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常见的二次回路绝缘不良主要存在于控制回路,由于其可能引起保护误动或拒动,进而导致严重的电网事故,所以一直在行业内备受重视,然而二次交流回路的绝缘情况,却往往被忽视,现就系统出现的二次交流回路绝缘不良导致的两起故障为例,做简单分析。8 T4 c; J }3 V' W0 j4 \5 h# B
* y2 |, c1 B" k8 B; s/ ^5 j
1 电流 回路绝缘不良导致遥测数据异常 @ {5 z( N3 a2 b
5 w5 W* K# ~/ ^: S1 Z2 Z0 r 2006年5月14日某110 kV所新建一条10 kV出线,该线路带上负荷后,运行人员发现该线路有功电能表显示不正常。; h* `6 v i) T' c/ ?
5 j y5 c, F* {; z2 O
人员到达现场检查设备,四合一线路测控装置(RCS-9611AII)中的遥测电流、电压 值均正常,与当前负荷一致,也与保护电流、电压值吻合。由此可排除电流回路分流或TV变比接错等可能,电流计量回路原理如图1所示。
. _ I. B, _4 \ - N/ Q/ o( ?2 ~8 ~- Q4 S" Z
z3 v u" p: R1 [! f8 n6 A: g L/ f" D/ Q
再用相角仪检查电流角度,Ψ AN = 43°,Ψ CN = -16°。根据电路常识,C相电流应超前A相电流120°,而该线路为滞后60°,则可断定C相的极性接反,遂将线路开关柜二次小室内端子排上LHC-1S1和LHC-1S2两根线交换位置。随后再次检查电流相位,此时电流相位正确,却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换线前A、C相电流均在2.4 A左右,换线后A相电流不变,而C相却减为0.7 A。根据现场可判断C相电流回路存在分流。考虑到电流回路开路会引起高电压,甚至其他更严重的后果,带电检查不方便,也比较危险,于是向申请停电检查。+ T D/ H p& j/ D a' S2 w4 {/ m
# X+ [" P' P( W2 V; N 线路停电改状态后,首先检查了整个交流电流回路,未发现寄生或分流回路,于是将注意点落在了绝缘问题上,很可能是绝缘不良导致分流。拆开电流回路保护接地后,用1000 V摇表对交流电流回路测绝缘电阻,测得绝缘电阻为0,这一结果印证了前面的判断。于是再采用相关手段,缩小排查范围,最终发现绝缘不良?a class="innerlink" href="doc.php?action=viewtitle=氖" target="_blank">氖且桓?喙扇硐撸?覥相经1S2桩头引至开关柜二次小室端子排LHC-1S2端子。为了彻底查明原因,将该多股软线经过的所有线槽的盖板全部拆开,经核查,最终在开关柜背面的线槽发现问题,该处的多股软线有破皮现象。简单推断可能是线槽盖板密封时,盖板压住了多股软线,并压破,导致C相电流回路经盖板与地构成回路,电流回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 h( ^7 ?) m/ r; G- Q0 _* A: L
: l2 ], f/ q$ _5 V
+ p) {' A {: | 从图2的示意中,可以清楚看出C相电流回路存在第二点接地,进而导致分流,那么为什么LHC-1S1和LHC-1S2两根线调换位置前电流没有分流呢,再来看一下示意图3。可以看出在LHC-1S1和LHC-1S2两根线调换位置前,虽然电流回路同样存在两个接地点,但是由于测控装置在两个接地点的外侧,所以对测控装置来说不存在分流,TA极性端流出的电流便是测控装置测量到的电流;而在LHC-1S1和LHC-1S2两根线调换位置后,测控装置在两个接地点之间,便多出一个与测控装置并联的回路,同时由于两个接地点间的电阻比测控装置(含电能表)电流回路的电阻小很多,使得流过测控装置的电流大幅减小,仅为0.7 A。
& f5 I. l+ l& H
2 M0 V0 W4 e9 w( M, z: } / i+ s5 Q5 ]% ]8 y
2 电压回路绝缘不良导致电压互感器爆炸6 T4 k$ P7 s+ z+ H6 s' i6 }
3 o y# y- {2 Y 某110 kV所,110 kV采用线变组接线方式,10 kV接线为单母分段,10 kV母线电压互感器采用4TV(防谐振压变)接线。7 D6 j0 v9 \- {7 K/ G
6 z+ A/ w, q; {/ k7 r N5 \* Q1 o
2007年3月17日9点55分,报10 kV I段母线接地,经试拉为东仁913线接地(后经供电所检查为80#杆A相扎线断裂,导线碰在横担上引起)。( e- [: r! f9 P5 ^6 U, t
( _: ]( E$ s# h
2007年3月17日10点19分,县调监控发现10 kV I段母线相电压和线电压均为0。
& Z" {6 b% Q. B4 v* r+ V' n8 u
% `2 ]+ z5 `9 ]7 k, [ 人员到达现场,10 kV开关室充满扑鼻的焦味,打开10 kV I段母线压变柜下柜门(电压互感器布置在电压互感器柜底部),经检查母线TV的B、C、“0”相已经炸开,黑色液体(内部绝缘物质 熔化)已经凝固。
6 ?0 A0 C- p* Z( B5 E5 t5 E. }
9 J. y3 F% U1 L9 o+ l& g2 `0 v5 z 现场对损坏的三只TV进行解剖,发现“0”相电压互感器内部绝缘物质熔化后严重变形,一次线圈、二次线圈均有灼烧痕迹,B相、C相两只电压互感器仅外表破损,内部一、二次线圈完好。通过经验判断,该10 kV电压互感器为4 TV防谐振布置,谐振导致TV炸裂的可能性很小;另外,如果是TV内部一次线圈匝间短路,则一般是一次线圈烧毁,二次线圈仅会发热,不会留有灼烧痕迹;本案例出现的情况,与TV二次短路的情形吻合。
: G0 J* _' t7 a L9 H # Q- C& W4 X6 A0 }4 ]
根据前面的初步判断,人员重点对TV的二次回路进行了检查,通过1000 V摇表检查绝缘,发现零序电压回路绝缘为零。通过进一步检查,在TV柜内二次小线所经过线槽某一点发现放电痕迹,该处的二次小线外皮破损,示意图如图4所示。6 Y+ J+ v7 m6 X& }
# Y; Q3 G3 P7 C+ V: H
6 K' b# \. r6 U$ Q X! d 至此印证了前面的推断,当线路有单相接地时(东仁913线A相接地,共历时24 min),“0”相TV一次侧为相电压,感应到二次侧在零序上的电压为3U0,而L601这根二次小线在线糟内被压伤,外皮破损,引起与外壳短路接地,且N600也接地,使得“0”相压变的二次侧通过N600接地点,和L601破皮处形成短路回路,造成“0”相TV过热灼伤、开裂,同时0”相TV开裂后溅出的液体流到B、C相TV上,使得这两个TV的外表破损。; I% h* `- x/ V* x$ f4 v/ D
, x+ ^4 k$ E; ^( x# b: \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发现二次交流回路的绝缘故障,虽然不会导致保护的误动或拒动,但依然会给的日常运行和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会导致设备损坏,或事故跳闸。因此在工程调试或日常预防性试验中,除了进行二次直流回路的绝缘检查,也要对交流回路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工作中的经验,着重要做好以下几点。* ?. v! E6 y q" l& w" l6 J3 [/ `
4 Q; m& N1 ~; J8 ~: V# k 在工程施工中注意保护电流和电压回路的二次小线,特别是线槽中的二次小线,极易被盖板压伤或被固定螺丝钉破,对容易损伤的回路要重点严格检查。2 M0 t5 x/ E ^7 [7 v, l
% a; A8 g5 V! f6 O& _ 确保电流、电压回路的一点接地,在进行绝缘检查时先断开接地点,再进行检查。特别是电压回路,往往电压回路的接地点不在TV柜,而是在控制室内的某个屏上,需先查阅相关图纸,了解接地点的确切位置,再进行绝缘检查。: s4 d9 B' S* S. P0 U- l+ |
0 @) V) u# T7 U. u0 ~ 查电流回路的绝缘情况时,务必使电流试验端子处于连通状态,以免出现试验端子内侧或外侧被遗漏,进而留下隐患。
: b; w( S2 v$ l9 Z
- J. I k7 n* [9 d) U4 P) Z 检查电压回路的绝缘情况时,要针对电压并联回路多、断开点多的特点,仔细阅读图纸,列出检查表,一一检查,特别对某些经过隔离开关连锁结点控制的回路,要分别进行检查。
; _# p$ E& O3 Y3 n: w
- V' |& v& |1 y/ e3 l9 G 除了通过绝缘检查等手段,及时了解二次回路的绝缘情况,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选用更为关键,如工程中的二次电缆,尽量采用铠装电缆,以防止意外砸伤或压伤,导致绝缘损坏;开关柜内的二次配线也应加装有一定强度的护套,有条件的应采用带金属圈的护套,以确保在封配线盖板时,对二次配线不构成损伤。-%-75663-%-
楼主热帖