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4949|回复: 12

电缆截面估算方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15 16: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先估算负荷电流3 p* z$ j5 L5 ?  v
1.用途
: ~: ]9 e, R0 ?8 T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5 s- [6 W6 H  C'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8 k# h8 r5 l5 s3 x. H& r5 ]4 w; K
2.口诀$ ~; q( \2 M' e3 |! @5 X$ u
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2 h  V2 s3 a  u- ^6 M9 \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 Z1 h9 I$ ]+ q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  A0 u7 |% Z! d: \9 c
单相千瓦,4.5安。 ②6 l* @9 ~. G- o7 J! Y# Y* @
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 L, ]( ~( U  |  o  r0 O) R
( q! P* }8 T# v3 B+ l5 f4 f
3. 说明
) e* \; {# H+ ^, ~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7 f% B+ l7 J- N; C# u! u① 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 f7 v* W* ~3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9 [2 g) b0 L- _- H) f9 N% J4 s9 ^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 G0 H9 q7 U3 [8 I+ G*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 ~, |  i+ L) q#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R5 @' |: X" M! T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6 Z4 I, ^6 y- p1 _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 H0 O. n2 G/ i*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l1 c& P7 N! j% X- `5 b8 v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l" E0 o3 E  m5 D9 @8 S
【例3】 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6 |8 t# F4 Z3 T  K
【例4】 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安。) e4 n( M) N! s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乘4.5”就是电流,安。. o: B# q7 W$ f# T/ p
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
) @) P7 r4 v: f% _- Y1 `+ A# y【例1】 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伏电源侧)按“单相千瓦、4.5
7 q8 r8 P4 F2 |8 V8 `4 Y/ R3 ]% g+ G- |安”算得电流为2.3安。1 m# Q) w+ O. ^. D+ k/ {
【例2】 1000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4.5安。
1 u# k; T* }! K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可以取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就反过来增大多少。比如36伏电压,以220伏为标准来说,它降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4.5=27安。比如36伏、60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27=1.6安,5只便共有8安。
1 ?' g  X$ r; V+ F8 T#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是接到相线上的,习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相上)。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位时,力率大多为1,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电流两安半”。它也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2.5”就是电流,安。: Z, {( P: g5 M; W# L" G
【例1】 32千瓦钼丝电阻炉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80安。, u- `$ C2 |4 [( S4 @! [+ O
【例2】 2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安。0 w2 ^& d2 {2 m. L$ J" [7 P
【例3】 21千伏安的交流电焊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3安。 ' l, E2 ^& e! i/ h$ ?, ]
: d! M0 I6 m. k

, y" Q: k3 i& R5 C& x' g9 V3 E估算出负荷的电流后在根据电流选出相应导线的截面,选导线截面时有几个方面要考虑到一是导线的机械强度二是导线的电流密度(安全截流量),三是允许电压降, n! w9 m. r, d" K

" D" r. s. J- s2 x! W0 Z电压降的估算
/ Z5 x8 f6 \2 c; h% I6 Q1.用途0 A6 r4 |1 l, Y6 H, U7 [
根据线路上的负荷矩,估算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
9 V7 g/ g9 E- u6 _  {- f2.口诀; }/ v) T9 S7 m& s0 Z, n
提出一个估算电压损失的基准数据,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估出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F' v, D( S4 ~
压损根据“千瓦.米”,2.5铝线20—1。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①
- Q; Z: Z4 n" s9 |% \5 d三相四线6倍计,铜线乘上1.7。 ②
7 E  Z- u) P" Y" V, Y4 L感抗负荷压损高,10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10上增加0.2至1。 ③; S# @6 D0 g/ N

* [$ W1 C; J3 b7 V4 o3.说明1 {3 K+ ]+ L8 e
电压损失计算与较多的因素有关,计算较复杂。
( L$ ^& ]! p4 x% @) d估算时,线路已经根据负荷情况选定了导线及截面,即有关条件已基本具备。
5 t: d5 S4 D; `, [/ G5 u1 M电压损失是按“对额定电压损失百分之几”来衡量的。口诀主要列出估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数据,多少“负荷矩”电压损失将为1%。当负荷矩较大时,电压损失也就相应增大。因些,首先应算出这线路的负荷矩。
: |  D8 h9 x! A1 p# `! t所谓负荷矩就是负荷(千瓦)乘上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是指导线敷设长度“米”,即导线走过的路径,不论线路的导线根数。),单位就是“千瓦.米”。对于放射式线路,负荷矩的计算很简单。如下图1,负荷矩便是20*30=600千瓦.米。但如图2的树干式线路,便麻烦些。对于其中5千瓦* ~( Q! U+ \% h& \; M2 K% C

: W! ~) w7 A* K* d0 D  _# n设备安装位置的负荷矩应这样算:从线路供电点开始,根据线路分支的情况把它分成三段。在线路的每一段,三个负荷(10、8、5千瓦)都通过,因此负荷矩为:" l* \8 w) q+ d0 S! w
第一段:10*(10+8+5)=230千瓦.米
7 w4 U0 |2 H7 \9 c0 K: o2 E% E第二段:5*(8+5)=65千瓦.米  i5 Q8 F1 {; @) h6 a5 f8 q/ U
第三段:10*5=50千瓦.米
6 U( W1 k  O; H0 u  y至5千瓦设备处的总负荷矩为:230+65+50=345千瓦.米  P( k* j3 s) s  v: t7 @5 b+ A
下面对口诀进行说明:( S% L. a! y; @7 R4 Z4 \5 c
①首先说明计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负荷矩:千瓦.米
) \; P' J8 Q) J6 T接着提出一个基准数据:
: h, t! _4 ^4 y8 z2 .5平方毫米的铝线,单相220伏,负荷为电阻性(力率为1),每20“千瓦.米”负荷矩电压损失为1%。这就是口诀中的“2 .5铝线20—1”。
) {! s. [( o$ b& [7 x' Y在电压损失1%的基准下,截面大的,负荷矩也可大些,按正比关系变化。比如10平方毫米的铝线,截面为2 .5平方毫米的4倍,则20*4=80千瓦.米,即这种导线负荷矩为80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其余截面照些类推。
! ?8 E, |! g: Q& S, U当电压不是220伏而是其它数值时,例如36伏,则先找出36伏相当于220伏的1/6。此时,这种线路电压损失为1%的负荷矩不是20千瓦.米,而应按1/6的平方即1/36来降低,这就是20*(1/36)=0 .55千瓦.米。即是说,36伏时,每0 .55千瓦.米(即每550瓦.米),电压损失降低1%。( }' G8 U* w; Q  B; X
“电压降低平方低”不单适用于额定电压更低的情况,也可适用于额定电压更高的情况。这时却要按平方升高了。例如单相380伏,由于电压380伏为220伏的1 .7倍,因此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应为20*1 .7的平方=58千瓦.米。
% f6 p( |2 n8 C* H) a* F从以上可以看出:口诀“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都是对照基准数据“2 .5铝线20—1”而言的。
4 i) a- k! S, C【例1】 一条220伏照明支路,用2 .5平方毫米铝线,负荷矩为76千瓦.米。由于76是20的3 .8倍(76/20=3 .8),因此电压损失为3 .8%。7 e+ ]; K; W0 B: v3 j/ Q
【例2】 一条4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40米长的线路,供给220伏1千瓦的单相电炉2只,估算电压损失是:
8 F5 `2 ?) z4 G8 P, m% }+ P$ @先算负荷矩2*40=80千瓦.米。再算4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负荷矩大”的原则,4和2 .5比较,截面增大为1 .6倍(4/2 .5=1 .6),因此负荷矩增为. r# h9 x( @% z: ]+ ~, \: v
20*1 .6=32千瓦.米(这是电压损失1%的数据)。最后计算80/32=2 .5,即这条线路电压损失为2 .5%。
2 n! t; o  R1 c( L+ v6 p! m②当线路不是单相而是三相四线时,(这三相四线一般要求三相负荷是较平衡的。它的电压是和单相相对应的。如果单相为220伏,对应的三相便是380伏,即380/220伏。)同样是2 .5平方毫米的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是①中基准数据的6倍,即20*6=120千瓦.米。至于截面或电压变化,这负荷矩的数值,也要相应变化。
/ m1 ^( `9 \5 K. x/ `当导线不是铝线而是铜线时,则应将铝线的负荷矩数据乘上1 .7,如“2 .5铝线20—1”改为同截面的铜线时,负荷矩则改为20*1 .7=34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 `: s( p6 F; X& Y- q; k
【例3】 前面举例的照明支路,若是铜线,则76/34=2 .2,即电压损失为2 .2%。对电炉供电的那条线路,若是铜线,则80/(32*1 .7)=1 .5,电压损失为1 .5%。
# E  ~, ]; u/ I% L6 ~9 r1 ^【例4】 一条50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380伏三相线路,长30米,供给一台60千瓦的三相电炉。电压损失估算是:% Z; |; o$ F. A4 V( {) U2 }
先算负荷矩:60*30=1800千瓦.米。
* _: w6 Z# Y  Y* ]* @2 p再算50平方毫米铝线在380伏三相的情况下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荷矩大”,由于50是2 .5的20倍,因此应乘20,再根据“三相四线6倍计”,又要乘6,因此,负荷矩增大为20*20*6=2400千瓦.米。
9 S$ p& a+ K( e3 n' P" z最后1800/2400=0 .75,即电压损失为0 .75%。, e2 q" n& m# I9 G1 r: e, S- Q) s
③以上都是针对电阻性负荷而言。对于感抗性负荷(如电动机),计算方法比上面的更复杂。但口诀首先指出:同样的负荷矩——千瓦.米,感抗性负荷电压损失比电阻性的要高一些。它与截面大小及导线敷设之间的距离有关。对于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导线则影响较小,可以不增高。& I! q2 t* P1 R4 k% E3 J  o
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线路可以这样估算:先按①或②算出电压损失,再“增加0 .2至1”,这是指增加0 .2至1倍,即再乘1 .2至2。这可根据截面大小来定,截面大的乘大些。例如70平方毫米的可乘1 .6,150平方毫米可乘2。& R. b* }6 O2 _. f
以上是指线路架空或支架明敷的情况。对于电缆或穿管线路,由于线路距离很小面影响不大,可仍按①、②的规定估算,不必增大或仅对大截面的导线略为增大(在0 .2以内)。
: q! b2 b5 a7 b9 X【例5】 图1中若20千瓦是380伏三相电动机,线路为3*16铝线支架明敷,则电压损失估算为: 已知负荷矩为600千瓦.米。) O. T* k2 ?( I8 w! M3 \5 z
计算截面16平方毫米铝线380伏三相时,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由于16是2 .5的6 .4倍,三相负荷矩又是单相的6倍,因此负荷矩增为:20*6 .4*6=768千瓦.米 600/768=0 .8
& e( z$ {$ w( m+ [: q7 B2 |即估算的电压损失为0 .8%。但现在是电动机负荷,而且导线截面在10以上,因此应增加一些。-%-84116-%--%-95287-%--%-85414-%-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8 09: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辛苦发贴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12 23: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非常实用的公式 搞电的会经常碰到~~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2 09: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非常好,可否加上电力变压器的低压额定线电流(△10kV / Y380V/220V)KVA×1.4倍=安(A)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9 22:32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累计签到:1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8-9-26 23: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用的公式,谢谢楼主。。。。。。。。。。。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30 14: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口诀好啊7 p/ y, [2 X, R* }
    也好计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9 22:32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累计签到:1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8-10-2 14: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弱弱地问一句,上述方法是大致估计值吗?
    / M- I$ w, _* r4 X0 B6 ]有没有很精确的计算方法呢?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6 16: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两种可能:1,单相电压(功率KW/电压KV/功率因数=电流)
    + _2 i- {$ @4 K  K; ?2,三相电压(功率KW/电压KV/功率因数KVAR/根号3=电流)
    5 T' M/ f3 _. r5 j! G' \说明:功率因数一般计算取0.8 ,根号3=1.732
    ( W" v2 ^" u  w: }8 Q: \  g3 H; j! ^7 `- Q
    求出电流之后才可以计算导体截面,下面是相应电流对应的电缆型号:
    $ Y/ i$ s5 C" q( x( t导线截面的估算
    * ~5 ?* l/ q. [
    % n" j! S- T. n, E
    1 Q! \+ I9 k6 m8 @: y8 L0 n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口诀是: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这几句口诀反映的是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 Z2 w1 J$ c7 F' W. f: G
    * c9 E9 g8 R1 C4 l$ t8 f2 G
    根据口诀,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与倍数关系排列如下: 9 w& H6 a# O. t' I+ R1 G
    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 0 ]5 `- v6 u/ R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 w' p! E' N% Q+ L$ L例如,对于环境温度不大于25℃时的铝芯绝缘线的载流量为: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载流量为30安;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载流量为300安。 " N9 g+ A3 y. k) t, N. R( r3 f
    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例如截面为10平方毫米的铝芯绝缘线在穿管并且高温条件下,载流量为10×5×0.8×0.9=36安。
    , d2 N& U& g+ C: n8 `0 A) h! l6 K若是裸线,则载流量加大一半。例如截面为16平方毫米的裸铝线在高温条件下的载流量为:
    / I' ~3 j/ w9 ^7 x" m! _16×4×1.5×0.9=86.4安。 & a9 p" D. U) z4 g( Z8 y( n
    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例如截面为 35平方毫米的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的载流量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   W! @% W! M. I- a3 ?, @
    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第一句口诀中的有关倍数计算。比如 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载流量为35×3=105安。 ) e* L) X% \6 w" Z  L' `
    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截面,通常选为相线截面的 1/2左右。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3 U# q6 P7 A. i
    参考资料:俺是电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7-9 22:32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累计签到:14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8-10-6 22: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一次。。。。。。。+ i. d- ~& f+ b8 B1 |8 D; W! }  o
    学电的应该把这些公式牢记在心,总是翻笔记太丢人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7 13: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估算一般用到什么场合?课本上的不实用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0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