ i+ i, F# h7 s8 p) V1 j! x) O% m! L% _ |: x
第1部 《聪明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美国1894—1976) . G6 y+ B2 ~1 z9 b b4 d
第2部 《金融炼金术》 乔治·索罗斯(美国1930—) ' Z! {+ ]: M/ k% G
第3部 《漫步华尔街》 伯顿·马尔基尔(美国1933—)
7 U* v0 `% s6 h! }* n+ ?' K第4部 《克罗淡投资策略》 斯坦利·克罗(美国1928—)
- }7 C- d5 w! \$ O第5部 《艾略特波浪理论》 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美国1949—)
* W/ h) d" H; }/ U$ Q$ l: W第6部 《怎样选择成长股》 菲利普·A·费雪(美国1908—2004) ! m4 ~! ]7 Z' V7 k7 Q# o
第7部 《投资学精要》 兹维·博迪(美国1943—)
/ J/ ?" N6 p" |7 ~7 n0 I- T; k* _第8部 《金融学》 罗伯特·C·莫顿(美国1944—) 8 Y1 V5 \+ P. w+ _8 \- j& |; B- K
第9部 《投资艺术》 查尔斯·艾里斯(美国1941—) ) ^( A+ E( p D9 W3 u" n
第10部 《华尔街45年》 威廉·戴尔伯特·江恩(美国1878—1955)
& U0 ]1 n* X- e6 T$ H第11部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约翰·迈占(美国1912—1987) r' `8 p5 s0 a; {6 U4 Q J. E. q( q
第12部 《笑傲股市》 威廉·欧奈尔(美国1933—)
! s+ s6 t) R/ r第13部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约翰·墨菲(美国1934—)
& c" n9 ~3 Q8 |: `7 C! `第14部 《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 埃德加·E·彼得斯(美国1952—)
- F3 e& p2 X2 z! z! S' X& ?第15部 《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 詹姆斯·P·奥肖内西(美国1931—)
! a; o t5 e# n: Z/ {5 D. q第16部 《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美国1944—) - `. w. q$ Q0 o/ K- v( k8 B$ G
第17部 《专业投机原理》 维克多·斯波朗迪(美国1952—) / C5 t* q' ]3 l# Z# E8 b) c7 p. ~
第18部 《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 沃伦·巴菲特(美国1930—) ( B" U, l5 ]: ~
第19部 《交易冠军》 马丁·舒华兹(美国1945—) , `& e4 l! u/ L6 \% c1 Q
第20部 《股票作手回忆录》 爱德温·李费佛(美国1877—1940)
5 ]) M; L9 \: [+ L* d Z+ C3 E第21部 《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 吉姆·罗杰斯(美国1942—)
. ]6 f- f' b3 B! x3 N. D3 m第22部 《世纪炒股赢家》 罗伊·纽伯格(美国1903—1999) 6 A* S% ?2 j, N
第23部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德国1906—1999)
9 C% e |7 U) j3 L5 c第24部 《逆向思考的艺术》 汉弗菜·B·尼尔(美国1904—1978) 9 v0 O7 l8 C; m/ t) o, ^
第25部 《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范·K·撒普(美国1945—) " L; _ q5 X2 {+ s
第26部 《泥鸽靶》 弗兰克·帕特诺伊(美国1967—) 6 n0 x1 ^. G: u
第27部 《贼巢》 詹姆斯·B·斯图尔特(美国1951—) 1 ?6 {% P0 t8 [& j7 R& p
第28部 《非理性繁荣》 罗伯特·希勒(美国1946—) + p9 e2 b. m, O' Q4 a. @
第29部 《伟大的博弈》 约翰·斯蒂尔·戈登(美国1944—)
% W# y" J9 \$ V1 b/ L1 V- {, i A第30部 《散户至上》 阿瑟·莱维特(美国1931—)
, ?& P; w z5 i6 _/ Q
1 y1 K& Z+ h8 N# c& {% a/ U30部必读的管理学经典5 s: ?6 p: g2 o5 | n) t
% {1 W! e6 D) l k0 J, n0 D第1部 《科学管理原理》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 e$ h3 I$ v9 _
第2部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马克思·韦伯(德国1864—1920)
2 k0 L/ [7 ~5 z8 n: V第3部 《经理人员的职能》 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
/ n2 K" i( O$ m9 l2 E4 {& i第4部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
& O0 L \" ]/ {: Y. `; ]第5部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 W' h) E- \# l5 ]
第6部 《企业中人的方面》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美国1906—1964)
( v# V2 e/ W+ F7 g! U5 _第7部 《个性与组织》 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
% x6 b% V+ B8 T- G+ w第8部 《如何选样领导模式》 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7 g7 R9 E$ I9 j
第9部 《管理决策新科学》 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
! m% R* B. L. H F; Z第10部 《伟大的组织者》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 p- e3 u* P, h' A
第11部 《管理的新模式》 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8 ~- r9 j" \0 V8 e. T- l/ A; R
第12部 《营销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 ~0 K" E/ q4 v/ `$ ?5 c6 T& V
第13部 《让工作适合管理者》 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
/ Y; s q- b. X4 Q7 ^第14部 《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
( j5 V1 O9 i, f* r2 Y; n第15部 《再论如何激励员工》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 S3 }0 W! M% |" a$ W
第16部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 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
" l2 K7 S# E6 p第17部 《经理工作的性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
, k) Q9 O1 `5 f第18部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
. h# m" k4 e% Y2 m第19部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美国1908—1984)+ a* H! R2 @; M6 l `
第20部 《杰克·韦尔奇自传》 杰克·韦尔奇(美国1935—)
; l. `3 `! @" Z& a6 t第21部 《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
! u7 M, @- m6 v* m" ~第22部 《Z理论》 威廉·大内(美国1943—)
4 t$ I' W4 d6 F; n3 H第23部 《转危为安》 爱德华兹·戴明(美国1900—1993)7 _& g$ t4 E2 Z1 e, X" S1 n1 o0 B0 T) h
第24部 《总经理》 约翰·科特(美国1947—)
( E0 w1 r) j% a- j8 ~第25部 《追求卓越》 托马斯·彼得斯(美国1942—): T+ V4 W9 `2 p; q- I
第26部 《领导者:成功谋略》 沃伦·本尼斯(美国1925—)) b6 n8 d# ]3 L9 K
第27部 《巨人学舞》 罗莎贝丝·摩丝·坎特(美国1943—)
: R. @, I4 A" e第28部 《第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美国1947—)# {# X( H/ ?) j' w. N/ w* z
第29部 《企业再造》 迈克尔·汉默(美国1948—)
4 O; f8 |% i$ ^! ^1 m0 [/ Y第30部 《基业长青》 詹姆斯·柯林斯(美国1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